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章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48248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章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七章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七章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七章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七章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章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章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涵义作用和 特色,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第四节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案例分析,第五节 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选择与确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解决民族问题的具体 方式和探索,(二)民族区域自治主张的提出,(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1941年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施政纲领是最早将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制度化、法律化的文件。,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批准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84

2、年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二、五个自治区建立的方法步骤,(一)内蒙古:自治方向的解决和区划的逐步统一,(二)新疆:自下而上逐步建立,(三)宁夏、广西:与回、壮两个民族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地位相适应,(四)西藏:由两种政权并存逐步过渡到区域自治,返回,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涵义、作用和特色,一、涵 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一种制度。,二、作用,(一)有效地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平等的民 主权利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二)有力地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建设 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三)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返回目

3、录,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一、性质和组成,(一)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与自治地方的行政地位相当的一级地方政权,和一般地方的政权机关有相同的特点。,(二)组 成,1、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2、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内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也应有适当名额的代表,而且对人口较少的民族的代表名额和比例分配

4、将依法给予适当的照顾。,3、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以及政府所属工作机构中,要尽量配备少数民族的人员,即对基本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干部要优先配备。,三、上级国家机关的领导和帮助,(一)上级机关有关民族自治地方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需充分考虑到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二)上级国家机关在财政、经济上采取多种措施,对少数民族地区给予特殊照顾,帮助各民族自治地方加速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上级国家机关帮助民族自治地方从当地民族中培养大量的各级干部、各级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四)国家采取措施,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教育事业,返回,第四节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案例分析,返回,一、新疆的民族区域

5、自治,二、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三、甘肃的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产生,发展,展望,新疆篇,新疆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产生,1.新疆概况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产生,(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1.相关法律的保证 2.新疆国民经济的发展 3.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的进步 4.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展望,1.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 3.正确处理“东突厥斯坦”问题,1.新疆概况,(1)地理位置(2)历史发展(3)民族状况,返回,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产生,(1)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规定:地位、涵义、意义、前

6、提(2)实施的原因(3)产生的时间,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人口为1925万人 少数民族1096.96万人,1.地理位置,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人口为1925万人 少数民族1096.96万人,返回,历史发展,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和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从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开始成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多年来,新疆各民族人民团结协作,努力开拓,共同书写了开发、建设、保卫边疆的辉煌篇章,新疆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返回,民族状况,新疆现有个民族,主要居住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

7、、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民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新疆民族构成和人口状况,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规定:,1、地位:我国基本的民族政策,重要政治制度。2、涵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主聚居地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3、意义: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4、前提:国家统一。,返回,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1、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实 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2、长期以来中国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要特征。3、自鸦片战争以来,形成了汉族离不开

8、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为建立一个统一的新中国,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返回,建立的时间,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954年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承担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的职责,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双重领导。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相关法律的保证,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载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1年修改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则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新疆国民经济的发展,教育科技文化

9、卫生事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返回,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要充分尊重。对少数民族实行宽于汉族的生育政策。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得到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主要领导由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保证宗教人士获得经文等宗教读物及正常的宗教活动得到法律保护。少数民族使用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西部大开发,加大在新疆的固定资产投资。给新疆以巨大财力支持。全国其他省区市大力支持新疆。通过石油天然气开发造福新疆。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新疆发展。为新疆输送和培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支持自治区政府积极利用国际金融组织 和外国政府贷

10、款。,“东突厥斯坦”问题,“突厥斯坦”的含义“突厥斯坦”的演变“9.11”以来的国际合作,“突厥斯坦”的含义,意为“突厥人的地域”,是指中亚锡尔河以北及毗连的东部地区。随着历史的演进,中亚近代各民族相继确立,到十八世纪,“突厥斯坦”的地理概念已相当模糊,在当时史籍中也已基本无人使用。十九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在中亚地区殖民扩张的深入,地理名词“突厥斯坦”重新被提出。,“突厥斯坦”的演变,1805年,俄国人季姆科夫斯基将位于“突厥斯坦”东部的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称为“东突厥斯坦”。19世纪中期,俄国先后吞并了中亚希瓦、布哈拉、浩罕三汗国,在中亚河中地区设立了“突厥斯坦总督区”。20世纪初以后,极

11、少数新疆分裂分子和宗教极端分子,受国际上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思潮的影响,鼓吹“东突厥斯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1933年11月,沙比提等在喀什建立了“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但在新疆各族人民的反对下,不到三个月便垮台。1944年,爆发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作为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运动一部分的“三区革命”,分裂分子艾力汗吐烈窃取了“三区革命”初期的领导权,在伊宁成立了所谓“东突厥斯坦共和国”,自任“主席”。1946年6月,“三区革命”领导人阿合买提江、阿巴索夫等撤消艾力汗吐烈的职务,将“东突厥斯坦共和国”改组为伊犁专区参议会,重归国民政府。,“9.11”以来的国际合作,“9.11”事件

12、发生后,国际反恐怖斗争与合作的呼声日趋强烈,“东突”势力为了摆脱尴尬的处境,又一次打着所谓维护“人权”、“宗教自由”和“少数民族利益”的旗号,编造所谓“中国政府借机打击少数民族”的谎言,混淆视听,欺骗国际舆论,试图逃脱国际反恐怖主义的打击。,返回,图片,返回,2011/12/10至18日新疆调研总结 丁志刚一、调研活动与新疆师范大学中亚与边疆政治研究中心交流主要内容:了解该所研究情况 学校十分重视,要求必须成立研究中心,服务于自治区决策。与中心主任雷琳进行交流,去法经学院考察,该院院长陈彤一行正好准备去哈萨克斯坦进行访问。他们准备重点研究中亚的制度、法律问题,并为国内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服务。科

13、研处马风强处长、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郭院长参加了聚餐。到建委棚户区改造办了解乌鲁木齐市棚户区改造情况。庞军处长谈了改造工程,并去黑甲子山进行实地考查。与社科院张运德书记进行两次座谈。张对新疆问题很有研究,对7.5以来新疆一系列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法学所所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参加了座谈。应张书记邀请,安全厅应处长参加了第二次座谈。与学校丁副校长座谈,他是自治区理论宣传方面的专家,在自治区有很大影响。与自治区学校相关研究人员进行对谈。参加者都是学校选定的在经济、文化、政治、管理、民族等方面有一定特长的专家。其中,实事求是杂志社社长黄璜、行政学所曾庆忠、经济学所王勤、民族所郭益海对许多问题

14、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西北师范大学2001届思政专业维族学生座谈。考察二道桥市场。,二、需要研究的问题,人口政策、人口流动、疆内流动对新发展不利,内地到新疆的人口管理问题民族政策、高考照顾政策 新疆的民族问题容易泛化;过人强调民族特性导致的问题;普通问题-民族化-宗教化:这使新疆汉族人十分反感;民族政策要创新,不能政治化,要去政治化。宗教问题、基层少数民族宗教意识的形成、创新宗教管理方式、宗教现代化民族关系 7.5后民族关系有本质没变、民族感情修复需要时间,现在太重视政治修复,不重视社会心理修复;民族身份过分强化;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问题。维族高层人士、知识分子问题。解决社会公平公正问题对解决好

15、民族问题十分重要。各方对7.5事件的看法 7.5事件是各种矛盾的结果,必然中的偶然;7.5事件是主要是内部问题,干部问题疆二代、三代的移民问题 疆二代的文化身分很尴尬援疆工作中的问题 援疆三形式:交钥匙、交支票、交合同 项目中的人员招聘问题;援疆新疆准备好了没有?援疆惠及的是政府还是群众?大民生问题 提高人们的待遇问题、共同繁荣中的利益冲突问题、共同发展中的利益共享问题,怎么协调?南疆建设很快,但软件不行对中央、张书记的看法现代文化建设问题、新疆区域特色文化建设问题,在新疆人的基础上形成中国人的意识。文化认同是政治认同的基础。资源开发与保护问题、绿州经济干部任用问题、民族地区书记、民族人士职位

16、世袭问题、少数民族干部唯比例论;干部年轻化并不适合新疆情况;7.5后少数民族干部没人出来讲话。少数民族要闹的思想。教育问题 过去是成功的,近30年分校出了问题;双语教育存在许多实际困难;许多维族知识分子反对双语教学。5+2=0 对干部教育与群众教育要区别对待。,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西藏风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 建立和发展,和平解放为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基础。民主改革为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扫清了道路。西藏自治区的建立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全面贯彻实施。改革开放为西藏人民充分行使民族区域自治权利开辟了广阔的天地。,西藏的发展,告别封闭的庄园制自然经济,迈进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化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湿地环保大桥,城市建设俯瞰图,通讯和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西藏交通建设,宗教信仰自由,第五节 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国家与自治地方关系,二、努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人才,三、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