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作行动研究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如何作行动研究ppt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如何作行动研究?,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向明,学习目标,1、对行动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学术背景有所了解2、对教育行动研究有一些亲身体验3、能够尝试使用参与式方法学作教育行动研究,一、概念辨析和学术背景,1、个人思考:我所理解的“教育行动研究”是什么?2、蜂音小组:2人一组,讨论上述问题3、小组汇报,全体交流4、教师总结,请 思 考,什么是“研究”?,“研究”的定义,广义:对有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如:“经研究决定。”狭义: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技术,对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探究;以经验事实为依据,并将其上升为一般理论。如:“philosophical study 不是研究
2、”“行动研究是有行动无研究”?,这些说法反映了对“研究”的什么理解?,1、了解以便预测,预测以便控制。孔德2、社会现象是事物,应该被当作事物来看待。涂尔干3、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其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行解释性的理解,并从而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及结果予以因果性的解释。韦伯4、自然需要说明,而人需要理解。狄尔泰5、以往的哲学家只是在解释世界,然而重要的是要改变世界。马克思6、如果你希望了解它,那就去改变它。勒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类型,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范式,范式的定义(库恩,1968)常规科学反常时期非常规时期(科学的革命)常规科学范式是一个共同体成员共有的东西,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共有一个范式的人组
3、成作为持久而忘我努力的这种研究,强把大自然塞进由专业教育所提供的概念箱子里范式支配的首先是一群研究者而不是一个学科领域,经受过近似的教育和专业训练,钻研过同样的文献;交流相当充分,专业判断相当一致1、范式代表一个特定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构成的整体2、具体的谜题解答,被当作模型和范例包括定律、理论、应用和仪器如“托勒密天文学(或“哥白尼天文学”)、“亚里士多德动力学”(或“牛顿动力学”)、“微粒光学”(或“波动光学”),范式是“学科基质”(disciplinary matrix)1、符号:x,y,z2、信念:如热是物体构成部分的动能3、价值:如预言应该是精确的,定量预言比定性预
4、言更受欢迎4、范例:具体的问题解答,如自由落体运动,相似性,意会知识,社会科学研究的三种范式,1)实证主义代表人物:孔德(神学-形而上学-科学)、涂尔干(社会事实、集体意识)本体论:现实是真实存在的,可以被了解;社会过程与自然过程一样,独立于人的意志与行动的客观过程,具有客观规律性和齐一性,认识论:二元论的/客观主义的认识论;研究结果是真实的,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被发现;具有预测的正确性和控制的有效性方法论:实验的/操纵的程序和规求,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似;对假设进行证实或证伪;通过一套工具和程序对客观现实进行经验性探究;主要使用定量的方法,定量研究,一种运用调查、实验、测量、统计等量化的手段
5、来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从而判断教育现象的性质,发现内在规律,检验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问题举例,1、“后进生”的家庭背景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2、“后进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2)解释主义(后实证主义、建构主义),代表人物:狄尔泰(精神科学)、韦伯(理解社会学)、舒茨(社会现象学)、加芬格(常人方法学)、伽达默尔(阐释学)本体论:社会世界通过行动者的经验与解释,已形成了井然有序的秩序,有意义的行动=受制于规则的行动;社会现实具有地方性特点和时间维度,是参与各方此时此地的共同人为的建构;研究结果是被制造出来的,而不是被发现的,认识论,阐明社会世界有意义的秩序,探究其发
6、生和持续的机理认识只可能是部分的、局部的理解总是解释性理解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将心比心,共情交往的认识论,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互为主体第二度建构,方法论,从行动者的视角界定及解释人的行动本质直观,发掘一般人的自然态度关注特定情境阐释循环(全面性解释与局部探讨之间永无止境的辨证循环)主体间性,主位与客位的结合,视域的融合主要使用质的方法,质的研究的定义,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访谈、观察、实物分析),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质的研究问题举例,1、什么是“
7、后进生”?“后进生”是如何成为“后进生”的?2、教师、“好学生”、“后进生”是如何看待“后进生”现象的?3、教师在课堂上是如何对待“后进生”的?其行为对“后进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两种不同的世界观,量的研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质的研究: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复杂科学,3)批判理论,代表人物:黑格尔(辩证法)马克思(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革命实践者)弗洛依德(心理分析)法兰克福学派,本体论,现实中存在矛盾,矛盾促使事物变化否定之否定;实体是一种实现的过程异化:主体创造了客体,而客体却脱离主体的控制,反过来控制主体社会现实与社会思想之间存在辨证关系:人同时是认知者和行动者,社会既是认知的也是意志和行
8、动的对象;社会现实是人的行动及其后果构成的历史现实主义现实是由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种族和性别等塑造而成的,认识论,交往的/主观的认识论,研究结果受到价值观念的过滤研究是为了唤醒人们的真实意识,去除“虚假意识”反对实证主义,因其对现状持肯定态度人之意义或本质应以人的潜在可能性(而非实然状态)来界定,“完人”就是所有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实现的人;而完人的实现有赖于理想的社会组织,方法论,对话的/辨证的方法论;平等对话,批判反思解脱潜意识所造成的情绪困扰批评科学的自我误解,反对科技专家统治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不是直接的,必须通过意识的启蒙行动倾向主要使用质的方法,“行动研究”,性质:一种实践性很强的
9、研究取向研究主体:行动者即研究者,可与外来研究者合作;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研究的目的:发现问题,采取对策,提高反思能力,改进工作检验研究效果的标准:行动者的意识和能力是否有提高,问题是否解决,生存环境是否有改善,学术研究行动研究描述和解释教育改进教育置身教育之外置身教育之中关于教育为了教育研究者自己做行动者自己做,二、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做法,研究的主体:教与学的主体教师、学生研究的对象:教与学的动态过程研究的目的:教与学的质量提高研究的效果检验:教与学的观念和行为改进,确认问题,总结评估,行动研究案例(牙买加),问题:男生在学校学习不成功,很多男生辍学。,男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都不如
10、女生,外来研究者与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在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并设计了一个行动方案,根据教师们的经验,初步认为,男生缺乏学习兴趣可能与如下因素有关:1、男生的学习风格与女生不同,而大部分教师的教学风格比较单一,更适合女生(视觉型、倾听型、动作性)2、男生对有些学习科目不擅长(如语言)3、男生缺乏可效仿的榜样(如父亲、成功人士)4、男生的父亲对孩子的学习关心不够,教师们决定收集资料,进一步了解这个问题;外来研究者为他们提供有关指导。,教师们阅读有关文献,他们通过访谈和发问卷向家长、教师、男女生了解情况,他们在课堂上观察男生在不同时间有什么不同的行为,与女生的行为有什么不同,他们观察男女生对不同学习科目
11、的不同反应他们观察不同教师在使用不同教学方法时男女生的不同行为表现,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教师们随时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写反思笔记;同一所学校的教师定期讨论初步发现,并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三个月后,不同学校的教师又聚集在一起,对各自的发现进行分析;外来研究者也参与讨论,针对问题,他们决定尝试采取一系列不同的行动策略。,与此同时,他们将所发生的事情详细地记录下来。,有的教师定期对男生进行家访,与他们的父母交谈。,有的教师鼓励男生的父亲更经常地到学校来参加活动。,有的教师邀请体育明星到学校来与男生交谈,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采取一些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男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的教师尝试着每天至少对每一位男
12、生至少表扬一次。,然后,教师们又聚集在一起,分析采取对策后的效果;如果有的对策效果不大,则采取不同的对策。,此时,外来研究者又来了,协助教师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和提升,并敦促他们将研究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六个月后,不同学校的教师又聚集在一起,彼此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讨论遇到的困难和对策。外来的研究者也参与到讨论中,并对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行动研究的循环就如此这番地进行下去,一年过去了,教师开始评估自己的研究是否有效,男生的学习是否有提高。,他们使用了学生的考勤表、学生成绩记录单、男生及其父母在访谈中所说的话、课堂观察记录分析等来进行评估。,结果发现,男生的学习态度改变了,而且他们学到了一
13、些新的知识和技能!,本行动研究完成了一个循环常规的教育教学行动研究继续不断地进行下去.,注意:1、行动研究不是一种研究方法,而是一种研究取向,与学术研究相对应2、行动研究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包括量的方法(如问卷调查)和质的方法(如访谈、观察、实物分析、实地体验等),3、教育行动研究可以教师(甚至学生)自己做,也可以与外来研究者一起做外来研究者注意:给教师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协助教师建立持续开展研究的机制(校内、校际交流;激励机制)在需要时为教师提供支持将教师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公共知识,教师作行动研究的意义,提高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破除对
14、学术研究和专家的迷信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实践性知识,案例分析“通过教师的行动研究改进少数民族和女童教育现状的研究”,项目将围绕着调研、培训、实践、评估四个步骤组成调研的目的在于了解当地少数民族和女童教育的基本状况,以及中小学教师性别和民族观念的特征,分析其中所存在的偏差和误区。形成培训方案试点培训(乡、镇,4次,全员培训,预计150人)鼓励本土教师在项目结束之后继续开展工作评估监测和经验提升:通过行动研究的方式与教师继续保持互动,不断帮助教师反思教学中自身的偏见,并一起积极寻找解决的策略与方案。评估分为两大部分:对培训本身进行评估,考察培训是否达到了培训计划中所拟定的目标;对教师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15、,这不仅指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所获取的知识与感悟,而且指教师在教学行为上的实际变化,“行动研究”的类型,1、诊断的行动研究(diagnostic):提出改进建议,通常难以被实践者采纳2、经验的行动研究(empirical):追求“客观性”,可能“准确”(accurate),但是不“正确”(correct);信度高,但效度不高3、实验的行动研究(experimental):需要控制情境,结果难以迁移4、参与的行动研究(participant),技术理性,1)实际的问题可以有通用的解决办法2)这些解决的办法可以在实际情境之外的地方(如行政或研究中心)发展出来3)这些解决办法可以由出版物、训练或行政命令
16、等途径转换成实践者的行动研究开发应用推广的模式研究产生理论,理论被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应用的结果是生产出一套为特定消费群体服务的产品(如课程或教材);这套产品被推广给实践者(如教师),反思理性,1)复杂的实际问题需要特定的解决办法2)这些解决办法只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开发出来3)这些解决办法不能任意地使用到其他情境,但可以被其他实践者作为工作假设,并在自己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检验反对“研究开发应用推广”模式提倡“实践反思开发推广”模式“严谨”(rigor)与“相关”(relevance)谁更重要?,实践认识论,反对实证主义人的行为世界是有思想的人自己建构的“真实”在人的行动中最易于显现在人际互动中更能了
17、解人行为的意图、愿望、动机和利益考量人不仅是认知主体(真),而且是实践主体(善、美),缄默知识:我们知道的比我们能说的多专业人员有自己的“经验库”和典型范例将新的问题“看成”或“做成”熟悉的问题,并在不确定性中不断重构问题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信奉理论”与“使用理论”,两者通常不一致,导致目标与效果相悖“使用理论”是教师在成长中、在具体做的过程中形成的,真正指导教师的日常行动、但通常不被教师自己明确意识到,是说不出来的、隐性的、缄默的知识教师自己以及外部的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对教师行动的观察和记录,对其进行分析,使其显性化只有显性化之后,教师的“使用理论”才会成为分析的对象,教师的反思才有
18、可能,活动:分析反思笔记,1、个人阅读案例,并思考:这个反思笔记做得如何?长处在哪里?可以如何改进?2、小组讨论3、全体交流,行动中反思的步骤,1)行动2)对行动的描述:白描,将行动的主体、发生发展的过程、个人的思考详细记录下来3)对行动的描述的反思:分析自己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想,挖掘行动背后的理论4)对行动的描述的反思的反思:反思自己反思的方式、思维习惯和定式,同时在技术层面和人际互动层面上反思,如师生互动模式是民主协商的还是权威控制的,自己所处的教育系统和社会系统中的权力结构、自己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等,“参与”的重要性,1)民主的意义:当事人有权利参与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并使用他们认为有意义
19、的方式处理研究结果2)行为改变的需要:人的觉知对行为改变的重要性;知识不一定导致行动,但信念会改变行动;不仅要改变人的认知结构,还要改变人的价值观和情感3)群体行为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提 问,应用研究是不是行动研究?Research for action 是否“行动研究”?研究的目的是改进工作,研究的结果运用于工作改进在实地开展的研究是否是“行动研究”?研究者在“行动”,如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最重要的是:谁是研究的主体?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到底要达到什么效果?对比:“这是我们原来设计时计划达到的吗?”“这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吗?”,如何判断行动研究的效果?,行动研究使行动和研究之间、实践
20、和理论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促进当行动与研究之间、实践与理论之间因沟通不够而导致相互抱怨时,行动研究就会引起普遍关注 与其说“理论联系实际”,不如说“发现、总结、提升教师的实践理论、个人理论”?,学术界的理论有自己的逻辑体系和陈述话语,脱离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与教师的实践有隔膜;只能起“照亮”的作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变动不居的、个性化的、受情境制约的,有很多因素无法预料需要多做参与式实践活动,让问题暴露出来,分析教师的使用理论,然后再与学术理论相结合有了情境和自己的实践性知识作为支撑,教师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学术理论,研究结果和过程的多重性:技术层面与人际层面,实践者的行动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技术问题,
21、不仅仅是改变“问题”本身,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人,改变人与人的关系,改变人的觉知,改变人的行为世界当讨论事情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是在谈事情本身,而且在揣摩对方的态度;如果感到不安全,就不能正常思考研究的关系也是研究的对象、研究的素材,反思“教育”的本质人际的、“成人”的事业,“我们有必要认识到,对像教育、医疗和公共管理这样复杂的事务的研究,实际上是对关系的研究人与人之间形成的交往的、生产性的以及组织性的关系,而人本身又是身处于由语言(话语)、工作和权力组成的社会的,历史的环境当中的。而且我们应当认识到有一些研究力图通过参与到这样的关系当中去探索它们,并且通过改变人们参与它们的形式,改变他们的行为以及
22、他们对自身行为和行为所赖以产生的环境的理解”(Kemmis),研究的关系:“我们”和“他们”,我们不是在“教”他们,而是作为协助者,与他们一起做我们不可能直接告诉他们答案,直接告诉是学不会的,而且我们自己也不知道答案我们的态度和做法非常重要,稍微不注意就会“压迫”他们,这体现在教师依赖、甚至迷信专家;结果压抑了教师的主体性,使他们对自己的知识不信任我们需要示范一种平等的关系,以便教师能够在其他情境中迁移衡量我们的帮助是否有效,要看是否让他们把已经知道的东西说出来,让隐性的东西成为显性,并增强了自己的自尊和自信,今后能够自己从事类似的研究,不再依赖专家,三、体验行动研究,1、每人提出一个目前遇到的最大困惑2、与自己的同伴交流3、志愿分享和交流4、全体反馈,总结/展望未来,1、行动研究的定义、思路和做法2、我今后可以如何开展自己的行动研究,可参考的文献,刘良华:校本行动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陈向明: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参与式方法培训指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