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内镜、色素内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大内镜、色素内镜.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色素内镜一概述色素内镜Chromoendoscopy又称染色内镜Staining-endoscopy,指通过各种途径, 如口服、直接喷洒、注射等等,将色素染料导入内镜下要观察的黏膜,使病灶与正常黏膜颜 色比照更加突出,有利于病变的检出与诊断。1966年日本学者Yamakawa最先发明了内镜 染色技术,至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染色、显色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技术在临床得到 了广泛应用。二色素内镜的操作1. 内镜适用染色剂条件:1无毒无害;2对黏膜有良好的亲合性3既能使病变形成形成色彩比照,又能如实反映黏膜细微的变化4价廉易得2. 色素投入途径:(1)直接法:即在内镜下直接喷洒色素的方法。(
2、2)间接法:经口服色素后再进行内镜观察的方法。3. 常用染色方法1Lugol碘液染色 染色原理:正常食管鳞状扁平上皮细胞富含糖原,糖原遇碘后呈棕色,而癌变组织、 异型增生上皮细胞因糖原明显减少或消失而成染色不良的淡染状态或不染状态。 适用范围:Lugol碘液染色主要用于食管黏膜的内镜检查。 操作方法:常用浓度为1.5%3%碘液在常规胃镜检查后用洗涤喷雾管均匀喷洒于 病变部位,约10秒钟后立即用温水冲洗吸引后观察,必要时可重复喷染,总量为1020ml。 内镜下表现:正常食管黏膜染成褐色,呈褐色草席纹状,病变部位为不染区或淡 染区(参见图1)。图1 A常规内镜下食管黏膜表现B Lugol碘液染色后
3、可见不染区本图引自 Vdronique Meyer et al,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1997; 45(6):480-4 注意事项:在染色前应注意患者有无碘过敏;碘液具有刺激性,可引起患者胸痛、 恶心、呕吐、烧心等症状,故在操作前应向患者充分交待;染色时应尽量选用比较稀的碘液, 尽量减少碘液的用量,结束后可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将胃内残留的碘液吸掉,必要时可用硫代 硫酸钠中和;食管良性溃疡、炎症、异型增生等病变碘染后也可呈现淡染或不染,因此碘染 对食管良恶性病变的鉴别缺乏特异性。(2) 甲苯胺蓝toluidine blue染色 染色原理:恶性细胞DNA含量比正常细胞
4、要丰富,而其细胞间隙和膜间小管比正 常细胞大,所以染料易渗入肿瘤细胞,使细胞核染色。甲苯胺蓝吸收后呈变色反应性蓝色色 素。 使用范围:主要用于诊断食管异型增生、Barrett食管以及食管癌。 操作方法:甲苯胺蓝染色常用浓度为2%,可将甲苯胺蓝喷洒于病变组织后立即用 清水冲洗后再观察,总量约为810ml。 内镜下表现:正常上皮及基底层上皮内癌均不染色,糜烂、溃疡、异型增生及癌 变组织呈青紫色,病灶外表的坏死物质及纤维蛋白等着色最浓,其次为癌细胞、异型增生细 胞。 注意事项:甲苯胺蓝用量过大时可引起胃部不适;经尿液排出时可刺激膀胱和尿道; 不能区分癌变及重度异型增生;不能诊断外表上皮正常的病变。(
5、3) 亚甲蓝(methylene blue)染色 亚甲蓝又称美蓝,是一种吸收性染料,它可使肠上皮 化生组织、坏死组织以及白苔着色参见图2,但正常胃黏膜不染色,此方法不易发现异 型增生及癌变,因此美蓝染色主要用于诊断Barrett食管及胃部的肠上皮化生。通常使用 0.25%0.5%美蓝喷洒,2分钟后以清水冲洗后再进行观察,较难着色的部位可用0.5%碳酸 氢钠冲洗后再喷洒。也可口服美蓝胶囊100150mg后让患者充分转动身体后再行胃镜检查。图2亚甲蓝染色后胃小凹形态引自王沧海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5; 223: 1646(4) 靛胭脂染色 靛胭脂也是一种比照性染料,它可以沉淀在病变的凹槽中,显
6、示黏膜 的凹凸变化,有利于扁平病变的检出参见图3。主要用于结肠息肉、炎症、溃疡、侧向 生长型肿瘤等病变的检出。结肠息肉性病变色素内镜下表现常用Kudo分型,具体如下:I 型小窝呈圆点状;II型小窝呈乳头状或星状;IIIs型小管圆形;IIIL型大管圆形;IV型脑回 状;VI型小窝不规则;VN型小窝缺如无结构。I型为正常结肠黏膜,II型为炎症,IIIL型见 于管状腺瘤,IIIs型小管圆形为肿瘤压迫所致,见于凹陷性癌,IV型见于绒毛状腺瘤,VI 型见于早期癌变,VN型为肿瘤破坏腺体所致,见于进展期癌变。A染色前B染色后图3侧向生长型肿瘤靛胭脂染色前后内镜下表现引自刘思德等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5
7、; 104: 2326(5) 刚果红染色 染色原理:刚果红是一种功能性染色指示剂,它可随胃黏膜pH值的不同而呈现不 同的颜色,pH5.2时为红色。 使用范围:常用此方法来测定胃酸分泌功能,特别是诊断萎缩性胃炎。 操作方法:常用0.3%刚果红及0.2ml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喷洒,总量约3050ml, 可肌注五肽促胃液素约1530分钟后观察胃黏膜着色情况。 内镜下表现:正常胃粘膜呈蓝黑色,变色区提示有胃酸分泌功能,不变色的部位说 明缺乏胃酸分泌。位于变色区有胃酸分泌的胃息肉多为腺体囊性扩张,位于变色区无胃酸分 泌的胃息肉多为增生性改变,位于不变色区且无胃酸分泌的胃息肉多伴有严重的炎症及肠上 皮化化生,
8、组织学主要为异型增生,此类息肉易癌变,应密切随访。(6) 荧光素钠染色荧光素钠通过相应滤光片产生光或以激光激发,在胃癌病灶上呈现 黄绿色荧光,常用10%碱性溶液5ml 口服或静脉注射。(7) 联合染色法:可同时使用两种染色剂以到达颜色剂之间相互映衬,有利于病变的检 出。常用的联合染色方法包括:甲苯胺蓝-复方碘溶液染色法、亚甲蓝-靛胭脂染色法、亚甲 蓝-刚果红染色法等等,除甲苯胺蓝-复方碘溶液染色法用于诊断食管糜烂性炎症外,其余方 法主要用于胃部癌变的检查。4. 色素内镜操作前准备问清患者过敏史;消化道黏膜通常附有黏液,因此染色前应将黏液去掉以减少黏液对内 镜观察的影响,可用注射器吸取3050m
9、l含有去泡剂的温水进行冲洗,冲洗液不应直接冲 击病变部位,而应冲击边缘,以防造成粘膜损伤;假设粘液较多,可加用蛋白酶来去除。三适应证同普通消化内镜检查的病例四禁忌证1. 对染色剂过敏的患者2.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禁用碘染色3. 因尿素-酚红、尿素-麝香草酚染色有产生高血氨的危险,故肝硬化患者慎用4. 食管、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5. 严重心、肺、肾、脑功能不全及多脏器衰竭者6.五1.2.3.4.5.6.7.精神疾病及意识障碍不能配合者合并症染色剂过敏反应因染色剂而造成的胸痛、烧心、反流等不适咽部感染消化道感染颞下颌关节脱位出血心脑血管意外二、放大内镜所谓放大内镜观察是通过对消化道黏膜细微形态的内
10、镜观察,对以腺管开口部的小窝 和绒毛的形态为中心进行的观察定义为放大观察。放大内镜兼有常规内镜和放大观察的双重 功能,放大内镜可通过调节内镜前端的可动镜头将常规内镜观察状态转变成窄角、放大倍率 高的放大观察状态,它可以将常规内镜所见病变放大35170倍再行观察,一般在常规镜检 发现病变后再用放大内镜进行近距离观察,可局部喷洒0.3%Lugol碘液或0.2%靛胭脂,使 病变部位在放大内镜下观察得更加清晰,因此又称放大色素内镜。放大内镜与普通内镜原理 基本相同,放大内镜在物镜与导电光纤或微型摄像机之间装有不同倍数的放大镜头,像素密 集,参考单位约为的点状或线状微细形态。(一)放大内镜与食管疾病的诊
11、断1. 正常食管黏膜 经碘液染色后的正常食管黏膜在常规内镜下呈棕色,经放大内镜放大 后可见白色点状分布,这是由于上皮下乳头部的棘细胞层较薄,而乳头之间的棘细胞层较厚, 因此乳头部呈现白色,而乳头之间呈现棕色。并可见乳头内血管,直径约为1015 rm。2. 碘不染病灶 碘不染色病灶主要分为3种类型:A型白色点状乳头形态大,呈颗粒状, 互不融合;B型染色不明显,乳头形态大小不等,互相融合;C型为显著不染色,其内部无 结构。A型多无组织学特异性,B型多为限于乳头高度的异型细胞增生和基底细胞附近的高 度的炎症细胞浸润,C型多为异型细胞增殖到破坏乳头结构的程度,或高度炎症引起无结构 的改变,甚至癌变。3
12、. 食管上皮乳头内血管乳头内血管可分为四型:1型为乳头内血管不明显或细直线状, 多为正常黏膜所见;2型乳头内血管呈螺旋状,血管延长增宽,间距相等,多为正常黏膜或 炎症;3型乳头状血管呈螺旋状,间距及血管直径不等,半数为上皮内癌;4型超过乳头排 列不规则的血管,肿瘤性血管可能性较大,其中95%到达黏膜肌层或更深。也可用放大内 镜观察的肿瘤外表微血管结构变化来判断肿瘤的侵袭深度。m1期只有乳头内毛细血管环 (int rapapillary capillary loops, IPCL)扩张,m2期IPCL既有扩张又有延长,m3期表现为 IPCL变形和肿瘤血管混合存在,sm型则完全被粗大的肿瘤血管替代
13、。以上放大内镜分型 与组织病理学的侵润深度分型有高达83. 3 %的一致性。4. Barrett食管和食管癌Barrett食管与食管腺癌的发生有相关性,临床上呈柱状排列的 特殊柱状上皮specialized columnar epithelium, SCE是癌前病变的重要标志。放大内镜下 管状及绒毛状胃小凹的形态多为肠上皮化生,有癌变可能。(二)放大内镜与胃部疾病的诊断1. 正常及胃炎时胃黏膜 胃部的放大胃镜主要选用亚甲蓝进行染色,放大内镜主要观察胃 部粘膜腺体的情况,大致分为6型:1型圆点状,主要见于胃底和胃体;2型棒状,主要位 于正常胃窦;3型脑回状,见于胃窦;4型卵圆状、鳞片状、网格状,
14、见于肠上皮化生;5型绒毛状或指状,见于肠上皮化生;6型稀疏状,鉴于黏膜萎缩参见图4。放大内镜观察 浅表性胃炎表现为:小凹呈短小棒状或圆点状规则性分布,常可见小凹开口模糊、散在红斑; 萎缩性胃炎胃炎表现为:小凹轮廓模糊、排列紊乱甚至呈树枝样或绒毛状改变,或出现点、 线、片状小凹稀疏消失区,甚至呈条带状疤痕样改变。B 2型棒状A 1型圆点状D 4型卵圆状C 3型脑回状F 5型卷曲的绒毛状E 5型绒毛状或指状H亚甲蓝染色后的5型G 6型腺体稀疏紊乱图4放大内镜下胃小凹的形态分型 引自王沧海等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5;22 3: 16462. 消化性溃疡 放大内镜主要用于观察溃疡的瘢痕,溃疡瘢痕在放大
15、内镜下分为:Sa粗大 的再生黏膜中心无结构的凹陷;Sb粗大的再生黏膜覆盖到溃疡中心;Sc成熟的再生黏膜。 消化性溃疡在常规内镜下即可观察到,但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时溃疡停留在Sa和Sb则易复 发,假设停留在Sc则无复发。3.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胃黏膜微细形态分为:Z - 0型,可见到集合静脉和真毛细血管,胃 小凹呈针孔样外观;Z - 1型,只有真毛细血管而无集合静脉;Z - 2型,有白色的胃小凹和 小沟,没有集合静脉和真毛细血管;Z - 3型,小凹开口广泛增大,周围发红。Z - 0型为没 有Hp感染的正常胃黏膜,而Z - 1型、Z - 2型及Z- 3型均有Hp感染的存在。放大内镜 还可用于观察H
16、p根除治疗的效果。并发现成功根除Hp后放大内镜可观察到以下三种变化: 胃小凹之间的红斑和/肿胀消失;白的小凹变成针孔状;集合静脉重新出现。4. 胃癌 胃癌因组织形态的不同,在放大胃镜下的形态也不尽相同。高分化管状腺癌表现 为特有的C形态,乳头状腺癌的表现为不规则的C形态,而没有腺管的印戒细胞癌和低分 化管状腺腺癌的特征性表现为无结构部分和大小形态不整的再生黏膜形态。因此很难从放大 胃镜上对胃癌进行分类确诊。三放大内镜与结肠疾病的诊断1. 放大结肠镜检查方法基本方法同单人结肠镜操作法,因为使用变焦放大观察时,必须 精密掌握镜头先端部与黏膜间的距离,最适距离约2mm,且要保持镜身稳定,只有单人操
17、作才能精确控制镜身及先端部,因此采用单人操作法。放大结肠镜检查前同样先行常规结肠 镜检查,然后再针对病变部位进行染色以便进行放大内镜的观察。常用染色剂为0.2%靛胭 脂2. 放大结肠镜对结肠疾病的诊断 放大内镜下对结肠黏膜常用Kudo分型,具体如下:I 型圆点状;II型呈星芒状;IIIs型小管圆形隐窝;口匕型管状隐窝;IV型脑回状;VI型小 窝不规则;vn型小窝缺如无结构:I型为正常结肠黏膜,II型为炎症,IIIL型见于管状腺瘤, IIIs型小管圆形为肿瘤压迫所致,见于凹陷性癌,IV型见于绒毛状腺瘤,vi型见于早期癌变, vn型为肿瘤破坏腺体所致,见于进展期癌变。放大结肠镜还可对病变的深度进行
18、初步判断, 根据隐窝类型分为非肿瘤性隐窝I、II型隐窝、肿瘤非浸润型隐窝IIIs、IIIL、IV型、 肿瘤浸润型V型隐窝。按照放大内镜判断肿瘤的浸润深度,非浸润性病变的准确性可达 99.4%,浸润型病变为80.0%。3. 放大结肠镜与溃疡性结肠炎表现为典型的隐窝病变以隐窝肿大、破坏及融合为特征, 可表现为典型的颗粒状结构、筛状结构及形成溃疡,残留的正常隐窝可增生形成粗绒毛状结 构参见图5染色后目部慕大约W梏后再% 密.雄的蛔题桩样肿穴隐富之间有A图5溃疡性结肠炎放大内镜下表现隐窝肿大及颗粒样结构 引自刘思德等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5; 102: 1168四适应证同普通消化内镜检查的病例。五禁
19、忌证1. 食管、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2. 严重心、肺、肾、脑功能不全及多脏器衰竭者3. 精神疾病及意识障碍不能配合者六合并症同普通胃镜。引用文献1. Vdronique Meyer, Pascal Burtin, Bruno Bour, et al. Endoscopic detection of early esophageal2. cancer in a high-risk population: does Lugol staining improve video endoscopy?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1997; 45(6):480-43. 王沧海等,放大内镜对胃粘膜场上皮化生及萎缩的观察研究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5;22(3):16464. 刘思德等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5;10(2):11685. 刘思德,姜泊,周殿元.放大结肠镜检查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5;10(4):23276. 李益农,陆星华消化内镜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