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与剩余价值理论.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18746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与剩余价值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资本与剩余价值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资本与剩余价值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资本与剩余价值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资本与剩余价值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本与剩余价值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与剩余价值理论.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资本与剩余价值理论,第一节、货币向资本的转化(一)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资本来自货币;但货币并非天然的是资本,货币并不一定就是资本。货币的来源:个人储蓄;借贷;赠与;中奖等,其中借贷是主要渠道。,第一节 货币向资本的转化,(二)货币与资本的区别,首先,定义不同。货币是人们进行商品交换的媒介。资本则是用于剥削工人并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其次,流通的目的不同。货币流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其它商品与服务。资本流通的目的则为了获得剩余价值。,再次,流通的内容不同。货币的流通内容是GWG,资本的流通内容为GWG(G+G),最后,运动限度的不同。货币一般在消费过程中结束运动,而资本则可以无限运动。,(三)

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当货币用于剥削工人并带来剩余价值时,货币就转化为资本。(四)货币能够用来剥削工人的条件:当工人成为自由劳动者的时候,资本家才能通过货币来雇用工人为其生产剩余价值。(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雇佣制度与奴隶制度下的奴隶买卖制度的区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购买的是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工人本身。工人拥有完整的人身自由,只是把劳动时间内的劳动出卖给资本家。奴隶制生产方式下,奴隶主购买的是奴隶的人身,其中就包括奴隶的劳动力和一切劳动。,(六)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有两个:,第一,劳动力的所有者要有人身自由,在法律上是自由的人,他能自由地处置自己的劳动力。,第二,劳动力的所有者除

3、了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第二节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劳动力的价值,还包含历史的道德的要素。,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就是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表现为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经济条件。,动画,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价值增值的秘密不在于资本家在流通领域对劳动力商品的购买,而在于生产领域对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的使用。,在这里,劳动力的买和卖是按等价交换原则进行的,价值规律并没有被破坏。,第三节 资本主义工

4、资,1、劳动不是商品,它没有价值也不可能有价格。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资本主义工资实质上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它体现着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雇用和被雇用的阶级关系。,2、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3、资本主义工资的变动趋势不断提高,但需区分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名义工资就是以货币来表现的工资,也叫货币工资。实际工资就是工人用所得到的名义工资额所能购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所谓相对工资,是指在工人创造的价值(vm)中,工资同利润相比较所占的份额,也叫比较工资。,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资本主

5、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过程具有下列两个特点:第一,劳动者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并在资本家的监督下,为资本家劳动。第二,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而不归劳动者所有。,第四节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剩余价值的来源,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又是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价值形成过程。,二、剩余价值的来源。,(一)资本的本质,资本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形成的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二)资本的分类1、资本按其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作用,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2、按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作用,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1、不变资本(C

6、Constant capital)。,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用于购买机器、厂房、原材料、燃料等生产资料的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只能转移其价值,只能变换其存在的物质形式,而不发生任何价值量的变化,这一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2、可变资本(V Variable capital)。,可变资本是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3、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重要意义。,这个学说科学地证明,剩余价值并不是资本家预付的全部资本带来的,而只是其中的可变资本部分带来的。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这个学说,对于说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以及说明资本有机构成、利润和利润率等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7、。,(三)、剩余价值率是衡量剥削程度的指标,剩余价值(m)剩余价值率(m)=可变资本(v),剩余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 或剩余价值率=必要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第五节 剩余价值生产方法,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已定(或不变)的情况下,依靠绝对延长劳动日进行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2、工作日的延长会遇到工作日的最高界限的限制。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生理界限。第二,道德的界限。,3、工作日的实际长度取决于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和斗争状况。,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工作日长度已定(或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使剩余劳动时

8、间相对延长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第六节 资本积累,一、资本积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是资本积累。,二、资本积累的动因对剩余价值无止境的贪欲,是推动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竞争规律是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在剩余价值量一定的情况下,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剩余价值分割过程中,转化为资本和收入的比例。,(2)剩余价值率的高低。,三、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3)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4)科学技术的进步程度。,(5)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6)预付资本的总量。,四、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积累的实质是扩大生产

9、规模,并进一步无偿占有工人的无酬劳动。,1、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不断增大资本总额的一种形式。,五、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2、资本集中所谓资本集中是将分散的、独立的单个小资本合并成大资本。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大资本并吞中小资本;二是通过信用机构组成股份公司,将分散的中小资本联合起来形成较大的资本。,3、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之间的关系,二者的区别:在于资本积聚是以积累为基础的,因而单个资本的增长能增大社会资本的总量,但积聚的规模受积累的限制,靠它来增大单个资本的量,速度比较缓慢;,两者的联系是:,资本集中则能促进资本积聚。,资本积聚有利于加快资本集中;,资本集中是通过单纯改变既有资

10、本在资本家之间的分配来实现的,它不会增大社会资本的总额,但可以使个别资本在短期内迅速扩大。,资本集中在加速资本积聚的同时,不仅会使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而且会使整个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从而导致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以至绝对减少。,六、资本积累的后果,(1)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马克思把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2)相对人口过剩1、所谓相对人口过剩,就是指劳动者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家对它的需要,即这些人口相对于资本家的需要来说,是过剩了。,2、造成过剩人口的原因,追加资本的资本有机构成高于原有资本有机构成,追加资本只能吸收较少的劳动力;

11、,原有资本更新时,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了,会绝对地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出现所谓“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资本主义生产的机械化,使工人不用很强的体力就可胜任繁重的工作,妇女和儿童得以进入工厂工作,这使劳动力的供给大大增加;,竞争使部分中小资本家破产沦为雇佣工人;,大批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不断涌入劳动力市场,变为出卖劳动力谋生的雇佣劳动者。,3、相对过剩人口的形式,流动的过剩人口。,潜在的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成本价格成本价格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的转化形式。商品的价值由三部分构成,用公式表示就是:Wc+v+m。如果用K代表成本价格,

12、那么,原来的商品价值公式Wc+v+m便转化为WK+m。,第七节 剩余价值分割,一、平均利润的形成,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2)利润和剩余价值,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同一个东西,所不同的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则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则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如果用p代表利润,则商品价值表现为成本价格+利润,即Wc+v+mK+mK+p。,(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1、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其公式为:,2、利润率是利润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即:,3、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剩余价

13、值率的高低。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资本的周转速度。不变资本的节约。原材料价格的变动。,(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和投入,引起各部门商品的供求失衡以及价格的变动,结果使各部门之间不同的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用公式表示为:,各部门的资本家按照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用公式表示为:,2、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1、平均利润率,3、如何认识平均利润理论,平均利润率并不是各部门利润率的简单平均,平均利润也不是各部门所得到的绝对利润量相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只是表明一种趋势,不能认为是利润的绝对平均化。,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不排斥各部门中少数先进企业仍然可能获得

14、超额利润。,(四)、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1、生产价格,所谓生产价格,就是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用公式表示便是,表示平均利润,3、商品按照生产价格而不是按照价值出售,并不违反或否定价值规律。,从个别部门看,尽管一些部门所得到的平均利润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不一致,但是:,(2)从全社会看,社会生产价格总额和商品价值总额是相等的。,(3)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取决于商品价值即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动,而且两者变动的方向是一致的。,(1)从全社会看,整个资产阶级所得到的平均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总额是相等的。,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发挥作用的商品资本,是商品资本的独立

15、化形态。,1、商业利润的来源商业利润的主要来源是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是产业工人在生产中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约等于平均利润。,2、商业资本家是通过价格差额的形式得到商业利润。,3、商业资本家参加剩余价值的瓜分以后,商品的生产价格的组成,便进一步分解为:成本价格(K)加产业利润(p)加商业利润(h)。用公式来表示就是:WK+p+h。,二、商业资本与商业利润,4、由于商业资本专门从事商品的买卖,不但可以节省产业资本家的投资,而且可以加快商品流通,产业资本可以专心生产各种商品,并获得更多的利润量,这对产业资本而言是有利可图的。,5、资本主义的商业形式与商业利润资本主义的商业

16、形式,可分为批发商业和零售商业两种。,批发商业就是大宗或成批的商品买卖。在交易所中有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零售商业就是商业资本直接向消费者零星出卖商品的商业形式。,从事零售商业的商业资本,除百货公司外,还出现了超级市场、专业商店和连锁商店等形式。连锁商店形式的发展,被称为零售商业形式的第三次革命。,这些零售商业形式通过商品邮购、分期付款、送货上门等买卖方式销售商品。因为经营规模庞大、商业信息灵通、分店遍及全国乃至全世界,使流通费用得到较大节省,从而获得了巨额利润,进一步增强了竞争能力。,1、借贷资本就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借给另一个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同商业资本一样,借贷

17、资本是从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独立的资本形态。,2、借贷资本的货币来源,(1)固定资本更新之前,逐渐提取的固定资本折旧费。,(2)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3)剩余价值用于资本积累的部分,在未达到追加的必要数额之前,也暂时闲置下来。,(一)借贷资本的形成、来源和特点,三、借贷资本与利息,3、借贷资本特点借贷资本具有以下特点:(1)它是生息资本。,(2)它是财产资本。,(3)借贷资本运动的独特形式为GG。,(二)借贷资本利息,1、借贷资本利息的来源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了剩余价值,产业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借贷利息支付给借贷资本家。,2、利息量借贷资本的利息量只能是平均利润的一部

18、分,它大于零小于平均利润。,(三)利息率利息率是一定时期的利息量和借贷资本量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平均利润率的高低。二是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一)银行资本的构成与作用1、银行资本,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银行资本,是经营货币资本业务的资本主义企业。,2、银行的作用(1)充当信用的中介。,(2)充当支付中介。,(3)发行代替铸币的信用流通工具。,3、银行资本的构成银行资本由两部分构成: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四、银行资本与利润,4、银行存款的来源是职能资本家为便利收支和取得银行贷款而把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存入银行;,银行自有资金;,是城乡居民的小额存款。这说明银行

19、资本与职能资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二)银行利润与利润率,1、银行利润银行利润从形式上看,是由于贷款利息大于存款利息,存放款利息的差额扣除银行业务费用后的余额,即: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银行经营费用。实际上,银行利润来源于职能资本家付给的贷款利息。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2、银行利润率银行利润同银行资本家创办银行预付资本的比率,就是银行资本的利润率。银行资本参与了平均利润的分配。,3、银行资本获取的利润等于平均利润。,(一)股份资本,1、股份资本和股份公司股份资本是以发行股票的方式,集中众多单个资本进行股份联合经营的集团资本。,2、股份公司的治理结构,五、股份资本、股息和

20、股票价格,公司治理结构图,股东代表大会,监事会,总经理,副总经理和部门经理,董 事 会,(二)股息股东凭借资本所有权定期从股份公司取得的利润,就是股息。股息一般低于平均利润。,(三)股票价格,股票在市场上买卖的价格就是股票价格。股票价格形成的基本要素有两个:预期股息和银行利息率。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的大小成正比,与银行利息率的高低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股票价格预期股息利息率。,此外,影响股票价格的还有其他一些具体因素,包括企业经营状况,股票供求关系,经济波动周期的不同阶段,物价变动情况,国家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等经济因素,以及国际形势变化、战争、政府领导更迭、重大政治事件等政治因素和人为投机因素。

21、,(四)股票、期货市场本质虚拟资本虚拟资本就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并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由于股票、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等有价证券,都能给它的持有者带来定期收入,而且还可以通过市场交换换取现实的货币资本,因而这一类有价证券也被人们当成资本。实际上,它们本身并没有价值,不是现实资本,只是一张纸,在纸面上证明了现实资本的所有权,表现了现实资本的价值,是“现实资本的纸制复本”。虚拟资本的价格是有价证券预期收入的资本化。,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获得的一种收入。资本主义地租有两种形式: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一)级差地租,1、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级差地租是因租种土地的等级优劣不同而形成的地

22、租。,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的有限性,并有优劣之分。,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土地经营权的垄断。,级差地租它的惟一源泉,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级差地租由于形成的具体条件不同,可以分为级差地租和级差地租。,六、土地资本与地租,2、级差地租级差地租是指租种肥沃程度较高或地理位置较好的土地而获得的地租。,我们以等量资本投在面积相等而肥沃程度不同的三块土地上所形成的级差地租来说明。如图表所示:,3、级差地租级差地租是指由于连续在同一块土地追加投资,由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来的地租。,(二)绝对地租农业资本家无论租种何种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叫绝对地租。,1、绝对地租的产生,根源于土地所有权

23、垄断的存在。,2、绝对地租形成于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劣等地的生产条件所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的余额。,3、绝对地租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4、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的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是绝对地租实现的条件。,5、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除了存在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这两种地租形式外,还存在垄断地租、建筑地段地租、矿山地租。,(三)土地价格,土地价格不是土地的购买价格,而是土地地租的购买价格,土地价格的公式是:,第八节 无产阶级革命的经济合理性,既然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财产和资本形式都是工人阶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转化来的,所以,这些财产、生产资料或资本在本质上都应该属于无产阶级,当然,资产阶级不会主动交出这些财产,无产阶级必须通过自己的革命行动用暴力手段夺取这些财产或生产资料。“剥夺剥夺者”,这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向全世界无产阶级发出的号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