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咏物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咏物诗.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咏物诗的鉴赏,一枝一叶总关情,【考点解读】,1、考点要求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考查情况 近几年的高考对咏物诗考查频率较高,20022010年高考共考查了16首咏物诗,安徽卷2007、2008年都考查了咏物诗,2009年天津卷与浙江卷也考查了咏物诗,2010年全国卷I和山东卷又考查了咏物诗,选取的大都是以物喻人、形神兼似的咏物诗。,咏物诗以客观事物为描写对象,或细致地刻画它的色彩与形态,或借以抒怀兴感的诗作。,【含义】,1、写什么物,有什么特征,2、言什么志,3、有什么技巧,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
2、似”),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拟人,或比喻,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等),【鉴赏重点】,1、表现时代和社会状况的,官仓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官仓鼠体形大、胆子大,对贪官污吏搜刮百姓、统治者坐视不管的谴责,【感情类别】,2、抒发愁情幽愤的,柳 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春柳繁盛、秋柳枯凋,自伤迟暮、自叹身世,3、表达志向的,早梅 齐己万木冻欲折,
3、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一支先开,幽香素艳,希望他年应时而发,在京城独占鳌头,4、写政治仕途及个人节操的,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注:西陆,指秋天 南冠,指囚徒 玄鬓,指蝉,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高唱、难飞,高洁的品性、政治上不得意,5、表达喜好和兴趣的。,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花中最后凋谢,对菊花的喜爱,6、借物事讽喻的,金钱花 罗隐 占得佳名
4、绕树芳,依依相伴向秋光。若教此物堪收贮,应被豪门尽劚将。注:劚,zh,掘、砍,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形如铜钱,娇美可爱,戳穿了剥削者残酷无情、贪得无厌的本性,赏牡丹 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用一半的篇幅先写芍药与芙蕖,为什么?,诗人将芍药和芙蕖这两种花不如牡丹之处(无格、少情)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2010年山东卷)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注
5、商风:秋风。怆悢(ling):悲伤。(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孤桐 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注: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舜帝曾一面谈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1、前两句
6、表现了桐树怎样的特点?2、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作简要评价。,天生枝叶繁茂,虽孤独却树干笔直,高耸入云;深深扎根于大地;越老越强,越是晒越是强壮。,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年龄越大、环境越恶劣越是顽强),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题榴花朱熹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表层和深层两方面谈),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美丽的榴花无人观赏的慨叹,并进而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观察的角度和深浅的不同,即使写同一事物,也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阅读下列三首唐代咏蝉诗,结合作者分析分别寄托了怎样的感情。,蝉 虞世南垂蕊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咏 蝉 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蝉 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患难人”的心声,“牢骚人”的慨叹,“清华(清高华贵)人”的志得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