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专题复习.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26189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78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白诗歌专题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李白诗歌专题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李白诗歌专题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李白诗歌专题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李白诗歌专题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白诗歌专题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白诗歌专题复习.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诗歌复习文祖中学 冯娜,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静夜思,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李白的生平和思想1、蜀中时期(705724)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2、以安陆为中心的漫游一入长安时期(725742)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政治抱负,李白离开四川,漫游洞庭、江浙一带。四处漫游,广泛结交著名文人和道士,所到之处,形诸吟咏,诗名远播。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终于名动京师,上达天子。3、长

2、安供奉翰林时期(742744)无权过问朝廷政事,抱负无法施展。又亲眼看到统治集团的黑暗腐朽,愤懑不平,于是纵酒狂歌,桀骜不驯,于744年离开长安。4、以东鲁、梁园为中心的漫游时期(744755)李白离开长安以后漫游各地。这一时期的创作集中抒发了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忧虑时局所产生的强烈的悲愤孤傲之情。5、安史之乱时期(755一762)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地东南,来往于宣城、当涂一带,后隐于庐山。至德元年(756)应聘参加永王璘幕府。永王兵败被杀,李白含冤下狱,后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放还。宝应元年(762)到安徽当涂投靠族叔李阳冰。上元二年(761)秋,准备参加李光弼的平叛,途中因病折回,次年病死

3、于当涂族叔李阳冰家。,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表现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建功立业的渴望,以及理想和愿望难以实现的失意与愤懑的情绪。,关怀现实的政治、忧患时局和批判现实的黑暗,以及对人民的热爱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3)热情讴歌大自然,寄托自己的情怀:蜀道难 望庐山瀑布,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二十五岁时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绘意境:苍茫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草原。作者

4、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青山横卧在城郭的北面,白水泱泱地环绕着东城。在此我们一道握手言别,你象蓬草飘泊万里远征。游子心思恰似天上浮云,夕阳余晖可比难舍友情。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我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是“绕”。“绕”有环绕、围绕之意。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一个“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5、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宝元年,玄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朝政已被奸佞把持;而李白那种不能摧眉折腰的嶙峋傲骨,也根本无法见容于近宦权臣。因此,李白逗留宫中将近两年,一直没有得到正式官职,最后竟被玄宗找了个借口发落出来。几十年的功业追求化为泡影,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到第一次失败。行路难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这首诗是行路难三首的第一首,一般认为是天宝三载(744年)诗人退出朝廷之后、离开长安之前的作品。,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大典故:商朝末

6、年的吕尚(即姜子牙),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渭水之滨垂钓;伊尹受命于商汤之前,梦见乘舟过日月旁边。吕尚和伊尹都是诗人的自况。诗人梦寐以求的就是象两位先贤那样,受命辅弼圣明之君,做一番济世拯物的事业。)表达的情感是:对被重新任用仍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抒发了作者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苦闷,流露出消极出世的情绪,但悲愤中不乏豪迈。,李白饮酒诗的个性特征,酒与月,

7、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处何方,总会留下有关美酒与明月的兴会淋漓之作。如“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客中作);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通过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李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既不乏浪漫又带有些许悲凉的境界。,1.豪放率真。李白饮酒诗展现了诗人豪放爽直的性格魅力。,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2.傲岸自负。李白饮酒诗是诗人自我人格的外在体现。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3.感伤激愤。李白饮

8、酒诗体现了诗人失意时的愤激心理。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4.执著乐观。李白饮酒诗表明了诗人积极用事的人生态度。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010年济南中考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春天的景物很多,诗人为什么单单选取“杨花”“子规”来写?说说你的理解。(3分)答 2在这首诗中,诗人将怎样的愁绪寄予明月?(2分)答:,“杨花”漂泊不定给人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啼鸣暗含悲痛之情;诗人选取暮春时节的这两种景物,渲染了哀伤的氛围,融情人景。,诗人对朋友深深的思念和担忧。,推荐诵读

9、:将进酒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译诗:你没看见吗?黄河之水是由天上而来。波涛滚滚奔向东海,永不回头。你没看见吗?可悲的是高堂明镜照见了白发,早晨如青丝般乌黑,傍晚白得如雪。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天地造就我的才干,必有它的用处,即使千金耗尽,还会重新再来。烹羊宰牛,且图眼前欢乐,应该痛痛快快一口气喝它三百杯。岑勋先生呵,丹邱先生呵,快快进酒吧,杯儿不要停!让我为你们唱一曲,请你们侧耳仔细听:钟鸣鼓响饮食如玉,何足珍贵?我只愿长醉享乐,不愿醒来受罪!古来圣贤,生活恐怕都寂寞,世上唯有酒徒,他们却芳名永驻。古时陈王曹植曾在平乐观宴饮寻欢,斗酒十千不嫌贵,任性地享乐一番。主人呵,为何说我少银钱?直接沽取醇酒,咱对饮个醉意绵绵。这一匹名贵的五花马,这一件价值千金的皮裘,叫孩儿们拿去换美酒吧。我与你喝个大醉,同消万古长愁。,谢谢!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