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起源与发展.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70893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32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起源与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文学起源与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文学起源与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文学起源与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文学起源与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起源与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起源与发展.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文学起源与发展,11.12,第一节 文学艺术的起源,有关文学艺术起源的学说一、模仿说 代表人物: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 观点:模仿是人的本能,艺术起源于人对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模仿,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错误原因:a原始艺术并非都模仿现实形象,如劳动工具的美化,抽象的几何图案。b原始人在生产力低下时,为何要模仿自然与社会,并非为模仿而模仿。c将模仿等同于人的天性本能也不对。,二、巫术说 代表人物: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和 弗雷泽 又称泰勒弗雷泽理论 观点:最早的艺术是原始人的巫术意识的产物,古希腊悲剧源于酒神节上纪念酒神死亡与再生的仪式,后来添加演员情节,便由巫术仪式演变为悲剧

2、诗了。错误原因:宗教仪式萌芽的巫术与艺术一样,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用巫术解释艺术的起源,犯了意识解释意识的错误。,三、游戏说代表人物:a康德:模仿背后,还有推动模仿产生的原动力游戏 b席勒 和 斯宾塞:系统地阐述了游戏说,又称“席勒斯宾塞理论”,席勒认为人要用精力,创造自由天地,即游戏,它是艺术产生的动因。英国哲学家斯宾塞,从心理学角度,发挥了席勒的观点,认为游戏和艺术都是剩余力量的发泄,是非功利的生命活动,美感起源于游戏冲动。c王国维 和 朱光潜受到游戏说的影响。观点:认为文学艺术产生于早期人类的游戏活动。最早见于意大利哲学家马佐尼神曲的辩护将诗看做模仿,单纯的游戏,还有推动模仿产生的原动力游戏

3、。,四、心灵表现说代表人物:雪莱、托尔斯泰、苏珊朗格观点:a西方: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艺术的起源,将心理因素作为艺术产生的根源,归纳为“情感表现说”和“本能表现说”情感表现说:侧重从心理意识解释艺术起源,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的情感表现需要,当人情感通过声音、语言、形体等物质载体表现出来时,产生了音乐、文学、舞蹈,代表人:法国魏朗,克罗齐“直觉即表现”推向极端。本能表现说:侧重从人的心理潜意识、无意识解释艺术起源,认为艺术是人的梦境、幻觉、生命本能的表现。代表人:法国柏格森“生命冲动说”,奥地利精神病理学者,弗洛伊德“潜意识说”b中国:将艺术的起源归于心灵的情感表现尚书尧典“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

4、和声”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文赋“诗缘情而绮靡”,五、劳动说代表人物:普列汉诺夫、毕歇尔、鲁迅观点: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一切源泉,文艺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实践。,文学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实践,(一)劳动是原始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劳动的决定作用)1、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创造了文学赖以产生的物质前提 a、人类通过劳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直立行走将前肢发展为双手、加之大脑的成熟、语言的形成都是在劳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b、劳动是人学会使用和制造工具。2、劳动的需要推动了原始艺术的产生 原始生产力低下,原始人类活动具有强大的功利性:如劳动中

5、有节奏的响声便成为提高效率、协调运作、减轻疲劳的劳动号子。如:鲁迅门外文谈中的“杭育杭育”派,便成为最早的文学创作(原始歌谣)。这种类似劳动号子的呼声,是诗歌的渊源。,3、原始艺术的内容与形式主要源于劳动 社会存在决定人类意识,原始艺术是意识形态的萌芽状态,受原始人类生存状态所决定,原始艺术的内容也多是狩猎、养殖等生活劳动场景。如:古代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描写了原始人狩猎的场景。原始壁画和舞蹈的内容多是人类狩猎动物的场景,很少有植物造型 爱斯基摩人的海豹舞也是猎取海豹的过程。注意辨别: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也写狩猎,但是文学的创作,狩猎是种消遣而非劳动,即苏词中显示的不再是狩猎这一劳

6、动的结果如何,而是借此活动抒发襟怀抱负。,(二)原始人的其他生存活动是艺术起源的重要因素(其他生存活动的影响)1、如人种的繁衍生殖的崇拜与歌颂,是原始图腾艺术的重要内容和其产生的直接动因。2、如部落战争格斗的原始艺术。黄帝蚩尤大战为内容的神话传说3、如原始人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也是原始艺术的表现内容。纹身为祛病防身4、原始巫术宗教、游戏娱乐活动也促进了艺术的产生。,(三)原始人审美意识和心理能力的形态,是原始艺术发生的关键(审美与心理的关键性)1、劳动是人与动物相分离,使人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马克思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的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并

7、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原始人多方面的生存活动,使其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了初步的审美意识,为艺术的发生准备了重要的心理条件。普列汉诺夫“人最初是从功利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上来看待它们”论艺术3、原始人在劳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感受力、表现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艺术的发生准备了相应的心理机制。如:狩猎促进了发达的视听功能,巫术游戏促进了模仿和重现,进而表现力提高,导致抽象思维贫乏、形象思维活跃,进而无法科学解释,从而想象力大增(艺术发生的心理机制),总之,文艺起源于以劳动为中心的人类生存活动,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实践。人类

8、多方面的生存活动都对艺术起源有作用,但其他生存活动都以劳动为前提、为基础,劳动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简言之:艺术起源于以劳动为中心的人类多方面的生存活动。,第二节 文学的发展 11.19,一、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文学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演变,文学的性质、内容、形式,必然发生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2、经济对文学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文学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之一,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如下:经济发展导致了社会分工,对文艺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经济基础决定文学的社会性质及其发展变化 经济为文学发展创造了社会条件和物质基础,促进了文学的发展,3、文学艺

9、术发展与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其一、不平衡的表现:艺术领域内部的不同艺术种类间的不平衡比如:某些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出现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上,随生产的发展,这种艺术形式不进反退。(古希腊神话,唐诗,宋词)艺术领域同社会一般发展关系上的不平衡比如:某些艺术繁荣期并非物质水平最高期,(古希腊、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文学繁荣往往出现在经济落后的时代或地区(18世纪德国的歌德席勒,19世纪俄国处于沙俄农奴统治,出现了普希金、托尔斯泰,五四时期军阀混战,出现了民国文学大师,鲁迅等人)其二、不平衡的原因:经济对文学发展的作用不是直接的,也非唯一的,文学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艺自身发展的独立性、继承性导致了不平衡,在优良文学传统的影响下,文学经验和思想得以积累,促使文学出现新局面。,二、文学发展的继承与革新1、文学发展的历史继承性 是指任何时代的文学发展都是以以往文学遗产为基础,必然受到业已形成的文学惯例和传统的影响,始终处于与以往文学传统的历史联系中。文学发展历史继承性的具体内容:a、艺术范型的历史继承性(即审美风范、艺术风格)b、思想内容和题材的历史继承性(即文学母题)c、艺术形式和技巧上的历史继承性(即体裁语言)2、批判地继承与创新 文学的复古与革新;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批评还是继承 比如:初唐四杰的创新,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