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第九章 自然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297851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PPT 页数:112 大小:4.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经济学第九章 自然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发展经济学第九章 自然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发展经济学第九章 自然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发展经济学第九章 自然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发展经济学第九章 自然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经济学第九章 自然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经济学第九章 自然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ppt(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大气污染问题,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00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郊区工厂的烟雾排放,2、水环境污染问题,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3、垃圾处理问

2、题,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随处常见的垃圾污染,4、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目前,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9%,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由于生态恶化,荒漠化加剧,我国现已有24000个村庄消失。,荒漠化的西部,沙灾,甘肃民勤已成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地区,沙 枣林死亡了村庄也跟着死亡了,5、水土流失问题,中国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

3、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损失。,植被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对比,6、旱灾和水灾问题,20世纪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有关专家经调查推测:未来15年内中国将持续干旱。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4、断流的黄河,7、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中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最后的白鳍豚,8、WTO与环境问题,中国加入WTO将面临两方面新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国际上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中国目前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的食品、机电、纺织、皮革、陶瓷、烟草、玩具、鞋业等行业的产品将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限制

5、。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矿产、石材、药用植物、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可能会加重中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同时,中国可能成为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地点和大量的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这将极大地加重中国的环境问题。,9、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三峡工程是中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巨大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定于2003年开始发电。三峡建成后对地质环境、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涉及库区两岸和整个上游地区)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防治库区污染是目前摆在三峡建设者面前的大课题。三峡工程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环境问题。,葛州坝电站遭受的垃圾困扰,10、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

6、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今年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中国是公约的签字国。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目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第九章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第二节 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三节 环境与发展第四节 资源过渡使用与环境退化的原因分析第五节 资源与环境的主要政策,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一、环境的

7、经济功能二、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三、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四、人口-资源环境-贫困的恶性循环,一、环境的经济功能,环境的4种功能并不完全可以分割开来。环境的各种功能之间可能是竞争性的,也可能是互补的。环境4种功能的发挥并不是无限的,必须在环境的承受能力之内。否则会引起环境的恶化,功能的退化,甚至是丧失。,二、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既强调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又强调经济的发展。是生态持续(基础)、经济持续(条件)和社会持续(目的)的统一。,三、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人作为消费者,会消耗资源,产生废弃物,对资源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

8、系可用公式 I=P*A*T 表现出来,这是 1992 年初联合国召开的人口、环境与发展专家组会议上提出的,式中,I 表示环境,P 表示人口,A 表示人均消费量,T 为技术应用于一个单位的消费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值。,三、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当这种影响在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内,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不构成压力。但在某些特定的社会、经济(含技术)和政治条件下,人口增长可能对不可再生资源、空气和水的质量、气候,以及生物多样性造成损害。事实上,影响环境的因素除上述 P、A、T 等“硬参数”外,还与体制、政府管理、政策法令、发展目标、国民素质等“软参数”有关。但无论如何,公式 I=P*A*T充分说明了人口

9、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四、人口资源环境贫困的恶性循环,人口增长是环境恶化和资源过快耗竭的关键原因。人口越多意味着要消耗更多的不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产生更多的污染;同样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可再生资源,如耕地、居住用地和水源,从而使得森林、湖泊和草地越来越少,并造成更多的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以及气候的恶化。而恶化的环境和资源的稀缺又导致了贫困。一方面使得产出减少,另一方面使得投入增加。,四、人口资源环境贫困的恶性循环,四、人口资源环境贫困的恶性循环,贫困本身并不一定必然导致环境退化;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和世界银行的沃福德认为,它取决于贫困人口拥有多大的选择余地以及他们对外界压力和刺激的反应

10、方式。当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脆弱地区并通过强化使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如通过砍伐森林和过度放牧等作用于环境时,环境就会进一步退化。,四、人口资源环境贫困的恶性循环,因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实现人口稳定增长的同时,实现生态和环境恶化速率的“零增长”,同时实现生态质量的极大改善和环境质量的极大提高。,五、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的关系,(1)经济发展依赖于一定资源的消耗。(2)环境一方面为经济活动提供了生产所需要的投入物,即资源,另一方面,还“吸收”了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环境状况及其保护对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3)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是短期行为和长远利益之间

11、的关系,是片面经济利益和全面综合效益之间的关系,是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平衡问题。,第二节 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荷兰病二、增长的极限,资源丰富会有利于经济增长?,人们通常把一个社会所拥有的资源禀赋区分为物质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在经济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凭直觉必会得出肯定的答案:资源丰富会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是,大多数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并没有证实这个结论。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家注意到,发展中国家以原材料为主的出口结构不利于他们的经济增长。70年代格罗宁根大气田的发现,虽然给荷兰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是也带来了著名的“荷兰病”。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12、开始引起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地理学家和政治学家等的关注。,荷兰病,由自然资源的发现和随之而来的出口剧增所带来的暂时繁荣但又不能持续的情况带有普遍意义,因首发于荷兰,故经济学家把这种情况命名为“荷兰病”。,上个世纪50年代的荷兰,当时人们突然发现荷兰海岸线盛藏巨量天然气。接下来的天然气开采,使荷兰一夜间成为以出口天然气为主的国家,其它工业则逐步萎缩。意外的财富使荷兰的创新动力逐渐消失,最终在多方面失去了国际竞争力。由于这一经历,人们随后把“因富得祸”这类现象称为“荷兰病”(The Dutch Disease)。,荷兰病的原因:,由政府的错误政策引起的。初级产品出口收入的激增,因外汇过多导致国内通

13、货膨胀加剧,从而引起本币升值。如果政府不相应地降低汇率,本币升值就会抑制其他出口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下降,从而出口不振,导致这些部门收入和利润减少,失业增加。初级产品出口的兴旺被其他部门生产的萎缩抵消了。而政府又把出口初级产品所得的大量税收收入主要用于增加公务员工资而不是对基础设施和其他出口部门进行投资。这样一来,一旦初级产品出口开始下降,该国的经济增长就陡然下降,甚至出现持续的停滞和衰退。,荷兰病与杜森伯格,杜森伯格在3 8 岁(1973年)时出任荷兰财政大臣。当时的杜氏是一个热衷于发展福利的民主社会主义者,积极推行高税收、高消费的财经政策。在他任职的数年中,公共开支大幅上升,荷兰

14、经历了战后通货膨胀最严重的时期。,荷兰病与杜森伯格,1982年他再次出山,担任荷兰中央银行行长。他吸取教训,再不像当年那样慷慨大方,而是将手中掌管的钱袋子紧紧握住,积极推行紧缩经济政策。在杜氏任期的15年中,荷兰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举摘掉了“荷兰病”的帽子,赢得了“荷兰奇迹”的美称。,资源禀赋再思考,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平均而言,那些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它们的经济发展反而不如那些相对来说资源较不丰富的国家。但是,在资源丰富的国家当中,有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确比其他国家好,甚至有些国家已经相当富裕。为什么同是资源丰富的国家,其经济绩效表现却如此迥异?,资源禀赋再思考,对于一些资源丰富的国家经

15、济发展不景气的现象,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三种解释:其一,发财的贪欲使得一些政府官员致力于争抢现有的财富,而不是想把蛋糕做大。其二,自然资源的价格具有波动性,经济活动因此比商品的价格具有更强的波动性,繁荣时期所获得的收益被紧接下来的经济衰退所抵消。其三,石油和其他一些自然资源,也许可以创造财富,但这些资源本身却不能创造就业机会,而且很不幸,这些资源的存在还会对其他经济部门产生挤出作用。,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首次反思-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本世纪中叶以来,资源、环境、人口等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日益尖锐和全球化,所谓“人类困境”问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1968年,正当工业国家陶醉于战后经济的快速增

16、长和随之而来的”高消费”的“黄金时代”时,来自西方不同国家的约30位企业家和学者聚集在罗马,共同探讨了关系全人类发展前途的人口、资源、粮食、环境等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并对原有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质疑。这批人士的聚会后来被称为罗马俱乐部。,罗马俱乐部与零增长理论,罗马俱乐部是一个非正式的国际协会,被称为“无形的学院”。其宗旨是要促进人们对全球系统各部分经济的、自然的、政治的、社会的组成部分的认识,促进制定新政策和行动。,罗马俱乐部与零增长理论,1972年3月,米都斯领导的一个17人小组向罗马俱乐部提交了一篇研究报告,题为增长的极限。他们选择了5个对人类命运具有决定意义的参数:人口、工业发展、粮食

17、、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和污染。这项耗资25万美元的研究最后得出地球是有限的,人类必须自觉的抑制增长,否则随之而来的将是人类社会的崩溃这一结论。这篇报告发表后,立刻引起了爆炸性的反响。这一理论又被称为“零增长”理论。,主要观点,该书以计算机模拟为基础,使用1900年到1970年的增长趋势作为基础来预测工业扩张和人口增长对粮食与不可再生资源的影响。影响经济增长的五个主要因素:人口增长、粮食供给、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这五种因素是相互影响的。人口增长离不开粮食的增长,粮食生产的增加需要资本的增长,更多的资本需要更多的资源,而废弃的资源变成污染,污染又反过来影响人口和粮食的增长。这五个因素都按指

18、数增长,世界经济增长最终会突然停滞。,主要结论,如果不制止目前这种增长趋势,人类社会在2100年以前的某个时间将会崩溃。为避免这种情况,只有控制人口和资本的指数增长,使人口和资本投资保持零增长。,意义,看到了传统增长方式(高生产、高消耗、高消费、高排放)的固有局限,是人类对今天的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首次认真反思,迫使人们重新考虑地球村的未来。它的论证为后来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奠定了基础。增长的极限和罗马俱乐部一起成为环境保护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对增长极限论的批驳,人口增长不是始终都具有指数增长性质。随着一个国家经济情况的改善,人口增长就会逐渐地放慢,并最终趋向零。当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业

19、生产率比发达国家的低得多,说明土地生产率的增长潜力还很大。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以及对地下矿产资源需求的增加,更多的矿产资源将会勘探和开采出来。而且,还能找到替代资源。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过去国家政策的不当引起的,这不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经济的零增长是完全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一般认为,环境的好坏与经济发展水平是有关系的。1990年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发现的“环境倒U曲线理论”或“环境库兹涅茨理论”现象,即:在较低发展水平上,环境状况比较好。当经济起飞时,环境破坏较为严重。当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环境状况逐渐趋于好转。,生态环境受到的压力和破坏

20、的程度,第三节 环境与发展,第四节 资源过渡使用与环境退化的原因分析,1、发展中国家对环境缺乏足够的认识。2、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低,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低下,污染治理效果差。3、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用于发展经济的资金本来就严重不足,用于环境防治的资金就更少了。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是最基本的原因。一、市场失败二、政策失误,所谓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市场存在不完全性(例如垄断势力的存在,生产要素缺乏流动性,巨大外部性的存在,缺乏知识和信息等)导致市场经济作用被削弱的现象,即:市场经济不能实现其在理论上好处的情况。,政策失灵是指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扭曲了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所导致的环境污染

21、和破坏。,一、市场失灵,市场制度只适用于产权明晰的社会。在产权界定不清楚的地方,市场机制显然是无效率的,也就是说,市场制度是失败的。外部效应:一个经济行为所引起的私人收益(或成本)与社会收益(或成本)的不一致。正外部效应: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生产者或消费者)为别人创造了收益但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这种情况如果由市场提供,就会出现供给不足。负外部效应: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生产者或消费者)为别人造成了损失而未给予补偿。这种情况如果由市场提供,就会出现供给过度。,一、市场失灵,自然资源和环境绝大部分具有公共财产性质,因此人们可以自由地、无偿地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过度地使用资源和糟蹋环境

22、,使可再生资源变得不可持续,使不可再生资源更快地耗竭,使环境变得日益恶化,使人类生活质量下降甚至人类生存受到威胁。结果是,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坏了别人和后代人的利益,最后也可能自己变成了受害者。,公地的悲剧,美国生物学教授哈丁(Garrett Hardin)1968年在公地的悲剧(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中讨论了公共草场的问题:如果草场是公共的,为了增加收入,每个牧民都希望增加自己的牲畜,这将带来过牧的问题,并导致草场退化,最终给所有的放牧人带来悲剧。,公地的悲剧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块草地为一个村社所共有,村社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在上面自由地放牧。这时,每个人

23、都看到,尽量多地放牧对自己是有利的如果别人不这样做,自己就占了便宜;如果别人也这样做,自己也不会吃亏。结果不难想像,过度放牧会毁掉这块草地,甚至使之变成不毛之地。这就是公地的悲剧。不难看出,悲剧的根源在于产权的不明确。如果草地为某人或某些人所有,他(他们)就会考虑如何长期有效地利用它,过度放牧就可以避免。,市场失灵图示,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公共资源条件下的:环境保护问题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问题跨代的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最优环境退化水平,公地悲剧的扩大,二、政策失灵,政府有些政策常常助长了对资源的浪费性使用和生态环境的退化。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为了促进工业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定价远远低于这些资源的稀缺

24、程度,从而导致了人们对它们的过度使用。有些国家政府的一些林业政策和外贸政策也促进了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环境退化。有些国家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项目建设上并没有认真考虑环境因素,在作项目规划时,并没有把环境退化所造成的外部成本考虑在内。,第五节 资源与环境的主要政策,一、明确产权:对可以明晰产权的资源,政府应该尽量把这些资源的所有权授予个人、企业或社会某些群体。二、政府管制:有些资源和产权是很难或者根本不可能授予和转让给私人所有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作为这些资源的所有者,直接管理和控制资源的使用。但由于污染的外部成本和治污成本很难量化和计算,且企业的游说和寻租活动,使政府的政策制定较为宽松。而

25、管制效率也是一个问题。三、税收调节:通过对污染企业征税,使外部成本内部化。这是一种经济手段,比政府管制可能会更有效。同样,取得一个最优的征税水平也是不容易的。,资源与环境的主要经济手段及其优越性,主要经济手段:税收手段、建立和实行收费制度、财政金融手段、建立责任制度等。优越性:(1)可以取得经济上的显著效率。(2)可以提供持续的刺激,使污染减少,并促进新的污染控制技术、低污染的生产工艺以及新的低污染、高资源利用率的产品的开发和利用。(3)可以为政府提供管理上的便利和灵活性。(4)可以为政府提供一定的收入,以便进一步支持有关的环境和资源保护项目。,最优污染水平,社会目标是使污染的成本和治污成本之

26、和最小。,污染的外部成本,治污成本,税收使污染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本章总结,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环境的4种功能及其功能发挥的条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的关系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必要条件资源过度使用与环境退化的原因分析:市场失灵与政策失灵资源与环境的主要政策及主要经济手段,练习,环境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两种基本的服务()A一种是提高了生产所需的投入物,另一种是为我们提供了立足之地B一种是提高了生产所需的矿产资源,另一种是提供了生命所需的氧气C一种是提高了生产所需的矿产资源,另一种是提供了生命所需的水D一种是提高了生产所需的投入物,另一种是“吸收”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废弃物20世纪以来,对经济增长能否

27、持续下去提出挑战的是()A科学技术的极大发展B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经济规模的空前扩大C由于掠夺性的经济增长所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D愈来愈多的环境保护法规的出台,D,C,练习,造成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的两个重要原因之一是()A市场机制不健全B法规执行不力C法制不健全D市场失灵以下选项除一项外,均为人类掠夺性开发所导致的环境问题。这一例外是()A大气污染B土壤退化C生物多样性丧失D寒潮,D,D,练习,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A经济增长能够自我维持B在发展过程中尽量提高经济增长率C一个阶段的发展能够自动产生下一个阶段的发展D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发展中

28、国家传播传染病的主要途径是()A大气污染B森林砍伐C.缺乏清洁水源和给水卫生设施不卫生D.生物多样性丧失,D,C,判断,可持续发展中,社会持续是发展的基础,生态持续是发展的条件,经济持续是发展的目的。()外部性是导致政策失灵的重要因素。()当前世界环境问题已非常严重,为了保护环境,满足下一代人的需要,我们应该实行经济的“零增长”。()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经济增长和社会生活质量极大地依赖于环境的质量。(),思考题,1、自然资源和环境在经济增长中具有什么作用?2、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什么?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增长极限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增长极限论给我们什么启示?4、如何权衡环境的成本和收益?环境保护

29、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5、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就选择怎样的环境战略?为什么?6、应当通过哪几种手段进行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为什么经济手段在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7、请用经济学原理回答“环境污染越小越好吗?”,这张作于1692年的康熙南巡图表现着当时中国的大地仍拥有丰厚的自然资源,也表现出当时我们的祖先对大自然充满景仰之情(此图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生态破坏每年给西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500亿元,如何在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增加的同时遏制大气污染?,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改造和迁移污染工业;城市规划和绿化;机动车排污量控制;道路建设和管理,

30、减少塞车等。,附录1b: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当今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全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0.3至0.6摄氏度,海平面上升了10至25厘米。目前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由工业革命(1750年)之前的280ppm增加到了近360ppm。1996年政府间气候变化小组发表的评估报告表明:如果世界能源消费的格局不发生根本性变化,到21世纪中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560ppm,全球平均温度可能上升1.5至4摄氏度。,臭氧层破坏和损耗,自1985年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以来,地球上空臭氧层被损耗的现象一直有增无减。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

31、方公里。现在在美国、加拿大、西欧、前苏联、中国、日本等国的上空,臭氧层都开始变薄。在对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实行控制之前(1996年以前),全世界向大气排放的ODS已达到了2000万吨。由于ODS相当稳定,可以存在50-100年,所以被排放的大部分ODS目前仍留在大气层中。在它们陆续升向平流层时,就会与那里的臭氧层发生反应,分解臭氧分子。因此,即使全世界完全停止排放ODS,也要再过20年,人类才能看到臭氧层恢复的迹象。,臭氧空洞,酸雨污染,现在酸雨一词已用来泛指酸性物质以湿沉降(雨、雪)或干沉降(酸性颗粒物)的形式从大气转移到地面上。酸雨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主要来源于人类广泛使用化石燃料

32、,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欧洲是世界上一大酸雨区,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也是一大酸雨区。亚洲的酸雨主要集中在东亚,其中中国南方是酸雨最严重的地区,成为世界上又一大酸雨区。由于欧洲地区土壤缓冲酸性物质的能力弱,酸雨使欧洲30%的林区因酸雨的影响而退化。在北欧,由于土壤自然酸度高,水体和土壤酸化都特别严重,有些湖泊的酸化导致鱼类灭绝。美国国家地表水调查数据显示,酸雨造成了75%的湖泊和大约一半的河流酸化。加拿大政府估计,加拿大43%的土地(主要在东部)对酸雨高度敏感,有14000个湖泊是酸性的。水体酸化会改变水生生态,而土壤酸化会使土壤贫瘠化,导致陆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土地荒漠化,荒漠化是

33、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199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全球荒漠化状况的评估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近36亿公顷,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已影响到全世界1/6的人口(约9亿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荒漠化扩展的速度是,全球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为荒漠,其中320万公顷是牧场,250万公顷是旱地,12.5万公顷是水浇地,另外还有2100万公顷土地因退化而不能生长谷物。亚洲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遭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和印度。,水资源危机,世界上许多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危机。根据国际经验,每人每年1000立方米可重复使用

34、的淡水资源是一个基本指标,低于这个指标的国家可能会遭受阻碍发展和损害健康的长期性水荒。然而,目前世界上约有20个国家已低于这一指标,主要位于西亚和非洲,总人口数已过亿。,水污染,森林植被破坏 由于推测的难度,全世界的森林面积尚无准确数值。但据推算,地球上的森林面积约为30-60亿公顷,约占陆地面积的20%-40%,其中约一半是热带林(包括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另一半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从森林植物的干重测定值来看,热带林是亚寒带针叶林的两倍,所以,热带林占陆地总生物量的很大部分。但在工业化过程中,欧洲、北美等地的温带森林有1/3被砍伐掉了,所以近三十年来,发达国家对全球的热带林进行了大规模地开

35、发。欧洲国家进入非洲,美国进入中南美洲,日本进入东南亚,大量砍伐热带林,他们进口的热带木材增长了十几倍。森林大面积被毁引起了多种环境后果,主要有:降雨分布变化,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气候异常,水土流失,洪涝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海洋资源破坏和污染,据估计,全世界有9.5亿人把鱼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但近几十年来,人类对海洋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对海洋日趋严重的污染,有可能使全球范围内的海洋生产力和海洋环境质量出现明显退化。1993年,在全世界捕捞的1.01亿吨鱼中,有77.7%来自海洋。当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2/3以上的海洋鱼类已被最大限度或过度捕捞,特别是有数据资料的25%的鱼类,由于过

36、度捕捞,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另有44%的鱼类的捕捞已达到生物极限。而另一方面,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部分废物和污染物最终都进入了海洋。全球每年有数十亿吨的淤泥、污水、工业垃圾和化工废物等被直接排入了海洋,河流每年也将近百亿吨0淤泥和废水、废物带入沿海水域,引起沿海生境改变,使动物的栖息和繁殖地遭到破坏。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和比例约是:城市污水和农业径流排放44%,空气污染33%,船舶12%,倾倒垃圾10%,海上油、气生产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全世界已有约一千一百万己知化学物,同时,每年还有约一千种新的化学物进入市场。化学物是当今许多大规模生产所必须的原料,但这些化学物在制造、储存、运输、使用

37、和废弃过程中常常危害环境和生态。现在,全世界每年产生的有毒有害化学废物达3亿到4亿吨,其中对生态危害很大、并在地球上扩散最广的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最具代表性的是多氯联苯和滴滴涕。这类化学污染物从人类的工业和农业活动中释放,已广泛进入了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由于这类污染物能被海洋中微小的浮游生物吸收并积累,从而将其浓缩上百万倍。海中的鱼吃下这些浮游生物,又能将其浓缩,于是浓度增大到上千万倍。当大型海洋动物吞食了这些鱼之后,会使污染毒素的浓缩系数增加到上亿倍。这是因为污染毒素聚集在动物的脂肪里而很难通过躯体排除体外。通过食物链,这些毒素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强烈的干扰,比如:多氯联苯的作

38、用之一就是损害生殖系统。有人认为多氯联苯是导致波罗的海海豹出生率下降60%至80%的罪魁祸首。这些毒素也引起人健康方面的严重问题。几年前科学家发现,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的母乳里含有高浓度的多氯联苯,而鲸、海豹等海生动物正是因纽特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当这些动物现在携带了很高的污染毒素时,因纽特人的生活不再安全。按同样的原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陆地生态系统也有很大的干扰和危害,因而成为目前全世界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当今的世界三大环境问题酸雨、臭氧层衰竭和温室效应都是由大气污染造成的。大气中的污染物,固态的有粉尘和飘尘,气态的主要有硫化物、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氟氯烃。,附录2:震惊世界的环

39、境污染事件,世界著名八大公害事件世界著名的六大污染事故,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12月1-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内13个工厂排放的大量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使河谷工业区有上千人发生胸疼、咳嗽、流泪、咽痛、呼吸困难等,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许多家畜也纷纷死去,这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南部多诺拉镇持续雾天,而这里却是硫酸厂、钢铁厂、炼锌厂的集中地,工厂排放的烟雾被封锁在山谷中,使6000人突然发生眼痛、咽喉痛、流鼻涕、头痛、胸闷等不适,其中20人很快死亡。这次烟雾事件主要由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和金属微粒附

40、着在悬浮颗粒物上,人们在短时间内大量吸入了这些有害气体,以致酿成大灾。,2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3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伦敦城市上空高压,大雾笼罩,连日无风。而当时正值冬季大量燃煤取暖期,煤烟粉尘和湿气积聚在大气中,使许多城市居民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仅四天时间内死亡了4000多人,在之后的两个月时间内,又有8000人陆续死亡。这是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由燃煤引发的城市烟雾事件。,4美国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从20世纪40年代起,已拥有大量汽车的美国洛杉矶城上空开始出现由光化学烟雾造成的黄色烟幕。它刺激人的眼睛、灼伤喉咙和肺部、引起胸闷等,还使植物大面积受害,松林枯死,柑橘

41、减产。1955年,洛杉矶因光化学烟雾引起的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人数达到400多人,这是最早出现的由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事件。,洛杉矶的晴天与雾天,5日本水俣病事件,从1949年起,位于日本熊本县水俣镇的日本氮肥公司开始制造氯乙烯和醋酸乙烯。由于制造过程要使用含汞(Hg)的催化剂,大量的汞便随着工厂未经处理的废水被排放到了水俣湾。1954年,水俣湾开始出现一种病因不明的怪病,叫水俣病,患病的是猫和人,症状是步态不稳、抽搐、手足变形、神经失常、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经过近十年的分析,科学家才确认:工厂排放的废水中的汞是水俣病的起因。汞被水生生物食用后在体内被转化成甲基汞(CH3HCl),这种物

42、质通过鱼虾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后,会侵害脑部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引起脑萎缩、小脑平衡系统被破坏等多种危害,毒性极大。在日本,食用了水俣湾中被甲基汞污染的鱼虾人数达数十万。,工业、污染与生命,这是美国尤金史密斯的摄影作品。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逐步从废墟上复苏,发展迅猛。然而随之而来的工业污染也日益严重。由于一家名叫“奇索”的化学工厂不断向海里排放含有大量水银毒素的污水,以致当地渔村许多人得了一种怪病:四肢萎缩,全身痉挛,导致死亡。史密斯得知这一情况,决定用照片揭露这种污染环境的罪恶,为受害的人们讨回公道。1971年在日本女友的帮助下,他开始到水俣村采访。在三年半的时间里,他和渔民住在一起,吃在一起,拍

43、摄了许多真实的镜头。厂方为了阻止他采访,雇用了打手多次袭击他,以致被打伤住进了医院。但他“九死不悔,永不妥协”,终于拍摄到了上千幅照片,完成了采访。他选出175幅出版了一本名叫水俣的画册,发行量达到三万册。这个专题不仅轰动了日本,也轰动了全世界,引起了全世界人民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高度重视。他的这些作品,有如唤起人们共同起来保护环境的警钟。,6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19世纪80年代,日本富山县平原神通川上游的神冈矿山实现现代化经营,成为从事铅、锌矿的开采、精炼及硫酸生产的大型矿山企业。然而在采矿过程及堆积的矿渣中产生的含有镉等重金属的废水却直接长期流入周围的环境中,在当地的水田土壤,河流底泥中产生了

44、镉等重金属的沉淀堆积。镉通过稻米进入人体,首先引起肾脏障碍,逐渐导致软骨症,在妇女妊娠、哺乳、内分泌不协调、营养性钙不足等诱发原因存在的情况下,使妇女得上一种浑身剧烈疼痛的病,叫痛痛病,也叫骨痛病,重者全身多处骨折,在痛苦中死亡。从1931年到1968年,神通川平原地区被确诊患此病的人数为258人,其中死亡128人,至1977年12月又死亡79人。,7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55年日本第一座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在四日市上马,1958年在四日市海湾打的鱼开始出现有难闻的石油气味,使当地海产品的捕捞开始下降。1959年由昭石石油公司投资186亿日元的四日市炼油厂开始投产,四日市很快发展成为石油联合

45、企业城“。然而,石油冶炼产生的废气使当地天空终年烟雾弥漫,烟雾厚达500米,其中漂浮着多种有毒有害气体和金属粉尘,很多人出现头疼、咽喉疼、眼睛疼、呕吐等不适。从1960年起,当地患哮喘病的人数激增,一些哮喘病患者甚至因不堪忍受疾病的折磨而自杀。到1979年10月底,当地确认患有大气污染性疾病的患者人数达775491人,典型的呼吸系统疾病有: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癌。,8日本米糠油事件:1968年日本九州爱知县一个食用油厂在生产米糠油时,因管理不善,操作失误,致使米糠油中混入了在脱臭工艺中使用的热载体多氯联苯,造成食物油污染。由于当时把被污染了的米糠油中的黑油用做鸡饲料,造成了九州、四国等地

46、区的几十万只鸡中毒死亡的事件。随后九州大学附属医院陆续发现了因食用被多氯联苯污染的食物而得病的人。,病人初期症状是皮疹、指甲发黑、皮肤色素沉着、眼结膜充血,后期症状转为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等,重者会发生急性肝坏死、肝昏迷,以至死亡。1978年,确诊患者人数累计达1684人。,世界著名的六大污染事故,在20世纪,世界上还发生了多种突发性的污染事故,其中最闻名的六大污染事故是:1意大利塞维索化学污染事故1976年7月意大利塞维索一家化工厂爆炸,剧毒化学品二恶英扩散,使许多人中毒。事隔多年后,当地居民的畸形儿出生率大为增加。,2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故1979年3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核电站

47、反应堆元件受损,放射性裂变物质泄漏,使周围50英里以内约200万人口处在极度不安之中,人们停工停课,纷纷撤离,一片混乱。,3墨西哥液化气爆炸事件1984年11月,墨西哥城郊石油公司液化气站54座气储罐几乎全部爆炸起火,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死亡1000多人,伤4000多人,毁房l 400幢,3万余人无家可归,50万居民逃难。4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1984年12月,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设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剧毒气体外泄,使2500人死亡,20万人受害,其中5万人可能双目失明。,1986年4月,前苏联基铺地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爆炸起火,放射性物质外泄,上万人受到伤害,也造成了其他国家遭受放射性尘埃的污染,中国的北京上空也检测到这样的尘埃。土地、水源被严重污染,成千上万的人被迫离开家园。切尔诺贝利成了荒凉的不毛之地。10年后,放射性仍在继续危胁着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约800万人的生命和健康。专家们说,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后果将延续一百年。,5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6德国莱茵河污染事故,1986年11月,瑞士巴塞尔桑多兹化学公司的仓库起火,大量有毒化学品随灭火用水流进莱茵河,使靠近事故地段河流生物绝迹,成为死河。100英里处鳗鱼和大多数鱼类死亡,300英里处的井水不能饮用,德国和荷兰居民被迫定量供水,使几十年德国为治理莱茵河投资的210亿美元付诸东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