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人事制度改革热点分析.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38481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5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人事制度改革热点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事业人事制度改革热点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事业人事制度改革热点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事业人事制度改革热点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事业人事制度改革热点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业人事制度改革热点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人事制度改革热点分析.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热点分析,刘艳良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科研管理处处长联系电话:13911085917电子信箱:,2,主要内容,一、人事制度改革热点二、建立岗位管理制度三、推行聘用合同制度,3,一、人事制度改革热点,事业单位的改革已进入整体推进新阶段,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也已进入加快推进新时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整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整体谋划、系统安排、全面推进,才能彼此衔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4,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整体改革包括,实行分类管理制度推行聘用合同制度建立岗位管理制度搞活收入分配制度实行公开招聘制度推行竞聘上岗制度改进年度考核制度健全奖励惩戒制度完善人员退出

2、制度建立人事监管制度,5,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热点,一是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度 二是大力推进公开招聘制度三是积极推进岗位管理制度四是落实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五是探索建立绩效考核制度,6,当前人事制度改革的三大热点及实施难点,7,相互关系,用人制度改革聘用制科学设岗是推行聘用制的前提。管理机制变革岗位管理岗位设置是岗位管理的重要环节。分配制度改革岗位绩效工资制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岗位是确定岗位工资的主要因素。,8,二、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废除身份管理,实行岗位管理,这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大进步。原国家人事部已先后出台了三个文件:国人部发200670号事业

3、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87号 事业单位方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724号科研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9,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岗位设置管理与工资制度改革和推进聘用制度的关系;二是要处理好岗位设置与单位事业长远发展以及内部机构改革的关系;三是要处理好人事部门的宏观调控管理与落实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的关系;编外人员四是要处理好改革的力度、速度与稳定的关系。要做好统筹协调,确保稳定。,10,岗位设置的重点和难点,一是明确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范围。二是规范岗位名称、类别和等级结构比例。三是集中调控专业技术岗位。四是严格控制在两类岗位上兼职。,11,需要把握的几

4、个问题,(一)什么叫岗位管理(二)岗位管理的原则(三)岗位分类(四)岗位设置基本要求(五)如何调控岗位结构比例(六)岗位设置的程序及权限(七)推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八)专技岗位等级评定的方法,12,(一)什么叫岗位管理?,是指按照岗位进行管理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是对传统的身 份管理制度的彻底否定。建立岗位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与人员聘用制度一起,构成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两大突破口。,13,三个层次文件依据,1、国家层面:2、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部委的具体规定。3、行业指导意见:,14,(二)岗位管理的原则,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15,(三)岗位分类,

5、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1-10级职员。从正部到办事员分别对应为1-10级职员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分为三个层级13个等级。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1-7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8-10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11-13级。高级岗位又分为正高级岗位和副高级岗位,正高级岗位包括1-4级,副高级岗位包括5-7级。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1-5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16,(四)岗位设置的基本要求,岗位名称:叫什么?职责任务:干什么?工作标准:干到什么程度?任职条件:什么样的人才能进入?,17,(五)如何调控岗位结构比例?,明确规定:事业单位首次进行

6、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操作要求:现有人员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结构比例,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比例结构。,18,岗位结构比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岗位类别的结构比例,即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工勤岗位三类岗位相 互之间的比例。二是岗位等级的结构比例,即各类岗位内部不同等级之间的比例。,19,调控岗位类别比例总的原则,总的原则是: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等因素,综合确定岗位类别结构比例。具体要考虑:对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岗位总数的70%;对主要承担社会

7、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在50%以上;对主要承担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在50%以上。已实现后勤社会化的事业单位不设置工勤岗位。,20,调控岗位等级比例总的原则,总的原则是:根据事业单位的类型、层级和性质的不同综合确定。具体要考虑: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等级结构比例,依据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设置。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的等级结构比例,依据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全国总体高中初级控制目标为1:3:6。不同层级内部等级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二三四级比例为1:3:6;五六七

8、级比例为2:4:4;八九十级比例为3:4:3;十一和十二级比例为5:5。,21,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和等级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主要依据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行业特点以及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事业单位工勤岗位的等级结构比例,依据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工勤技能岗位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一二三级占工勤技能岗位总数的25%左右,其中一二级岗位占工勤技能岗位总数的5%左右。,22,(六)岗位设置程序及权限,第一步:事业单位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填写岗位设置审核表;第二步:报主管部门审核、政府人事部门核准;第三步: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 级限

9、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第四步:广泛听取职工意见;第五步:领导班子讨论通过;第六步:组织实施。,23,(七)推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进展慢2、基础工作不到位,岗位设置缺乏依据3、混编现象较严重,存在不稳定隐患4、技术岗结构比例有限,未来技术职务晋升受阻5、岗位等级评定缺乏标准,与职称评审混淆6、解决待遇与落实双肩挑岗位成为难点,24,24,(八)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评定方法,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评定是设岗工作的重点。专业技术人员占我国事业单位人员的多数。变化最大,从4级职称等级,到13级专业技术岗位。我国事业单位130万个,从业人员3000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84万人,

10、占总量65%。,25,程序和办法,1、成立岗位等级评定委员会2、明确岗位评定条件3、设计评定办法4、确定评定程序,25,26,26,1、成立岗位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委员会成员:单位领导 组织人事处长 专业技术人员代表 有关专家,27,27,2、明确岗位评定条件,专业技术岗位评定条件:(1)担任现专业技术职务年限(2)担任现专业技术职务以来的主要业绩(3)兼任行政管理职务的年限(4)工作考核情况(称职以上),28,28,3、设计评定办法,计分要素计分方法 计分排序最终决策权,29,29,4、专技岗位等级评定程序,30,三、推行聘用合同制度,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要进一步规范合同要进一步

11、完善政策,31,进一步提高认识,聘用制度,是指用人单位和择业人员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的方式确立人事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一种用人制度。要提高四个认识:是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重大改革;是对传统终身雇佣制度的彻底否定;是本次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今后事业单位一项基本用人制度。要突破三个误区:聘用制就是签个合同(是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聘用制就是裁人(机制创新,功能再造,人员重组);聘用制就是长工资(拉开差距,打破平均主义)。,32,要推动六个转变 一是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二是由行政管理向法治管理转变;三是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四是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五是由固定用人向流动用人转变;

12、六是由主体依附向主体平等转变。,33,要进一步加大力度,34,要进一步规范合同,聘用合同由单位法人代表或者其委托的人与受聘人以书面形式订立。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四:内容不规范;信息不对称;地位不平等;程序不到位。第一,规范文件规定第二,规范合同内容。第三,规范合同鉴证。,35,原国家人事部办公厅2005年12月20日以国人发2005158号通知向全国印发了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范本),包括一个范本和5个附件,简称为15,对规范聘用合同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范本名称:事业单位聘用合同附件之一:聘用合同变更书附件之二:岗位调整通知书附件之三:解除聘用合同证明书附件之四:终止聘用合同证明书附件之五:聘用合同续签书重点加强对聘用合同签订、变更、履行等主要环节的规范管理。,36,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争取出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抓紧制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暂行规定和处分暂行规定。研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竞聘上岗规定,修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范本)。建立与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相适应的考核制度。下一步,继续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完善政策、分类实施、分步推进、确保稳定”的要求,加强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资制度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配套推进。,37,仅供参考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