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疗效分析与总结.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350343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院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疗效分析与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医院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疗效分析与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医院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疗效分析与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医院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疗效分析与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医院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疗效分析与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院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疗效分析与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院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疗效分析与总结.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6年肛肠科优势病种混合痔诊疗方案分析、总结2016年在2015年的基础上,混合痔的中医诊疗方案进一步完善,并发症的发生率进一步下降。现就方案实施一年来的情况分析总结如下:一、分析、总结1.混合痔临床表现为、便血、脱出、肛门坠胀、异物感、疼痛、肛周潮湿瘙痒,专科检查指诊和镜检可见肛管内齿线上下同一方位出现肿物。诊断依据操作性强。2016年收治混合痔患者353例,临床上诊断率100%o辩证根据临床表现、查体和舌脉分为三型,直接明了,2016年收治气滞血瘀证291例,风伤肠络证55例,湿热下注型35例,脾虚气陷证28例。2,痔疮术式在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术式变化多。如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分段切

2、除结扎术、套扎术、PPH、TST等术式,各有利弊。经过我科手术后长期观察及参考外院科研资料,诊疗方案中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配合聚桂醇注射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是传统经典术式,疗效肯定;聚桂醇注射术采用中医“收敛固托”治则,使痔块周围产生无菌炎性反应,促进痔块及其周围组织纤维化,将脱垂的痔变组织粘连固定于肠壁的肌层,从而达到止血及防止脱垂的目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术配合聚桂醇注射术在防止创面水肿,保护齿线、肛管皮肤、肛门括约肌方面较优于其他术式。3 .中医根据痔疮多属于湿热下注,以致肠癖为痔,术后根据不同时期病情的变化,以采用清热利湿、健脾和胃、益气养血固脱的具体治则。熏洗法、栓剂、药物涂敷疗法是中医

3、外治代表方法。熏洗法(亦称坐浴法)是以中药煎汤熏洗肛门会阴部,通过热和药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使气血流畅,达到肿消痛减的目的。本科自拟痔疹熏洗剂配合肛肠熏蒸治疗仪术后每日熏蒸,取得较满意的疗效。2016年混合痔中医药治疗率达100%,验证了中医药的特色指标,该方案在确保临床疗效的同时,凸显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提升了中医药的特色指标。4 .混合痔术后疼痛、术后尿潴留、排便困难、创面延迟愈合是临床中常见并发症,是困扰临床难题。2016年与2015年各种数据比较住院时间(天)尿潴留率(%)排便困难率(%)延迟愈合率(%)出血率20167.28.110.92120157.98.912.62.42201

4、6年与2015年手术疼痛数据比较术后疼痛平均积分(VAS)便时疼痛平均积分(VAS)疼痛消失时间(天)2016447201556102016年我科采用耳穴神门、内分泌、直肠下段、交感、皮质下穴位压子缓解术后疼痛,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穴位压子法是针灸医学治疗模式的一次重大改进。有资料显示该疗法有效缓解了解除因手术刺激所致的肛门括约肌痉挛。二、优化1.混合痔术后住院时间较长,诊疗方案可在减少住院天数上优化。缝合创面可减少创面愈合时间,可采取创面闭合式手术或创面半开放式手术,观察其各项指标。吻合器痔切除术是意大利学者LongO于1998年首先报道该疗法(Procedureforprolapsean

5、dHemorrhoids,PPH),其疗效满意,在国内外得到迅速推广。该术式与传统术式相比具有手术简单、术后痛苦少、恢复正常生活早、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的特点,但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5 .耳穴疗法具有中医特色,2016年可在原有基础上扩大样本量,把刺激量、时间对照研究,找到最佳方案。6 .针对患者疼痛较甚,2016年可以参照其他医院的配比,术后创面使用复方亚甲蓝作点射状注射,把处方组成和注射剂量作为研究对象,找出安全有效的配比组成。7 .混合痔术后比较容易出现肛缘水肿,今后将进一步优化中药痔疹熏洗剂的方剂组成,加强中医综合治疗室设备配置,综合运用各项中医治疗方法,从而提高消肿止痛的疗效,促进

6、创面愈合,缩短疗程。8 .临床上经常遇到以便血为主诉患者,常常伴肛门瘙痒,大便不爽,1次/2-3日,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数。分析病因病机,常为饮食不节,湿热内生,下注大肠,湿热与血相搏,气血交错,结滞不散而成痔,结合舌脉,证属湿热下注,病位在肠,病性属实证,出院后加强巩固治疗,防止复发。9 ,积极引进技术,开展微创技术在专科的应用。三、小结该方案的实施提升了中医药的特色指标,凸显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根据科室中医诊疗方案制定考核措施,加大中医特色新技术引进。2016年肛肠科优势病种肛裂诊疗方案分析、总结2016年收治的肛裂病人,严格按照大丰市中医

7、医院肛肠科2015年修订的优势病种肛裂的诊疗方案实施,现就方案实施一年来的情况分析总结如下:1.临床疗效与特色指标的分析与评价(1)临床疗效2016年共收治肛裂病人223例,其中截石位6点肛裂病人153例,截石位12点肛裂病人53例,其他17例。辩证根据临床表现、查体和舌脉分为三型。223例病人中,中医辩证属血热肠燥证185例,气滞血瘀证29例,阴虚毒恋证9例。全部手术治疗,手术方案治疗223例,中医药治疗率100虬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223例,治愈率100虬(2)特色指标的分析与评价肛裂主要是应用用中医的肛裂切除内括约肌松解术、侧方括约肌切断术,另辅以中药制剂的熏洗及外敷,中医药治

8、疗率达100%,验证了中医药的特色指标,该方案在确保临床疗效的同时,凸显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提升了中医药的特色指标。2 .并发症的分析肛裂术后容易造成术便时疼痛、尿潴溜、排便困难、创面延迟愈合、术后复发等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影响伤口愈合,为了降低这些并发症,我科不断总结经验,充分运用中医药特色优势和疗法,与2015年度对比,明显降低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统计数据如下:2016年与2015年各种数据比较住院时间(天)尿潴留(次)排便困难疼痛延迟愈合2016年6.743442015年7.254453 .优化肛裂术后切口延迟愈合、术后出血及术后复发是临床治疗难点,诊疗方案可以从如何预防

9、肛裂术后创面延迟愈合、预防术后出血和术后复发方面进行优化。创面愈合迟缓是指手术后创口不能在相应的时间内顺利愈合而遗留未愈合之创面,它是肛肠外科面临的棘手问题。中医认为创面愈合迟缓的原因主要责之脾胃虚弱、气血亏损和湿毒未尽。因脾主运化,主肌肉,创面生长所需之营养物质全赖脾胃化生,故脾胃虚弱则创面营养不足而难愈。现代医学认为,影响创面愈合的局部因素有创口感染、局部缺血、局部血肿形成、手术范围过大等;影响创面延迟愈合的全身因素患者年龄较大、营养不良或患有贫血、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术后出血主要与手术操作处理不当有关,手术创面过大可造成渗血。术后创面恢复期间剧烈活动或因大便干燥排便用力使创面受损可致出血

10、,或因术后伤口感染,组织坏死而知出血。术后饮酒及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可影响创面致出血。肛裂术后复发的成因极其复杂,据临床观察,主要为:术中未扩肛,因惧怕造成排便失禁,内括约肌切断范围过少。饮食习惯不良,过食辛辣、温燥之品;术后不注重调养,过早负重劳累或久坐、久站。我科针对以上难点,对照标准,针对肛裂不同分期,在肛裂切除内括约肌切断术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肛裂侧方括约肌切断术,肛裂纵切横缝术。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减少。针对术后出血我科加强宣教,突出服务流程,认真选择适应症,遵循每种疗法的操作原则,术中止血完善;术后勿做过度活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粪便干燥时损伤;注意消除炎症。针对术后复发问题积极改进手术方法,减小手术创伤。创面愈合延迟改进措施及时扩创引流;清除异物;及时去除病理性肉芽;生肌散药物的应用:如外用京万红膏等。或者采用肛裂纵切横缝术,一期缝合创面。今后要进一步总结本科特色治疗方案,经验治疗,在细节方面完善,要体现出本科室治疗的特色优势,根据新技术的学习应用不断更新完善诊疗方案。4 .总结肛裂术后出现切口延迟愈合、术后出血及术后复发等并发症非常常见,我科通过改进手术方式,减少手术创伤,配合非药物中医诊疗项目的开展治疗肛裂术后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该方案的实施提升了中医药的特色指标,凸显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