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成果的生成与呈现.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11184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48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研究成果的生成与呈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教育研究成果的生成与呈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教育研究成果的生成与呈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教育研究成果的生成与呈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教育研究成果的生成与呈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研究成果的生成与呈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研究成果的生成与呈现.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研究成果的生成与呈现,曾继耘北京师范大学 博士山东师范大学 教授,研究阶段性总结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作报告味道浓重 结构不够完整 理论研究不足 后续研究空泛,如何呈现研究成果?如何生成研究成果?,内容概览,一、如何呈现研究成果?,研究报告(全面汇报),(一)教育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方式,+支撑材料(点上深化),论文(正式发表)著作(正式出版或内部交流)学术专著 教育随笔集或教学感悟集 论文集 案例集 教育叙事(自传式叙事和行动式叙事)教学用书 教育调查报告 教育实验报告,支撑材料的种类,(二)教育研究报告的基本构成,为什么做?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做得怎么样?,(二)教育研究报告的基本构成

2、,交待选题的缘由及意义(“为什么做”)(包括:问题的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等),选题的缘由及意义,问题的缘起,说明选定课题的原因,阐明研究的针对性,问题的缘起,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社会发展需要或个体发展需要 教育现实的问题与改革的需要 相关研究的启发与支持 研究者的研究兴趣 研究者工作经验或前期研究结果,选题的缘由及意义,1、班主任工作的现状与问题呼唤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教育的现实问题与改革需要)2、教师专业化理论是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研究的基础。(相关研究的支持)3、互助研修是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可能的有效途径。(个人的研究经验),例:互助研修: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

3、径,例:差异教学研究,时代的要求:个体差异发展是当代社会经济 与文化发展的强烈要求 他国的借鉴:实施个性化教育是世界各国教 育改革关注的共同主题 现实的审视:划一性教学仍然是我国中小学 课堂教学的突出特征,1、公民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发展的需要)2、小学教育是公民意识唤醒的起点(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3、开展公民教育研究也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学校发展的实际),例:小学阶段公民教育的探索与实验研究,例:区域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推进路径研究,问题的缘起,文献综述(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课题研究的切入点)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理论价值:能增加知识,提高认识实践价值:能提出新的解决

4、实际问题的途径或方法,选题的缘由及意义,(二)教育研究报告的基本构成,交待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说明研究的设计及实施情况(“做了什么”),“研究的设计与实施”部分一般包括:,研究目的,研究的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或阶段,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选定主要考虑两个因素:,(1)课题的性质和内容,(2)研究的主客观条件,每种研究方法的设计应明确具体。主要包括:,(1)使用这种方法的目的;(2)样本设计;(3)研究工具设计;(4)研究实施设计(时间、地点、方式)(5)资料收集整理方式的设计,研究方法,例:小学语文合作学习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理论研究: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概括自主意识的概念及

5、当代意义,合作学习的概念、特点及实施要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旨在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实验研究:在四、五、六三个年级中,各随机选择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在语文课上进行合作学习,同时再从四、五、六三个年级中各随机选择一个班作为控制班,按照惯常方式进行教学。实验进行三个月,实验前后分别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六个班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遵守纪律情况、学习效率、同伴交往情况等进行调查,比较实验班与控制班学生自主意识的提高有无差异。,例:青岛市中心聋校 市南区教育局,(二)教育研究报告的基本构成,交待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说明研究的设计及实施情况 呈现研究结果(“得到了什么”)(包括理

6、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研究结果),呈现研究结果,理论研究成果 阐明研究的理论基础或研究中涉及的理论问题。,“课程超市”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学、帮、理、练”四步教学法的研究,呈现研究结果,理论研究成果 阐明研究的理论基础或研究中涉及的理论问题。,实践研究成果 按照一定的逻辑,以条理的方式呈现实践研究的主要成果,并以图表、案例、观察记录等材料来加以支撑。,(二)教育研究报告的基本构成,交待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说明研究的设计及实施情况 呈现研究结果 对研究过程及结果进行讨论,阐明其价值及局限性(“做得怎么样”)提交研究中使用的重要资料,(三)教育调查研究报告,教育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构,1、题目:“调查研究报告”

7、或“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2、前言:问题的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研究意义,教育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构,1、题目2、前言,样本设计(抽样方法、抽样结果及样本的代表性)调查工具的设计(如问卷设计、访谈提纲设计)调查的实施过程(时间、地点、方式)数据处理方法 人员构成及各自职责 阶段划分 组织管理,3、调查的理论基础(分析框架)4、调查的设计与实施:,教育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构,1、题目2、前言3、调查的理论基础4、调查的设计与实施,5、调查的结果与分析,教育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构,“调查的结果与分析”部分一般包括:呈现调查结果,并以大量图表、数据、观察记录、访谈记录和案例等来证明结果。概括问

8、题及其成因提出改进建议,教育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构,1、题目2、前言3、调查的理论基础4、调查的设计与实施,5、调查的结果与分析,6、讨论,教育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构,“讨论”部分的主要内容:对研究的科学性和局限性进行探讨提出可供进一步研究的相关问题,教育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构,1、题目2、前言3、调查的理论基础4、调查的设计与实施,5、调查的结果与分析6、讨论:,7、附录:相关问卷、访谈提纲、观察记录表格等8、注释和参考文献,(四)教育实验研究报告,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结构,1、题目:“实验研究报告”2、前言:问题的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研究意义3、实验的方法与步骤:,样本设计 变量设计

9、(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的设计)分组设计的类型 人员构成及各自职责 阶段划分 组织管理,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结构,1、题目2、前言3、实验的方法与步骤,4、实验的结果与分析:呈现实验结果,并以大量图表、数据、观察记录、案例等来证明结果。5、讨论:,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结构,讨论部分的主要内容:对研究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论证对研究的科学性和局限性进行探讨提出可供进一步研究的相关问题,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结构,1、题目2、前言3、实验的方法与步骤,4、实验的结果与分析5、讨论,6、附录:相关量表、试卷等7、注释和参考文献,(五)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的一般构成,1、题目2、摘要:中心思想和主要观点3、关

10、键词:核心概念4、引言或导言:研究的缘起,思路与方法,研究意义5、正文:陈述并论证观点,一句话:观点无所谓对错,重在自圆其说。,正文部分的基本要求:,1、核心概念界定清晰准确 2、观点鲜明,层次清楚,逻辑自恰,富有独创性 3、占有资料丰富详实,理论论证充分有力,研究 结论自然合理 4、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各部分相对均衡 5、语言流畅,富有个性色彩 6、研究方法严谨,数据呈现规范,学术论文的一般构成,1、题目2、中英文摘要3、关键词4、引言或导言5、正文,6、结束语:简要概括全文的主要观点7、注释和参考文献,(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案例的引用方式(1)引用应尽量简短;(2)引用前应有过渡语,使案

11、例的出现比较自然;(3)引用后应有对案例的简要评述,说明案例与你的论点之间的关系;(4)引用的格式:一般用楷体,字号比正文字体小一号,左右比正文多缩进两字;(5)若引用案例较多,应全文统一编号(即案例一 案例二)。,(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图、表的格式(1)应全文统一编号(2)有图题、表题(图题放在图的下方居中,表题放在表的上方居中)(3)换字体,字号比正文小一号。,表1 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和主体性,(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注释和参考文献的规范,(一)中文A.期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期号):起止页码1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

12、1(1):51-53.B.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2刘国钧,郑如斯中国书的故事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115,注释和参考文献的规范,(一)中文C.专著中析出的文献序号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A见:专著责任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罗云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及趋势探讨A见:白春华,何学秋,吴宗之21世纪安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D.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起止页码4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55,注释和参考文献的规范,(一)中文E.专利文献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

13、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起止页码5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23F.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6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45,注释和参考文献的规范,(一)中文G.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次7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人民日报,1998,12(25):10.H.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EB电子文献的出版者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8姚伯元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管理与培养学生综合

14、素质EB中国高等教育网教学研究,2005-2-2,注释和参考文献的规范,(一)中文I.参考文献著录中的文献类别代码 普通图书:M 会议录:C 汇编:G 报纸:N 期刊:J 学位论文:D 报告:R 标准:S 专利:P 数据库:DB 计算机程序:CP 电子文献:EB,注释和参考文献的规范,(二)English:1.Author(published year).Title of Book.Publishing City:Publisher,p.x/pp.x-y2.Author(published year).Title of Article,in Title of Book.Publishing C

15、ity:Publisher,p.x/pp.x-y.3.Author(published year).Title of Article,Journal/Magazines.Publishing City.Column X,No.Y.,注释和参考文献的规范,二、如何生成研究成果?,行动研究的程序,凯米斯程序:计划 行动 观察 评价 改进后的程序:问题 计划 行动 观察 反思,发现问题,学习、讨论,初步计划,第一次行动,观察监控,评价反思,修改后的计划,第二次行动,观察监控,评价反思,发现新问题,学习、讨论,行动研究的程序,聚焦问题:行动反思 教例研究 现状调查 背景分析,案例:超越“填空”的历史教

16、学,合作行动研究小组进入教室“听课”;指导小组:“这里的历史教学很沉闷”;学生:“你们到我们学校之后,为什么历史老师不像原来那样做填空练习了呢?”指导小组:教师们怎样看待“填空”的教学策略?历史教师:历史教学就是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名词解释、多项选择都是填空题的变换形式。指导小组:“学生学会填空了,是不是就完成了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了呢?”,历史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评价、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中体验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生活态度。经过讨论,与教师一起将研究主题确定为“超越填空的历史教学”。其出路就在于使传统教育的“填空模式”转换为真正意义上的“

17、论述题模式”,为学生的主动思考历史事件提供足够的自由空间。,案例:超越“填空”的历史教学,行动研究的一般程序,形成计划:理论学习 经验总结 教例研究 群体研讨,案例:“学会关心”课题研究(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1984年起,五助(老、幼、寡、残、贫)“助残”活动1997年,以大量原始资料为根据,撰写无锡市郊区扬名中心小学“五助”活动考察报告,提出从“帮助人”转向“关心人”,提出“学会关心”课题研究。教例研究:教例描述-教例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原来认为:学生有爱心、同情心、乐于助人,就学会了关心;教例显示:学会关心还需要更多品质,如善解人意,敏锐地感受和觉察到别人的情感、利益和需要,设身处地为他人

18、着想。聚焦问题:不仅“愿意关心”,而且“善于关心”。,如何培养“善于关心”的品质?教例研究显示:以师爱启发学生的爱心。借助情境模拟训练,唤起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 识,培养学生对他人心情和处境的敏感性。借助角色扮演,教会学生设身处地思考问题。在学校和课堂中营造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的生活气氛。引导学生在助人中学会关心。,案例:“学会关心”课题研究(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行动研究的一般程序,实施行动 观察监控:研究日记 观察记录 教育叙事 案例整理,教育叙事,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事”(不是引经据典地写“教育论文”)。写作方式以“叙述”为主。例如,上课教师本人在反思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第一人称的语气撰

19、写的“教学事件”,既包括对事件始末的直接记录,也包括对自己在事件过程中的感受与思考的深度描写。,教育叙事,特点:典型性:即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某个有意义的“教学 问题”或发生了某种意外的“教学冲突”。真实性:不同于教学之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或“教案”)感受性:不同于教学之后的“教学实录”(或“课 堂实录”)。,教育叙事之“感受性”,在叙述“教学事件”时,尽可能地“描写”教师自己在教学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状态。这使教学事件的叙述常常用“我想”、“我当时想”、“事后想起来”、“我估计”、“我猜想”、“以后如果遇到类似的事件,我会”等等句子。此类心理描写实际上是将教师的个人教育理论、个人教育信仰“附着

20、”、“涂抹”在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上。它促使教师在“反思”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时显露或转换自己的个人教育理论以及个人教育信仰。,教育叙事,特点:典型性:即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某个有意义的“教学 问题”或发生了某种意外的“教学冲突”。真实性:不同于教学之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或“教案”)感受性:不同于教学之后的“教学实录”(或“课 堂实录”)。情节性:不同于教育论文。,教学叙事案例:“高高地举起你的左手”,去年秋天,我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执教了一堂初中数学公开课,在上课过程中,从来不举手的王一凡同学举手了,我感到有些奇怪,但还是让他起来发言,但王一凡站起来后一脸的羞愧和慌张,根本不知道问题的答案。我让他坐

21、下,没有批评他,心里有些纳闷:他为什么这次举手了呢?为什么又不知道答案?他的羞愧和慌张说明了什么呢?,下课后,我把王一凡叫到办公室。我安慰他说,今天你举手了,这很好,这说明你在思考教师的问题。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你当时究竟是怎么考虑那个问题的呢?没想到王一凡说:“其实我根本不知道答案。我不希望被同学看不起,所以我举手了,希望能够侥幸蒙混过去。可是老师偏让我回答。”我当时听了很感动,犹豫了一阵子,对他说:这样吧,我们做一个约定,以后每次上课你都积极举手,如果不知道答案,你就举你的左手;如果知道答案,你就举你的右手,我就让你起来回答问题。,教学叙事案例:“高高地举起你的左手”,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王一

22、凡同学果然每节课都举手。同学们最初都觉得有些奇怪,但时间长了,就开始渐渐相信王一凡是学习高手了。有一段时间我作过统计,王一凡举左手的次数为25次,右手的次数为10次。但自从我找他谈话,把我统计的他举左右手的次数告诉他之后,他举左手的次数越来越少。王一凡在日记中写到:“别让自卑打倒你的自信,换只手高举你的自信。老师让我举左手并且少举左手只是为了让我超越自己,换只手高举自己的自信,赢自己一把啊!在人生的道路上免不了遇到对手和困难,但如果不能举右手,那么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高高地举起你的左手”,教学叙事案例:“高高地举起你的左手”,行动研究的一般程序,反思评价:材料整理 理性思考 群体交流 再次聚焦,用脑想一想 动手写一写(教学反思或研究日记)开口谈一谈(与专家、同事讨论交流),反思的方式,反思的四种水平 描述性反思:对教育过程的简单复述。我做了哪些事?是怎么做的?技术性反思:对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设计和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教学技术性内容的反思。存在什么问题?怎样做更好?理念性反思:对教学的价值取向、理论基础的反思。为什么这样做更好?伦理性反思:对教学是否符合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等根本性问题的反思。这样的行为和结果合乎教育伦理要求吗?,谢谢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