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与中国近代史整合复习教学.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36270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近代史与中国近代史整合复习教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世界近代史与中国近代史整合复习教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世界近代史与中国近代史整合复习教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世界近代史与中国近代史整合复习教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世界近代史与中国近代史整合复习教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近代史与中国近代史整合复习教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近代史与中国近代史整合复习教学.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世界近代史与中国近代史整合复习教学,近代化(现代化)史观:关注的是历史的纵向发展 近代化(现代化)进程一般指在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下,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主要包括经济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大众化等。,全球(整体史)史观:关注的是历史的横向发展 全球史观认为从1500年地理大发现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现代化浪潮从英法美等西方国家逐步向世界其他地方扩展,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是人类历史横向发展的动力。整体史观还认为: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人类交往活动推动了历史的横向发展,要重视人类交往的历史:包

2、括交通工具、国际会议、国际组织、国际战争、思想文化交流与人类交往的发展;要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认识中国历史。,【例1】(05上海)35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资本的年代一书中写道:19世纪中期是欧美资本主义全面胜利的时代,它以万国博览会这一自我庆祝的仪式拉开了序幕。1851年伦敦博览会、1855年巴黎博览会和1876年费城博览会无不昭示着这一胜利,向世界隆重地展示其财富增长和科技进步。问题:(13分)(1)19世纪中期欧美“财富增长和科技进步”是怎样实现的?(1分)(2)如何理解19世纪中期英、法、美资本主义经济取得了“全面胜利”?(9分)(3)西方为什么要以博览会来展示自己的成就?你认为20

3、10年的上海将赋予世博会何种崭新的涵义?(3分),答案:(1)工业革命(1分)(2)英国:完成从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飞跃或技术发明、或技术革命;工厂制度的形成或分工;创造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或成为“世界工厂”;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到近代工业社会。法国:七月王朝时期,工业革命有了较快发展。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工业革命深入进行,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最终确立。美国:20年代初开始了工业革命,并通过南北战争废除种植园经济(或黑奴制),解决土地问题,使美国完全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如自由劳动力和自由贸易),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狂飙时期。(9分),【例2】(06年文综全国卷)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

4、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而来。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郑观应上海在鸦片战争前是清朝一千三百多个县中一个普通县城,1843年被辟为通商口岸。据上海县续志记载,光绪年间,“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14分),答案:(2)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例3】(06上

5、海)17、现代世界的南北分裂、贫富悬殊,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1500年之后的几个世纪。在这几个世纪,西方探险家和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把相互隔绝的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亚非拉国家而言,正如一个埃及记者所说:已经陷入了重围。问题:(8分)(1)“南北分裂”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1500年前后?(3分)(2)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下半叶,世界市场是怎样形成的?它带来了什么积极作用?(3分)(3)在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陷入了重围”的亚洲国家在19世纪作出了不同的反应,请概括出两种不同反应的

6、类型。(2分),答案:(1)南半球发展中国家与北半球发达国家或南北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向外扩张,对亚非拉地区进行掠夺,亚非拉国家沦为发达国家的原料和商品市场。(2)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影响;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对外扩张,把世界经济纳入国际分工体系;经济交往扩大,先进科学技术传播;伦敦成为世界金融贸易中心。(3)被迫打开门户卷入世界市场或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政治经济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例4】(07广东历史)29(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7、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5分),“这是对现代化史观运用得很明显的一道历史试题,具有

8、里程碑的意义,它第一次明确告诉学生:可以用不同的评判标准来看待历史事件。”-黄牧航 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中史参2008.3),(5)依据材料四归纳15至19世纪德国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势。(4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说明这一趋势对19世纪末的德国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6)综上,谈谈你对教育变革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2分),【例5】(08天津)37.(31分)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四 德国莱比锡大学建于1409年,初期开设的课程有神学、文科(语言)、法学、医科。以后逐渐增加,至19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

9、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德国的其它大学也普遍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由于教育的高度发展,德国创造了19世纪末的奇迹。,参考答案:(5)自然科学学科增多,鼓励科学研究(理性主义的影响增强)。德国科技高度发展,如电磁波、X射线、发电机、内燃机等;出现许多新兴工业,如汽车制造、电力、化工等;德国成为欧洲强国,工业产值居于欧洲第一、世界第二。(6)要加快社会的发展,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例6,材料 从戊戌变法一直持续到1912年,华文报刊由百余种增至500种,连同断续刊行者,共有七八百之多。年度发行量仅据1913年邮政系统运送的报纸印刷品计,即达51524800

10、份,成为中国报业史上的重要时期。据大公报1905年统计,表明为白话、从俗语的报刊就有20种,还有很多报纸开辟了白话专栏。根据你的理解,说说文化传播事业的发展对民主进程的意义。,传播新知,启迪民智,推动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社会生活的近代化,指导意见: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它的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学会用唯物史观看问题。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是以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为前提的,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例7】,请回答:(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晚清到民国初年社会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历史现象。(不得照抄原文)(7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经济、思想文化原因。(4

11、分)(3)你如何看待晚清到民国初年社会生活中的这些变化?(2分),近代以来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习俗开始受西方影响,晚清到民国初年社会生活中的这些变化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重要表现;是历史的进步(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例8】(2008年山东烟台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在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请回答:依据15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阐述西方变革的发展历程。联系19世

12、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的有关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的变革顺序。扼要归纳导致中西方变革顺序相反的原因。你认为在我们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的文明成果?,西方变革的发展历程:15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束缚和控制,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变;18世纪的启蒙思想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封建专制和宗教愚昧的束缚,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8世纪中期起,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大机器生产方式确立,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中国近代化变革: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

13、富强之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爆发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实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爆发了要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中西方变革顺序相反的原因:列强对中国的入侵,打断了中国社会正常的发展进程。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经济是基础,思想是前提,政治是保障。,西方近代化的基本过程:首先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济基础),随着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特别是出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思想前提),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基础,这样就爆发了大规模的革

14、命运动,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政治保障)。此后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又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引发了工业革命。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一没有充分经济基础,(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并没有成为近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二没有彻底的思想解放,思想自由作为前提,三没有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中国的近代化是在外国侵略下,首先只是社会思潮和社会经济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即出现了要求学习外国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思潮,而后经济上开始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政治上的近代化历程又一再地被打断(戊戌变法失败;辛亥革命不彻底,且革命果实被篡夺),不能为经济工业化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特点,

15、3、复杂性:,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相互交叉、同步进行,2、曲折性:,受帝国主义与封建传统、封建利益的阻挠,在艰难中曲折行进,1、“中国特色”:,经历器物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层面的变革,最后是精神层面的变革,启示?,【例】(07广东历史)29(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6分),谢谢大家!再见!,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