实施生态环境监察.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57946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生态环境监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实施生态环境监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实施生态环境监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实施生态环境监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实施生态环境监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施生态环境监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生态环境监察.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施生态环境监察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省环保厅农村处 董丽新 2011 年 8月,生态:是指生物在与之相适应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发展的状态。其中生物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环境指生物生活中的无机元素。,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及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生态系统的分类:可按环境性质和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来划分。,生态学:公认定义研究生物和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奥德姆定义是科学和社会的桥梁,是一门联结生命、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科学。,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按环境性质分为:水域生态系统 陆域生态系统,按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生态

2、系统的四大功能:1.生物生产(无机物-通过太阳能-有机物)2.能量流动(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化学能)3.物质循环(营养物质-环境-生态系统-环境)4.信息传递(营养、化学、物理、行为等信息通过基因和酶的作用,以激素和神经系统为中介表现出来。)生态系统的两种调控:自我调控、人工调控。,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从而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和谐状态。包括结构平衡、功能平衡、输入输出的物质平衡。,对生态平衡的两个极端认识:1.自然主义,最大限度的保持生态系统的自然原始状态。2.人力主义,把生物和环境对立起来,不承认平衡关系,认为人可以改

3、变一切。生态平衡失调(生态失衡):生态系统中各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呈现的不协调现象。生态失衡的两个原因:1.自然因素,自然界发生异常变化或本身存在的有害因素(火山爆发、水旱灾害、流行病等)。2.人为因素,人类不合理活动产生的有害因素。生态失衡的结果:生物结构变化、环境因素变化、信息系统变化。,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保持这个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监察:是由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监察机构,依法对本辖区内一切单位和个人履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并对各种违法行为和生态破坏案件进行现场执法和处

4、理。生态环境的管理有哪些内容,生态环境监察就应当有哪些内容;生态环境管理是宏观的,生态环境监察是微观的、具体的;生态环境监察着重在生态环境管理能够有具体要求的内容上,着手在督促和检查管理措施的落实上。,生态监察执法对象:其对象为一切导致生态功能退化的开发活动及其他人为破坏活动。,生态监察分类:一是按区域生态系统特点和地域分布,分为自然生态系统监察、农村生态环境监察、城市生态环境监察、海洋生态环境监察;二是按人类活动对生态资源的影响分资源开发、工程项目建设、人为破坏活动等;三是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三区管理思想,“三区”生态环境监察、资源开发和建设项目生态环境监察、农村生态环境监察。,生态监察

5、步骤:,1、制定监察计划方案,2、现场调查,3、原因分析与确证,5、总结归档,4、视情处理,6、定期复查,生态监察特点:“现场”和“处理”环节,具体、直接、“微观”的生态保护执法活动;既具有委托性、直接性、强制性、及时性、公正性,还具有前瞻性、系统性、综合性特点。,前瞻性,是指生态监察着眼于通过查处环境违法行为,预防和制止生态破坏活动;系统性,是指生态环境不是孤立存在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要求我们要用系统的、全面的观点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综合性,是指生态破坏的环境违法行为常常不是某一方面或一个人的行为,往往与国土、农业、林业、草原、旅游等多部门打交道。,(一)村镇规划、基

6、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居住区污染日益突出,城镇建设规划与土地、环境、产业等规划衔接不当,许多村镇要么沿公路发展,形成马路和带状集镇,要么居住区与工业企业(区)、畜禽养殖场混杂,居民受到工业“三废”、畜禽养殖以及交通噪声污染;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不到位,全省农村每年产生780万吨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弃置堆放,6亿多吨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脏、乱、差”现象普遍。,案例1,102、101等国道、省道公路从村庄中穿过,沿路村民受到噪声、汽车尾气污染,交通不安全。,案例2,建昌县黑山科乡杨树底下村人畜(禽)混杂,全村210户,三分之二的农户为养殖户,每年产生6 万吨畜禽粪便,污染严重。,(二)工

7、业企业和畜禽养殖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到位,污染纠纷呈上升趋势,辽南镁砂带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小造纸、小印染等重污染企业治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日益蓬勃发展起来的畜禽养殖专业村、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造成恶臭污染、地表/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污染纠纷不断。2008年上半年全省农村环境信访案件数量增加到全省环境信访案件总数的80%。,案例1,小造纸厂污染严重。全省造纸企业每年排放工业废水量亿吨,占全省的12.5%,而排放量约为15万吨,占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40%。占全省的25%,成为污染辽河的“第一杀手”。,案例2,污灌区污染。沈阳张士灌区位于沈阳市西郊,原为水稻种植区,50年代开始引用污

8、水灌溉,污水灌溉长达40多年,污灌面积为4.2万亩,汇水包括原沈阳冶炼厂等大中型企业的工业污水,水中污染物成分复杂,污染负荷高。早在70年代就出现过“镉米”事件,一部分重污染地区已建成开发区,余下耕地大部分由水田改为旱田。,(三)水资源短缺,污染严重,辽宁省水资源缺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全国平均值的三分之一;水资源在各地区之间分布不均加剧了供需矛盾:中部平原和西部低山丘陵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1.4%,水资源量只占全省的45.9%,人均水资源不足600立方米。同时,全省工业发达,城市集中,人口稠密,城市位于河流沿岸,大量的工业和生活废水排入江河,加之降水量少且集中,水库、拦水坝建设使河水径流量

9、减小,污径比增大,辽河等主要河流水体均受到严重污染。全省有700万农村人口存在饮水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饮用高氟水、高铁锰水、苦碱水、污染水,供水量不足、水源保证率低和用水不方便等方面。,案例1,村镇对河流水系的污染。生活垃圾、人畜粪便、秸秆弃置,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邻近河道畜禽养殖、建工厂;过度水产养殖。,卧龙湖位于辽北康平县城西,总面积11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64平方公里、滩涂48平方公里,总库容9620万立方米。是我省最大的内陆湿地。据调查有浮游植物154种、浮游动物38种、底栖动物28种、鱼类39种、两栖类4种、爬行类2种、鸟类141种、水生植物48种,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是辽河流域野

10、生鱼类的生存基地之一。2002-2004年由于干旱、上游截流、围垦等造成湖水干涸,鸟类和鱼类几乎绝迹。后经采取制止截流、退田还湖(湿地)、拆坝放水等措施得以逐步恢复。,案例2,(四)面源污染日益凸显,食品安全受到威胁,辽宁省人均耕地仅有0.1公顷,中低产耕地占耕地总量的63%,施用化肥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每年全省化肥施用量达341.2万吨,施用强度为287.6公斤/公顷,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水体污染而设置的225公斤/公顷安全标准的27.8%,而化肥的利用率仅为30%40%(发达国家为60%-70%)。全省氮肥的施用量占化肥用量的80%左右,大量未利用肥分流失到环境中,不仅污染了农田

11、土壤,还造成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甚至污染地下水、导致农产品中硝酸盐含量超标。,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和设施农业的推广普及,化学农药使用量不断增加。全省每年施用8000多吨(折纯)化学农药,大部分为剧毒有机农药,造成了蔬菜、水果、粮食、畜禽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而危害人体健康,同时也导致鸟类、青蛙、蛇、蜜蜂等有益生物的数量减少,增加了鼠害、虫害等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降低了农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案例1,除草剂与麻雀减少,案例2,设施农业与农药施用,(五)耕地、林地、草地、天然湿地资源受到蚕食,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大中城市外延式扩展、小城镇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

12、开发等不断占用耕地、林地、草地和天然湿地资源。10年间,全省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2万公顷、减少林地2.56万公顷。全省草地资源比80年代初减少了150万公顷,天然湿地资源比50年代减少了36.3%。全省森林覆盖率上升到了31.84%,森林的生态系统功能却比较脆弱,主要表现为中幼龄林占80%以上,成熟林不足20%;商品林占83.59%,生态公益林仅占16.41%。,全省有水土流失面积422.95万公顷,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8.6%。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每年新增的水土流失面积占治理面积的30%左右,边治理边破坏现象长期存在。全省有荒漠化土地87.54万公顷,分布于9市18县(市),约占全省土地面

13、积的6%。全省发现外来入侵物种73种,对本地生物群落构成了严重威胁:豚草肆虐辽宁城乡各地,严重影响了哮喘病人的正常生活。,案例,沙棘木蠹蛾灾害。2001-2004年爆发的沙棘木蠹蛾灾害使建平县6.85万公顷沙棘林全部受害,摧毁了全县多年的生态建设成果。东部山区栗山天牛灾害。2005年7月爆发的栗山天牛虫害使13.3万公顷森林受害,期间人工捕捉到的栗山天牛成虫高达5万公斤。,“任何问题,都只有当它成为政治问题的时候才会受到重视。”卡尔马克思,“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广清洁环保生产方式,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实施综合

14、整治加强土壤污染治理。”摘自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报告,(一)、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农业和农村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主要纽带,农村环境保护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环境保护特别是农村环境保护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致使环境治理严重滞后,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农村每年产生的90多亿吨生活污水基本上任意排放,2.8亿吨生活垃圾也是随意倾倒;化肥年施用量达到4700多万吨,有效利用率不到35,造成了农村水体和土壤环境恶化。一些地方乱采滥挖、毁林开荒、超载放牧等行为屡禁不止,继续破坏着农村生态。不解决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就会动摇“三农”的基础,也会妨

15、碍发展的步伐,甚至影响中华民族生存的根基。必须站在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全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二)、改变农村环保落后状况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任务。,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在农村经济落后上,而且更多地表现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上。农村环境保护更是一个薄弱环节。绝大多数乡镇没有环保基础设施,绝大部分行政村污染治理还处于空白状态,农村化学需氧量产生量是城市的4倍多,生活污染日益加重,面源污染状况令人担忧。如果对农村污染再不加以严格治理,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发展持续不了。我们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统筹城市和农村环境保

16、护,把农村环境保护放到重要位置。,(三)、解决危害农民健康的环境问题是改善和保障民生的迫切需要。,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环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农村环境质量是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仍有近2.5亿农村居民喝不上干净的水,不能满足农民的基本需求,这确实让人牵挂忧心。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发的群众投诉明显增加,其中大多数也发生在农村。改善农村环境,关系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关系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环境是难点。如果经济发展了,但生态环境恶化了,就难以实现全面小康。必

17、须痛下决心,下大力气治理农村环境,维护农民环境权益,促进农村地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四、实施生态环境监察,做好“十二五”农村环境保护,(一)、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村生态文明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题,以深化“以奖促治”政策为主线,以开展农村生态建设示范的“以创促治”、以推进农村污染减排的“以减促治”、实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的“以考促治”为抓手,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有效遏制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努力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二)、工作目标,到2015年,完成4000个建

18、制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基本得到治理;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得到改善,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散养密集区污染治理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土壤环境保护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得到加强,农村环境质量初步得改善;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和农村群众环保意识明显提升。,(三)、主要任务,1.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1)科学划定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编制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确保饮水安全。(2)加大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管力度。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依法取缔农村集中式饮用

19、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保护区;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治理。(3)建立和完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体系。,2.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1)开展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状况调查,摸清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现状。(2)加强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结合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因地制宜无害化处理建制村生活污水。(3)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确保污水处理设施运行。,3.加大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力度(1)开展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状况调查,摸清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和处理设施情况。(2)建设农村垃圾收集处置工作体系,建设乡镇垃圾集中处理场(点),到2015年农村垃圾

20、收处能力覆盖全省95%以上村镇;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积极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区处理的方式;积极推行户或居民组分类减量,就地堆肥、气化资源化处理。(3)建立农村垃圾收集处置工作机制,强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维护。,4.大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1)积极推动畜禽养殖禁养区的划定,国家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和区域的县(市、区)要在2013年前完成禁养区划定。(2)开展禁养区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督察力度,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执法检查。对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3)加强源头控制,严格环保审批。对新建、改建、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严

21、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4)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鼓励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有机肥生产利用工程,继续做好各种实用型沼气工程,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5.积极开展土壤环境保护(1)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基础性工作。开展全省粮食主产区、瓜果和蔬菜产地以及矿产资源开发影响区等地区土壤污染加密调查,建设和完善全省土壤环境信息管理系统。(2)建立和完善国省、市、县三级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土壤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建立土壤突发环境事件预防预警工作协调机制。(3)加大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力度。开展农用地土壤环境监测、风险评估与安全性划分,建立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档案。,(4)严

22、格控制农业区和农产品产地周边工业污染,防止废弃、废水和固体废物对农用土壤的污染,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强化对农药、化肥及其废弃包装物,以及农膜使用的环境管理。(5)积极防范农村地区污染场地环境风险。开展农村地区污染场地调查与评估,建立农村地区污染场地清单,严格控制污染场地再开发利用的环境风险。开展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示范工程。(6)积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大秸秆露天焚烧监管力度;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采取技术、工程、管理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秸秆,秸秆禁烧区,秸秆禁烧监察,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料、棉花、甘蔗和其他杂粮等农作物秸杆。,以机场为中心15公里

23、为半径的区域;沿高速公路、铁路两侧各2公里和国道、省道公路干线两侧各1公里的地带,省辖市(地)级人民政府划定的其他区域。,对违反规定在秸秆禁烧区内焚烧秸秆的,由当地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立即停烧,可以对直接责任人处以罚款;造成重大大气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人身伤亡严重后果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6.深入实施“以奖促治”(1)建立健全“以奖促治”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以奖促治”项目的指导、督查和成效评估。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机制、部门联动机制、内部联动机制。(2)推进“问题村”治理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以奖促治”政策,中央安排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引导和带动地方

24、人民政府及社会各界采取有力措施治理严重危害农村居民健康、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污染问题,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治内容。重点支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和历史遗留的农村工矿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等与村庄环境质量改善密切相关的整治措施。,实施范围。原则上以建制村为基本治理单元。优先治理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区域,以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范围内,群众反映强烈、环境问题突出的村庄。20102012年,财政部、环保部将大伙房水库及输水工程周边地区、输水工程供水及受水地区列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域,三年投入21.25亿元,集中整治1400个村。,监察内容。“以

25、奖促治”政策落实和工程建设质量、资金使用、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成效要求。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定了水源保护区,在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建设了截污设施,依法取缔了保护区内的排污口。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妥善处理了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并确保治理设施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通过生产有机肥、还田等方式,有效治理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对分散养殖户进行人畜分离,养殖废弃物得到集中处理;对历史遗留农村工矿污染采取工程治理措施,消除了隐患。,7.大力推进“以创促治”(1)深化农村生态示范建设。继续组织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和生态县创建活动,改善区域环境质量。(2)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和恢复。以保护和恢复

26、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增强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功能;加强对外来有害入侵物种和转基因生物的环境安全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强化对矿产、水力、旅游等资源开发活动的监管,努力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积极开展农村地区河流、湿地、矿山等生态恢复。,8.抓好“以减促治”做好农村集镇生活污水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减排工作,建立农村集镇生活污水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减排的监测、统计、考核体系,把农村污染减排工作落到实处。,“十二五“期间,推进全省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80%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固体废物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实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10.开展环境执法、环境监测、环境宣传“三下乡”(1)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等环境管理制度。禁止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农村地区立项。(2)加大农村环境监督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开展整治农村地区工业企业污染、农业污染专项执法监督工作。,9.推行“以考促治”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环境敏感区预防和控制人为破坏守住自然瑰宝,持续利用 资源开发建设监督开发建设生态影响和守法情况引导合理开发,预防生态破坏 农村生态监察监督生产影响和环境治理成效规范环境行为,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