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统计年报和季报专业培训.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24789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54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资统计年报和季报专业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工资统计年报和季报专业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工资统计年报和季报专业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工资统计年报和季报专业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工资统计年报和季报专业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资统计年报和季报专业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资统计年报和季报专业培训.ppt(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 资 统 计2011年年报和2012年季报专 业 培 训,房山区统计局、调查队2011 年 12 月,工资统计专业联系方式,联系方式一:统计局社会科:许照毅、于燕 联系电话:81312611、81312541联系方式二:单位所在乡镇(街道)的统计所 联系电话:请查看平台报表下方的“管理联系人”,年报、季报工作总体安排,一、年报 时间及要求1.报表时间:2012年1月1日 2月29日2.报送要求:(1)尽早完成上报(2月10日前)(2)网报,不用报纸表,单位做好存档(3)根据审核提示,如实、准确、具体 填写澄清说明(字数不用太多),年报、季报工作总体安排,二、季报 时间及要求 1.网报截止时间

2、 一季度:4月4日前(提前2天开网,尝试)二季度:7月3日前 三季度:9月29日前(尽量节前报完)四季度:免报,年报、季报工作总体安排,二、季报 时间及要求 2.季报要求(1)按时(尽早)完成网报(2)针对审核提示填写澄清说明(3)按新的季报表,提前准备好2011年 季度同期数据(只针对2012年),主 要 内 容,一、从劳动统计到工资统计二、统计对象与统计原则三、指标解释及填报方法四、审核关系及说明填写五、报表单位出错原因分析,一、从劳动统计到工资统计,从劳动统计到工资统计,一、六大变化(1)制度名称、报表名称、指标名称(2)新增的指标(11+7 项)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劳务派遣人员、基本工

3、资、绩效工资、工资性津补贴、其他工资、平均工资指标、有资质的建筑 业企业有关指标(3)减少的指标(18项)有关人员新增减少的指标,从劳动统计到工资统计,一、六大变化(4)合并的指标(3 合 1)聘用的离退休人员、聘用的港澳台和外籍 人员、其他从业人员 其他从业人员(5)统计原则的调整 明确了劳务派遣人员的统计方法(6)填报数据量的增加 暂时的2011年年报和2012年季报 2012年年报起“同期数”由系统自动带出,从劳动统计到工资统计,二、与以前一致的地方(1)报表种类 年报(I104表)、季报(I204表)各一张(2)报送次数 年报(一年一次)季报(一个季度一次,四季度免报)(3)报送方式

4、年报、季报都在“北京统计数据集中采集 平台”上统一网报,二、统计对象与统计原则,统 计 对 象,各行业法人单位各单位上报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表时,要包括本部及所属产业活动单位的全部数据法人单位下属的各类产业活动单位,无论区内、区外,京内、京外,其数据均合并在法人单位统一报送,统 计 原 则,“谁发工资谁统计”,但是,劳务派遣人员除外!在法人单位直接领取工资、生活费的人员都由发放单位统计无论谁给劳务派遣人员直接发工资,都由使用方统计(人数、工资数),输出方(劳务派遣单位)不统计,统 计 原 则,特别强调:人数与工资必须一一对应有人必须有“钱”(“尚未发放”除外)有钱必须有“人”(至少有“平均人数”

5、),统 计 原 则,哪些情况可以报空表?1.一个法人实体有多个法人执照的单位 实体法人报送数据,空照单位报空表2.社团法人无专职人员且没有经营活动“补充资料”填写给社团负责人发工资的单位名称及组织机构代码3.不直接发工资的单位报空表“补充资料”填写给该单位发工资的单位名称及组织机构代码,举 例,韩建集团为法人单位,在我区有若干分公司(均有法人执照,但由集团发工资),在朝阳区另有1个子公司(独立核算)。请问韩建集团及其分公司、子公司如何报送数据?韩建集团:集团本部和各分公司的数据分公司:报空表(如果属于年报单位)朝阳区子公司:向朝阳区报送数据,三、指标解释及填报方法,期末人数各指标的关系,期末人

6、数,从业人员,不在岗职工,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其他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各指标的关系,从业人员,在岗职工,其中数,其中数,其中:女性,其中:非全日制人员,其中:管理人员,其中:户口在外省市,其中:户口在农村,其中:户口在北京农村,期末人数,指本单位期末最后一天24时的全部人员。不包括最后一天当天及以前已经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注意:1.是时点指标,不能进行累计 2.年报以2011年12月31日为时点 3.季报以3、6、9月月末当天为时点 4.对时点附近的人员变动要如实反映,期末人数,公休日与节假日的人数如何计算如果年(季)末是公休日或者是节假日,那么人数按照前一天的

7、人数计算,但要扣减期末合同到期的人数。例如:12月31日是星期六,某单位12月30日24时人数是100人,其中10人12月底合同到期,不再续签。31日这10人尚没有办理离职手续。该单位年末人数为:100人-10人90人,期末人数,期末人数不包括的人员:1.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的学生及在本单位实习的各类在校学生2.参军人员,无论原单位是否仍发生活费或补贴3.本单位正式离退休人员(并且没有被本单位返聘),某单位12月31日24时的人员状况如下:与该单位签定劳动合同人员200人,其中:试用期人员20人离退休人员6人,其中2人由单位返聘 实习学生10人使用的劳务派遣人员50人,工资由劳务派遣公司直接发放

8、本单位期末人数为:200+2+50252人,举 例,指期末最后一日24时在本单位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人员数。最后一日当天及以前已经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并定期领取生活费的人员(不在岗职工)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的学生及在本单位实习的各类在校学生本单位因劳务外包而使用的人员(例如从保安公司、保洁公司招用的保安、保洁),从业人员,不 包 括,女性:是指从业人员中的女性人数非全日制人员(4项判断条件)1.以小时计酬为主(计酬方式)2.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工作时间)3.劳动报酬支付周期最长不超过十五

9、日(计算支付周期)4.签订非全日制合同(可以是口头协议)(有合同或协议),从业人员其中项,从业人员其中项,管理人员指在本单位中行使管理职能、指挥或协调他人完成具体任务的人员。如在企业及其职能部门中担任领导职务并具有决策、管理权的人员。包括:企业董事、企业经理、企业综合职能部门经理或主管。管理人员一般为单位中层及以上人员。在建筑业中,管理人员包括行政管理人员、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其中项,管理人员判断标准行使管理职能有决策权、管理权对人、财、物有支配权注意:不包括单位中行政部门(如财务、办公室、人力资源等)的一般工作人员。,在岗职工,判断标准:1.是单位的正式工(合同工)

10、2.单位使用的农民工、临时工(与其他单位没有劳动关系,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应签而未签劳动合同)3.不是劳务派遣人员 4.不是其他单位的内退人员 5.不是本单位离岗6个月以上的人员(发放全额工资的外派人员除外),在岗职工其中项,户口在外省市人员要点:非北京市户口户口在农村人员要点:农业户口(北京+外省市)户口在本市农村人员(户口在农村人员)要点:北京市农业户口平衡关系农村人员-本市农村人员户口在外省市,劳务派遣人员,判断标准: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以此名称为准)保安、保洁一般不属于劳务派遣用工形式,而属于“服务外包”(文件名称一般为服务外包合同),劳务派遣人员,强调:无论用工

11、单位(派遣人员的使用方)是否直接支付劳动报酬,劳务派遣人员均由实际用工单位填报在“劳务派遣人员”指标中劳务派遣单位(派出单位)不填报这些人员(如:今日东方劳务派遣公司、XX社区服务中心等),举 例,今年9月,某汽车生产企业从信达劳务派遣公司招用了100名生产一线工人,10名搬运工。100名一线工人的工资由该单位直接发放10名搬运工工资由劳务派遣公司直接发放社会保险均由劳务派遣公司代为缴纳另有2名保安公司的人员负责该公司的日常保安工作,工资由保安公司发放。以上人员应如何统计?(谁来统?填在哪项指标?),举 例,汽车生产企业 统计110名劳务派遣人员信达劳务公司 不统计保安公司 统计2名保安为在岗

12、职工,其他从业人员,从业人员中不能归入在岗职工和劳务派遣人员的那些人,他们实际参加本单位生产或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判断标准:本单位直接发放劳动报酬与本单位没有社保关系,且社保关系在其他单位(或者没有社保,如离退休人员、港澳台和外籍人员),其他从业人员,其他从业人员包括以下几类:返聘的离退休人员 包括留用的本单位离退休人员和聘用的外单位离退休人员,必须是正式退休。聘用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不包括临时访问、讲学和因从事某一课题(或任务)进行短期(半年以内)研究或工作的人员,其他从业人员,其他从业人员包括以下几种情况本单位聘用或使用与本单位没有社会保险关系,但在本单位领取劳动报酬的其他人员,这类人员实

13、际参加本单位生产或工作。由乡镇(街道)发放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在外单位的社区治安巡逻人员、社区保洁员、园林绿化员以及城管监察员、水务管理员等。,举 例,某软件公司,人员情况如下:2名外籍人员:1人由该软件公司发放工资 1人由集团总公司发放工资1名办公室行政人员为某事业单位的内退人员,原单位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1名财务人员为该公司的退休反聘人员最近由于研发需要,临时招用1名外籍软件开发人员,从事为期三个月的项目研发1名收发人员为农村人员,自行缴纳社会保险请问该软件公司其他从业人员为多少人?1+1+1=3人,不在岗职工,指由于各种原因,已经离开本人的生产或工作岗位,已不在本单位从事其他工作,仍与本单位

14、保留劳动关系的人员不包括本单位已办理正式离退休手续人员两个特点:(1)不在岗位工作(2)仍与本单位保留劳动关系,举 例,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正式在编职工80人其中:2人被派到下属企业(法人单位)工作,全部工资仍由信息技术公司发放其中:2名女职工已休产假7个月,目前仍未上班此外,从某劳务派遣公司招用了20名劳务派遣人员从事文案工作,工资由劳务派遣公司发放聘用了1名外单位的内退人员从事会计工作聘用了1名正式退休人员担任技术指导,举 例,有5名2012年7月将毕业的大学生在该单位实习2名已经毕业的研究生与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目前正处于试用期,尚不属于在编职工从保安公司雇佣了5名保安,工资由保安公司发放

15、 2011年年报人员如何统计?,举 例,在岗职工 80+2-280 人劳务派遣人员 20 人 其他从业人员 1+12 人从业人员 80+20+2102 人不在岗职工 2 人期末人数 102+2104 人,月平均人数方法1:月平均人数=当月每天实有的全部人数之和报告月的日历日数 方法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平均人数,“本季”平均人数=本季各月平均人数之和 3“1-本季”平均人数=方法1:1-本季各月平均人数之和1-本季的月数 方法2:1-本季各季度平均人数之和1-本季的季度数,平均人数,平均人数,年平均人数=方法1:年内12个月平均人数之和 12方法2:年内4个季度平均人数之和 4

16、,举 例,某公司2011年8月成立,每月平均人数如下:,?本季平均人数(三季度)?1-本季平均人数(三季度)?年平均人数,(12+10)/37人(12+10)/9 2人(12+10+15+10+14)/12 5人,平均人数,注意:1.各种平均人数的计算结果,均要四舍五入取整数;2.年内新成立(开业)的单位,计算平均人数时,公式中分子有几个月就加几个月,分母按照公式规定计算。,工资总额、生活费,工资总额、生活费,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不在岗职工生活费,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其他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分四项构成,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工资性津贴和补贴,其他工资,=,工资总额的计算原则(1)

17、,不管来源只管去向 不看谁负担,只看由谁来发(工资)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如经济赔偿金、违约金等不属于劳动报酬谁发工资谁统计 工资从哪个法人单位的账上发放的,就由 哪个单位上报统计数据,工资总额的计算原则(2),劳务派遣人员谁使用谁统计 用工单位统计,派遣单位一律不统计税前工资 即工资条上的“应发工资”(扣款不统计)何时发何时统(时期指标,累计数)以财务记账日期为准,以“借方数”为准年报:2011年1月1日 12月31日(季报以此类推),工资总额、生活费,指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人员的劳动报酬和生活费。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

18、支付的工资。不在岗职工生活费指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不在岗职工的全部生活费。包括发给本单位下岗职工的生活费。,从业人员工资总额,注意: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个人所得税、房费、水费、电费、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基金的个人缴纳部分等。对于某些单位,应由个人负担的保险和公积金,已由企业出钱承担。单位在统计工资总额时,要将企业替这些人承担的保险和公积金加到工资总额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关于工资总额的一些具体规定:各种商业保险必须统计在工资总额中单位给职工个人实报实销的职工个人家庭使用的固定电话话费、手机费、服装费(不包括工作服)等各种费用,应统计在工资总额中病

19、假、事假等情况的扣款用从工资总额中扣减,如不能确定扣减项目的,一律从基本工资中扣减,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四项构成,基本工资也称为标准工资、合同工资、谈判工资指单位在报告期内支付给本单位在岗职工的按照法定工作时间提供正常工作的劳动报酬单位给个人确定的底薪可作为基本工资包括工龄工资(年功工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四项构成,绩效工资具体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值加班工资绩效奖金(如年度、季度、月度等)全勤奖、生产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和其他名目的奖金某项工作完成后的提成工资年底双薪(如13月工资)等,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四项构成,工资性津贴和补贴具体包括:过节费,通讯补贴,交通补贴,不休假补贴、无食堂补贴、

20、商业保险、实报实销的三类项目等。单位发的可自行支配的住房补贴(房补打入公积金账户,个人不能自由支配的,不作为工资总额)注意:以上各种项目既包括现金,也包括实物和各种形式的充值卡、购物卡(券)等。,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四项构成,其他工资具体包括:补发的工资补发的可自行支配的房改一次性补贴,举 例,小王是单位在岗职工,10月份工资条如下:,请问:小王10月份的工资构成如何统计?,基本工资 300+200-50450元 绩效工资 3000+5003500元工资性津贴和补贴 900+500+300+200+500+20004400元其他工资 800元,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指用工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为使用劳务

21、派遣人员而负担的劳动报酬总额注意:1.由用工单位负担的各种费用2.包括用工单位直接发放的钱,也包括由劳务派遣单位发放的钱3.不包含因使用派遣人员而支付给劳务派遣单位的管理费用、手续费等,某医药公司,自2011年8月起某劳务服务公司招用了10名劳务派遣人员,每月将10名劳务派遣工的工资2.5万元和管理费5000元,共3万元打入劳务服务公司账户,由劳务服务公司发工资。另外在11月时根据这10名劳务派遣工的业绩表现,该医药公司给每人发放了一次性1000元的补贴。请问这10名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为多少?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 25,0005100010135,000元,举 例,其他从业人员工资总额,指在

22、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其他从业人员的全部劳动报酬不包括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聘用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的全部劳动报酬应折合成人民币。,工资总额统计不包括的项目,共 16 项详见工资统计制度(调查单位用)第1415页,工资总额与有关概念,与工资计划的关系(借方累计数)与会计科目的关系(各科目都查)与财务报表的关系与部门报表的关系,工资统计口径,举 例,某广告公司员工小李,2010年12月合同到期,当月办理了离职手续。2011年2月份该单位为其补发了2010年年度考核奖。2011年年报时,该单位不统计给小李补发的2010年年度考核奖。某单位使用了劳务派遣人员,工资由劳务派遣公司直接发放,该单

23、位按季度发放奖金。2011年年报该单位统计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时只统计了按季度发放的奖金。,对,错,举 例,某单位填报工资总额时,将2011年12月已计提、预计在2012年1月发放的年度考核奖金统计在2011年报中。某单位填报工资总额时,报送的是职工薪酬科目的累计借方数,该科目中包括由单位承担的社会保险、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费。,错,错,平均工资部分,从业人员 从业人员工资总额 平均工资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在岗职工 在岗职工工资总额 平均工资 在岗职工平均人数劳务派遣人员 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 平均工资 劳务派遣人员平均人数其他从业人员 其他从业人员工资总额 平均工资 其他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24、,=,=,平均工资部分,强调:年报是年平均工资的概念季报包括两部分:本季平均工资 1-本季平均工资网报时,点击报表下方的“计算”按钮自动生成,不需人工计算、填写,举例,补充资料部分,一、有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填报 1.有 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 的单位 2.有 劳务分包资质 的单位二、空表单位填报(有以下主要类型)1.因停业等原因年内无人员、工资的 2.工资由其他法人单位发放的(如空照),补充资料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在“岗位”上就统计)指在工程技术岗位、或工程技术管理岗位工作的人员一级建造师(有“证”就统计)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建造师注册证,并在建设部或其

25、授权的注册管理机构备案的人员。,补充资料部分,现场施工人员 指在施工现场从事建筑安装工作和直接服务于施工过程的工人。持证上岗人员 指现场施工人员中经过企业培训或劳动部门培训后,考试合格,经主管部门批准承认并持有各类证书的人员。注意:以上四个指标均为单位填报的“从业人员期末人数”的其中数!,补充资料部分,计算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人数指建筑业企业(或单位)报告期实际拥有的、与建筑施工活动有关的人员的平均人数,包括参加本企业(或单位)建筑施工活动的非本企业(或单位)人员,但不包括企业内部社会服务性机构的人员以及由本企业支付工资但所从事的工作与本企业生产基本无关的人员。,补充资料部分,计算劳动生产率

26、的平均人数注意事项:如果企业自行完成施工产值中,包括分包给非独立核算经济实体完成的那部分产值,如:分包给一些非独立核算的零散的建筑业包工队(组)等。为了保持相关数据的一致性,包工队(组)参与施工的人数也应统计在总包企业计算劳动生产率的平均人数内。计算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人数是以人员在哪里干活就在哪里统计为原则,不是以支付工资(即谁发工资谁统计)为原则,补充资料部分,计算劳动生产率的平均人数注意事项:现行统计制度规定劳动生产率是按“产品法”计算,因此确定计算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人数必须遵循可比性原则,即生产的产品与劳动消耗在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上必须一致。时期指标(一般应大于表内的“平均人数”

27、)年报:按全年12个月计算 季报:按“1-本季”计算,补充资料部分,工资发放单位组织机构代码(9位,不填“-”,英文字母“X”要大写)工资发放单位详细名称或不能填报原因填写要求:1.因停业等原因无人员、工资数据的 填写本单位代码、报空表原因2.由其他法人单位发放工资的 填写发工资单位的代码、单位全称,四、审核关系及说明填写,按审核类型分,强制性(代码“A”必须修改)准强制性(代码“B”需要开锁填写说明)核实性(代码“C”填写澄清说明)表内审核表间审核与上年同期数据,与年报数据、与101表数据对比审核,表内审核,强制性审核(不符合就必须修改)1.所有数据都是大于等于0的整数 2.分项相加等于总项

28、 3.总数要大于等于其中数 4.非建筑业企业、没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不能填补充资料(一),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必须填 5.非空表单位不能填补充资料(二),空表单位必须填,审核关系,准强制性审核(需开锁,填写说明)1.“上年同期”数据不能为空(新建单位除外)2.“其他工资”太高(超过在岗总额的20%)3.有期末人数或平均人数,应该有工资总额;有工资总额,应该有期末人数或平均人数,审核关系,准强制性审核(需开锁,填写说明)4.(季报)“本季”与“1-本季”的平均人数相差太多 5.(季报)“1-本季”工资数据该指标上季度数据 6.(季报)“1-本季”工资数据 本季度“本季”工资+上季度“1-本季”工资,

29、审核关系,核实性审核(填写澄清说明后上报)1.其中项指标是否漏报(女性、管理人员、户口在外省市、户口在农村等指标)2.其中项指标数据太大(如非全日制超过从业的10%、不在岗职工超过期末人数的20%)3.期末人数、平均人数相互差距太大(平均人数计算错误是最常见的类型),审核关系,核实性审核(填写澄清说明后上报)4.工资总额数据太小(计量单位错误、或者漏报了几个月的工资数据)5.平均工资太高或者太低(工资是否有多报、漏报?平均人数计算是否正确?)6.有期末人数或平均人数,应该有工资总额;有工资总额,应该有期末人数或平均人数,审核关系,核实性审核(填写澄清说明后上报)7.不在岗平均生活费一般应小于等

30、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8.“基本工资”一般应大于0(是主要的工资项目)9.“本年”数据与“上年同期”数据相比,变动幅度较大(包括年报、季报,表内数据对比),审核关系,核实性审核(填写澄清说明后上报)10.与101表中的“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女性”指标差距较大(请确认工资报表的数据是否正确)11.(年报)“上年同期”数据与2010年I104表数据差距较大(受劳务派遣影响,或今年填报有误)12.(季报)“上年同期”数据与2011年I204表数据差距较大(受劳务派遣影响,或今年填报有误),审核关系,核实性审核(填写澄清说明后上报)13.(年报)“期末人数”与2011年三季度数据差距较大(受劳务派遣影响,

31、或年报数据有误)14.(季报)“期末人数”与2011年年报数据差距较大(单位人员变动较大,或年(季)报数据有误)15.月平均工资(生活费)与同期数据相比差距较大(人员结构、薪资水平调整,或填报有误),五、报表单位出错原因分析,统计原则问题,漏报产业活动单位或分公司(非法人单位)数据多报了全资子公司(独立法人)数据多报了由其他单位发工资的人员,指标的理解问题,漏报了农民工、临时工和编外人员多报了实习生混淆在岗职工和其他从业人员的概念如:将外籍人员、兼职人员、返聘的离退休人员统计为在岗职工未按照时点概念统计期末人数如:多报了12月已经离职的人员;漏报了12月底新入职的人员,指标的理解问题,漏报了工

32、资总额统计应包括的项目工资表中未体现的奖金、过节费发放的各项补贴、交通补贴、房租补贴、伙食补贴为员工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以及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金个人缴纳部分实报实销的手机费,指标的理解问题,多报了工资总额不应包括的项目应由单位负担的社会保险在校实习学生的工资、补贴工资表中的取暖补贴、防暑降温费,指标的理解问题,未按“何时发何时统”的计算原则统计漏报了本年度内发放的上一年的奖金多报了本年应发而实际没有发放的钱,混淆“统计”与“会计”的问题,直接用应付职工薪酬一级科目本年累计借方数填报未包括“应付工资”外其他科目中属于劳动报酬性质的部分,年报、季报工作总体安排,一、年报 时间及要求1.报表时间:

33、2012年1月1日 2月29日2.报送要求:(1)尽早完成上报(2月10日前)(2)网报,不用报纸表,单位做好存档(3)根据审核提示,如实、准确、具体 填写澄清说明(字数不用太多),年报、季报工作总体安排,二、季报 时间及要求 1.网报时间 一季度:4月4日前(提前2天开网,尝试)二季度:7月3日前 三季度:9月29日前(尽量节前报完)四季度:免报,年报、季报工作总体安排,二、季报 时间及要求 2.季报要求(1)按时(尽早)完成网报(2)针对审核提示填写澄清说明(3)按新的季报表,提前准备好2011年 季度同期数据(只针对2012年),工资统计专业联系方式,联系方式一:统计局社会科:许照毅、于燕 联系电话:81312611、81312541联系方式二:单位所在乡镇(街道)的统计所 联系电话:请查看平台报表下方的“管理联系人”,感谢大家一年来的辛苦工作,以及对工资统计的支持与配合!希望我们一起在工资统计改革的征途上继续创新、努力,让我们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