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律概论PRINCIPLESOFECONOMICLAW.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29542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3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法律概论PRINCIPLESOFECONOMICLAW.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经济法律概论PRINCIPLESOFECONOMICLAW.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经济法律概论PRINCIPLESOFECONOMICLAW.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经济法律概论PRINCIPLESOFECONOMICLAW.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经济法律概论PRINCIPLESOFECONOMICLAW.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法律概论PRINCIPLESOFECONOMICLAW.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法律概论PRINCIPLESOFECONOMICLAW.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济法律概论 PRINCIPLES OF ECONOMIC LAW,14:48,2,第一章 经济法律制度概述,经济法及其调整对象 经济法律关系 经济法律行为 代理制度诉讼时效,14:48,3,第一节 经济法及其调整对象,一、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经济管理和协调发展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4:48,4,二、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一)国家适度干预的原则(二)社会本位原则(三)经济公平原则(四)经济效益原则,14:48,5,三、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一)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的概念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指国家在经济管理和协调发展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即特定的经济关

2、系。,14:48,6,(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的概念 经济法调整的对象具体来讲,一般包括:1.市场主体关系 2.市场运行关系 3.社会分配关系 4.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5.涉外经济管理关系,14:48,7,五、经济法的形式(渊源),(一)宪法 制定者: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 法律效力: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二)法律 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地位和效力上仅次于宪法。以,14:48,8,法律形式表现的,经济法构成其主体和核心部分。在全国范围适用。(三)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指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经济法大量以该种形式存

3、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四)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是地方权力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在本辖区适用。,14:48,9,(五)部门规章 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及其直属机构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本行业内具有约束力。(六)地方规章 地方规章是指地方行政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七)民族条例或单行条例(八)司法解释 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审判经验的基础上发布的指导性文件和法律解释,14:48,10,(九)国际条约或协定 国际条约或协定是指我国作为国际法主体同外国或地区缔结的双边、多边协议和其他具有条约、协定性质的文件。比如:WTO协

4、议、巴黎公约,14:48,11,视频案例,“高速公路不高速”案始末法拉利跑车,14:48,12,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由经济法律规范规范和调整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包括四个特征:1.经济法律关系是在经济领域中发生意志关系。2.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调整的法律关系。,14:48,13,3.经济法律关系是一种具有经济内容的权利义务关系。4.经济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所谓强制力就是指警察、监狱、法庭这样一些国家机器。,14:48,14,经济法律关系都具有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即主体、内容和客体。(一)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1.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经济法

5、律的主体是指在经济管理和协调过程中依法独立享受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当事人。(二)我国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1.国家机关,二、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14:48,15,2.企业法人 3.其他社会组织 4.非法人经济组织 5.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内部机构,14:48,16,6.国家 7.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 8.个人合伙 9.法人联营 10.公民,14:48,17,(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1.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的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14:48,18,(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1.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

6、系的主体所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法学称“标的”。2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类型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物、经济行为、智力成果。客体包括三大类。(1)物,亦称有体物。这是指可以为人们控制和支配,有一定经济价值并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物体。,14:48,19,(2)行为,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为达到一定经济目的所进行的行为。(3)智力成果。这是指人们创造的能够带来经济价值的创造性脑力劳动成果。如专利权、专有技术等。(4)人身利益(肖像权,名称权,名誉权)此外,现实经济生活中,权利亦可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14:48,20,(一)含义 1.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在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形成

7、的一定权利义务关系。2.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客体发生变化。3.经济法律关系的终止,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消灭。,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14:48,21,(二)条件 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至少要有三个条件:1.有经济法律规范的存在。就是要有相应的法律存在。2.有经济法主体。一定要有买方、一定要有卖方。3.有经济法律事实。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都要由一定的法律事实引起,14:48,22,(三)法律事实 1.概念 法律事实是指由法律确认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终止的客观现象,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两种。2.种类(1)事件,是

8、指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定情况或者客观现象。(2)行为,是指指能够引起法律后果的,人的有意识的主观活动。,14:48,23,第三节 代理,一、代理的概念和特征(一)代理的概念 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进行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一种法律制度。依法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应当由本人实施的经济法律行为,不能代理。代理关系包括三种关系:,14:48,24,内部关系 本人 代理人 委托关系 外 买 代 外 部 卖 理 部 关 关 关 关 系 系 系 系 第三人,14:48,25,(二)代理的特征 1.代理人以被

9、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法律行为。2.代理行为是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后果的经济法律行为。3.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独立地为意思表示。4.代理行为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14:48,26,二、代理的种类,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代理可分为:1.委托代理 2.法定代理 3.指定代理,14:48,27,三、无权代理(效力待定行为),(一)无权代理的概念 无权代理是指当事人没有被代理权而以他人名义进行的经济行为。(二)无权代理的情况 1.没有代理权的代理 2.超越代理权的代理 3.代理权终止后而为的代理,14:48,28,四、滥用代理权的禁止(无效行为),1.代理他人与自己进行经济活动(自己代理)2.代理双方

10、当事人进行同一经济行为(双方代理)3.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14:48,29,第四节 诉讼时效,一、诉讼时效的概念和特征(一)诉讼时效的概念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通过诉讼程序实现其请求的民事权利的有效期限。(二)诉讼时效的特征 1.具有严格的法律强制性 2.诉讼时效属于民事法律事实中的事件 3.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是消灭权利人的胜诉权,14:48,30,二、诉讼时效期间及其分类,诉讼时效期间是指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利的法定期间。诉讼时效可以概括为两类:(一)普通诉讼时效(二)特殊诉讼时效,14:48,31,(一)普通诉讼时效,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和137条的规定:

11、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14:48,32,(二)特殊诉讼时效,1.短期诉讼时效 根据民法通则第136条的规定,下列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毁损的,14:48,33,2.长期诉讼时效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仲裁的期限为4年。3.最长诉讼时效 权利人不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14:48,34,三、诉讼时效的起算、中止、中断和延长,(一)诉讼时效的起算 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如果当事人不知道权利被侵害,则侵害权利的事实超过20年,权利人丧失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的权利。,14:48,35,(二)诉讼时效的延长 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14:48,36,(三)诉讼时效的中止 在诉讼时效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14:48,37,(四)诉讼时效的中断 正在进行中的诉讼时效,因法定事由使已进行的时效统归无效。时效中断之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1.起诉 2.请求 3.认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