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272931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00 大小:30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0页
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0页
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0页
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0页
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docx(2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21年版)总体说明:一、本细则所有指标均为必查指标,适用于所有三级公立中医医院,民营中医医院参照执行。二、本细则中将最差不多、最重要,若未达到要求势必阻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指标,列为“核心指标”(以标示),具备否决作用。三、本细则各指标评分只在指标分数范畴内扣分,扣完为止,不倒扣分。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50分)第一章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30分)评审指标评审方法评审细则分值LI依据功能与任务,确定医院进展战略,制定中长期进展规划,表达发挥 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医院进展方向,有明确的进展目标,重在提高

2、中医临床疗 效。(3分)查阅相关资料,并抽查2项 具体措施的落实情形。医院未确定进展战略或未制定中长期 进展规划,或进展规划未表达以中医为 主方向,不得分;不能提供原始资料, 扣1.5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 未落实,每项扣1.5分,部分落实,酌 情扣分(最少每项扣0.5分)。3L2围绕医院中长期进展规划 制定医院年度工作打算,有发 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 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并按1. 2.1医院年度工作打算能够表达医院进展 战略和中长期进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有发挥 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 措施。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医院未制定年度工作打算,或工作打算 中无具体措施,不

3、得分;不能提供原始 资料,扣1分。2年度定期评判。(11分)1.2.2有进展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和加强中 医药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和明确的费金投 入。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无具体措施,每项扣1分;无资金投入, 每项扣1分,措施未落实,每项扣1 分,部分落实,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 0.3 分)。31.2.3医院对阻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 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有系统的调研分 析(至少每年一次),并制订针对性措施。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 并抽查2项具体措施的落实 情形。未定期开展调研分析或无针对性措施, 不得分;措施未落实,每项扣L 5分, 部分落实,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0.5 分)。31.2

4、.4医院对中医药特色指标(包括中医类 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比例、中药人员 占药学人员比例、中药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 例,中药饮片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等)定 期(至少每年一次)进行考核、分析。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未定期进行考核、分析,不得分;分析 不具体,扣1. 5分。31.3医院治理体系中建立引导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 中医临床疗效的考核和奖惩 鼓舞制度,科室综合考核目标 中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 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作为重要 指标。(10 分)1.3.1医院制定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 中医临床疗效的鼓舞和考核制度。查阅相关资料,并访谈有关 人员。未制定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 医临

5、床疗效的鼓舞和考核制度,不得 分;制度不完善(如制度不系统,分散 在各种相关制度中),扣1分;已制定, 未实施,扣1分。2 1.3. 2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有发挥中医药 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指标。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无中医药特色优 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指标,不得分; 已建立,未实施,扣3分。61.3.3医院实行绩效工资治理,将发挥中医 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情形的考核 结果表达在科室分配方案中。未实行绩效工资治理,或考核结果未表 达在科室分配方案中,不得分。21.4积极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 作,并制定鼓舞措施。(6分)1.4.1将对口支援县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 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

6、中医药工作纳入院长 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打算,并有相关 鼓舞措施。查阅上年度相关资料。未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扣1分;未纳 入医院年度工作打算,扣1分;无确定 的对口支援单位,扣1分;无鼓舞措施, 扣1分。31.4.2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人员交流等 中医对口支援工作。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 并访谈有关人员。未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不得分;未 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扣1.5 分;未开展人员交流工作,扣L 5分, 工作不到位,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 0.5 分)。3第二章队伍建设(95分)评判指标评判方法评分细则分值2.1.严格执行国家中医药治 理局关于中医医院人员配备 的相关要求。(50

7、分) 2.1.1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 师)占执业医师比例260%。查阅本年度人事档案及相 关证明材料。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扣1分。72. 1.2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 占执业医师比例60%,临床科室(口腔科、 麻醉科除外)不得聘请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查阅评审前3年人事档案及 相关证明材料。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 占执业医师比例60乐但聘请非中医 类别执业医师,不得分。42. 1.3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 员的比例260%。查阅本年度人事档案及相 关证明材料。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扣1分。52. 1.4护理人员系统同意中医药知识和技能 岗位培训(培训

8、时刻2100学时)的比例2 70%o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扣1分。52. 1.5每个临床科室中(口腔科、麻醉科除 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人数比 例260%,同时应符合科室建设与治理指南的 相关要求。每个临床科室不符合要求,扣1分。72.1. 6院级领导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 例 260%。每低于标准10个百分点,扣1分。32.1.7医院院领导和医务、护理、药剂、教学、 科研部门的要紧负责人通过省级以上中医药 政策、中医药知识和治理知识的系统培训。 院长应通过国家中医药治理局中医药政策和 治理知识的系统培训。科主任通过中医药政 策和治理知识的系统培训。查阅上年度人事档案及相 关证明

9、材料。院长不符合要求,扣2分;其他每人 不不符合要求,扣1分,部分符合, 酌情扣分(每人最少扣0.5分)。62. 1.8医院医务、护理、科研、教育等要紧职 能部门负责人(包括正、副职负责人)中,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260%。查阅上年度人事档案及相 关证明材料。每低于标准5个百分点,扣1分。42. 1.9临床科室负责人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医 师资格或系统同意中医药专业培训两年以上 的比例近60%。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扣1分。52. 1.10临床科室负责人(口腔科、麻醉科除 外)中应有具备高级中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 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10年以上的中医类 别执业医师或通过西学中培训的临床类别执

10、 业医师。临床科室科主任应符合科室建设与 治理指南的相关要求。临床科室负责人中应有具备高级中医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相关专 业工作10年以上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或通过西学中培训的临床类别执业医 师,不符合要求,每个科室扣1分; 科主任不符合要求,每个科室扣1分。42.2制定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 规划和打算,并认真组织实 施。(15分)2. 2.1制定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或在医 院中长期规划中有相关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并抽查1项 措施的落实情形。无人员队伍建设规划或医院中长期规 划中无相关内容,不得分;措施未落 实,扣2分,部分落实,酌情扣分(最 少每项扣1分)。32. 2.2医院年度工作

11、打算中有优化中医药人 员结构、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措 施,并落实。查阅上年度工作打算,并抽 查1项措施的落实情形。年度工作打算中无相关措施,不得分; 措施未落实,扣3分,部分落实,酌 情扣分(最少每项扣1分)。52. 2.3医院有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及继承 人选拔与鼓舞机制,并组织实施。查阅相关资料,并访谈相关 人员。无选拔与鼓舞机制,不得分;未组织 实施,扣2分。32. 2. 4开展师承教育,制定师承教育打算和具 体措施。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 并抽查2项具体措施的落实 情形。未制定师承教育打算和具体措施,不 得分;措施未落实,扣3分,部分落 实,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1分)。42

12、. 3认真开展医师定期考核工 作,积极开展中医药连续教育 与培训。(30分)2.3. 1依照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 民族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定期考核内容 要求,开展以中医药知识与技能为主的医师 定期考核工作。查阅相关资料。未定期考核,不得分;业务水平测评 不以中医内容为主,扣4分。62. 3. 2开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 并抽查3名医师的培训档 案。未开展培训,不得分;未按打算和要 求培训每人扣2分。42. 3. 3开展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三基”培训。未开展培训,不得分;未按打算和要 求培训,每人扣2分。52. 3.4每年承担省级以上中医药连续教育项 目25项

13、;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中医药连 续教育并获得规定学分的比例达到100%。查阅上年度相关资料。每年承担省级以上中医药连续教育项 目V5项,每少一项扣1分;中医药专 业技术人员参加中医药连续教育并获 得规定学分的比例每低于标准5个百 分点,扣1分。42. 3. 5开展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差不 多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考核。查阅相关资料,现场考核临 床科室非中医类别执业医 师5人。未开展培训,不得分;未考核,扣4 分;现场考核不符合要求,每人扣2 分,部分符合,酌情扣分(每人最少 扣1分)。62. 3. 6建立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档案,考 评记录完整。抽查3名中医药专业技术人 员的个人技术考评档案

14、。未建立个人技术考评档案或考评无中 医药内容,每人扣2分。5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165分)评判指标评判方法评分细则分值3.1按照国家中医药治理局 有关规定,合理设置临床科 室,科室命名规范。(20分)3. 1.1临床科室214个(至少设置内科、外 科、妇(产)科、儿科、针灸科、骨伤科、肛 肠科、皮肤科、眼科、推拿科、耳鼻喉科、感 染性疾病科、急诊科、麻醉科),医技科室27 个(药学部、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手术 室、病理科、输血科、营养科和相应的临床功 能检查室)。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每少1个科室,不得分。73. 1.2医院和临床科室命名符合规定,不得 有神经科(中心)、神经内科(中心

15、)、消化 科(中心)、风湿免疫科(中心)、免疫科(中 心)、泌尿科(中心)等名称。外科二级分科 应命名为外一、外二、外三,不得显现其 他命名。实地考查。医院名称不规范,不得分;科室名 称不规范,每1科室扣4分。103.1.3医院不得张挂不符合规定的荣誉称号。不符合要求,不得分。33.2.按照中医医院临床科 室建设与治理指南的相关 要求加强科室建设与治理。(25 分)3.2.1门诊、病房、急诊的设置、设施符合相 关要求。实地考查。门诊、病房、急诊设置与设施不符 合要求,每个区域扣2分,部分符 合,酌情扣分(每个区域最少扣0.5 分)。53.2.2人员结构合理,科室主任、护士长、学 术带头人或学科

16、带头人、学术继承人配备满足 科室建设与治理的需要。查阅本年度人事档案。不符合要求,每人扣1分。33. 2. 3按照相关要求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查阅相关费料,并实地考查。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的数量未达 到要求,每少1项,扣0.5分。43.2.4上级医师正确指导下级医师进行中医药 诊治工作。抽查本年度5份归档病历。查房记录中无上级医师辨证分析与 治疗法则、处方、用药要点讲解记 录,每份病历扣0.5分;对下级医 师的诊疗缺陷未及时纠正,每份病 历扣0. 5分。53. 2. 5及时开展病例讨论,提高中医诊治急危 重症、疑难病的水平。抽查5份讨论病例。未开展病例讨论,不得分;病例讨 论中无中医内容,每

17、例扣1分。53. 2. 6三级医师的专科连续教育达到相关要 求。查阅相关资料,并现场访谈 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 任以上医师各1人。未按要求开展连续教育,每人扣1 分。33.3在国家中医药治理局印 发的诊疗方案基础上,制定 并实施本科常见病及中医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定 期对方案实施情形进行分 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疗 方案。对中医优势病种的疗 效及中医药特色进行年度 分析、总结和评估,并制定 改进措施。(20分)3. 3. 1在国家中医药治理局印发的诊疗方案 基础上,科室制定至少3个以上常见病及中医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并表达医院本科室临 床实际和特色,诊疗方案差不多要素齐全。查阅3个

18、病种诊疗方案及其 他相关资料。无中医诊疗方案,不得分;每少1 个病种诊疗方案,扣2分;诊疗方 案差不多要素(中西医病名、诊断、 治疗、难点分析、疗效评判等)不 全,每少1个要素,每个病种扣0.5 分;未执行国家中医药治理局印发 的诊疗方案,每个病种扣1分;未 表达本科临床实际和特色,每个病 种扣0.5分。43. 3. 2医师把握本专科诊疗方案。现场访谈3名中医类别执业 医师(含科室负责人1名), 每人访谈1个优势病种,共 访谈3个病种。科室负责人未把握本科优势病种诊 疗方案,扣2分;其他医师未把握, 每人扣1分,把握不全面,酌情扣 分(每人最少扣0.5分)。43. 3. 3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得到

19、应用。抽查3份运行或归档病历(原 则上每个病种1份)。未执行本科诊疗方案,每份病历扣2 分,部分执行,酌情扣分(每份病 历最少扣0.5分)。43.3.4每年对诊疗方案实施情形及中医优势病 种的中医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 疗方案。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未对中医优势病种的疗效与特色进 行定期分析、总结和评估,每个病 种扣1分,总结、分析、评估不到 位,酌情扣分(每个病种最少扣0.5 分);未对诊疗方案进行优化,每 个病种扣1分,优化不符合要求, 酌情扣分(每个病种最少扣0.5分)。43. 3.5手术科室制定至少3个常见病种围手术 期中医诊疗方案,手术病例能正确配合使用中 医药治疗。查阅

20、相关资料,抽查10份手 术病历(应包含3个常见病 种)。未制定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不 得分;每少1个病种诊疗方案,扣2 分;每少1个常见病种手术病历, 扣1分;手术病例未正确配合使用 中医药治疗,每份病历扣0.5分43.4实施国家中医药治理局 制定的常见病及中医优势 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定期对 临床路径实施情形进行统 计分析,不断完善和改进。(15 分)3.4.1实施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路 径,并制定实施方案。查阅1个病种的相关资料。未制定本科室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 种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不得分。33.4.2医师把握本专科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 临床路径。现场访谈3名中医类别执业 医师(

21、含科室负责人1名)。科室负责人未把握本科常见病及中 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扣3分;其 他医师未把握,每人扣2分,把握 不全面,酌情扣分(每人最少扣0.5 分)。73.4.3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得到应 用。抽查3份运行或归档病历。无临床路径表单,每份病历扣0.5 分;未执行临床路径或诊疗方案, 每份病历扣0 5分。33. 4.4每年对临床路径实施情形进行统计分 析,提出完善和改进路径标准的建议。查阅近一年相关资料。未对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形定期检查 分析,不得分;未提出改进措施, 扣1分。23.5严格执行中医病历书 写差不多规范和中医电3. 5.1入院记录四诊资料完整。抽查近1年10份归档病历。

22、四诊资料不完整,每份病历扣0.5 分。4子病历差不多规范(试 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 符合相关规定。(23分)3. 5. 2首次病程记录表达理法方药一致性。理法方药不一致,每份病历扣0.5 分。43. 5. 3病程记录表达理法方药一致性。理法方药不一致,每份病历扣0.5 分。53.5.4中医方药记录格式及书写符合中药处 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要求。中医方药记录格式及书写不符合要 求,每份病历扣0.5分。33.5.5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符合中药处方格 式及书写规范要求。抽查近1年20张门诊饮片处 方。处方格式及书写不符合要求,每张 处方扣0.2分。33. 5.6电子病历治理符合中医电子病历差不 多规范

23、(试行)。实地考查,并抽查3份住院 电子病历。未实施中医电子病历,不得分;电 子病历系统不符合要求,酌情扣分 (最少扣1分,最多扣3分);无 电子病历治理部门,扣2分;未配 备专职人员扣2分;电子病历内容 不符合要求,每份病历扣1分。43. 6严格执行中成药临床 应用指导原则。(10分)3. 6.1辨证使用中成药(含中药注射剂)。抽查近1年10份归档病历。使用中成药无记录、未辨证或辨证 不正确,每份病历扣0.5分。43. 6.2门诊用药合理配伍,符合联合用药原则。抽查近1年20张中成药处万O无病名诊断、证候诊断,用药不合 理(不合理配伍,不符合联合用药 原则),每张处方扣0.2分。43.6.3

24、门诊中成药使用剂量、用法正确。剂量、用法错误,每张处方扣0.1 分。23.7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把握中医基础理论、差不多知识与差不多技能,对本 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和急危重症中西医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准确性不断 提高。(9分)现场考核3名中医类别执业 医师(科室负责人或学科带 头人、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各1名)。科室负责人或学科带头人未把握诊 断或鉴别诊断、中医诊疗技术、方 剂,每项扣3分;其他医师未把握, 每人每项扣2分。93.8按有关要求,合理配置、应用中医诊疗设备。(8分)查阅设备清单,并抽查3种 设备使用情形(分属于3个 科室,每个科室抽1种)。中医诊疗设备配置未达12类,每少 一类,扣2

25、分;未达35种,每少一 种,扣1分;设备未使用,每种扣2 分。83.9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 和中医综合治疗。(20分)3. 9.1开展中医医疗技术项目260种。查阅本年度中医医疗技术项 目清单。每少1项,扣1分。103.9.2采纳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占医院 门诊总人次的比例210%。查阅上年度医院针灸科、推 拿科、康复科等以非药物中 医技术治疗为主的科室的门 诊人次。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扣0.5分。43.9.3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室的科室数不低于开 设病房的临床科室总数的60%,门诊设立中医 综合治疗区。实地考查,并抽查3个病区。未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室,每个病区 扣2分;门诊未设立中医综合治疗

26、区,扣2分。43.9.4至少选择一个病种开展多专业一体化诊 疗服务,为病人提供全面、全程、全方位的服 务。实地考查。未开展,不得分。23.10研制和使用一定数量 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门诊 中药处方数、中药饮片处方 数占门诊处方总数及中药 饮片处方数与门诊人次的 比例达到规定要求。(15分)3. 10. 1常年应用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230种。查阅上年度医疗机构中药制 剂入出库单和医疗机构制剂 注册许可证。无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不得分;制 剂每少1种,扣1分;有制剂但未 生产,每种扣0.5分(最多扣3分)。53. 10.2门诊处方中,中药(饮片、中成药、 医院制剂)处方比例与60%;中药饮片处方占

27、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230,查阅上年度的统计资料,并 抽查核实。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每个指标 扣1分。73.10.3中药饮片处方数占门诊人次的比例2 50% o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扣0.5分。3第四章重点专科建设(105分)评判指标评判方法评分细则分值4.1省级以上中医重点专科 (专病)达到一定数量,专 科床位、设备、人员、技术 及业务达到规定要求。(25 分)4. 1. 1省级以上中医重点专科(专病)23个, 至少有1个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考查。不达标,不得分。44. 1.2专科床位数(不含加床)230张。专科床位数V30张,每低10%,扣1 分。34. 1.3按照中医医

28、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要 求配备中医诊疗设备,诊疗设备满足临床工作 需要。未按照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 配备中医诊疗设备,不得分;诊疗设 备不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扣2分。34. 1.4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2 70%;专科学术带头人在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任 职。查阅相关资料。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 例,每低于标准5个百分点,扣1分; 学术带头人不符合要求,扣1分。44. 1.5专科诊断水平和中医疗效水平较高,中 医辨证论治准确率达到100%。查阅10份病房运行病历或 10份门诊病历。辨证论治不准确,每份扣2分。54. L 6中医治疗率260%,优势病种住院中医治 疗率270机查阅上

29、年度统计资料。中医治疗率60%,扣1分;优势病种 中医治疗率V70每个病种扣1分。24. L 7采取措施,转化科研成果,在临床诊疗 中应用,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无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标的科研成果 转化,不得分。24. 1.8专科服务量在相应级别中医同专业科室 中领先,门诊量、出院人数逐年增加。查阅评审前3年统计资料。门诊量未逐年增加,扣1分;出院人 数未逐年增加,扣1分。24.2制定并实施专科建设进 展规划、工作打算和发挥中 医药特色优势及提高中医 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确定 的优势病种应具有明显的 中医药特色优势,要紧研究4. 2.1按照要求制定专科建设进展规划。查阅相关资

30、料。未制定专科建设进展规划,不得分, 专科建设进展规划内容不完整,酌情 扣分(最少扣0.5分)。24. 2. 2制定年度重点专科工作打算。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费料。未制定年度工作打算,每少一年扣1 分,工作打算内容不完整或与进展规 划不相符,酌情扣分(最少扣0. 5分)。2课题应针对优势病种的中 医治疗难点。(13分)4.2.3制定本专科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 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可表达在年度工作 打算中)。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 并抽查2项措施的落实情形。未制定具体措施,不得分;措施未落 实,每项扣1分,部分落实,酌情扣 分(最少扣0.5分)。34.2.4确定的优势病种应具有明显的中医

31、药特 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突出,居本专科收治病 种前列。查阅相关资料。未确定优势病种,不得分;确定的优 势病种达不到收治病种前列,每个病 种扣1分;确定的病种中医药特色优 势不明显,疗效不突出,酌情扣分(每 个病种最少扣0.5分,最多扣1分)O34. 2.5研究课题注重解决优势病种中医治疗难 点O查阅相关资料。研究课题未注重解决优势病种中医治 疗难点,每个病种扣1分。34.3.在国家中医药治理局 印发的诊疗方案基础上,制 定并实施本专科优势病种 和常见病种的中医诊疗方 案,定期对中医治疗方法的 临床疗效进行评判,分析中 医治疗的难点并提出解决 难点的思路和措施。(28分)4. 3.1在国家中医

32、药治理局印发的诊疗方案 基础上,科室制定本专科优势病种和常见病种 中医诊疗方案,并表达医院本科室临床实际, 突出中医药诊疗方法的综合运用,诊疗方案差 不多要素齐全。查阅3个病种诊疗方案及其 它相关资料。无中医诊疗方案,不得分;低于3个 病种诊疗方案,每少一个病种,扣3 分;未执行国家中医药治理局印发的 诊疗方案,每个病种扣2分;中医诊 疗方案未反映本专科特色,每个病种 扣1分,反映不充分,酌情扣分(每 个病种最少扣0.5分);诊疗方案差 不多要素(中西医病名、诊断、中医 药综合治疗方法、难点分析、疗效评 判等)不全,每少1个要素,每个病 种扣0.5分。64. 3.2医师把握本科诊疗方案。现场访

33、谈3名中医类别执业 医师(含科室负责人1名), 每人访谈1个优势病种,共 访谈3个病种。科室负责人未把握本科优势病种诊疗 方案,扣3分;其他医师未把握,每 人扣2分;把握不全面,每人扣1分。64. 3.3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得到应用。抽查3份运行病历(原则上 每个病种1份)。未执行诊疗方案,每份病历扣2分, 部分执行,每份病历扣1分。64. 3.4定期(每年至少一次)对优势病种诊疗 方案的实施情形和中医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 结和评判,中医疗效评判客观、科学。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未对诊疗方案实施情形和中医临床疗 效进行评判,每个病种扣2分;未定 期评判,每个病种扣1分;分析、总 结、评判不到位,

34、每个病种扣0.5分; 中医疗效评判不客观,每个病种扣0.5 分。54.3.5分析、提出优势病种的中医治疗难点, 并有明确的解决思路和措施。未开展难点分析工作,每个病种扣2 分;难点分析不符合要求,每个病种 扣1分;未提出解决难点的思路和措 施,每个病种扣1分;思路和措施不 符合要求,每个病种扣0.5分。54. 4.推广应用国家中医药 治理局公布的中医临床路 径。(12分)4.4. 1实施中医临床路径,并制定实施方案。查阅1个病种的相关资料。未制定本科室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 案,不得分。24.4. 2医师把握本专科常见病中医临床路径。现场访谈3名中医类别执业 医师(含科室负责人1名)。科室负责人未

35、把握本科常见病中医临 床路径,扣3分;其他医师未把握, 每人扣2分;把握不全面,每人扣1 分。54. 4.3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得到应 用。抽查3份执行路径病历。未执行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每份病 历扣L 5分;无临床路径表单,每份 病历扣1分。34. 4.4每年对临床路径实施情形进行统计分 析,不断完善和改进路径实施方案。查阅上年度相关费料。未对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形定期检查分 析,不得分;未提出改进措施,扣1 分。24.5开展本专科临床体会整 理与应用,加强名老中医学 术体会继承工作,培养专科4. 5.1有本专科学术体会继承工作打算和措 施,有明确的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

36、料, 并现场考核学术继承人。未开展名老中医学术体会继承工作, 不得分;无工作打算和措施,扣1分; 学术继承人不明确,扣1分。2学术继承人。(11分)4. 5.2专科学术继承人把握名老中医学术体 会。学术继承人未把握本专科名老中医学 术体会,扣1分,把握不全面,扣0. 5 分;未能提供原始跟师记录、论文等 相关学术继承工作材料,扣2分。34. 5.3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体会在专科 临床中得到应用。查阅相关资料,检查代表性 2份病历。不能提供应用本专业有代表性的名老 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体会应用证据 者,扣2分;未在病历中表达,每份 扣1分。34. 5.4开展本专科领域文献记载的中医诊疗方 法

37、挖掘、整理与应用。查阅相关资料。未开展挖掘、整理工作,不得分;未 将其中有效的中医诊疗方法应用于临 床,扣1分。24.5.5对民间具有价值的方药及特色疗法、诊 疗体会和方法进行收集、整理。查阅相关资料。未开展收集与整理工作,不得分。14.6开展专科诊疗技术及特 色疗法,研制和使用专科中 药制剂。(11分)4. 6.1至少有3项专科技术及特色疗法操作规 范,并在临床应用。查阅相关资料,现场访谈与 考核2名医师。专科技术及特色疗法每少一项,扣1 分;操作规范不具体,每项扣0.5分; 未在临床应用,每项扣1分。34. 6. 2医师熟练把握本专科技术及特色疗法。考核不合格,每人扣2分。44. 6. 3

38、临床应用的专科中药制剂品种23种。查阅相关资料。少于3个品种,每少一种,扣1分。34. 6. 4制定专科中药制剂研究打算并实施。无打算,不得分;未实施,扣0.5分。14.7建立重点专科研究室, 开展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 专科研究工作。(5分)4.7. 1建立重点专科研究室,并有负责人与相 应专兼职研究队伍。查阅相关资料,并现场考查。无研究室,不得分;负责人不明确, 扣1分;无专兼职研究队伍,扣1分。24.7.2研究室有临床研究规划与年度打算,开 展以解决优势病种难点问题和提高中医临床 疗效为核心的文献整理与临床研究工作。无规划与年度打算,不得分;未开展 相关文献整理与临床研究工作,扣1 分。24

39、. 7.3有以解决优势病种难点问题和提高中医 临床疗效为核心的23个稳固的研究方向, 不断深化临床研究。研究方向与难点问题和提高中医临床 疗效结合不紧密,扣0.5分;研究方 向不稳固,扣0. 5分。1第五章中药药事治理(80分)评判指标评判方法评分细则分值5.1医院药事治理组织定期对临床使用中药进行监督、评判和指导,合理遴 选医疗机构内使用的中药。(2分)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未对临床使用中药进行监督、评判和 指导,不得分;每年少于2次,扣1 分。25.2中药房设置达到医 院中药房差不多标准。(22 分)5.2.1设有中药饮片库房、中药饮片调剂室、中 成药库房、中成药调剂室、周转库、中药煎药

40、室。实地考查。每少1个部门(组),扣0.5分。35.2.2中药房应当远离各种污染源,中药饮片调 剂室、中成药调剂室、中药煎药室应配备有效的 通风、除尘、防积水以及消防等设施。中药房距各种污染源较近,扣0.5分; 缺少有效的通风、除尘、防积水、消 防设施,每少一种扣0.5分。25.2.3中药饮片调剂室面积2100平方米;中成药 调剂室面积260平方米。中成药调剂室、中药饮 片调剂室面积应当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 应。中药饮片调剂室面积低于100平方 米,扣2分;中成药调剂室面积低于 60平方米,扣2分;中成药、中药饮 片调剂室面积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 求不相适应,每项扣1分。55.2.4中药

41、房的设备(器具)应当与医院的规模 和业务需求相适应。设备(器具)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 求不相适应,酌情扣分。25. 2.5中药房人员配备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相适 应。查阅本年度人事档案及相关 证明材料,并实地考查。中药房人员配备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 不相适应,酌情扣分。15. 2.6中药房主任或副主任中,应当有副主任中 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查阅本年度人事档案及相关 证明资料。不符合要求,不得分。25.2.7中药饮片质量验收负责人应为具有中级以 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中药饮片鉴别体会的 人员或具有丰富中药饮片鉴别体会的老药工。中 药饮片调剂复核人员应具有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 技术职务

42、任职资格(小包装饮片的复核人员应具 有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煎药室负 责人应具有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煎药人员应为中药学专业人员或经培训取得相应 资格的人员。查阅本年度人事档案及相关 证明资料。不符合要求,每人扣1分。55.2.8制定以中药内容为主的在职教育培训制度 和培训打算,并组织实施。查阅审查前2年相关资料。无培训制度和培训打算,不得分;有 培训打算,未实施,扣1分。25.3严格执行医院中药 饮片治理规范。(18分)5. 3. 1建立中药饮片采购制度,采购程序符合 相关规定,供应商资质齐全并对其定期评估。查阅相关资料(如中药饮片 采购制度、采购打算、供应 商资质档

43、案、评估记录等)。无中药采购制度或供应商资质不符合 要求或有伪、劣药品及明令禁止购销 的产品,不得分;采购制度不完善, 扣1分;评估记录不完整,扣1分。35.3.2中药饮片验收治理制度健全并落实到位, 记录完整。查阅中药饮片验收治理制度 及上年度进货质量验收记录 或入库清单。无制度或无记录,不得分;制度不完 善,扣1分;记录不完整,扣1分。35.3.3中药饮片储存治理规范,有保证质量的治 理制度和设施条件,做到定期养护。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中药饮片有变质、霉变、生虫、串药 等现象或无储存治理规范、制度,不 得分;设施条件不完善,扣1分;养 护记录不完整,扣1分。35.3.4毒性中药饮片、

44、按麻醉药品治理的中药饮 片治理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考查, 并抽查10张毒性中药饮片、 按麻醉药品治理的中药饮片 处方。未按规定实行双人双锁治理,扣1分; 账物不符,扣1分;含毒性中药饮片、 按麻醉药品治理的中药饮片处方调剂 不符合规定,每张扣0.2分。25.3.5建立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 严格处方的审核和调剂复核,调剂复核率100%, 每剂重量误差应在5%以内。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考查, 并抽查1日中药饮片处方和 调剂后的中药饮片处方20 剂。无饮片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不得分; 未按规定审核或无复核签字,每张处 方扣0. 5分(最多扣2分);重量误差 不符合要求

45、,每剂扣0. 5分(最多扣 2分)。55. 3.6具备受患者托付,按医师处方(一人一方) 应用中药传统工艺(膏方、散剂等)进行加工等 服务的能力。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设备不齐全,能力不具备,不得分。25. 4按要求积极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7分)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考查, 并随机抽查评审前1个月的 处方。小包装中药饮片少于300种,不得分; 有小包装中药饮片,但小包装中药饮 片处方数占门诊中药饮片处方总数 (不含代煎处方数和中药配方颗粒处 方数)的比例30%,每降低5个百分 点,扣1.5分。75. 5严格执行医疗机构 中药煎药室治理规范。(15 分)5. 5.1有与本单位实际情形相适应的煎

46、药室工作 制度和相关设备的标准化操作程序,严格煎药的 质量操纵、监测工作。无工作制度和相关设备的标准化操作 程序或未开展质量操纵、监测工作, 不得分;质量操纵、监测工作不到位, 酌情扣分(最少扣1分,最多扣3分)。45.5.2煎药室布局合理,配备完善的煎药设备设 施和辅助用具,流程合理。布局不合理,扣0.5分;流程不合理, 扣05分;设施设备和辅助用具配备 不完善,扣0.5分。25.5.3煎药室应当定期消毒。煎药设备设施、容 器使用前应确保清洁,有清洁规程和每日清洁记 录。未定期消毒、无清洁规程或无每日清 洁记录,不得分;消毒记录和每日清 洁记录不完整,每项扣1分。35.5.4煎药室面积与本单位的业务规模(煎药工 作量)相适应。煎药室面积与本单位的业务规模(煎 药工作量)不相适应,酌情扣分。15.5.5煎药操作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