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十书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83499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十书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建筑十书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建筑十书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建筑十书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建筑十书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十书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十书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十书中三大柱式神庙的比例设计分析西方古典建筑除了整体的比例优美外,对从属于整体的细部构件的 尺寸比例也有严格的规定,就拿希腊三大柱式来言,所谓柱式指的是 一整套古典建筑立面形式生成的原则,以柱径为一个单位,按照一定 的比例原则,计算出包括柱础(Base)、柱身(shaft)和柱头(Capital) 的整个柱子的尺寸,以及进一步计算出包括基座希腊的柱式有三种多 立克、爱奥尼克、科林斯。如图所示。多立克柱式主要特点:仿男体 柱式,粗大雄壮,装饰极少。比例来源于男性人体比例,柱子直径约 为柱高的1/6,又称男性柱,柱身有20条凹槽,没有柱础。爱奥尼克 柱式主要特点:仿女体柱式,典雅端庄,亭亭玉立

2、,纤细秀美.又被 称为女性柱,装饰较多。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 饰。比例来源于女性人体的比例,柱子直径约为柱高的1: 8,有象靴 子一样的线脚。科林斯柱式主要特点:少女柱式,比爱奥尼柱式更窈 窕纤细:柱头用毛莨叶作装饰,更为复杂;柱身和柱础和爱奥尼克类 似。在古希腊的应用并不广泛,是较少使用的柱式。心就式UK略庶式*鼻尊夜4. 2 1爱奥尼柱式神庙比例理论研究(设置柱子粗细为一个量,用D表示)一、柱础部分(图) 按照均衡法则,包括础座在内的高度应为柱子粗细的一半即1 / 2D。 至于柱图4-3爱奥尼亚柱础线,其他部分包括平凸线在内成为圆凹线 础的细部划分威特鲁维在书中分两种情

3、况分析,一种是阿提卡式 Attic,希腊东部阿提卡地区的建筑形式)。一种是爱奥尼式。“柱础 的高度,如果做成#日提卡式的,就要划分为上部是柱子粗细的三分 之一,其余部分留作础座。除去础座的剩余则分为四个部分,四分之 一成为上部圆凸线,其余平均划分为三,一为下部圆凸即希腊人所称 的忒洛喀鲁斯。”1也就是说对于阿提卡式,它的柱础细部进一步划 分情况如下:将包括础座在内的高度一分为三,取一份作为础座的高 度,另外两份作为柱础的高度。然后再将柱础的高凰等分,取i份为 上部圆凸线的厚度。其余部分平分为上下部,上部包括平凸线在内为 圆凹线高度.下部为圆凸线高度。那么在横向上,阿提卡式柱础在任 何方向上均为

4、1又1/2个柱子直径。如果做成爱奥尼式,它的础座高 度划分方法同阿提卡式完全相同,也是包括础座在内高度的1/3。不 同于阿提卡式柱础的是,“它的均衡就要确定为柱础的宽度在任何方 向都是柱子的粗细加以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的大小。” 2即爱奥尼式 柱础的细部结构划分为T等分,取上面的3等分为圆凸线的厚度剩下的 4部分一分为二,上一半留作附有小圆凸线和窄平凸线的上部圆凹线, 下一半部分为下部圆凹线厚度。在横向上,柱础的宽度在任何方向上 都是柱子粗细的1又3/8。二、柱头部分(图)首先在式样上柱头要是枕状的,有涡卷的造型。柱 顶垫板比剜规定如下:“柱顶垫板要把它的纵横做成柱子下部的粗 细加上十八分之一,

5、厚度加上涡卷做成柱子粗细的一半。” 1也就是 规定柱顶垫板在纵横方向上的大小为1又1 / 18个柱子粗细,厚度加上 涡卷做成柱子粗细的一半,即为1/2D。那么柱顶垫板的厚度如何得 来昵?建筑十书中规定,将柱顶垫板和涡卷的厚度L/2D划分为九 个半部分,这样柱顶垫板的厚度就是一个半部分,E/38D,其八个 部分作为涡卷的厚度。此外还规定柱顶垫板下部两侧均应向里收1 / 36D。涡卷:涡卷的厚度在论述柱顶垫板的厚度时已经谈及,也可以 推算为8/19D。其次涡卷中心的定位问题。我们只谈柱头一侧涡卷中 心定位的情况,另一侧是同样的做法。从桂顶垫板向里收1/36D位置 处向下引垂线,在这条垂线上测量出到

6、距柱顶垫板上表面距离为6 / 19D处即是涡卷的中心。以这个中心为圆心,以1/19D的长度为。直 径画圆即得涡卷眼圈中心的太小。涡卷的构成笔者按照威特鲁维的规 定另作放大图,如图4-5这里将混枭线脚的位置作出了规定如图所示即为混枭线脚。三、额缘部分(图)建筑十书中记载,额缘的分配如下:“如果柱子是由最小的十二 尺到十五尺,额缘高度就是柱子下部粗细的一半。” “如果是由十五 尺N十尺,柱子高度就要量成十三个部分,而以其一部分作为额缘 高度。如果是由二十尺N-十五尺,高度就分为十二个半部分,以其 一部分为高度作成额缘。如果由二十五尺到三十尺,就分为十二个部 分,而以其一部分作为高度。同样,采用一定

7、部分以相同的 做法按照柱子高度来划分额缘高度。 2简而言之,我们会发现其 中有一定的规律,笔者简要作归纳:我们假定柱子高度用H表示,额 缘厚度为h表示,当H为15尺一一20尺时,h=l / 13H;当H为20尺一一 25尺时,h=1 / 12. 5H;当H为25尺30尺时,h=1 / 12H ,当柱子 的高度每增加5尺,就要将柱子的高度以0. 5的递减量进行平分(基数 为13),取其中一部分作为额缘的高度。其特征就是当柱子高度增加 时,额缘厚度也作相应增加。实际上,当建筑物过高,人的视线越向 上升,透视就会更难,尺寸就显得无效,那么过高的建筑物其细部构 件一一额缘尺寸比例就要进行修正,以弥补视

8、觉上的均衡。额缘在柱 头上底部的宽度应和柱头之下柱子顶部的粗细一致,上部的宽度要做 成和柱身下部的尺寸一样。此外,额缘的混枭线脚应做成额缘高度的 1/7,出挑部分也是同样尺寸。除去混枭线脚的部分,额缘有三个装 饰带,分别为上、中、下额缘装饰带,它们的厚度是这样安排的:将 额缘除去混枭线脚的厚度后,将剩余部分12等分,下额缘装饰带取三 部分,中额缘装饰带厚度取四部分,下额缘装饰带厚度取五部分。图4-6额缘部分四、柱头上其他细部一一壁缘、齿饰、挑檐石部分 壁缘部分的混枭线脚厚度也是壁缘厚度的1 / 7,混枭线脚的出挑也是同量。壁缘的厚度一般来说要小于额缘厚度的1/4,但如果有雕像,要使其显得雕刻有

9、力,壁缘的厚度就要大于额缘厚度的1/4。壁缘上 面的齿饰,厚度要和额缘的中部饰带厚度相同,它的出挑也是同量, 它的混枭线脚是其厚度的1 / 6。挑檐石的混枭线脚厚度是额缘中部饰 带厚度的9 / 8倍,除去混枭线脚的部分厚度和额缘中部饰带同量。五、柱身的沟槽建筑十书中规定爱奥尼柱子柱身的沟槽应为24条,其均衡安排如 下:“即把曲尺放在沟槽的凹部,当转动它时使尺在两边和沟槽左右 的角接触,尺的棱角便能接触圆周而移动。可做这样理解,沟槽 截面的曲线是以沟槽宽度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的轨迹,也 即以沟槽宽度为直径的半圆。以上是建筑十书中对爱奥尼柱式的 比例分析解读,接下来再对另外两种柱式(多立克

10、、科林斯)进行认真 解读。4。2. 2科林新柱式神庙比例理论研究科林新柱式和爱奥尼柱式除了柱头做法不同外,其他的均衡布置两者 大体相同。因此,书中仅对科林新柱式神庙的柱头比例分配作了详细 论述。科林新柱式柱头的高度和柱子粗细同量(包括柱项挚板的高 度),而爱奥尼柱式柱头高度是柱子粗细的1/2(第三书,五,5中所 述),又说爱奥尼柱式柱头高度是柱子粗细的1/3(第四书,一,1中 所述),此处有矛盾。但总之明确一个观点就是奥爱尼柱式柱头厚度 比科林新柱式柱头要小,科林新柱式将多出的柱头厚度加在了柱身的 高度上,使其显得更加窈窕纤细。科林新柱式本身没有挑檐石及其他 装饰的特殊规定,因此,其柱子上的其

11、它细部可以依照爱奥尼柱式或 者多立克柱式的做法来做。科林新柱式柱头的均衡,“应当做成包括 柱顶垫板在内的柱头高度等于柱子下部粗细的尺寸 前面无论在哪 一方向都会成为正确的宽度尺寸。各面要从柱项垫板的棱角弯入其面 宽的九分之一。在柱头底部它的粗细除了小平凸线和小圆凸线之外都 和柱顶尺寸大小相同。柱顶垫板的厚度是柱头高度的七分之一d除去 柱顶垫板的厚度以外,把其余部分分成三个部分,以其一部分分给下 面的叶子。其次叶子取当中的高度。茎也做成同样的高度,叶子由茎 上突生出来,使其承受由茎生长而突出到棱端的涡卷。还有更小的涡 旋雕刻在柱项挚板中央的花饰下面。四边上的花饰要做成和柱顶垫板 的高度同样大小的

12、形状。科林新柱式柱顶垫板所在的平面对角线的 长度做成柱头高度的两倍大小,这样可以确定其宽度。柱顶垫板的厚 度是柱头高度的1 / 7,另外柱顶挚板的各面要从棱角处弯入其宽度的 1/9形成弧面。柱头的处理,如图4-7所示,除去柱顶垫板的剩余部 分三等分,以其一部分作为下面的叶子的比例,中间的叶子取当中部 分高度,茎也做成同样的高度,叶子由茎上生长出来,使其承受由茎 生长而突出到棱端的涡卷。柱项垫板的下面还有一些雕刻更小的涡 旋,这些小涡旋的高度要做成和柱顶垫板的厚度一样的尺寸4. 2. 3陶立克柱式神庙比例理论研究(图)笔者重点考察的是宽柱式神庙的均衡布置。如果这种陶立克神庙的正 面是四柱式,那么

13、就把正面分为27个部分,取一部分作为建筑物布置 的模量。如果正面是六柱式,那么就分为42个部分,取一部分作为模 量。模量确定后,建筑的一切安排就有依据了。“柱子的粗细是两个 模量,高度包括柱头在内是十四个。柱头的高度是一个模量,宽度是 二又六分之一个模量。把柱头的高度三分,以其中的一个做成包括混 枭线脚在内的柱顶平凸线,以另一个做成包括环形线在内的拇指形圆 线,以第三个做成柱子的颈部。以上描述的是陶立克细节的比例, 首先柱子的粗细是2个模量,高度包括柱头在内是14个模量。柱头的 高度是1个模量,宽度是2又1/6个模量。这些在48图中均很清晰地 看到。将柱头的高度平分为三部分,上部分做成包括混枭

14、线脚在内的 柱顶平凸线,中部做成包括环行线在内的拇指形圆线,下部做成柱子 的颈部。额缘的高度是1个模量,额缘上部的平凸线是1/7个模量额 缘平凸线之下的与三陇板对应的露珠如图4-8所示包括小缘在内垂下 的距离为1/6个模量。“三陇板的宽度要分六个部分,用尺标记其中 的五个部分在中央,两个二分之一部分在左右。在中央的一部分做成 殷一一希腊人称做墨洛斯,和它相接,要雕刻进去与曲尺顶点相合的 小沟。和它并列在左右,要设置另外的股。在两端,要使半个沟槽曲 折。这样布置三陇板以后,三陇板之间的陇间壁要做成与其长度相同 的高度;在两端的角隅处要以二分之一个模量的宽度做成半个陇间 壁。额缘的上面布置三陇板和

15、陇间壁。它们的高度是1又1/2个模量 正面宽度是1个模量。三陇板宽度分为6个部分,如图4-8所示其中的 五部分在中央,两边各安一个1/2部分。中央的部分要做成股,意思 是做成翌条状的,也即相邻部分之间要凿成同宽度的小沟。这样就做 成了三陇板。三陇板之间的陇间壁,其高度和宽度同量如图48所示 均为1又1 / 2个模量。“在两端的角隅处要以二分之一个模量的宽度 做成半个陇问壁。”这里的说法和图4-中表示有矛盾,因为如图所示 我们看到角隅处的陇间壁宽度要小于1 / 2个模量的。另外规定三陇板 的头部要做成1/6个模量。三陇板的头部上面安置挑檐。挑檐包括混 枭线脚在内厚度为1 / 2个模量。以上所述主

16、要是针对宽柱式建筑物而 言的。如若建造窄柱式建筑物.神庙正面为四柱式时,就将正面划分 为19又1/2个部分,取其一部分为模量。为六柱式时,就将正面划分 为29又1/2个部分,取一部分为模量。其他的布置可以找上面所述进 行。陶立克柱子上雕刻20条凹槽,如果它的条纹是平面的.就雕刻20个四方形。沟槽的截面曲线是圆周的1/4弧线,爱奥尼式柱子凹槽是 半圆,所以多立克柱式比爱奥尼柱式沟槽的客入深度要浅一些。至此, 古希腊三大柱式的比例设计理论已经阐释完毕。4. 3建筑十书中神庙柱子比例设计理论柱子的粗细、高度设计按照建筑设计美观原则,维特鲁威对神庙的柱子设计进行了详细说 明。“这种形式的手法要阐述如下

17、:如果神庙是四柱式,那么除去基 座和柱础的突出部分外就划分为十一个部分。如果是六柱式,就划分 为十八个部分。如果是八柱式,就划分为二十四个半部分。无论是四 柱式或是六柱式或是八柱式,从这些部分中采用其一部分,它就会成为模量。这一个模量就是柱子的粗细。除去中央以外的各个柱间要做 成二又四分之一个模量。J下面和背面的中央部分做成三个模量。柱 高本身做成九个半模量。要是这样分配,柱间和柱高就会成为正确的 方式。 按维特鲁维的说法,不管是神庙的正面场地做成四柱式、 六柱式、八柱式,都要从中确定一个合适的模量,在柱子设计中,这 个模量就是柱子的粗细。维特鲁维认为优美的柱子间隔应当是2. 25 个模量(指

18、的是正柱式神庙中除去中央以外的各个柱间),优美的柱子 高度应该是9. 5个模量,按照这样的规定,就能做出美观的神庙柱子 与整个神庙协调。上面是对正柱式神庙的柱子做出了比例规定,紧接 着,威特鲁维对离柱式神庙、宽柱式神庙、窄柱式神庙、密柱式神庙 的柱子设计进行了规定。“对于离柱式神庙,柱要做成其粗细为高度 的八分之一。同样,在宽柱式中把柱子的高度划分为八个半部分来计 量,以其一部分作为柱子的粗细。在窄柱式中把高度分为九个部分, 以其中之一作为柱子的粗细。同样,在密柱式中把高度分为十个,以 其一个部分作为柱子的粗细。正柱式神庙和窄柱式一样,把高度分为 九个半部分,以其一个部分定为柱身最下部的粗细。

19、这样,应用划分 出来的部分就可以分配柱间了。按照前面图32所示,假设柱子的粗 细是D密柱式:柱高是9、5D .窄柱式:柱高是IO正柱式:柱高是9、 5D宽柱式:柱高是8。离柱式:柱高是8D “实际上,随着柱子之间的间 距加大,柱身的粗细在比例上也要增加。”相反,随着柱子间距得缩 小,柱身的粗细在比例上也要减少。这是很有道理的。比如,密柱式 神庙的柱子由于柱间距小,如果柱子以八分之一而不按照十分之一的 粗细来做,就会显得很臃肿,使建筑看起来不美观。而如果是离柱式 神庙的柱子粗细设计为九分之一而不按八分之一来做,明显会觉得柱 子很纤细,造成比例失调。这样的设计就没有达到美观要求,由此看 来,建筑的

20、任何一个细部例如柱子等处理都要严格按照比例均衡要求 去设计制作,这样才能设计出使人赏心悦目的建筑。4. 3. 2柱子颈部的缩减设计柱子上面的缩紧量应按这样设计:“如果由最小到十五尺,就把下部 的粗细分为六个部分,而把它的五个部分确定为上部。同样,由十五 尺N-十尺的柱子,就把柱身的下部分为六个半部分,这部分的五个半 部分就是柱子上部的粗细。由二十尺到三十尺的柱子,就把柱身的下 部分为七个部分,以其六个做成上部的缩减量。但是高度由三十尺到 四十尺的柱子,就把下部分为七个半部分,其中六个半部分成为上部 的缩减量。由四十尺到五十尺的柱子,要分为八个部分,而且在柱子 上部柱头下面缩减为七。同样,比它更

21、高时,则用相同的方法计算, 以确定缩减量。”1假定柱子的下部粗细为D柱子高度在015尺,柱子上面的粗细就为5/6D柱子高度在1520尺,柱子上面的粗细就为5 / 6D柱子高度在2030尺,柱子上面的粗细就为6/7D柱子高度在4050尺,柱子上面的粗细就为7/8D柱子高度在5060尺,柱子上面的粗细就为7/8D比60更高的,则用相同的方法计算,以确定缩减量。我们从中不难发 现计算缩减量的方法,柱子每增加十尺,就要把柱身的下半部分多分 0. 5个部分,然后下部分总量再减去一个单位的量就是柱子上部的缩 减量。之所以设置缩减量,是因为随着柱子高度的增加,人的视线也 会逐渐上移,视觉追求美感,具有自动调

22、整粗细的能力,故柱子上部 应适当变细,以符合人的生理习惯。通过以上对建筑十书中比例 相关论述的认真解读我们不难发现,威特鲁维在阐述比例问题时利用 了模度,也就是说选用一个基本数字或者一种基本图形,以此为基数 来规定建筑构件的尺寸。比如在论述柱式的各部分比例时,他选用的 一个基本模量就是柱子下部的直径,然后柱身、柱头、额缘、壁缘、 挑檐石等细部均为柱子直径的倍数或分数,都有了相应的比例。这些 观点对现今建筑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然而,毕竟受时代和历史条 件的局限,威特鲁维有考虑不周全的地方,也有论述不完善的地方, 甚至有自相矛盾的地方,然而它毕竟是人类研究比例问题的开端,是 人类将数学与艺术相结

23、合的萌芽,这是很可贵的。另外,建筑的比例 还包含一个内容,那就是几何相似也就是说,“房屋的整体和局部呈 相似形,它们的体形边界呈矩形,各部分的对角线互相平行或互相垂 直,这样就可构成一组和谐的比例;或者划分出几个相似形,彼此有 规则地组合在一起,也可构成和谐的比例。1勒柯布西耶在研究比 例问题时提出了用矩形对角线来指示比例的观点,称矩形对角线为指 示线(IndicatingLine),当两个矩形的指示线互相平行时,那么这两 个矩形的比例就是相同的,若两个矩形的指示线垂直时候,那么这两 个矩形比例相同,而且是处于直角置换的位置。依照数值关系对建筑物的形式做出数学式的描述,贯穿于 建筑十书。威特鲁维甚至依据数学比例对石弩以及其他战争器械 作了描述,这里不再累赘。威特鲁维的论点并非空谈而是以丰富的实 践经验为基础的。.他是历史上第一人将几何比例、人体、度量和数 值综合起来考虑的,把以后的学者引向对比例的深入研究。对于现代 建筑而言,建筑十书是一本重要且难得的参考书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