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税收原理.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05367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5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 税收原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第八章 税收原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八章 税收原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八章 税收原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八章 税收原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 税收原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 税收原理.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第三节 税收原则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第八章税收原理,Chapter 8 The principles of taxation,8.1 The definition of taxation 8.2 The terminology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taxation 8.3 Principle of tax 8.4 The tax shifting and the tax incidence,第一节什么是税收,一、税收的基本属性(the nature of taxation)二、税收的“三性”(the“three

2、 features”of taxation),第一节什么是税收,一、税收的基本属性马克思“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西方经济学 主要溯源于托马斯霍布斯(THobbes)的“利益交换说”(Benefit-Exchange-Theory),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为实现国家职能,按法律规定向社会强制、无偿征收的一种财政收入。理解:1.税收是一个分配范畴,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2.行使征税权的主体是国家3.国家征税凭借的是政治权力4.国家征税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公共品或公共服务5.税收借助法律形式实施,第一节什么是税收,托马斯霍布斯:,“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无

3、非是为了换取和平而付出的代价。”,“利益交换说”,“社会契约论”,凯恩斯,矫正外部效应、协调收入分配、刺激有效需求、优化产业结构,当代资产阶级 税收理论,约翰洛克,第一节什么是税收,约翰洛克,托马斯霍布斯,第一节什么是税收,二、税收的“三性”(一)税收的强制性(二)税收的无偿性(三)税收的固定性,(一)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二)税收的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任何代价。,(三)税收的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以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

4、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税收的“三性”可集中概括为税收的权威,其核心为强制性。,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一、税收术语(the terminology)二、税收分类(the classification),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一、税收术语(一)纳税人(二)课税对象(三)课税标准(四)税率(五)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六)起征点与免征额(七)课税基础,(一)纳税人,纳税人又称纳税主体是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自然人:一般指公民或居民个人。法人是指依法成立并能独立行使法定权利和承担法定义务的社会组织,主要是各类企业。,(一)纳税人,相区别的

5、概念:1、负税人:是指最终负担缴纳税款的单位或个人。当存在税负转嫁时,纳税人和负税人不为同一人,纳税人会通过相应的方式将应由其负担的税款转嫁给负税人。2、扣缴义务人:是指掌握纳税人收入来源,并从纳税人收入中扣取应纳税款部分,代纳税人向征税机关缴纳的单位和个人。,(二)课税对象,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客体,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依据。通俗地说就是对什么征税。它税一种税区别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目前征税对象主要包括:所得、商品和财产。相区别的概念:1、税源:是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有些税税源和课税对象一致,如所得税;有些税税源和课税对象不一致。如财产税。2、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反映

6、征税的广度。一个课税对象往往包括多个税目。税目一般分为:列举税目和概括科目。,(三)课税标准,课税标准又称课税依据是国家征税时的实际依据。,(四)税率,税率是税额与税基的比率,用公式表示:税率税额/课税对象。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税率的划分 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图81定额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税基,累进,比例,定额,0,税率,全额累进税与超额累进税比较,表8-1全额累进税与超额累进税比较(单位:元),(五)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税收能力是指应当能征收上来的税收数额。它包括两种能力:一是纳税人的纳税能力(纳税能力);二是政府的征税能力(征税能力)。税收努力是指税务当局征收全部法定应

7、纳税额的程度,或者说是税收能力被利用的程度,税收努力决定了潜在的税收能力中有多大比例能转变为实际的税收收入。,(六)起征点与免征额,起征点是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当课税对象数额未达到起征点时,不征税。当课税对象数额超过起征点时,则全额征税。它侧重于对低收入者照顾。免征额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当课税对象数额未达到免征额时,不征税。当课税对象数额超过免征额时,则仅对超过部分征税。它对所有纳税人照顾。,(七)课税基础,又称税基,是建立某种税或一种税制的经济基础或依据。,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二、税收分类(一)所得课税、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二)直接税与间

8、接税(三)从量税与从价税(四)价内税与价外税(五)中央税与地方税,第三节税收原则,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equity and efficiency for tax)二、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equity criterion and efficiency criterion)三、税收中性(neutrality)问题(tax neutrality),第三节税收原则,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一)税收原则的提出(二)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1.税收公平,税收公平包括普遍征税和平等征税两个方面。1、普遍征税。是指征税遍及税收管辖权之内的所有法人和自然人,换言之,所有有纳税能力的人都应毫无例外地纳

9、税。需说明:征税普遍性不是绝对的。在特定条件下,国家积于政治、经济、国际交往等方面考虑会制定一些税收政策、措施(如:税收优惠),这些政策、措施使相应的某些纳税人在此种情况下未纳税,但是这并不意味违背此原则,而是对此原则的灵活运用。2、平等征税。是指国家征税的比例或数额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相称。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横向公平: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同等纳税。(能力一般以所得代表)。纵向公平:纳税能力不同的人不同等纳税,能力大的多负担,能力小的少负担。,2.税收效率,税收效率包含两层意义:1、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是指要以尽可能少的征收费用获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征收费

10、用和税收收入越小越好。要实现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就我国来说,就是要在保证税收收入的前提下,征税必须贯彻简便易行的原则。2、征税对经济运转效率的影响,即要求通过征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税收作为一种再分配手段,可以促进资源配置合理化,从而刺激经济的增长。税收是否有效率应结合经济运行本身效率进行考查,如果经济运转本身是高效率的,税收活动就应以干扰经济运转为有效率的,如果经济运转本身是低效率或无效率的,税收效率则体现在它对经济运转干预和影响上。对于我国来说,应随改革的深入,更好利用税收的作用,对经济进行调节。,第三节税收原则,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1税收应以公平为本2征税必须考虑效率的要求3税收公平与效率

11、的两难选择,第三节税收原则,二、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一)公平类税收原则(二)效率类税收原则,第三节税收原则,公平类税收原则,受益原则,能力原则,效率类税收原则,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第三节税收原则,三、税收中性(neutrality)问题1税收中性的含义2税收超额负担或无谓负担(excess burden or dead burden),1税收中性的含义,税收中性具有两方面的含义:(1)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2)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成为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

12、源配置的决定因素。,2税收超额负担或无谓负担,税收超额负担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第三节税收原则,P,F,E,D,G,H,Q,O,B,C,S+T,S,D,A,图82 税收的超额负担(图中的FDE即是),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一、税负转嫁与归宿概述(summary of tax shifting and tax incidence)二、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the law of tax shifting and tax incidence)三、我国的税负转嫁(tax shifting in China),第四节

13、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一、税负转嫁与归宿概述(一)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含义(二)税负转嫁方式,(一)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含义,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经过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税收归宿一般是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税负转嫁方式1前转方式2后转方式3其他转嫁方式(1)混转(散转)(2)消转(3)税收资本化,1前转方式,前转,又称顺转,指纳税人通过抬高销售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2.后转方式 后转,又称逆转,是指纳税人无法实现前转时通过压低进货的价格以转嫁税负的方式。,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二、税负转嫁

14、与归宿的一般规律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 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3.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 嫁。4.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 较难转嫁5.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图8-4 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的税负转嫁和归宿,图8-3 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的税负转嫁归宿,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三、我国的税负转嫁(一)我国已经存在税负转嫁的经济条件(二)有关税负转嫁的政策性问题,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有关税负转嫁

15、的政策性问题(一)深入研究税负转嫁的机理有重要意义(二)税负转嫁和制定税收政策及设计税收制度有密 切关系(三)税负转嫁会强化纳税人逃税的动机,应强化税收征管 工作(四)自然垄断行业的税负转嫁居于优势,应加强对这些行业的价格管理(五)提高所得课税比重,缩小税收转嫁的范围和空间(六)实行价外税,有利于增强商品课税税负归宿的透明度,本章小结,【关键词】税收的强制性 税收的固定性 税收的无偿性 纳税人 课税对象 课税标准 比例税率 累进税率 起征点和免征额 税收基础 商品课税 所得课税 财产课税 直接税与间接税 从量税与从价税价内税与价外税 前转 后转 混转,本章小结,【复习与思考】简述税收的“三性”。简述税收的分类。简述税收的效率类原则。简述税收的公平类原则。简述税收中性和超额负担。试分析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试述研究税负转嫁的现实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