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 政治必修课件 必修二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7、8课时.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06705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总复习 政治必修课件 必修二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7、8课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高考总复习 政治必修课件 必修二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7、8课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高考总复习 政治必修课件 必修二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7、8课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高考总复习 政治必修课件 必修二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7、8课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高考总复习 政治必修课件 必修二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7、8课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总复习 政治必修课件 必修二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7、8课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总复习 政治必修课件 必修二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7、8课时.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必修 2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7课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基础再现,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_中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2)1954年9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_。(3)1984年,颁布了_,它标志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制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4)2001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正案,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一项_政治制度的地位。,共同纲领,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基本,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它是在_领导下各少数民族_的

2、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_,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是我基本的_,也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4.民族自治地方:分为_、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_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补充形式。5.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_和_,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统一,它不是完全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不是自治机关。因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是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的,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国家统

3、一,聚居,自治机关,民族政策,自治区,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6.自治权: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_。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_的权力。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7.决定因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_和_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核心内容,内部事务,历史特点,现实情况,易错提示:误区

4、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注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误区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是在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注意: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中央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是特别行政区。误区三: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注意: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误区四:民族自治地方是具有独立主权的实体。注意:民族自治地方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独立主权。,1.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B.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分为自治区、

5、自治州、自治县(旗)、自治乡C.民族区域自治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A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B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不包括自治乡;D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答案:C,1.有利于维护_(1)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2)提示:民族区域

6、自治制度是我国一大政治优势,它使各族人民既各得其所,又和衷共济。特别是地处边疆的民族自治地方,对捍卫边防安全,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家统一和安全,2.有利于保障_的权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祖国统一大家庭内,使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利,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满足了各少数民族人民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_。各民族自治地方以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少数民族为主体,同时包括当地居住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这使各族人民和各族干部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逐步消除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4.有利于促进_蓬勃发展(1)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能够密切结合

7、本民族、本地区的特点,把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协调起来,充分发挥各民族、各地区的特长和优势,调动各族人民参加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易错提示:误区:民族原则和民族政策是一样的。注意:民族原则和民族政策是两个不同概念,但二者是有密切联系的。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制定民族政策的基础和理论依据,而民族政策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对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的具体落实。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从而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则有利于维

8、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2.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坚持实践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权利 促进现代化建 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A.B.C.D.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依据教材,均符合题意,都入选。答案:D,高分跨栏,民族区域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的自治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这是由于()A.民族自治机关享有高度的自治权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具

9、有优越性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D.民族自治机关既是国家地方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又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解析:题干强调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既对党和国家有利,又对实行自治的少数民族有利,这主要得益于民族自治机关的双重身份,故选D项。答案:D,课堂集训,一、选择题1.(2009年全国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从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 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 有权根据国务院的

10、授权制定行政法规其自治权即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A.B.C.D.,解析:错误,民族自治地方设立人民政府,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能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错误,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答案:B,2.(2009年广东卷改编)西藏自治区历任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和人民政府主席都由藏族公民担任。目前,在自治区四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94%以上,在自治区各级国家机关组成人员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77.97%。这表明()我国少数民族依法享有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我国认真

11、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A.B.C.D.,解析:审题时抓住题干中“都由藏族公民担任”、“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94以上”等有效信息,体现了我国少数民族依法享有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我国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因此两项符合题意,入选;不符合题意,不选;错误,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而不是根本原则。答案:C,3.(2009年山东卷)格萨尔王传是藏民族大型口头说唱英雄史诗,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对其进行全面的抢救和整理。这说明()藏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保护民族文化自治区文化管理自治权受法律保护自治区政府履行发展文化事

12、业的职能A.B.C.D.解析:材料中的格萨尔王传属于藏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自治区重视对格萨尔王传的保护,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是西藏自治区政府履行文化职能的具体体现,因此入选;错误,国家统一和领地的完整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不符合题意,不选。答案:A,4.(2008年海南卷)1947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开创了内蒙古历史的新纪元。内蒙古地区之所以能够建立民族自治区,主要因为()蒙古族对国家统一有强烈的政治认同 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内蒙古地区的民族人口构成单一 蒙古

13、族在我国民族人口分布上有自己的特点A.B.C.D.解析:是设立的前提和基础,入选;与现实不符,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并且两者也不构成因果关系;我国几乎每一个地区都不是由单一民族构成的,而是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因此不选,入选。答案:D,二、非选择题5.(2008年全国卷)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的历史从一个侧面表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尊重各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珍惜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载入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又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

14、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持。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历史和实践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3)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各族干部

15、群众团结奋斗,艰苦创业,使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政治生活角度看,上述材料表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我国各民族已经实现了共同繁荣 我国各民族都应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党的正确领导是加强民族团结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保证A.B.C.D.解析:不符合实际,不选;中的“都应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说法绝对,不选。答案:C,2.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我国民族地区发展成就显著,例如改革开放30年来新疆经济蓬勃发展,GDP由40亿元上升到4230亿元,居民收入增长30倍。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

16、发生后,一位国际知名人权专家指出:应当让全世界来分享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用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来实现真正的持久的民族团结,坚持维护稳定以保证繁荣发展消除民族差别,真正实现各民族的统一 A.B.C.D.解析:中的“消除民族差别”的说法错误,不选。答案:A,二、非选择题7.材料一 2009年8月26日,中国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等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发展成就展览目前正在北京举行。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巨大变化。展览以丰富的文字、图片、实物等资料,以多媒体

17、演示、场景再现等生动的形式,充分展示了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速7年来位居全国第一;西藏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连续8年保持12%以上增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由1955年成立时的12亿元人民币增至2008年的4200多亿元 材料二 10年前的1999年12月20日,这一天因为澳门的回归而被载入了史册。十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澳门已经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十年了。澳门特区政府成立十年以来,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各项事业都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澳门这一方乐土变得

18、更加繁荣和安康。(1)运用民族知识分析说明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2)试比较我国在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与在澳门实施政策的异同。,答案:(1)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巩固、发展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我国坚持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民族政策,做到国家的统一领导与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积极性相结合;国家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民族自治区的繁荣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民族地区繁荣的关键。发达地区的支持有力地缩小了民族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真正做到了先富

19、帮后富,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2)我国在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五个民族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澳门坚持“一国两制”制度。两项政策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都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改变我国的单一制形式。两项政策的实施范围是不同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适用于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而“一国两制”只适用于港、澳、台地区;解决的问题不同,特别行政区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民族自治区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二者实行的社会制度不同,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民族自治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二者享有的权限不同,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民族自

20、治地区享有普通自治权。,祝,您,学业有成,必修 2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8课时 我国的宗教政策,基础再现,1.我国是多宗教的国家:从国外传入的有_、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中国土生土长的有_,合称为我国五大宗教。另外,在一些少数民族中还流传着其他宗教。信仰宗教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大,但绝对数字不小。2.我国宗教状况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宗教经历了社会经济制度的深刻改造和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不再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利用的工具,而成为信教群众自办的事业;宗教团体已成为联系信教群众的_;宗教界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教群众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

21、会主义的_。社会主义社会为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创造了有利条件。,佛教,道教,爱国组织,积极力量,易错提示:误区:佛教、道教、基督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注意: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1.江苏省南京市宗教界倡议为台湾“莫拉克”台风灾害者捐款、祈福。南京市各宗教团体踊跃捐款。截至2009年8月16日收到捐款5万多元。其中南京市鹫峰寺主持全乘法师第一时间向秦淮红十字会捐款2万元资助受灾台胞。南京市宗教界在捐款和祈福活动中,尽其最大努力为台湾同胞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这说明()A.宗教的本质已经发生根本变化B.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C.宗教对社会的发

22、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D.我国宗教主要起积极的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宗教的作用。在我国,宗教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是唯心主义世界观,因此A、D两项不选;B项与题意无关,不选。答案:C,1.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涵。公民有信仰宗教和_的自由。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既尊重和保护信教的自由,也保护不信教的自由。,不信仰宗教,2.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宗教政策,一律平等,正常的宗教活动,国家政权,相互尊重,宗

23、教事务,社会主义社会,3.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原因(1)宗教有其自身产生、发展和消亡的_,既不能用行政力量消灭它,也不能用行政力量发展它。(2)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信仰上的差异是次要的,在政治上、经济上的_是一致的。(3)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大力加强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并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上来。,规律,根本利益,4.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1)反对_活动。(2)反对_,抵制邪教活动。(3)努力树立_世界观。对全体人民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科教兴国的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建

24、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封建迷信,邪教,科学,易错提示:误区一:我国积极鼓励人民信仰宗教。注意:我国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但不鼓励人民信仰宗教,而是鼓励人民信仰科学。误区二:我国实行自主自办的方针,与外国宗教不存在交往。注意:我国宗教在独立自主自办的前提下,发展与国外宗教的交流和交往。误区三: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为了使宗教信徒最终放弃有神论和宗教信仰,逐步消灭宗教。注意: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为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把宗教活动纳入政策、法律、法规范围。,易错提示:误区四:我国的宗教性质上已发生了根本转变。注意: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宗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宗教的性质仍然是客观唯心主义。误区五:要

25、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注意: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注意“社会”二字不能漏掉。误区六:我国民族问题就是宗教问题。注意: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但民族问题不一定就是宗教问题。误区七: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注意: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正确,我国实行政教分离;但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是错误的,宗教活动要接受政府的管理。误区八:在我国,一切宗教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注意:正常的宗教活动才受到法律的保护。,2.2009年6月7日(藏历四月十五日),在笃信藏传佛教的藏族民众心中是佛吉祥日,藏语为萨嘎达瓦节。从凌晨到午后,拉萨古城内外至少有十万名的信众在转经、施舍、放生、过林卡,

26、在交通民警的引导下,信众摩肩接踵,川流不息,井然有序。材料说明()我国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政府运用行政力量发展宗教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各民族有共同的文化生活A.B.C.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错误,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并不用行政力量发展宗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答案:C,高分跨栏,正常的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活动的区别(1)正常的宗教活动是在法律允许的宗教活动场所范围内进行的活动,是信教群众表达宗教感情、举行宗教仪式、共度宗教节日的各种活动。(2)封建迷信活动是利用人们的鬼神观念、宿命观念等,使用占星、相术、看风水、算命等手段,以欺骗群众、索取钱财为目的的活

27、动。(3)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对于利用封建迷信活动,破坏社会正常秩序、危害群众身体健康、骗钱害人者,必须依法惩处。,中国正在形成一条独具特色的宗教和谐共存之路。中国政府坚决不允许任何人打着宗教的幌子从事分裂国家、制造社会动乱等非法行为。这说明()A.在我国,宗教已经与政权达成一致,和谐共建社会主义社会B.宗教活动要逐步禁止、取缔C.要依法打击各种宗教活动D.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 解析:本题考查对宗教活动的认识。A项错误,宗教是一种社会力量;B项不符合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C项中的“打击各种宗教活动”说法绝对,我国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答案:D,课堂集训,一、选择题1.(

28、2008年广东卷)据2004年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统计,西藏自治区共有藏传佛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住寺僧尼约4.6万人;清真寺4座,伊斯兰教信徒约3000余人;天主教堂1座,信徒700余人,各种宗教活动正常进行。这表明()A.我国保护各种宗教活动B.我国人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C.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D.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解析:A项中的“各种”说法错误,不选;D项片面地理解了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C项与材料内容无关,均不选;材料表明我国西藏地区各种宗教正常活动,说明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落实,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有保障,因此B项符合题意,入选

29、。答案:B,宗教是一种群体社会行为,神秘化的信仰。它包括指导思想(宗教信仰),组织结构(宗教组织,如教会、宗侣),行为规范(宗教组织内的活动,如祭祀,礼仪),文化内容(宗教建筑,宗教绘画,宗教音乐)等等方面的内容。据此回答23题。2.宗教的本质是一种()A.封建迷信 B.重要的社会力量C.唯心主义世界观 D.国际性的政治组织解析:A项说法错误,不选,因为社会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B、D两项不是对宗教本质的认识,不选。答案:C,3.在对待宗教的问题上,青年学生应该()A.坚持在任何场所批判有神论B.时时处处宣传科学,宣传无神论C.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做无神论者D.不信教,不传教,也不看有关宗教书籍

30、解析: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不能到宗教活动场所宣传无神论,也不能在任何场所批判有神论,因此A、B两项错误;看有关宗教书籍与信教、传教是两回事,排除D项。答案:C,4.漫画中以名字决定前程的现象属于()封建迷信 宗教信仰无神论思想 唯心主义思想A.B.C.D.解析:漫画中以名字决定前程的现象属于封建迷信,是唯心主义思想,因此,入选,故选B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5.2009年6月10日团十六届中央书记处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主持集体学习并讲话。陆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对信教青年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关心和帮助信教青年,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的

31、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要充分发挥信教青年特别是宗教界青年代表人士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汇聚起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1)如何理解对信教青年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答案:(1)在信仰上,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权利。在政治上遵循宪法和法律,维护法律尊严、人民利益、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

32、政策,既要尊重信仰宗教自由,也要尊重不信仰宗教的自由。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确保宗教活动依法规范有序地进行。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保证宗教团体和事务不受外国干涉。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努力实现宗教与社会和谐相处,进而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课时作业,一、选择题 在国家法律、政策的保护下,西藏目前有宗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一年中约有150多个大小节日和吉日,大都与宗教文化有联系。据此回答12题。1.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通过立法、司法、行政等手段,有效地保护了西藏文物古迹、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这有利于()保护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 引导教徒放弃有神论

33、的思想 使宗教活动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范围 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A.B.C.D.解析:国家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是为了使宗教活动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范围,以便更好的保护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但并不是要求教徒放弃有神论的思想,因此入选,不选。答案:C,2.目前,拉萨的大昭寺、布达拉宫等宗教场所的朝拜成为世界屋脊上最大的旅游景观。到宗教场所旅游的游客必须()做到文明旅游 及时宣传无神论 自觉反对民族分裂行为 团结教徒,信教爱国A.B.C.D.解析:不选,宣传无神论不能到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宣传;不选,公民有信教和不信教的自由。答案:B,二、非选择题

34、8.材料一 在西藏,信教者家中几乎都设有小经堂和佛龛,处处可见从事宗教活动的信教群众和悬挂着的经幡。宗教的各种活动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尊重。材料二 对于我国穆斯林的朝觐,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了各种服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赴麦加朝觐的穆斯林有4万多人。材料三 在我国,境外敌对势力还在利用宗教进行破坏活动,向我国非法运进宗教印刷品;有的宗教职业人员入境后,发展教徒,搞地下宗教势力;有的地方还设传道点,私办经文学校,甚至干预教育和婚姻。这些都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取缔和制裁。请用我国宗教政策的有关内容对上述情况进行说明。,答案:(1)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西藏信教者从事的各种宗教活动和穆斯林麦加朝觐正是我国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表现。(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信教群众的敬神活动、穆斯林的朝觐都是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到国家保护。(3)我国实行宗教与政治、宗教与教育相分离原则,宗教不得干涉教育。我国宗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方针,外国不得干涉。国家坚决打击利用宗教外衣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境外敌对势力在我国境内的各种非法活动要坚决取缔和打击。,祝,您,学业有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