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的遗传因子.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39591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5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移动的遗传因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可移动的遗传因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可移动的遗传因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可移动的遗传因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可移动的遗传因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移动的遗传因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移动的遗传因子.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可移动的遗传因子 和染色体外的遗传因子,主要内容:转座子概念及结构特征(掌握)转座子机制(了解)质粒的概念及分类(掌握)质粒的 用途(熟悉)遗传重组的生物学效应(了解),第一节 转座子一.转位因子 转位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即可移动的基因成分(可移动基因,mobile gene),是指能够在一个DNA分子内部或两上DNA分子之间移动的DNA片段。在细菌中指在质粒和染色体之间或在质粒和质粒之间移动的DNA片段(文献上有时形象地称其为是跳跃基因,jumping gene)。转位也是DNA重组的一种形式。,跳跃基因最早由美国冷泉港实验室(cold spring Ha

2、rbor Laboratory)的女科学家B.MClintock于上个世纪40年代晚期在玉米中首次发现的。60年代,为研究大肠杆菌高效突变实验证实。1983年荣获诺贝尔生物学医学奖。,(一)转位因子的种类及特征 细菌的转位因子包插入序列,转座子及可转座的噬菌体。1.插入序列(insertion sequence,IS),TS target site靶位点Transposase gene 转位酶基因IR inverted repeated 反向(倒转重复顺序),IS的形体图,插入序列不含有任何宿主基因,它们是细菌染色体或质粒DNA的正常组成部分,一个细菌细胞常带有少于10个IS序列。IS序列都是

3、可以独立存在的单元,带有介导自身移动的蛋白。,(1)IS是一类较小的转位因子,长度约700-2000bp,按发现顺序IS1、IS2命名,只携带转移的必需基因,不含有其它偏码蛋白质结构基因,本身没有表型效应。(2)IS两侧为反向(倒转)重复顺序(16-41bp),中间为转位酶基因,在插入新的位点侧有3116p顺向重复顺序(directw repeated sequencedk),DR是靶位点序列复制的产物。,(3)IS到处活动,可以插入到E.coli染色体的各个位置上,也可以插入到质粒和某些噬菌体基因组上,甚至同一基因不同位点上。这种插入作用可以双向进行,可以是正向,也可以是反向插入IS这种移动

4、方式称为转位作用(transposition)。(4)在一个世代的107细菌中有1次插入。*TR(反向倒转重复序列):GGAAGGT、ACCTTC CTTCCA、TGGAAGG*DR(正同向重复序列):TACGTTACGT,2.转座子(transposon,Tn)转座子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1)Tn是一类较大的可移动成分,除mobile gene外,尚含有其它基因,如抗药基因等。Tn是在研究抗药基因中发现的,由此知道抗药基因可在质粒之间,质粒与染色体之间或质粒与可转座的噬菌体之间来回移动,Tn的转位原理和Is基本相同,转位频率为10-310-6/拷贝。,(2)根

5、据结构特征的不同,Tn可以分为2个亚类:是一类带有抗药性基因(或其他宿主基因)的转座子,两侧是两个相同或高度同源的IS序列,表明IS序列插入到某个功能基因两端时就可能产生复合式转座子。一旦形成复合转座子,IS序列就不能再单独移动,因为它们的功能被修饰了。,IS1,Structural gene,IS1,TnA:数个结构基因(mob、mdr等)十IR组成。TnA家族:没有IS序列,体积庞大(5000bp以上)这类转座子带有3个基因,中间结构基因编码bata-内酰胺酶,两侧是38bp的倒置重复序列。,3.可转座的噬菌体(transposable phage)(1)包括Mu和D108两种噬菌体,是一

6、类温和噬菌体*。(2)感染细菌后,可以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中,插入位点是随机的(而入phage插入位点是专一的),可以插到结构基因内部,引起突变,Mu即Mutator(突变子)因此得名。(3)插入部位的2侧有短的DR,插入时,一个拷贝留在原位,新合成的拷贝插入新的部位。(4)和IS,Tn相比,Mu末端不含IR,这是可转座成分的一个例外。,(二)转位作用的机理1.复制性转位机理共联体生成和解离,靶序列的切割与复制。2.非复制型转位作用转位将供体DNA转座因子两侧各切断一条单链并与靶序列的两个游离末端连接,随后并没有复制过程,而是由转座酶将供体DNA转座因子的另一端也切断,因此在供体DNA留下一个致死

7、性缺口。转座子的两条游离单链在靶位点退火接合,DNA聚合酶项平缺口。,(三)转位的遗传效应1.基因重排 可能产生1个新的蛋白分子等,基因重排是进化的动力。2.基因突变 插入到基因内部,可引起插入失活。3.插入位点引入新的基因 如引进抗药基因。4、转座产生的染色体畸变,第二节 质粒,一、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质粒(一)概念 1.质粒(plasmid)是独立于许多细菌及某些真核细胞染色体外共价闭合环状的DNA分子(covalant closed circnlar,cccDNA),能独立复制的最小遗传单位。,2.质粒是双链的DNA分子,大小在1200kb之间,和病毒不同,它们没有衣壳蛋白(裸DNA)。,

8、从生化学来说,除酵母的杀伤质粒(killer plasmid)是RNA外,其余质粒是染色体外的cccDNA分子。从遗传学来说,质粒是与宿主染色体有别的复制子.在细胞分裂时能恒定传递给子代细胞的独立遗传因子或能在胞内寄生和复制的复制子。,3.质粒与宿主细胞的关系(1)质粒对宿主的生存不是必需的,只是“友好”的“借居”宿主细胞中,既不杀伤细胞,对宿主的代谢活动也无影响,宿主离开质粒照样的生存下去。(2)质粒离开宿主就无法生存,只有依赖宿主细胞的(酶和蛋白质)帮助,才能完成自身的复制(扩增)、转录。(3)质粒经常为宿主执行一些适当的遗传功能,作为对宿主细胞的补偿(“交房租”)。,(4)质粒赋于宿主各

9、种有利的表型(质粒编码蛋白质或酶),使宿主获得生存优势,与我们基因工程实验紧密相关的,如抗生素抗性基因:Ampr 酶Tetr 膜蛋白,4.质粒发现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质粒能够复制、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从分子遗传学观点来看是一种有机体,是比病毒更原始的生命形式,是生命起源研究的起一块体重要基石。,2)实践意义 是基因工程的重要载体(vector),能把外源基因(目的基因)送到宿主细胞中去克隆扩增或克隆表达。质粒是可以改造的,可以剪切、剪接的,基因工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严格改造质粒的同时,控制质粒不传递,若一个致癌质粒可以传递就会传到处都是。,作为基因工程载体的3个特点:A.都能独立自主的复

10、制;B.都能便利的加以检测(抗生素抗性);C.都能容易引进宿主细胞中去,也易从宿主细胞中分离纯化(提质粒)。质粒符合上述3个条件。基因工程中主要使用人工构建的质粒。,(二)质粒的分类 按质粒的复制机理,分为2类:1)严谨控制型(stringent contrd type)(1)拷贝数少,一般10个,分子量大(2)复制受限(3)这类质粒可以自传递;(4)严谨控制机理(低拷贝原因),认为是该质粒可以产生阻逼蛋白,反馈抑制自身DNA合成。,2)松弛控制型(relaxed control type)(1)拷贝数多,10-200个,分子量小;(2)复制不受细菌DNA复制系统限制,3)分子量小,不具备自传

11、递能力;4)基因工程使用松弛型(高拷贝数质粒,以获得列多的基因产物。,(三)质粒的功能 质粒的功能主要通过质粒本身携带的基因偏码蛋白质表现出来。携带质粒的宿主细胞可表现出相应表型。1.性质粒 即雄性细菌F质粒,它本身转到F-宿主细胞时,使后者变成F+,改变宿主细菌性别。,2.抗生素抗性 抗药性(R)质粒使细菌产生抗生素抗性,这种抗药性抗性基因也可以转移到缺乏这种抗药基因的细菌体内,使之产生抗药性。3.产生毒素的质粒 如col质粒能产生大肠杆菌素因子(colicin),杀死不含该毒素的亲缘细菌。,(四)质粒的基本特性 1.自主复制 复制调控系统由质粒上的复制起点(ori),质粒的rep基因和co

12、p基因组成。Rep蛋白启动质粒的复制,cop基因本身或其表达产物可抑制复制作用,从而控制质的拷贝数。,2.质粒的不相容性当某种质粒在宿主细胞内存在时,将阻止其他类质粒进入细胞寄宿。不相容性是由于两种质粒中具有类似的阻遏物及质粒DNA随机复制而导致的结果。,3.质粒的转移性 在自然条件下,在些质粒可以通过细菌接合作用在细菌细胞间传递。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质粒载体缺乏转移所需的基因(mob基因),不能通过接合作用在细胞间传递,但可采用人工方法转化到细菌细胞中。,4.质粒中的选择性标记常用的选择性标记是抗生素抗性基因,如:(1)氨苄青霉素(2)四环素(3)氯霉素 实验中常用的质粒载体有一个或两个抗生素抗

13、性基因。,第三节 遗传重组,1、概念:遗传重组(genetic recombination):减数分裂时,通过同源染色体的交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独立分配,使子代细胞的遗传信息产生了重新组合,这种现象称为遗传重组。,2、作用:(1)遗传重组使有利的和不利的突变分开(2)保持遗传的稳定性,3、分类:根据重组过程中涉及DNA序列和蛋白质因子的要求不同,可将重组分为四类:同源重组 位点特异性重组 转座作用 异常重组,一、同源重组,(一)同源重组的产生 同源重组指发生在两条双链DNA的同源序列之间,涉及的是大片段同源DNA序列的交换。,(二)同源重组的分子机制(三)同源重组的酶学(四)同源重组的途径,二、

14、位点特异性重组,位点特异性重组指不依赖于DNA序列的同源性,而依赖于能与某种酶相结合的特异DNA序列的重组。这些特异的酶能催化DNA链的断裂和重新连接,能发动位点特异性重组作用。,区别:(1):同源重组中DNA链的断裂可能是随机的 而位点特异性重组是在某些特异DNA序列位点发生重组。(2):同源重组后在染色体内的DNA序列一般仍按原来的排列次序,但在位点特异性重组中DNA节段的相对位置发生了移动,即DNA序列发生重排,得到不同 的结果。,l genome integration.Recombination always occurs at exactly the same sequence within two recombination sites,one on the phage DNA,and the other on the bacterial D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