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语病的十大诀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句子语病的十大诀窍.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快速找出句子语病的,十 大 诀 窍,辨析语病,是近十几年高考语文必考的题型之一。如何辨析语病,各种教学用书所介绍的方法大同小异,无非是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从感性上判断语句是否有毛病)、主干枝叶梳理法(先检查句子主干之间是否有语病,再检查修饰语和中心词、修饰语和修饰语之间是否有语病)、造句类比法(仿照原句结构造一日常用的句子,两相比较,从而判断原句是否有语病),等等。但是,这些方法操作起来,甚是繁琐麻烦。在这里,向大家补充介绍一种快速而有效的辨析语病的方法审读关键词语法。下面,就结合高考有关例子,来谈谈此法的具体运用,一、看否定词,1、多重否定不当2、多重否定与反问句连用不当,实 例 举 隅,
2、(1)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2)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饮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3)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防止,不,忌,不可,不可,不可,否认,不,呢,二、看两面词,1、两面对一面2、一面对两面,实 例 举 隅,(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2)要保证安全生产,机器质量的好坏,无疑是重要条件。(3)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4)他的病情今后怎样,主要是保持良好
3、的心态,积极与医生配合。,能否,要,好坏,重要条件,能不能,根本任务,怎样,良好,积极,三、看关联词,1、关联词搭配不当2、关联词位置不当3、强加关联词4、分句句序不当,实 例 举 隅,(1)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搭配)(2)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搭配)(3)不但他喜欢京剧脸谱,而且喜欢京剧的各种服饰。(位置),无论,和,不管,不但,都,实 例 举 隅,(4)他因为对学科有所偏爱,所以对数理化不感兴趣。(强加)(5)他不但能读书作文,而且能认字写字。(分句位置),因为,所以,读书作文,认字写字,大多数介词是从动
4、词虚化而来的,这就使得介词的使用比较复杂。它可以和动词一样带宾语,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造成语病。这类介词主要有:“由、由于”“经、经过”“通过”“对、对于”“当”“在”“正”。这些词在病句考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出错的频率也非常高,要引起注意。例如:,四、看介词及其短语,1、缺少主语 2、介词使用不当3、介词短语的位置错误,常见错误,实 例 举 隅,(1)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的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缺主语)(2)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从)(3)在那时,改革对于我们是很陌生的。(颠倒主客体),经过,
5、在,中,对于,(4)他很后悔,不该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好朋友分道扬镳。(“和自己”在此句中修饰“同过患难,共过生死”,“好朋友”前少了一个介词。在“和”后加“和”或“同”或“与”。)(5)改革前和现在相比,我们厂的生产确实有了很大发展。(“现在”是主,“改革前”是客,故倒置。),实 例 举 隅,和,和,(6)这个问题在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议论。(句中定语“广泛的(地)”应放在“议论”之前)(7)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今日凌晨把一颗气象探测卫星用“长征三号”火箭准确送入预定轨道。(两个短语位置互换)(8)学校在改善教师办公条件上,做了不少工作,大大提高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在上”中间不能插入
6、动宾短语),实 例 举 隅,五、看并列短语,1、主谓、动宾搭配不当2、并列成分出现交叉3、属种关系不合逻辑4、并列成分语序不当 5、表意不明6、照应错位,实 例 举 隅,(1)这个文化站已经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2)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3)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挽救和培养,统一安排,问题,事件,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4)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
7、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5)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交叉)(6)我家的水族箱里养着金鱼、石斑鱼、比目鱼、水草等鱼类。(不合逻辑),实 例 举 隅,加快,速度和规模,报刊、杂志,出版物,水草,实 例 举 隅,(7)昨天下午,班委讨论和听取同学们对开展班级工作的意见。(“讨论”和“听取”有先后之分,应调整为“听取和讨论”)(8)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他可以是一个人存钱,也可以是他和副总经理一起)(9)条例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周密而深刻的说明。
8、(“理论上”“说明”,“政策上”“规定”,故“理论”和“政策”对调。),讨论和听取,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理论,政策,规定,说明,实 例 举 隅,(10)李局长在新学期工作动员会上特别强调,思想政治课要改革,要结合实际,讲求实效,应该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结合起来。(并列短语要求并列的两项或多项,词性或短语结构必须一致。而“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这个并列短语中,“政治常识”是偏正结构,“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是动宾短语。),六、看数量短语,1、净数(增加了)和底数(增加到)混用2、数量减少用倍数3、约数表示重复或前后矛盾,实 例 举 隅,(1)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
9、炉,时间缩短了一倍。(2)大豆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特别是蛋白质的含量高达近40%以上。(3)今年以来,全厂职工干劲十足,生产热情高涨,产量提高到20%。,缩短了一倍,近,以上,提高到,七、留意句中的程度副词,副词一般是用来修饰形容词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错,但我们须细心分析一下后面的形容词是否本身就包含了这个副词的含义,有没有造成语义的重复。这类副词主要有“十分”“非常”“很”过分“等。例如:,实 例 举 隅,近几年,常有报纸对明星大肆吹捧,过分的溢美之词,助长了某些明星的骄傲情绪。(“溢美”本身的意思就是“过分地赞美”,再加上“过分”,语意重复。)许多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饭来张
10、口,衣来伸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溺爱”含有“过分宠爱”的意思。)这是非常奇缺的药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用的。(“奇缺”就是“非常缺少”的意思。),八、留意句中指代性的词语使用代词的目的是使行文简洁。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指代不明,使文意模糊。在病句题中,代词使用的考查也较常见,所以一旦句中出现了代词,就要认真分析,弄清它所指代的对象。例如:,忠王李秀成临刑前是不是很英勇呢?从一些记载上看,不是这样的。(前文说的是两 个意思:很英勇或不英勇。“这样”这个代词倒底指代哪一个意思,句意模糊。)张主任和技术员小李正在谈话,他告诉他说:“攻下这道关,就可以试制了。”(谁告诉谁?两个“他”均指
11、代不明。)今天下午,张董事长、王总经理和其他公司领导一起参加了市里举办的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会。(“其他”可以限制“公司”,也可以限制“领导”,造成歧义。),实例举隅,九、留意句中的“是”字,“是”在句中表示判断。命题时,往往在较长或结构复杂的句子中偷换主语或缺失宾语。所以遇到判断词“是”也要适当留心。例如:修建青藏铁路是加快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是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这个句子中 的第二个分句承第一个分句的主语“修建青藏铁路”,但“修建青藏铁路”是一种行为,而“纽带”是名词,二者不属于同一种事物,不能构成判断句。),十、注意杂糅句式,这类病句可以分为这样两种现象:(1)两句混杂(2)前后牵
12、连,两句混杂的特点是,既用这种说法,又用那种说法:如:(1)在旧社会,他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地高利贷剥削人民。(把“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地高利贷剥削”和“利用开当铺残酷地剥削人民”两种说法混杂在一起。),前后牵连的特点是,把前一句的后半句用作另一句的开头,硬把前后两句连成一句,如:(2)当上级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把“大家有感觉”和“(这种)既光荣又愉快是颇难形容的”糅到一起。),实例举隅,1.如果不认真锻炼,那怎么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2.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3.选出下列语句中表意明确的一项是。4.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
13、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1句中把反问句与判断句杂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前后一致。用反问语气,应该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用判断句,则应该说成“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2句应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或“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两种结构中选用一种。3句中把“选出的一项”和“的一项是”两种句式杂糅,可选其中一种。4句把“要出版一本译作需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和“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才能与读者见面”拼合在一起,应选用其中一句。,下面再列举几种常见的杂糅格式:,(1)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2)以即可(以为宜;即可)(3)是为了为目的的(以为目的的;是为了)(4)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5)是出于决定的(是出于;是由决定的)(6)借口为名(借口;以为名)(7)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是原因)(8)有组成(有;由组成),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