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流物质循环(1老师).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299113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流物质循环(1老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能流物质循环(1老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能流物质循环(1老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能流物质循环(1老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能流物质循环(1老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流物质循环(1老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流物质循环(1老师).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假设你像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不毛的荒岛上,只有15Kg玉米和一只母鸡可以食用,那么使自己活的最长的办法是:1.先吃鸡,然后吃玉米 2.先吃玉米,同时用部分玉米喂鸡,吃鸡生产的蛋,最后再吃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食物链能量流动起点_,草 鼠 蛇 鹰,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概念:能量不断沿着 太阳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顶位肉食动物的方向流动,稳定群落的能量流动三条去路:1.自身呼吸消耗;2.分解者所利用;3.被下一个营养取食;,太阳光能,草同化量(总光合),呼 吸 散 热,草同化量=草呼吸+残枝落叶+鼠取食量,分 解 者,鼠取食量,残枝落叶,鼠粪便,鼠同化量,鼠取食量=粪便+鼠同化

2、量,蛇取食量,鼠同化量=鼠呼吸+鼠死尸+蛇取食量,鼠死尸,蛇粪便,蛇同化量,鹰取食量,蛇死尸,蛇取食量=蛇粪便+蛇同化量,蛇同化量=蛇呼吸+蛇死尸+鹰取食量,注意:1.鼠粪便能量其实是草的能量 2.蛇的粪便其实是鼠的能量,1.植食动物能量流出有哪四条路线?_2.未固定是_ 什么叫未利用?_3.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流入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体内的能量分别是_,流向分解者 被下一个营养级取食 未利用 呼吸,照到植物的太阳能,9899%不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在增长的群落中,种群有机物 的增加量,111,15、3,4.如何计算能量的传递效率?_5.植物到植食动物传递效率是_,植食动物到肉食动物传递效

3、率是_.多数能量传递效率是_6.食物链的能量传递特点是_ 7.食物链一般不超过_个营养级,因为_,前一个营养级同化量,下一个营养级同化量,13.5%,20%,1020%,单向流动,逐级递减,5,营养级越多,损失能量越多。,能量的起点能量的渠道能量的终点,5、传递过程,单向流动,逐级减少,9、传递效率,每级约1020%,10、能量的变化:,光能 化学能(生物体内)热能,6、传递途径,食物链,3、生物与生物之间流动的能量是,化学能,能量,4、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生产者固定太阳能,食物链和食物网,呼吸热(热能),7、能量传递方向,8、传递数量,能量流动的特点,1、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螳螂则专

4、以象粪为食。设一大象所同化的能量为107KJ,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动到螳螂体内的为()A、0 KJ B、106 KJ C、2106 KJ D、106KJ2106 KJ,2、池塘内的食物链为浮游植物 虾 小鱼,假设一大鱼只靠吃小鱼来增长1Kg体重,那么消耗浮游植物至少为 A、100Kg B、125Kg C、625Kg D、1000Kg,20%,课堂练习,浮游植物 虾 小鱼 大鱼,3.A B C D E F如上食物网中,A为1千克1)C最多约为多少?2)C最少约为多少?,0.04千克,0.0001千克,3)若C增加1千克,则A最少需要消耗多少千克?最多又为多少?,25千克,1000千克,4)在传递率

5、不变的情况下,若B消失,则C的数量将怎样?,最大传递效率 最短食物链,减少,4、下图所示为某湖泊生态系统数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106 kJ。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18872106 kJ。但其中118761106 kJ的能量未被利用。请回答。(1)请将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数填写在图中的方框内,这部分能量是_所固定的太阳能。,生产者,111,(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_%,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_%。(3)次级消费者通过异化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的百分比是_。,111,1

6、.83.0=60%,13.5,20,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环境中 无机物,光合作用,植物的 有机物,取食,动物的 有机物,呼吸,分 解 者 获 得 有 机 物,分解作用,物质循环特点:1.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循环圈中周而复始,往复循环,参与循环的物质数量恒定、不增不减、重复利用;2.一个完善生态系统,不需要从外界获得任何物质补给,就能长期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燃料燃烧,动物摄食,大气中的CO2,光 合 作 用,分 解 作 用,动植物的遗体和粪尿,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泥炭、煤、石油,燃 烧,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有机物,只有分解者能够将死的有机物

7、无机物,保证了物质的再利用,分解者是物质循环的关键。,只有生产者能够将无机物有机物,生产者是物质循环的基础。,(二)碳循环,在碳循环中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生产者,无机环境,分解者,消费者,1、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落B丁的CO2含量减少,将导致臭氧层破坏C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D丙1同化量越大,丙2的同化量越小,C,课堂练习,思考:,(1)碳循环的形式:(2)碳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3)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4)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5)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6)碳进入大气的途径:,CO2;,CO

8、2和碳酸盐;,食物链;,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含碳燃料的燃烧,含碳有机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社会热点:温室效应,1、温室气体:,CO2过多,2、CO2增多的原因,含碳燃料的大量燃烧森林、草原等植被的破坏,3、温室效应的危害,气候变暖,极地冰川加速融化,沿海城市被淹没,农田减少,粮食减产,4.缓解措施,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4.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互关系,联系,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二者相互伴随,相辅相承,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区别,特点,范围,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有机物形式流动,以组成生物体的 元素的形式循环,全球性、反复循环,全球生物圈,形式,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9、动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单向流动、逐级递减,食物链、食物网,2、据图回答:该食物网有_条食物链组成。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若给植物喷洒不易分解的农药(DDT),这种农药在_体内浓度最高。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_。,7,鹰,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植物昆虫蛙蛇鹰,植物昆虫鸟蛇鹰,3、根据下表回答问题:写出草原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分析重金属元素在食物链各生物体内的规律:。,草鼠猫头鹰秃鹫,越高一级的生物,重金属含量越高。,4右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及能量流动图解,回答问题。图中D表示_。能量在逐级递减中,传递率按20计算,若狐获得的能量是8千焦,传递给狼

10、的能量为_千焦。图中各营养级通过A作用被消耗,通过B利用,而B又通过C被消耗。,太阳能,1.6,呼吸,分解者,呼吸作用,5、下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符合图中表示的信息的是()A图中表示的生理过程时呼吸作用B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C图中乙丙丁三者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D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在丁这一级生物体内积累最多,D,6识图作答:1)写出的生理过程及产生CO2的方式。2)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形式进行循环。3)碳循环中最简单的循环途径是在和大气之间的循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呼吸作用燃烧,CO2,绿色植物,7、下表是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在一个达

11、到生态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所含有的总能量和残留农药DDT的平均浓度。,(1)甲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_,(2)写出四个种群的最简单的能量流动渠道,(3)在能量流动的渠道中,_越高,生物体的DDT浓度越高。,生产者,营养级,(2)碳元素在大气中与A,B,C之间的流动是以_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A为_ B为_C为_ D为_,(3)图中DC过程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CD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BD过程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AB与CB是通过_实现的。,8、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_固定太阳能开始.,生产者,CO2,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非生物成分,光合,呼吸,呼吸,微

12、生物分解作用,9、右图所示,是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模拟池塘 生态系统制作的一个封闭生态瓶,请根据图回答:1)这个生态瓶应放在的地方,这样可以使金鱼藻、绿萍。2)在这个生态瓶中,金鱼藻,绿萍为虾等提供和;虾等为绿萍等提供,所以二者能共存。3)使金鱼藻、绿萍、虾和螺蛳能长期生存,生态瓶中还必须有的一种生物成分是。4)生态瓶放置在明亮的窗台上,那么生态瓶中早晨时水溶液的PH_(、或)傍晚时水溶液的PH,有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放出氧气,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分解者,10、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请回答:,草C,昆虫D,鸟E,B,F,A,(1).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固定 开始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2)BCO2进入C所进行的生化反应的反应式是。,3.E是消费者,它用于飞翔、捕食等生命活动的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图中的。4.图中的A进入C,首先形成 内不稳定的化学能,然后又转移到 中,成为稳定的化学能。,C 草,A 太阳能,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次级,A太阳光能,ATP,糖类等有机物,光能叶绿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