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法解读.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04675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防治法解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职业病防治法解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职业病防治法解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职业病防治法解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职业病防治法解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病防治法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防治法解读.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解读,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解读,引言,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引 言,引 言,看看我国的职业卫生现状,2005-2010年我国职业病发病情况统计,引 言,看看我国的职业卫生现状,职业病种类分布(2010年),引 言,看看我国的职业卫生现状,引 言,看看我国的职业卫生现状,引 言,看看我国的职业卫生现状,引 言,看看我国的职业卫生现状,职业病行业分布,引 言,看看我国的职业卫生现状,存在的问题,发病人数多各类职业病新发病例 1.6万/年分布行业广超过30多个行业,以煤炭、冶金、建材、有色金属、机械、化工等最为严重遗留的包袱重体检率低,只有2030%报告体系不健全,漏报率高达3037%仅现患

2、的尘肺病可能不少于100万人,“,职业病防治法解读,我国职业卫生法律体系,我国职业卫生法律体系,1,目前,以职业病防治法为基础法的我国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我国职业卫生法律体系,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尘肺病防治条例,放射卫生配套规章: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防护器材、含放射性产品管理放射事故管理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核设施放射卫生防护管理,职业卫生配套规章: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职业病目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建

3、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我国职业卫生法律体系,1,职业病防治中有关法律关系,职业病防治法解读,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2,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根据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十

4、一部法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四次修正,职业病防治法,2,内容共7章,85条: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前期预防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第四章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第五章 监督检查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七章 附 则,职业病防治法,2,职业病防治的基本方针,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01,职业病防治法,2,职业病的范围,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

5、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02,职业病防治法,2,职业病的范围,构成法定职业病的四个要件:,四个要件任缺其一都不属本法所称职业病,02,职业病防治法,2,职业病的范围,职业病危害因素 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02,职业病防治法,2,职业病的范围,职业病 分类及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1957年我国首次发布了关于试行“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职业病确定为14种1987年11月卫生部、原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发布了职业病范围和

6、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职业病定为九大类99种,十类 132种,02,职业病防治法,2,职业病的范围,职业病 分类及目录:,2002年,为配合职业病防治法的实施,原卫生部联合原劳动保障部发布了职业病目录,将职业病增加到10类115种。2013年3月印发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目前的职业病目录为10类132种,十类 132种,02,职业病防治法,2,职业病的范围,职业病 分类及目录:,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1.中暑 2.减压病 3.高原病 4.航空病5.手臂振动病等,02,职业病防治法,2,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职责,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

7、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03,职业病防治法,2,职业卫生防治工作的五个主要关口,2,第二关口,3,4,第四关口,5,第五关口,第一关口,1,第三关口,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前期预防,维护和保障职业病人权益,监督检查,法律责任,职业病防治法,2,职业病的前期预防,04,第一个关口,职业病防治法,2,职业病的前期预防,04,第一个关口,建设项目卫生审查,可行性论证,批准建设,设 计,施 工,立 项,竣工验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防护设施设计审查,危害控制效果评

8、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病防治法,2,职业病的前期预防,04,第一个关口,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之日起30日内,作出审核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新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治法,2,职业病的前期预防,04,第一个关口,“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配套规章: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

9、办法(安监总局第51号令),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验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防治法,2,职业病的前期预防,04,第一个关口,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国家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职业病防治法,2,职业病的前期预防,04,第一个关口,1登录申报系统注册;2在线填写和提交申报表;3安全监管部门审查备案;4打印申报表并签字盖章,按规定报送地方安全监管部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

10、院http,职业病防治法,2,职业病的前期预防,04,第一个关口,中央企业、省属企业及其所属用人单位向其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监部门申报。其他用人单位向其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监部门申报。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及时、如实地申报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申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安监总局48号令,职业病防治法,2,职业病的前期预防,04,第一个关口,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给予资质认可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配套规章:职业

11、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监总局第50号令),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病防治法,2,职业病的前期预防,04,第一个关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从高到低分为甲级、乙级、丙级三个等级。截止2012年,全国共有48家具有甲级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监总局50号令,职业病防治法,2,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05,第二个关口,明确劳动工作过程中职业病防治要求明确用人单位在用人过程中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法定义务和责任明确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利有关组织和社团的职责,立法意图,职业病防治法,2,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05,第二个关口,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

12、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职业病防治法,2,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05,第二个关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其他的劳动者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劳动者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1设置机构和配备管理人员,职业病防

13、治法,2,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05,第二个关口,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2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病防治法,2,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05,第二个关口,职业健康监护: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姻、文化程度、嗜好等情况;劳动者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病诊疗资料,2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病防

14、治法,2,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05,第二个关口,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未建立或者落实职业健康监护制度的;未根据职业健康检查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的;不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的。,2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病防治法,2,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05,第二个关口,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的;未按照规定在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的。,2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病防治法,2,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

15、理,05,第二个关口,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治理,并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安排孕期、哺乳期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的;,2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病防治法,2,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05,第二个关口,3职业危害公告和警示,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职业病防治法,2,劳动过程中的防护

16、与管理,05,第二个关口,3职业危害公告和警示,配套法规: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当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高毒作业场所应当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设置通讯报警设备。,职业病防治法,2,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05,第二个关口,4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检测和评价,日常监测系统处于正常状态由生产单位完成定期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由资质认可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配套法规: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至少每一个月对高毒作业场所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检测;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

17、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防治法,2,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05,第二个关口,4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检测和评价,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完成。,职业病防治法,2,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05,第二个关口,4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检测和评价,有下述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初次申请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或者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申请换证的;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职业病防治法,2

18、,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05,第二个关口,5职业健康检查制度,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职业健康检查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病防治法,2,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05,第二个关口,6对未成年工和女职工劳动保护,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配套法规: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用人单位不得

19、安排未成年人和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职业病防治法,2,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05,第二个关口,7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获得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获得职业卫生防护接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服务知情权:危害、危害后果、防护条件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拒绝强令违章操作、冒险作业批评、检举、控告参与民主管理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要求并获得健康损害赔偿,职业病防治法,2,维护和保障职业病人的权益,06,第三个关口,立法意图,体现保护受害者和职业病患者权益理顺职业病诊断、鉴定程序,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与现有医政管理法律法规衔接与现有职业病待遇规定和社会保障立法相衔接,

20、职业病防治法,2,维护和保障职业病人的权益,06,第三个关口,职业病诊断,1职业病的诊断机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病诊断,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内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名单。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职业病防治法,2,维护和保障职业病人的权益,06,第三个关口,职业病诊断,目前,XXX省(市)共有获得职业病诊断资质的机构XX家。XXXXXXXX XXXXXXX,1职业病的诊断机构,职业病防治法,2,维护和保障职业病人的

21、权益,06,第三个关口,职业病诊断,2诊断人员,执业医师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三人以上集体诊断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诊断医师共同签署诊断机构审核盖章,职业病防治法,2,维护和保障职业病人的权益,06,第三个关口,职业病诊断,2诊断人员,配套法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卫生部24号令当事人对诊断有疑义的,可在收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30日内,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职业病防治法,2,维护和保障职业病人的权益,06,第三个关口,职业病诊断,3诊断需要哪些资料?,身份证明:身份证,工厂工作证明;职业史:在什么工厂、什么工种,干了多长时间,接触哪些有毒害因素,有毒害因素的检测评价报告,以及工作过程中的防护情

22、况等;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进厂时的上岗体检、工作后的定期体检;健康损害资料,即看病就医的病历记录等。,职业病防治法,2,维护和保障职业病人的权益,06,第三个关口,职业病诊断,4诊断依据和原则,依据职业史、既往史职业危害接触史、现场检测与评价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等原则: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应当诊断为职业病。,职业病防治法,2,维护和保障职业病人的权益,06,第三个关口,职业病病人保障,1疑似职业病人保障,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告知劳动者本人并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及时安排诊断;诊断期间不得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

23、人单位承担。,职业病防治法,2,维护和保障职业病人的权益,06,第三个关口,职业病病人保障,2职业病人保障,安排其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和获得民事赔偿。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险的规定执行。,职业病防治法,2,维护和保障职业病人的权益,06,第三个关口,职业病病人保障,3工作单位变更的规定,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

24、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单位承担;最后的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该职业病是先前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职业病防治法,2,职业病防治监督检查,07,第四个关口,卫生行政部门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注意两个部门调整以后的职责分工!,64,职业病防治法,2,法律责任,08,第五个关口,01,罚种:责令限期改正、警告、罚款、责令停止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责令停止使用、责令限期治理、责令停建、责令关闭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取消技术服务资格等处罚额度最高达到50万元,行政责任,02,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重大责任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刑事责任,03,承担健康损害赔偿责任,民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