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ppt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流动人口在城里的生活世界,劳动力流动的特点极其对上海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中国的结构变迁始于80年代初掀起的经济改革,这种变迁导致了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体制的过渡,以转型过程的两个基本方面为标志。(1)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和服务业社会转型(2)从以国家所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向包括私有制在内的混合所有制的市场经济转型,社会经济变迁加大了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特别是在建筑业和私营企业中,国营企业也同样如此。外来人口填补了这一真空,他们来城里找工作,特别是在那些城市居民不愿意做的低收入行业中找工作。这些工作就是所谓的3D工作:肮脏(dirty)、危险(dangerous)、急需
2、(demanding).农村流动人口所从事的主要职业为:建筑业,制造业、保姆、做买卖、手工及服务业、纺织业和收废品。外来人员对城市商业和服务业贡献巨大,但是换回的却是低廉的工资,没有任何社会服务。,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外来劳动力增长状况,流动人口打工原因,外地人流入上海大致有原因男性大致原因:1.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2.多学些技术3.打工挣钱女性大约有10%的情况由丈夫或父母决定,2003上海外来从业人员和本地人员收入差距,在收入方面,受文化水平、劳动技能的限制以及用人单位同工不同酬的不公正待遇等,农民工工资收入普遍偏低,比上海本地职工生活压力更大。,广州石牌村,石牌村村民以前主要靠种菜为生,随着城
3、市向外扩张,他们耕种的土地或被征用或租用。村民收入则靠出租房屋、外出打工以及村里股份分红,主要收入来源是出租房屋。租住石牌村的外来人口逐年递增,主要来自湖南、四川,其他各省都有,连西藏、新疆都有,省内人口不到3成。职业分布广,户籍有农村来的,也有城镇乃至大城市,不管从职业、收入、文化程度、综合素质等方面来看,差异很大,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杂。,石牌村有三个特点1、这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杂质型”流动人口聚居区。2、流动性大。外来人员工作不稳定,经常搬迁住处,这种流动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3、流动人口心理上的强烈不安全感和失落漂泊感。绝大多数流动人口没有融入主流社会。,与北京“浙江村”相比,浙江村属同质性
4、流动人口聚居区(有独特地方语音、地域和血缘的强化、地方文化独立强等特点),而石牌村属杂质性流动人口聚居区。发展阶段不同:浙江村大概在1985年左右发展壮大的,而石牌村形成一个庞大规模的流动人口聚居区实在1994年左右。浙江村的外来人口以农民工为主,80%是温州人,而石牌村涉及各行各业,大学生、城镇甚至大中城市人口,本地人口等。,当然“两村”也存在相似之处1、地处交通便利的城乡结合部2、由于户口和住房限制以及经济制约,他们只能“租出”出租屋。3、他们是“聚居”的,而非分散零落的。流动人口数量多,来源广,来势猛4、聚居区居住拥挤、卫生治安条件恶化,有少数人挣扎在贫困线上。5、二者是我国城市化和市场
5、化行程中不同阶段的产物,资源获得与城市流动人口生存状况 农民工VS小业主,1、靠出卖劳动力的农民工。特征:自身能力和素质较低,无特长无资本,只有靠出卖劳动力来获取各种资源。从事行业和工作:工厂工人、建筑行业工人、餐厅、酒楼、发廊、交通等服务性行业的从业人员、保姆、清洁工、收废品、钟点工等城市人不愿意干的脏、乱、差工作。找工作渠道:主要依赖血缘(亲戚)和地缘(老乡),很少靠自己寻找,且几乎不靠劳务市场(大多数劳务市场都是骗钱的)工作状况:十分辛苦,劳动量大,收入微薄。但尽管如此,也比在家种田收入多。住房状况:就业单位提供:集体宿舍;通过市场从私人房东处租房 总结:居住条件极差,政府对于城市农民工
6、没有任何帮助。培训、学习机会:学习一门手艺或技术是农民工最想在城市社会活动的资源之一。但是绝大多事雇主不提供这个机会,且由于农民工自身素质低,经济条件差根本学不了。困难问题解决:主要靠亲戚和老乡,2、小业主 这类人在城市流动人口中比重不是很大,他们获取资源和生存状况相对较好特点:自身学习能力较高创业与收入:由于有某种技术或特长以及资本和经营管理能力,这些业主收入较农民工高;住房条件:通过市场来租,大部分租私人房屋 购买商品房;只要少数经济实力比较强的业主才可以做到这一点。与城市市民相比,他们的居住状况还是差强人意。培训学习机会: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较强,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摸索困难问题解决:主要还
7、是亲戚和老乡,外来人口安置问题,安置类型,1、个人安置,即自我安置2、家庭安置,即家庭成员帮助安置3、自组织安置,自发的组织安置,包括邻 里、亲戚等4社会安置,社会各种机制的安置,安置问题,1、家庭安置问题:由流出地流入到流入地这一行为发生之前,考虑到这种行为对家庭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和变化,所以要采取措施使负面影响降到最小值。家庭功能包括:性爱功能、生育功能、教育功能、感性功能,保障功能、经济功能。家庭安置问题主要是流出地安置问题。2、社会安置问题:流动行为一发生,交通运输部门对流动人口要提供运力和安全服务。对于流入地安置问题包括5方面:居住、就业、子女入学、就医、管理等。3、社会救济问题:流动者到流入地后,在生活无着,处于极端贫困时,当地的社会福利机构对流动者应给予社会救济。当然,亲戚和老乡的帮助起着更大的作用,结论与思考,外来工的安置问题,存在短期和长期安置的问题。作为短期安置,主要指外来工外出打工对流出地固有家庭的功能的补充和在流入地对临时家庭功能的构建。政府应出台一些居住和就业方面的政策,在宏观上实行调控与管理。同时对于外来工的安置上,在流出地、血缘、亲情、乡情关系上起重要作用。作为长期安置,外来工可能长期在外地生存,无论流入地还是流出地,政府部门应未雨绸缪。中国是一个劳动力剩余的人口大国,对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制作人:张亚蕾 任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