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章人口分布与迁移.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00638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章人口分布与迁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三章人口分布与迁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三章人口分布与迁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三章人口分布与迁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三章人口分布与迁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章人口分布与迁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章人口分布与迁移.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人口分布与迁移,第一节 人口分布,一、人口分布指一定时间内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人口密度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人口算术密度 人口密度 农业人口密度 比较密度 营养密度,二、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一)人口分布不均衡从全球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就地区看:主要分布在四大片区从各大州看;分布不平衡从国家看,分布不平衡1、水陆分布不均衡2、南北半球分布不均衡3、沿海与内地分布不均衡4、高原与平原人口分布不均衡,(二)人口分布特征,1、中低纬指向2、近海岸指向3、平原指向,(三)世界人口分布密集区1、东亚和东南亚2

2、、南亚3、欧洲4、北美洲东部 这4个人类大陆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但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2/3以上。,三、中国人口分布(一)、人口分布不均衡 东南密集,西北稀疏 瑷珲腾冲人口分布线(二)、人口明显集中于沿海地区(三)、人口的低地指向性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一)自然因素1、气候2、地形3、土壤4、水体5、矿产资源,(二)社会经济因素1、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2、经济发展水平3、经济活动方式4、交通运输条件(三)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第二节 人口迁移,一、概述(一)概念 人口迁移(population migration)一般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是人口变

3、动的一个方面;则是人口变动的另一个方面 人口流动人口移动 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特点:,A、空间移动(行政区变化),B、时间较长(大约1年以上),C、改变住所,概念: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人口迁移的形式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国内迁移 移民 范围 国际迁移 外籍工人 永久性迁移 国际难民 时间 定期迁移 国际人才流动人口迁移 季节性迁移 暂时性迁移 有组织移民 组织性 自发移民 民族大迁移 集团迁移 游牧性迁移 迁移数量 个人迁移 殖民性迁移,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2.分类,按地理范围划分,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2.分类,

4、按迁移方向划分,农村城市,城市农村,农村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由农村城市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1、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A、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B、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C、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D、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2、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哪些是国际迁移()哪些是国内迁移()A 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B 19世纪末,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C 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D 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BCD,AB,CD,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5、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气候 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身体,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从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并通过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而影响人口迁移。,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淡水 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布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荒漠化与移民,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土壤 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农业 生产有着特别的重要意义,因而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生产发展、特别是制造业

6、发展的基础。,本溪市,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人口迁移的基本动因。,深圳市,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2.经济因素,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相对地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从而促进了人口迁移。,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3.政治因素,政策。国家人口流动政策会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3.政治因素,战争 战争是对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和秩序的破坏,并常常引发人口迁移。,阿富汗难民,里约热内卢,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3.政治因素,政治中心改变 一

7、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也常常引发人口迁移。,巴西利亚,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4.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的发展。改变了人口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4.社会文化因素,家庭和婚姻。婚姻是影响青年人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4.社会文化因素,宗教信仰、种族和民族差异,人口迁移基本原因:人口、生活资料在地区、数量上的不平衡,以及生存环境的差别。,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大庆、攀枝花吸引大量工

8、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80年代以来我国中西部人口大量迁向东南沿海城市90年代后期向西部迁移人口增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白人大量移向美洲南宋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2001年阿富汗大量难民流入巴基斯坦等国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区人口分别向南北迁移“三峡”移民,(大型工程建设),(美国反恐战争),(首都变迁),(沙漠化加剧),(掠夺资源占用土地),(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政策优惠),(矿产资源开发),三、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原始时期 植物果实和猎物逐水草而居,完全属于自然,与动物的迁徙类似。,三、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农业时期 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

9、农业人口的相对稳定性,但人口数量的增长又进行了为寻找新的土地的迁移。,开发北大荒,三、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工业社会时期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力以及市场的重新配置,要求劳动力不断进行迁移,已达到上述配置的变化。,广州火车站的民工潮,三、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对迁入地 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但也能加剧生态环境问题,增大人口压力。,2.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海口的民工村,三、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对迁出地 加强对外联系,缓解人口压力,增加收入,但也造成人才流失。,2.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练习,1.有关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环境因素一

10、直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B.自然环境因素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C.矿产资源开发不会引起相应的人口迁移和流动D.家庭原因引起的人口迁移也属于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B,练习,上图中显示了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2.阶段(2)最有可能的是()A原始农业 B种植业 C工业化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3.影响(3)、(4)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的是()A自然环境 B国家政策 C社会经济 D战争,B,C,(二)人口迁移的主要空间取向1、英国人口统计学家拉文斯坦(E.G.Ravenstein.1834-1913)提出7条迁移法则,分别是:(1)大部分的移民是短距离迁移,大都市的人口增长主要是人口迁移结

11、果(2)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它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3)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4)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与作者所处时代有关)(5)短距离迁移女性居多,长距离迁移男性居多(6)大部分移民是年青人(7)主要从农业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动机以经济为主 迁移的发生率与源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成反比。,2、李(E.S.Lee)于1966年指出国内迁移与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及国内人们自身的差异有关。就迁移规模而言:(1)特定地域内的迁移规模因包括该地域的区域的多样性程度而不同(2)迁移规模因人口密度而变化(3)迁移规模与克服干预障碍的难度有关(4)迁移规模因经济波动而变化(5)除

12、非严格阻止,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迁移的规模与速度趋于上升,(三)人口迁移的时间形式 在研究人口迁移的时候,我们不仅关心迁出区(源)与迁入区(的),我们还应关心其时间因素。弄清楚这几个问题。a.在人的一生中迁移是如何发展的,与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的变化或主要事件的关系如何?b.特定类型地区间人口迁移的程度?c.循环和返回迁移到同一地址或地方的程度如何?d.在同一居住地或地方生活的人口比例?e.个人在其一生或特定时间段内迁移的频率?,社会学家(地理学家)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来研究迁移随时间的变化。a.居住历史分析 分析内容(1)生活史(2)迁移类型(3)迁移者与逗留者(4)居住持续时间 b.随机方法 随机模型在迁移研究中的吸引力在于其简单然而也是有效的方法,即从容易获得的经验数据中推导迁移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