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标准解读.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02838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1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合肥少儿艺术学校 戴萍,一、课程性质,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

2、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二、课程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三、课程设计思路,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综合性和探究性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分学段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教学更大的空间,四、课程总目标,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如下:“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

3、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过程与方法),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知识与技能);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过程与方法),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知识与技能)。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过程与方法),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过程与方法),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改进与

4、增加之处,激发创意(原为“激发创造精神”);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原为“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改善环境与生活(原为“美化环境与生活”);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原为“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一)“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目标,“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以下目标:1.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运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主要侧重“知识与技能”)2.通过对各

5、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主要侧重“过程与方法”)3.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主要侧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美术语言一览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以下目标:1.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与价值以及“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知道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关注身边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侧重“知识与技能”)2.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意图选择媒材,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进行初步的设计和制作

6、活动,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主要侧重“过程与方法”)3.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主要侧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目标,(三)“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目标,“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以下目标:1.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主要侧重“知识与技能”)2.学会从多角度

7、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主要侧重“过程与方法”)3.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主要侧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四)“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目标,“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以下目标:1.了解美术各学习领域的联系,以及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逐步学会以议题为中心、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方法,增强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主

8、要侧重“知识与技能”)2.认识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学习成果。(主要侧重“过程与方法”)3.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主要侧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五、课程内容,第一学段(12年级)“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第二学段(34年级)“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第三学段(56年级)“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第四学段(79年级)“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第四学段(79年级)“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欣赏新媒体艺术作品,了解科技发展与美术创作的关系。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美术现象及相关图片报道,

9、进行简单的解读、分析和评述。,六、教学建议,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多给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七、评价建议,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评价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鼓励运用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和课堂讨论等质性评价方法,八、教材编写建议,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美术教材实现内容组织的综合性和合理性妥善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鼓励美术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九、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

10、议,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条件完善美术教学的基本材料和设置丰富美术教学的图书和影像资源拓展校外美术教学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网络美术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条件在美术学习中,必备的美术学习工具和材料包括绘画工具、材料和泥工工具、材料。19年级的学生必备画笔、颜料和美术专用纸张。完善美术教学的基本材料和设置在美术教学中,必备的美术教学设备与器材包括素描、水彩画、水粉画、中国画、版画等绘画工具、材料;泥工工具、材料;美术专用教室、储藏教具、工具、材料的场所以及展示学生美术作品的场所;可供美术课使用的计算机软件等。,为实现美术课程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