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消毒灭菌.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58508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6.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消毒灭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实验室消毒灭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实验室消毒灭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实验室消毒灭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实验室消毒灭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室消毒灭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消毒灭菌.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消毒灭菌沈 伟,2,内 容,基本概念常用消毒和灭菌方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消毒和灭菌制度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消毒和灭菌原则 不同设备与物品的消毒方法 消毒灭菌操作与效果监测,3,一、基本概念,消毒(disinfection)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不一定杀灭芽孢)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所有微生物的处理。(包括芽孢),4,一、基本概念,消毒剂(disinfectant)用于杀灭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化学制剂,但不一定杀灭孢子。消毒剂常用于非生命物体或其表面。灭菌剂(sterilant)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

2、孢)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化学制剂。,5,一、基本概念,有效氯(available chlorine)有效氯是衡量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的标志,是指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非指消毒剂所含氯量),其含量用mg/L或%浓度表示。有效碘、有效溴 定义和表示法与有效氯对应。,6,消毒剂的分类,高效(水平)消毒剂:杀灭所有微生物,除了 大量细菌芽孢。中效:杀灭除了细菌芽孢以外的所有微生物,包括分支杆菌与亲水病毒。低效:杀灭多数细菌繁殖体和亲脂性病毒。,7,亲脂类病毒或中等大小的病毒(如:HSV,CMV,RSV,HIV,HBV),细菌繁殖体(如:金葡,绿脓),真菌(如,念珠菌属,曲霉属),非脂类或小病毒(

3、如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分枝杆菌(如TB,M.terrae),Cryptosporidium parvum,细菌芽孢,Prions,敏感,耐受,低效,中效,高 效,灭菌(高,延时),消毒剂水平,气体灭菌,蒸汽灭菌,8,消毒和灭菌是保护人员和环境不被病原微生物感染和污染的重要环节,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废物必须经过消毒或灭菌才能作为普通废物处理;对操作中可能产生的迸溅或泄漏,必须通过消毒达到对病原微生物的杀灭,对操作人员进行保护,对环境保护。消毒和灭菌的基本常识对于实验室生物安全是至关重要的。,9,消毒和灭菌的基本原则,及时,彻底,有效,预清洁,避免二次污染,减少对人/物品/环境的损害 清除污

4、染的特殊要求,应根据实验工作类型以及所操作的感染性物质的特性来决定。本章所提供的一般性资料,可用于各个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立标准和操作程序,以处理特定实验室中所涉及的生物危害。,10,消毒与灭菌的方法,化学消毒灭菌 通过液体化学试剂杀灭微生物繁殖体或芽孢。消毒对象:物体表面、空气、污染物品等。消毒方式:擦洗、熏蒸、浸泡等。物理消毒灭菌 包括压力蒸汽、紫外线、焚烧、HEPA过滤除菌等。,11,清洁的作用,清洁(cleaning):指去除污垢、有机物和污渍。方法包括刷、吸、干擦、洗涤或擦洗。严重污染的物品能影响杀菌作用,许多杀菌剂只 对经过预清洁的物品才具有杀菌活性。是否进行预清洁应根据工作性质和需

5、要来决定。预清洁时必须小心,以避免暴露于感染性物质。预清洁时必须用与随后使用的杀菌剂相容的物质。通常采用相同的化学杀菌剂进行预清洁和消毒。,12,防止过度使用消毒剂!,正确使用化学消毒剂可以确保实验场所的安全,减少来自感染性物质的危险。应考虑经济、库存控制以及限制环境污染等因素,尽可能减少化学消毒剂的使用量。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时间因品种和厂商而异,应按产品说明书配制和使用。,13,二、常用消毒和灭菌方法,14,常用化学消毒灭菌剂的性能比较,15,常用化学消毒灭菌剂的安全性,16,1、压力蒸汽灭菌,是最可靠、首选的消毒灭菌方法。适用范围:耐湿热物品的消毒或灭菌。常见类型:-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6、121作用20-30min-预真空与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134作用4min注意事项:资质、装载、防护、监测、维护。,17,1、压力蒸汽灭菌,18,2、紫外线消毒,可达高水平消毒,使用方便;但由于对人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并产生臭氧,在有人情况下使用受到限制。适用范围:室内空气消毒、能直接照射到的光滑物体表面的消毒。常见类型:普通直管型;高强度紫外线灯;低臭氧紫外线灯;高臭氧紫外线消毒灯。注意事项:安装数量、强度监测、防护措施等。,19,3、高效过滤除菌,高效过滤除菌技术,对空气中0.3m颗粒与微生物的阻留率能达到99.97%以上。适用范围:主要用于生物安全柜与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空气净化除菌。注

7、意事项:*必须定期更换高效过滤器(HEPA),*更换前应先用甲醛或过氧乙酸进行熏蒸消毒,*更换时严格做好工作人员防护;*换下的过滤装置装入密封袋内由具有资质的 单位焚烧处理。,HEPA滤膜,可抛型固体薄层滤膜成褶皱状以增加表面积按吸附0.3UM颗粒的效率划分等级,滤膜效率为99.97%吸附颗粒,21,4、含氯消毒剂,常用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二氯、三氯等常用剂型:粉剂、片剂、液体杀菌能力:高水平消毒;1000-5000mg/L浓度。适用范围:饮用水、餐饮具、果蔬、环境、物表、污水、污物、排泄物、分泌物注意事项:密闭干燥保存;消毒后去除残留;使用液不稳定,加盖,有效期;对织物漂白,对金属腐蚀用;

8、操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22,5、过氧乙酸,酸性透明液体,易挥发易分解,爆炸危险。杀菌能力:灭菌,高水平消毒适用范围:餐饮具、果蔬、环境、物表、空气薰蒸消毒:18-20%过氧乙酸5-6 ml(1g)/m3,放瓷或玻璃容器中,加热密闭薰蒸1-2h。喷雾消毒:0.1-0.5%,20ml/m3,作用1h。注意事项:性质不稳,用前配,有盖塑料容器;对金属腐蚀,对织物漂白作用;操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消毒完成后用清水去除残留。,23,6、二氧化氯,有粉剂、片剂、液体,临用前须进行活化。杀菌能力:高水平消毒适用范围:食品加工工具、餐饮具、饮用水、污水、物体表面等消毒。使用方法:用前活化,250-500-10

9、00mg/L浓度。注意事项:活化液不稳定,现配现用;对金属腐蚀,对织物漂白;操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消毒完成后用清水去除残留。,24,7、碘伏,是碘以表面活性剂为载体的不定型结合物。杀菌能力:中水平消毒适用范围:适用于手、皮肤、粘膜等消毒。注意事项:*于阴凉避光、防潮、密封保存;*避免接触银、铝和二价合金;*用于敏感者与敏感组织需慎重;*存在有机物,提高浓度或延长消毒时间。,25,8、乙醇,别名酒精,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易燃烧。杀菌能力:中水平消毒适用范围:手、皮肤、小面积物表、医疗器械使用方法:手与皮肤用75%溶液擦拭1min 物表用75%溶液浸泡或擦拭10min以上注意事项:乙醇易燃,忌明

10、火;可使蛋白质变性凝固形成保护层,消毒前应将物品表面的有机物清除,不宜用于被血、脓、粪便等污染表面消毒;破坏仪器胶粘物与镜头,橡胶塑料变硬膨胀。,26,9、戊二醛,酸性戊二醛为存储形式,的2%中碱性戊二醛杀菌好腐蚀小作为使用液。杀菌能力:灭菌,高水平消毒适用范围:不耐热不耐腐蚀医疗器械与精密仪器。使用方法:多浸泡,大型仪器设备用擦拭法;2%,灭菌须10h,消毒30-45min。注意事项:碳钢消毒加0.5%亚硝酸钠防锈;温度20以下杀菌作用显著降低;使用中戊二醛浓度检测以及时更换;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个人防护,充分去残留。,27,10、甲醛,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常见消毒剂为福尔马林(即含36-40

11、%甲醛的水溶液)与白色粉末状的多聚甲醛。杀菌能力:高水平消毒适用范围:室内空气以及对湿热敏感、易腐蚀物体表面与物品等的消毒。使用方法:温度18以上,相对湿度70-90%。加热熏蒸:福尔马林25ml/m3作用12h。化学熏蒸:福尔马林40ml/m3加高锰酸钾30g/m3 作用12h。,28,三、实验室消毒和灭菌制度,每次实验前:先开启送风和通风设备以及紫外线灯-30分钟后关闭紫外线灯-人员进入。环境、物体与设备等表面消毒:每一实验步骤完成后:均应清理消毒台面;每次实验结束:对环境、物体与设备表面消毒;检测过程中发生污染:立即消毒-遇细胞、培养液、体液或血液等有机物污染,立即用有效氯含量为5000

12、mg/L的消毒溶液处理,作用60分钟后立即用清水与干净的抹布擦净。,29,三、实验室消毒和灭菌制度,工作完毕:将器材与废弃物品收集在专用包装与容器内压力蒸汽处理-对生物安全柜、仪器设备、工作台面、地面等消毒-开启紫外线灯照射60分钟-用清水擦拭去除消毒液残留-逐一关闭送风和通风设备。尖锐物品:直接丢入防渗漏防刺破的硬质密闭安全处置容器内-压力蒸汽消毒-严防操作过程中人员损伤与环境污染。防护用品:工作服、口罩明显污染或手套破损-随时更换并消毒;呼吸道传染病实验室工作人员,每次连续戴口罩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30,三、实验室消毒和灭菌制度,手的清洗消毒:接触微生物或含有微生物的物品后、脱掉手套后、

13、离开实验室前。污染物品消毒:出实验室前必须进行。-首选压力蒸汽法,不行者密封包装后外送有资质的专业单位辐照或环氧乙烷消毒。-不能压力蒸汽消毒的废弃物品密封包装后交有资质的单位收集、焚烧,严禁混入生活垃圾。,31,三、实验室消毒和灭菌制度,实验设备:修理或维护前必须消毒,方法应符合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必需运出实验室处理的物品应装入专用密闭包装与容器内,容器外表面消毒后由专人专车运至指定单位处理,在处理前严禁泄漏与扩散。甲醛熏蒸:需操作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前、实验室内设备进行维修前、更换过滤器(网)前、出现重大污染或意外暴露事故后进行。效果监测:按规范进行,有书面记录。,32,四、实验室消毒和灭菌原则

14、,消毒顺序 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应分别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各区域按先上而下、先左后右的程序,依次进行消毒。消毒剂量*受结核分支杆菌、亲水性病毒与芽孢污染的环境与表面以及操作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前的消毒,选用消毒剂量范围中的高浓度与长时间。*受细胞、培养液、体液或血液等有机物污染,有效氯含量加大至5000mg/L。,33,四、实验室消毒和灭菌原则,消毒灭菌方法-符合消毒技术规范*所有培养物、废弃物、防护用品等在出实验室之前必须经压力蒸汽处理。*实验设备在运出修理或维护前需消毒。工作资质*消毒人员经传染病与消毒知识培训并合格*压力蒸汽灭菌与污水处理人员上岗培训证,34,五、不同设备与物品的消毒方法

15、,生物安全柜实验完毕,生物安全柜内所有物品(包括仪器设备)都应进行消毒,并从生物安全柜内取出。用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台面、内壁和前后面玻璃,保持完全湿润3060分钟。开启紫外线灯照射3060分钟。然后用清水与干净的抹布擦净,以防消毒液腐蚀。消毒完毕,逐一关闭送风和通风设备。更换过滤器(网)前用甲醛进行熏蒸消毒,然后轻轻取下过滤器(网)装入专用密闭包装与容器内,容器外表面消毒后由专车运至指定单位焚烧处理。,35,五、不同设备与物品的消毒方法,仪器设备局部轻度污染。用有效氯1000-2000mg/L擦拭,保持湿润30-60分钟;贵重或精密仪器用2%戊二醛擦拭30-60分钟(按

16、制造商说明),消毒完毕用清水与干净的布擦净;紧急时对非芽孢污染仪器设备用75%乙醇溶液擦拭三遍。离心管未密闭、试管破裂等液体外溢时。用2%戊二醛擦拭离心机内部,保持湿润至少60分钟(按制造商说明)。有内腔的或严重污染的仪器设备(如受细胞、培养液、体液或血液等污染),整机装入专用密闭包装与容器内,容器外表面消毒后由专车运至指定单位用环氧乙烷消毒。需操作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前、设备维修前、出现重大污染或意外暴露事故后,应用甲醛或过氧乙酸熏蒸消毒。,36,五、不同设备与物品的消毒方法,感染性材料与器材使用后丢入专用密闭收集袋与容器内,连同包装与容器一起经压力蒸汽121作用20-30分钟。大的容器表面用有

17、效氯20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保持完全湿润60分钟;如遇细胞、培养液、体液或血液等污染,有效氯含量加大至5000mg/L作用60分钟。物体表面用有效氯1000-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保持完全湿润3060分钟后用清水去除消毒液残留;如有细胞、培养液、体液或血液等污染,有效氯含量加大至5000mg/L作用60分钟。,37,五、不同设备与物品的消毒方法,防护用品除防护眼镜与呼吸器外均使用一次性防护用品。每次实验结束后离开实验室前,脱下防护用品进行消毒,有明显污染时随时消毒。一次性防护用品使用后丢入专用密闭收集袋内,经压力蒸汽121作用20-30分钟。防护眼镜在2000mg/L有效

18、氯溶液中浸泡60分钟。呼吸器用环氧乙烷消毒或按制造商提供的方法消毒,消毒后更换呼吸过滤部分。,38,五、不同设备与物品的消毒方法,检验记录应通过传真机、计算机等手段发送至实验室外。污染的检验原始记录等送出实验室前用压力蒸汽121作用20分钟,快排干燥;大量的检验原始记录等可采用密封包装后外送专业单位进行辐照或环氧乙烷消毒。污水消毒所有实验污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并达到标准后方可排放;污水排放标准参照国家标准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66-2005)执行。,39,五、不同设备与物品的消毒方法,手的消毒何时消毒。脱去手套、工作前后、检验另一类标本前。消毒方法。用肥皂流水洗手 12分钟,擦干后用

19、75%乙醇、3000-5000mg/L有效碘溶液或经卫生部批准的手消毒剂消毒手部13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用自动干手机将手吹干或用消毒纸巾、纱布或毛巾擦干。注意事项。水龙头、皂液与手消毒液均应采用非手触方式。,40,六、消毒灭菌操作与效果监测,技术依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GB 15981-1995)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 18466-2005),41,六、消毒灭菌操作与效果监测,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方法:由具有资质的操作人员严格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中的操作原则与制造商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消毒效果监测:按照国家标准消毒与灭菌效果的

20、评价方法与标准(GB 15981-1995)执行。-监测用化学与生物指示剂须经卫生部批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监测记录保存备查。,42,六、消毒灭菌操作与效果监测,工艺监测:每次消毒用留点温度计作温度监测并记录作用时间,代表物理参数。化学监测:-每包外用化学指示胶带监测,是否经过灭菌处理;-大包或难消毒物品包,中央用包内化学指示剂监测,根据颜色变化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43,六、消毒灭菌操作与效果监测,生物监测:每月用生物指示剂监测,是灭菌是否合格的标志。嗜热脂肪芽孢杆菌(ATCC 7953)生物指示剂。生物指示剂应置56培养2448h后观察。,44,六、消毒灭菌操作与效果监测,紫外线杀菌灯-

21、操作方法:*无人条件下用悬吊式或移动式照射,*紫外线杀菌灯(30 W,1m 处辐照强度70W/cm2),*安装数量每m3不少于1.5 W,照射时间30分钟。-注意事项:*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室内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或 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紫外线辐照强度低于70%应及时更换。,45,六、消毒灭菌操作与效果监测,-消毒效果监测:*每次使用应记录紫外线灯使用情况与时间,*每3-6个月测定一次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紫外线灯辐照强度测定方法:*

22、开启紫外线灯 5 分钟,测定波长253.7 nm,*将探头置于被检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 1m 的中央处,*待稳定后锁定所示数据,读取辐照度值。-注意事项:*测定时电压220V5V,温度2025,相对湿度60%;*紫外线辐照计必须在计量部门检定的有效期内使用。,46,六、消毒灭菌操作与效果监测,化学消毒剂-操作方法:*严格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化学消毒剂选用原则、适用范围与注意事项以及制造商提供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在有效期内使用;*做好个人防护。配制与操作时应穿戴口罩、帽子、防护服、防护镜、乳胶或橡胶手套,严防消毒剂直接接触人体皮肤或黏膜,一旦接触立即用清水冲净。,47,六、消毒灭菌操作与效果监

23、测,*含氯消毒剂使用液应每天配制与更换;*戊二醛活化后使用液最长使用时间按制造商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消毒效果监测:*在配制后每次使用前用消毒剂浓度试纸测试拟使用的化学消毒剂是否符合规定含量,以确保消毒效果。*监测记录保存备查。*浓度试纸须经卫生部批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48,六、消毒灭菌操作与效果监测,甲醛熏蒸法-操作方法:*先封闭所有通风口。*按40ml/m3 比例准备福尔马林用量与等量水,并 按30g/m3的量准备高锰酸钾。*先将高锰酸钾倒入容器内加水成糊状,然后将福 尔马林倒入,在温度20以上、相对湿度70%条 件下密闭熏蒸1224小时。*消毒完毕,戴好防毒面具进入实验室,除去风口 封带

24、,通入新鲜空气直至检测不出福尔马林,然 后用10%的氢氧化铵溶液擦去表面残留。,49,六、消毒灭菌操作与效果监测,-消毒效果监测:*每次消毒用温度计与湿度仪以及化学指示 剂监测。*操作不同病原微生物前或操作芽孢后进行 的甲醛熏蒸消毒,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 孢生物指示剂(ATCC 9372)监测。*监测记录保存备查。,50,六、消毒灭菌操作与效果监测,污水处理(传染病要求)-操作方法:*严格按照制造商提供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排放的污水粪大肠菌群100 MPN/L,肠道致病 菌、病毒与结核不得检出,消毒时间1.5小时 总余氯6.5-10 mg/L(接触池出口)。-消毒效果监测:*参照医疗机构水污

25、染排放标准进行。*监测记录保存备查。,51,六、消毒灭菌操作与效果监测,*监测指标与频率污水中总余氯:连续处理装置的污水,每日至少检测2次;间歇式处理装置的污水,每次排放前均应检测。污水中粪大肠菌群:每月检测不得少于1次。污水中致病菌:每年检测不得少于2次。,52,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危害,废物处理中医务人员被锐器刺伤造成的血源性感染 调查报告显示,由此造成的血源性感染率约为1.2/万,其中60-70%由于未采用锐器安全处理盒而在废物处理过程中造成的损伤,如盖帽、拆卸、故意弯曲、用手毁形、消毒处理等。,53,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危害,使用后一次性医疗用品非法回收与复用引起的医源性感染 由于无危险废物管

26、理规范与废物处理系统,使非法回收与倒卖使用后一次性医疗用品市场猖獗。据WTO预测,由于不恰当使用、复用及丢弃注射器,全球每年至少可能引起400万HBV病例及不定量的HCV与HIV感染、脓肿与败血症病例。,54,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危害,医源性废弃物处理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 医源性废弃物在消毒处理过程中由于:处理场所选址、布局、流程等不合理,消毒隔离设施不到位,未经严格消毒就流出,造成环境与水质污染。,55,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要点,不再需要的样本、培养物和其他生物性材料应弃置于专用的和有标记的危险废弃物处置容器内。生物废弃物容器充满量不能超过其设计容量。所有弃置的实验室生物样本、培养物和被污染的废弃物

27、在从实验室中取走之前,应使其达到生物学安全,通常采用压力蒸汽处理方法。锐器(包括针头、小刀、金属和玻璃等)直接弃置于防刺破防流失的锐器安全处置容器内,严禁用手盖帽、拆卸、故意弯曲、消毒、毁形等。,56,实验室生物危害废物,57,废弃物处理袋与扣,58,锐器安全处置容器,59,锐器安全处置容器,60,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要点,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在产生地压力蒸汽处理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运送人员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规定时间和路线运送至指定暂时贮存地点。运送医疗废物时,应防止造

28、成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61,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要点,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应对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设专(兼)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易于清洁和消毒。医疗废物转交出去后,应当对暂时贮存地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62,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要点,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应在48小时内向卫生局、环保局报告并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废物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组织有关人员按应急方案对现

29、场进行处理;采取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区域、物品消毒或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消毒时应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63,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要点,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存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时,应当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及时报告机构内的相关部门。实验室废弃物应置于适当的密封且防漏容器中安全出实验室。,64,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