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海水制碱(第一课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29875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8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海水制碱(第一课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海水制碱(第一课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海水制碱(第一课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海水制碱(第一课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海水制碱(第一课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海水制碱(第一课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海水制碱(第一课时).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你知道是什么物质让这些食品松软可口吗?,第三节 海水“制碱”,信息分析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就是食盐(NaC1),我国海岸线漫长,可采用盐田法晒制而得。原料来源广,成本低,且和纯碱(Na2CO3)都属钠盐,在组成上都含钠元素。,提出猜想 食盐(NaC1)可以转化为纯碱(Na2CO3),以从海水中得到的 为原料,如何实现NaC1 Na2CO3的转化?,CO2,加C、O去C1,元素守恒,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CO2,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NH3制成饱和氨盐水,氨气溶于水显碱性,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二者发生中和反应。所以饱和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CO2,中和反应原理!,加压,石灰石,食盐,海水制碱的原

2、料:食盐、石灰石和氨气,成果共享,Na CI CO2 使CO2更易 被食盐水吸收,NaCI+NH3+CO2+H2O=NaHCO3+NH4CI 2NaHCO3=Na2CO3+H2O+CO2,奥秘揭示,同温下NaHCO3 比 NH4C1的溶解度小,易结晶析出。,吸氨,碳化,过滤,热解,碳酸氢钠或小苏打,纯碱或苏打,明确原理海水制碱的反应方程式,反应为什么能发生呢?,碳酸氢根离子HCO3-,食盐、石灰石和氨气,CO2,“输送”CO2,并使之转化为HCO3-,CaCO3=CaO+CO2 CaO+H2O=Ca(OH)2Ca(OH)2+2NH4C1=CaC12+2NH3+2H2O,氨碱法,高温,Ca O,

3、Ca(OH)2,提供CO2回收氨气,氨气可以循环利用,氨气起了媒介作用,提出方案 初步讨论,优点:,缺点:,原料便宜,氯化钠利用率低,氨气和二氧化碳可循环使用,产生了无用的氯化钙,用处不大,且污染环境.,向析出NaHCO3的母液(氯化铵)中加入研细的NaCI,使NH4CI结晶析出,用作氮肥,氯化钠溶液可循环使用。,侯氏制碱法,1921年10月侯德榜接受了永利碱 业公司的聘请,毅然从美国启程回国,决心自己开发制碱新工艺,经过600多次研究实验,分析了2000多个样品,历时5年,于1942年发明并创立了举世闻名的“侯氏制碱法”。生产的 在美国费城的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并作为国货精品畅销全世界。

4、,红三角牌纯碱,侯德榜生平简介,侯德榜(1890-1974)1890年8月9日出生于福建的一个农民家庭,就读于福州英华书院和沪皖两省路矿学堂,1910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堂,1913年公费赴美留学,19171921年先后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学学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和该校哲学博士学位。,苏打和小苏打的用途,碳酸氢钠(也叫酸式碳酸钠):,俗名:小苏打,水溶液呈碱性,物理性质:通常是白色晶体,能溶于水。,化学性质:1、受热易分解,2、与酸反应(反应类型:),NaHCO3+HCl NaCl CO2 H2O,2NaHCO3 Na2CO3 CO2 H2O,联系你学过的知识并根据碳酸氢钠的组成,

5、猜测碳酸氢钠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碳酸氢钠的用途:,1、利用海水制碱,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 A.CaCl2 B.MgCl2 C.NaCl D.ZnCl22、下列不属于氨碱法制纯碱所需的原料是 A.石灰石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水3、制取纯碱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A.原料 B.反应条件 C.操作过程 D.催化剂4、工业上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的的工艺是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较多NH3(溶液显碱性),再通入足量的CO2的原因是 A.使CO2更易被吸收 B.NH3比CO2更易制取 C.CO2的密度比NH3大 D.为了增大NaHCO3的溶解度,C,C,D,A,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纯碱需要的原料有食盐和石灰石 B.海水晒得的粗盐可以直接吸氨制成氨盐水 C.向氨盐水中通入CO2可得到纯碱,溶液经结晶后得到纯碱固体 D.因为氯化钠水溶液呈中性,所以氨盐水也呈中性6、侯氏制碱的优点有四,你认为错误的是 A.生成过程中部分产品可选为初始原料使用 B.副产品是一种可利用的氮肥 C.反应不需加热 D.副产品不会造成污染环境,A,C,氨碱法制纯碱的温度要控制在28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