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面面观.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97831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30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疾病面面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精神疾病面面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精神疾病面面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精神疾病面面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精神疾病面面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疾病面面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疾病面面观.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神疾病面面观,李丽娟,中国国家职业资格2级心理谘询师证照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研究院硕士班,卫生福利部:精神疾病强制鑑定强制社区治疗审查委员会委员/机构辅导访 查委员卫生福利部:精神防治谘议委员会委员医策会:精神复健机构/精神科医院/医院及教学医院评鑑(医用者代表)台北市卫生局:台北市精神防治谘议委员会委员基隆市卫生局:基隆市精神防治谘议委员会委员社团法人残障联盟:BE MYSELF 权利课程小组委员/老师、用药安全小组 委员社团法人台湾社会福利总盟:交通服务与女性身心障碍者服务参与研究小 组委员 三军总医院北投分院:病人安全与伦理委员会委员卫生福利部八里疗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委员社团法人中华

2、民国康复之友联盟:家属精神教育课程小组委员/老师/常务理事社团法人台北市心生活协会:理事长社团法人台湾向日葵全人关怀协会:常务监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第四章 精神障碍的康复第五章 保障措施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七章 附 则,第四条,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格尊严、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犯。精神障碍患者的教育、劳动、医疗以及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姓名、肖像、住址、工作单位、病历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身份的信息予以保密;但是,依法履行职责需要公开的除外。,第五条,

3、全社会应当尊重、理解、关爱精神障碍患者。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侮辱、虐待精神障碍患者,不得非法限制精神障碍患者的人身自由。新闻报道和文学艺术作品等不得含有歧视、侮辱精神障碍患者的内容。,第十一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精神卫生专门人才的培养,维护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强精神卫生专业队伍建设。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精神卫生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现代医学、我国传统医学、心理学,提高精神障碍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科学技术水平。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精神卫生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第十七条,医务人员开展疾病诊疗服务,应当按照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的要求,对就诊者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发现就诊者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

4、,应当建议其到符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第二十五条,开展精神障碍诊断、治疗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依照医疗机构的管理规定办理有关手续:(一)有与从事的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相适应的精神科执业医师、护士;(二)有满足开展精神障碍诊断、治疗需要的设施和设备;(三)有完善的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制度。从事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的专科医疗机构还应当配备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第二十八条,除个人自行到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外,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的近亲属可以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对查找不到近亲属的流浪乞讨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由当地民政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帮助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

5、诊断。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其近亲属、所在单位、当地公安机关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医疗机构接到送诊的疑似精神障碍患者,不得拒绝为其作出诊断。,第二十九条,精神障碍的诊断应当由精神科执业医师作出。医疗机构接到依照本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送诊的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应当将其留院,立即指派精神科执业医师进行诊断,并及时出具诊断结论。,第四十一条,对精神障碍患者使用药物,应当以诊断和治疗为目的,使用安全、有效的药物,不得为诊断或者治疗以外的目的使用药物。医疗机构不得强迫精神障碍患者从事生产劳动。,第五

6、十四条,社区康复机构应当为需要康复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场所和条件,对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第五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为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精神科基本药物维持治疗,并为社区康复机构提供有关精神障碍康复的技术指导和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当建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档案,对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指导患者服药和开展康复训练,并对患者的监护人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和看护知识的培训。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开展上述工作给予指导和培训。,第五十六条,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为生活困难的精

7、神障碍患者家庭提供帮助,并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以及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患者及其家庭的情况和要求,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为患者融入社会创造条件。,第五十七条,残疾人组织或者残疾人康复机构应当根据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需要,组织患者参加康复活动。,第五十九条,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应当协助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在看护患者过程中需要技术指导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康复机构应当提供。,第六十一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建设和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精神障碍预防、治疗

8、和康复服务能力建设。县级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建立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机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从事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的医疗机构和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机构。,第六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医疗机构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精神障碍患者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有关社会保险的规定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精神障碍患者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范围。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家庭经济困难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给予资助

9、。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民政、财政等部门应当加强协调,简化程序,实现属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医疗费用由医疗机构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直接结算。精神障碍患者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医疗费用后仍有困难,或者不能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医疗费用的,民政部门应当优先给予医疗救助。,第七十一条,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精神卫生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全社会应当尊重精神卫生工作人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职业保护,提高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待遇水平,并按照规定给予适当的津贴。精神卫生工作人员因工致伤、致残、死亡的,其工伤待遇

10、以及抚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所谓精神医学(Psychiatry)简而言之,就是一种研究、诊断治疗与预防行为障碍(behavior disorder)的一种医学。精神疾病是一种因生物、生理、心理与社会环境交互影响下,引起精神状态暂时或永久失衡的一种疾病。,精神疾病的形成,精神疾病分類,精神官能症或人格违常,精神官能性:压力相关性与拟身体障碍性疾病、(轻型精神病,亦俗称为精神官能症或心身症)如畏惧焦虑症、其他焦虑症、强迫症、严重压力之反应与适应障碍症、解离(转化)症、拟身体障碍症与其他精神官能障碍症等。重型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准精神分裂症与妄想性疾病、情感疾病、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疾病、精

11、神作用物质引起之精神疾病与行为障碍(包括酒瘾、药瘾)、等,皆包括在内。,精神官能症-轻型精神疾病,忧郁症 焦虑症 恐慌症,重型精神病-精神分裂病与重型忧郁症,所谓精神分裂病就是一种思考障碍、可能并有情绪障碍导致语言、行为出现异常、认知功能下降影响睡眠、食慾等生理现象,并且会影响职业、学习能力的一种疾病。,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非单一诊 断,而是一群有某些共同特征的精神 病,其共同特征为:A.症状:二个以上,至少持续一个月(1)妄想。(2)幻听。(3)混乱的言语。(4)整体而言有混乱的或僵直的行为。(5)负向症状,如表情平淡、不语、或无意志力。注意:假如妄想是怪异的或幻听内容

12、是不断地批评病人的行为或思想、或二种以上的声音在交谈。,B.社会/职业功能失常:工作、人际关系、或自我照顾功能显着降低。C.持续的时间:持续的时间至少六个月,六个月中至少一个月符合A之标准。D.排除情感性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疾患(Mood Disorders)。E.排除药物及内科情况。F.与广泛性发展疾患之关系:若有自闭症或广泛性发展疾患,只有当幻听或妄想持续显着一个月方可下精神分裂症。,躁郁症,躁郁症是一种周期性情绪过度高昂或低落的疾病。这种情绪波动因起伏较正常人大,持续时间亦长,且会影响一个人的社会生活与生理功能。它的症状有那些?,躁病时,情绪过度兴奋、愉悦。易怒、喜争论,易与人起冲突。过份

13、慷慨、热心,乱花钱。自认能力很强或具超能力。,郁病时,情绪低落,表情忧愁。失眠、早醒或易惊醒。食慾减少、性兴趣减退。反应迟钝、动作减少。绝望、有罪恶感。有自杀意念或企图。,躁郁症的病程如何?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躁郁症的发病与脑内某些化学物质的作用异常有关。但病人的情绪改变,经常是找不出与环境有什么直接的关连。一般而言,躁病的病发年龄约在20岁与25岁之间,郁病的发病年龄则大约在30至35岁左右。躁病与郁病发作持续时间也不尽相同,通常若不加以治疗,躁病的症状可能持续3至6个月,郁病症状,可能长达六至九个月。,精神疾病的治疗-台湾模式,一、精神科处遇:门诊、急诊、住院(急性、慢性与复健)、社区(社区

14、复健中心、居家治疗与日问留院)。二、医疗人员的介入:药物治疗、个别与团体心理治疗、家族治疗、活动治疗、娱乐与职能/产业治疗及其他。三、回归社区与原生家庭后:教导家属处理精神病患。,家属如何帮助病人复健?,病人出院回家后,家属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协助病人自行照顾自己,不要因为病人生病就特别保护他,处处代劳,这会使病人养成依赖懒惰的习惯,应帮忙病人慢慢独立自主。家属须提醒病人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服装仪容的整洁,进而鼓励从个人用物收十做起,如整理床被和衣物等,然后更进一步分担家务工作,如洗碗、倒垃圾、擦桌子等,以培养病人工作习惯。在适当时机给予某种象征性的奖励,对训练病人养成好习惯可产生良好效果。,家属如

15、何处理病人症状?,面对病人的症状问题,以下分急性期症和慢性期症状加以讨论。急性期症状,包括幻听、妄想、自杀意念或行为和攻击行为。家属须确定病人是否持续就医、服药。,情境练习,(一)病人有幻听时,家属可鼓励他说出,并设身处地考虑且接受他的感觉,只有这样才有办法使病人说出其幻听的异常经验,另外可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听收音机、看电视、看电影、或其他户外活动。,(二)病人有妄想时,家属宜采倾听的态度,让病人谈谈他的想法,不必要求病人马上纠正这些想法,与病人说道理或争辩,只会引起病人的反感和冲突,并破坏与病人的关系,使病人对家人产生排斥,更形成病人的孤立与无助,增加心理的恐慌。,(三)病人有自杀意念或行为

16、时,家属平时就应注意病人情绪高低的变化及说话内容,家属应技巧的鼓励他说出心里的话或鼓励他找医师帮忙治疗。若病人有积极自杀意念时,最好不要让他单独在家或外出,若家中有特殊事故发生,如亲人死亡或离婚等危机时,更要注意。,(四)病人有攻击行为时,家属须事先有所准备,如平时多观察病人攻击前的先兆方式,有技巧的和他讨论生气或不安的原因;了解病人出现攻击行为的可能原因;家中危险物品收在病人无法随手拿到的地方;在病人欲出手时,很清楚的叫唤病人姓名,以简单扼要且肯定语气告诉他,你不希望他用这种方式表达,有什么不舒服可以尽量讲出来。,如果病人已出手,家属应先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激动,清楚的告诉他你的感觉,了解他

17、出手的原因,病人情绪很激动时,应保持安全距离,如家中人力足够,可合力用布条约束其手脚,同时向他解释是为了保护他。家属的肯定表现及让他明白不能随便的态度,往往可使病人稍微控制自己情绪的激动。,慢性期症状多为残留症状,包括傻笑、自言自语、奇异行为、个人卫生习惯差、精神萎缩、懒散、脸部表情淡漠、反应迟钝、部分肌肉不自主颤动等。家属可采取之处理方式:,(一)家属应了解这是残留症状,不易除掉,而视为正常人接受。(二)在家中,症状不干扰时,可不必理会,若觉得被干扰,需表示你对他的重视,再告诉他你现在不希望被干扰。(三)如在外面,可利用转移注意力方式,引导他注意现实环境,若仍引起别人不悦时可暂时带离此环境,

18、并让他了解自己某些言语举止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受欢迎的,而须作某种修正。,三、家属如何处理病人婚姻问题?,精神分裂病人是否可以结婚,通常要视病人病情的稳定性及其功能而定。如果病情不稳定,婚姻的压力只会使症状恶化,另外则要考虑遗传问题。结婚表示一个人即将开始另一种生活方式,面对更亲密的婚姻关系,随着婚姻而来有一些负担和责任,都是要考虑的。,四、家属如何与医师配合?,(一)家属可以提供对病入的观察给医疗人员参考。(二)家属可以把病人和所需要的服务联结起来,例如:提醒病人服药及看病时问、陪他们去看医师等。(三)家属可以在看过医师之后,继续观察病人之表现、症状、进步情形等提供医师治疗参考。(四)家属可以协

19、助改善日常生活的功能,例如:处理个人卫生、安排休閒活动、教导做一些简单家事等。(五)家属可协助及时发现环境中一些不可预期的事件或改变,对病人可能造成危机,以达到预防的效果。(六)为了病人的福利,家属可以团结起来,引起大众对精神病人的关心,促使福利服务体系更趋完整,以保障病人权益。,许多病患及家属心中的疑惑,我有一些情绪的困扰,难道一定要吃药吗?药要吃多久才会好?怎么吃药以后头脑昏昏沈沈的,记忆力变不好?药会不会越吃越重?症状比较改善了,可不可以减药?西药吃久了,会不会造成以后要洗肾?难道要吃一辈子的药吗?,药即是毒?药补:有病治病,没病补身?,剂量,疗效、副作用,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投

20、资可能会获利,也可能有风险,通常预期报酬率越高,风险也越高。大家都希望药物的效果快又好,最好完全没有副作用,但这只是理想状态。药物的副作用是可以透过与医师讨论,适当的调整药物来获得改善。,药物效能,精神分裂症:多巴过多,刻意阻断接收情感性精神疾病:血清素不足、干扰、减低它的回收机制,让传导素保留多一点,药物分为三种,主药:稳定情绪,减少不宜现实想法,改善退缩抗副作用:缓解主药副作用(解药)助眠剂:入眠困扰,用药顺从性,告之病患为遵从与遵从的代价协助病患在药物剂量与治疗正确决定降低一天吃药次数,教导服药方法-药盒对副作用给予回应或口头、书面资料讨论概况与病患的担心,谁说精神病患一定要吃药?,精神

21、疾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电痉挛治疗心理治疗职能复健治疗(民俗疗法?)药物治疗只是精神疾病治疗的一环,常见的精神治疗用药,抗忧郁剂情绪稳定剂抗精神病剂镇静/安眠剂,精神治疗用药的副作用,精神治疗用药是作用于脑部的,主要的副作用为神经系统方面,如嗜睡、手抖、肢体僵硬等。大多数民众所担心药物对于肾脏、肝脏、肠胃功能的影响,多数药物不会有这方面的副作用。,抗忧郁剂,依作用机转分类可分为A.单胺回收抑制剂SNRI(包括三环抗忧郁剂TCA),选择性血清回收抑制剂SSRI,NDRI,NRIB.单胺氧化酵素抑制剂MAOI,RIMAC.单胺受体调整剂SARI,NaSSA,抗忧郁剂,主要适应症:忧郁症、恐慌症、强

22、迫症、恐惧症、广泛性焦虑症、创伤后压力症候群、暴食症主要副作用:肠胃不适、焦虑不安、影响性功能,抗忧郁剂,各类药物的疗效差不多,主要是副作用有些微差异疗效约34周才出现,甚治疗长达八周,疗效才会出现约百分之七十的病人可达缓解,选择性血清回收抑制剂SSRI,副作用:肠胃不适、激躁不安、静坐不能、影响性功能最有名的药:百忧解 Prozac(fluoxetine)停用症状:谵妄、全身不适、恶心、疲劳、自主神经亢奋大量使用也不至于死亡,情绪稳定剂,适应症:治疗及预防躁郁症的急性症状分类:(1)锂盐Lithium(2)某些抗癫痫药物:如Vaproate、Carbamezapine、Lamotrigine

23、,锂盐Lithium,直接由肾脏代谢同时使用利尿剂、某些止痛药(NSAID),会升高血液浓度30%40%副作用:口渴、多尿、手抖、嗜睡、体重增加、影响记忆力锂中毒:呕吐、腹泻、视力模糊、严重时造成心律不整昏迷而危及生命,锂盐Lithium,初次使用锂盐时,须在5天后抽血侦测其血中浓度,再调整药物剂量。当病患长期服用锂盐时,则可逐渐改为每日单一剂量,并在睡前服用。如果病人为配合度甚低之病患,最好不要以锂盐作为长期维持性及预防性之治疗。,抗精神病剂,主要适应症:精神分裂症、妄想症、及其他疾病引发的幻觉、妄想等症状主要副作用:锥体外径副作用(手抖、肌肉僵硬、流口水、发音不清)、便秘、泌乳激素过高、体

24、重增加、迟发性不自主运动,抗精神病剂,可分为第一代抗精神病剂:副作用明显第二代抗精神病剂:较少锥体外径副作用,改善病人的负性症状及认知功能,抗精神病剂副作用的处理,锥体外径副作用:给予抗胆硷作用剂、乙型阻断剂泌乳激素过高造成的泌乳、停经:给予多巴胺促进剂或是换药体重增加:鼓励病人饮食运动控制、换药,镇静/安眠剂,适应症:焦虑、失眠、酒精戒断药理作用:抗焦虑、镇静催眠、肌肉松弛、抗痉挛镇定剂与安眠药的区别?,镇静/安眠剂,镇静/安眠剂药物史:巴比妥胺酸盐 Barbiturates 苯二氮平Benzodiazepine(BZD)非苯二氮平类non-benzodiazepine容易产生药物滥用与成瘾

25、,苯二氮平BZD,可分为短效、中效、长效影响睡眠结构:抑制慢波及REM睡眠副作用:失眠反弹、白天嗜睡、戒断症状、依赖性、记忆力减退 长期大量的使用,易造成成瘾,非苯二氮平类non-BZD,Zolpidem(如 stilnox)、Zopiclone无肌肉松弛及抗痉挛作用减少对睡眠结构的影响减少失眠反弹对清晨早醒的失眠效果不佳Zolpidem可能产生类似梦游副作用,心中的疑惑消失了吗?,我有一些情绪的困扰,难道一定要吃药吗?药要吃多久才会好?怎么吃药以后头脑昏昏沈沈的,记忆力变不好?药会不会越吃越重?症状比较改善了,可不可以减药?西药吃久了,会不会造成以后要洗肾?难道要吃一辈子的药吗?,我说你划你

26、问我答,沟通方法易学难精,沟通对于普通人已是一门易学难精的生活学问,更何况是精神面对困扰者。脑部功能失调会影响病者的专注力、记忆力与处理资讯的能力,说话的方式主要可分为两种,即“我语句”(I-Statements)和“反映式回应”(Reflective responses)。“我”式陈述是积极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希望,属于有效的沟通方式。反映式回应则是另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即听者必须试着了解对方的感觉和想法,再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向对方求证。必须注意的是,听者绝不加入自己的意思、分析、劝告及任何价值判断。,“我语句”示范对白,妈妈:请问你可以戒烟吗?我不喜欢屋子濔漫香烟的味道,我也不想看

27、你吸烟,你不注重自己的健康,我觉得难过。孩子:你不是说过你会尊重我的嗜好吗?妈妈:是,我的确说过。但我不想你将这可伤害自己的行为当作是嗜好。孩子:你故意针对我。妈妈:我没有这个意思。即使是看到邻居约翰在吸烟,我也会劝他别吸,这对健康不好,而不是针对你,我亲爱的孩子。,解说:妈妈积极诚恳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看法和建议,语句温和。,“反映式回应”示范对白,弟弟:我不想再去这间中心,那边的人什么都不做,很无聊。哥哥:听起来,日间中心的环境好像令你感觉很沉闷,对吗?弟弟:他们只是呆坐着玩小孩子的游戏。哥哥:难怪你不想去。弟弟:你不知道这活动对我有多大侮辱吗?我可是一家公司的经理!哥哥:我明白,那里可

28、能不是最适合你的地方。不过,你得想想,我好不容易才找到这间日间中心的服务。当经理的事,可以迟一点才讨论。现在的目标是安心养病。如果你不去中心,一个人在路上乱走,我会很担心,要是呆在家里,你就没有机会跟中心的朋友会面。来吧,跟我说,在公司里谁跟你最好?,解说:哥哥细心聆听弟弟的话,没有作出批评,了解他的情绪,并且根据他的情绪作出温和明理的回应,也承认弟弟认为的现实。,使用“反映式回应”4要诀,1.让对方知道你理解他的感受、想法。2.细心留意对方表达感受或想法时的情绪表现,然后采取恰当的沟通方式应对。这意味你需要体会对方的心情,而不是一直执着对方的行为是否正确,或一直急于纠正对方的行为。3.承认对

29、方的生活经验是事实。4.在你还未了解他们的想法、感受之前,不要批评、纠正与否定对方的观点。,与精神病患顺利沟通,1.每次只表达一个讯息,且用直接、简单的语言表达。2.鼓励他们寻求协助。3.鼓励他们控制自己的幻想。4.不需要和他们争辩幻想的内容是否合理,或真有其事,不过可以先教他们判断事情的方式,让他自己决定。5.以讚许、欣赏代替批评。6.如果谈话的内容超过一项,可以书写方式沟通。7.请对方也直视你,让他可以明白你的心情。8.尝试发问开放式问题。9.鼓励双向沟通。,精神病患身边的人应做的4件事,1.诚恳、专业、关怀。2.发掘他的长处,跟他谈话时让他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3.关心患者时,要想好方法接

30、近他,以协助他。4.与他相处时,不要让他觉得有压力。5.不要对问题作结论,只做听众聆听。,家属的心理调适,1.适度的情绪表达:由于家属所表达的情绪与精神病的再发是有相关的,病人对家庭的气氛很敏感,所以家属对病人不要太批评、太保护、太担心,避免过多的刺激与干涉,引起病发。2.增加资源,减轻负担:家属在长期照顾病人之下,为病人付出许多,有时连外出都不放心病人单独在家,长期的焦虑不安,常常使自己也快崩溃了,若家属能轮流照顾或找人定期替换,多注意自己的需求与社交生活,则更能持续地照顾病人。3.选择合适的照顾方式:家属可运用民主方式,选择合适的照顾方法,考虑可能最坏的后果,而且要定期讨论照顾方式的合宜性

31、。4.参加支持性团体:由医疗机构、康复之友协会、家属联合会、定期聚会、彼此分享感觉、心情、同时也可由其他家属身上学到新的照顾技巧。,永不放弃:精神疾病的药物越来越进步,病人能够回归社区的机率越来越高,而同时陪伴我们的家人,渡过漫长的慢性疾病岁月,有时候是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或推辞的使命。耐心与包容:精神病友有时候会有比较大的情绪起伏,忽喜忽怒,有些则因为妄想,明明是白的也要说成黑的,又或者他们总是漫不经心生活散漫,有很多家属因此会误以为病人是故意的或者是不学好,而发生争执乃至于激烈冲突。但其实这多半是病的关系,家属要知道这是病,别太生气或难过。倾听:即使是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也并不是二十四小时都在

32、紊乱状态,他们仍然有自己的情绪、尊严和主张,只是有时候他们的社交表达会比较差,家属需要用心的倾听他所讲的话,才能和病人有良好的互动关系。,感同身受:有时不妨设身处地的为病人想一想,了解病人的苦和寂寞,尊重病人,就能稳定病人的情绪,回馈家属的努力。去除罪恶感:接受这就是一个病,谁会生病是没有准的,亲人生病并不是家属的错。好好照顾自己:不要因为社会排斥亲人的病,而自我封闭或者忽视自己的需求,照顾好自己,才是能够照顾病人的长久之计。参加相关团体:参加类似康复之友协会中家属联谊会的组织,可以获得资讯使自己成长,又可以倾诉心中苦闷,互相关怀。整合家人间的意见:不同的意见,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医疗专业伦理之

33、精神与原则,基于医疗专业伦理的精神与原则,精神病患有其应被尊重与维护的五大权益,而医疗人员则有其三大责任。,精神病患的五大基本权益,一、自主权:病患当事人有自由决定的权利,以选择是否要接受或退出治疗过程,以及是否须完全保密或可对外透露相关治疗资料,精神医疗专业人员必须加以尊重,同时,病患当事人之病历资料本质上亦属病患个人隐私资料,病患有权基于个人福祉之考量,加以复制或要求转移。惟依民法与精神卫生法之规定,此等自主权可由监护人或保护人代行。二、受益权:精神医疗病患应从精神医疗过程中得到帮助,精神医疗专业人员对病患当事人的福祉应置于最优先考量。,三、免受伤害权:精神医疗病患应受精神医疗专业人员的保

34、护,免于遭受来自精神医疗过程或精神医疗专业人员的任何伤害。四、公平待遇权:所有的精神医疗病患都应被公平的对待,不因身分背景的不同而被歧视,精神医疗专业人员应根据每一位病患当事人的个人需要,设计最适切的治疗计划。五、要求忠诚权:精神医疗病患应被忠实且真诚的对待,病患当事人有权被尊重、被保密,治疗过程应被正确的记录,病患当事人的病历资料应被安全谨慎的传送与保管,精神医疗人员应严守保密原则。,医疗人员的三大责任,一、专业责任:精神医疗专业人员应具备专业的人格修养,并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应接受合格的专业知能训练与专业伦理教育,并具备在严谨督导下的实务经验;精神医疗专业人员应勤于在职进修以不断提昇其专业

35、能力。二、伦理责任:精神医疗专业人员应提供合格的专业服务,不可从事超出个人能力范围或未受训练之工作,应尽力维护病患当事人的基本权益,并遵守专业学会、公会与服务机构所订定的伦理守则、规范与公约,维护整体精神医疗专业以及助专业的公共信誉。,三、法律责任:精神医疗专业人员应致力保护病患当事人的隐私权,为病患当事人保守治疗机密,只有在病患当事人有自我伤害、伤害他人或涉及公共危险与儿童虐待等事件时,法律上要求专业人员要采取紧急的行动,才可能是保密的例外情况。精神医疗专业人员有保护病患当事人与社会大众的责任。精神医疗专业人员同时应避免医疗过程失当或违反专业责任及伦理责任之渎职行为,并应遵守精神卫生法与消费

36、者保护法之相关规定。,精神科治疗团队,事实上,精神科的治疗是一个团队的治疗,除了医师、护士外尚有职能治疗师、心理师、社工师等专业人员,每个角色各司其职。,精神科医师,疾病鑑别及诊断针对疾病与治疗作解释与说明照会转介其他专业人员,心理谘询师,许多研究指出,适当的药物治疗配以心理治疗能达致最佳的康复效果,所以非药物治疗亦不应该被忽略。不少心理谘询师经过多年的实务钻研,多半会发展出个人在某些辅导策略或评估方式上的专长,家属或患者可坦诚及温和地询问他在哪一类范畴比较有经验。,精神科社工,社会福利服务为有需要的患者及家庭作心理社会评估进行个人及家庭辅导/家族治疗举办患者/家属之座谈会及支持性或成长性团体作为医师与患者/家属之间沟通桥樑,精神科护士职能治疗师,感谢您的参与和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