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病(心力衰竭)中医护理常规.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351545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衰病(心力衰竭)中医护理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心衰病(心力衰竭)中医护理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心衰病(心力衰竭)中医护理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心衰病(心力衰竭)中医护理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心衰病(心力衰竭)中医护理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衰病(心力衰竭)中医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衰病(心力衰竭)中医护理常规.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衰病(心力衰竭)中医护理常规心衰病是因心病日久,阳气虚衰,运血无力,或气滞血瘀,心脉不畅,血瘀水停而引起的以喘息心悸、不能平卧、咳吐痰涎、水肿少尿为主要表现的脱病类疾病。一、护理评估(1)观察患者心率、心律、呼吸、尿量、心悸、下肢肿胀情况。(2)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3)评估患者心理-社会状况。(4)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5)中医证型:慢性稳定期:a.心肺气虚、血瘀饮停证。证候:胸闷气喘,心悸,活动后诱发或加重,神疲乏力,咳嗽,咳白痰,面色苍白,或发给。舌质淡或边有齿痕,或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沉细、虚数或涩、结代。b.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证候:胸闷气喘

2、,心悸,动则加重,乏力自汗,两额泛红,燥咽干,五心烦热,失眠多梦,或发给。舌红少苔,或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沉细、虚数或涩、结代。c.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证候:胸闷气喘、心悸、咳嗽、咳稀白痰,肢冷、畏寒,尿少水肿,自汗,汗出湿冷。舌质暗淡或绛紫,苔白腻,脉沉细或涩、结代。CL肾精亏虚、阴阳两虚证。证候:心悸,动辄气短,尿少、水肿。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四肢不温,步履无力,或口干咽燥。舌淡红质胖,苔少,或舌红胖,苔薄白乏津,脉沉细无力或数,或结代。急性加重期:a.阳虚水泛证。证候:喘促气急,痰涎上涌,咳嗽,咳吐粉红色泡沫样痰,口唇青紫,汗出肢冷,烦躁不安。舌质暗红,苔白腻,脉细促。b.阳虚喘脱证

3、。证候:面色晦暗,喘悸不休,烦躁不安,或额汗如油,四肢厥冷,尿少肢肿,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微细欲绝或疾数无力。c.痰浊壅肺证。证候:咳喘痰多,或发热形寒,倚息不得平卧;心悸气短,胸闷,动则尤甚,尿少肢肿,或颈脉显露。舌淡或略青,苔白腻,脉沉或弦滑。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2)保持病房安静,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以保证患者的休息与睡眠。(3)休息;根据心功能受损程度而定。心功能I级:不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但必须避免重体力活动。心功能II级:多卧床休息,中度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避免比较重的体力活动。心功能In级:卧床休息,严格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心功能IV级:绝对卧床

4、休息。(4)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观察患者心率、心律、呼吸、尿量、心悸、下肢肿胀等情况变化。观察患者气短喘促、胸闷心悸发作与情志、进食、体力活动等关系。患者出现嘴不得卧、张口抬肩、颜面发结、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唇甲青紫、心悸、少尿等情况时,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全身水肿或长期卧床者,应注意观察皮肤受压情况,加强皮肤护理。(5)给药护理;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宜饭后半小时服用,以减少胃黏膜的刺激,服药期间根据治疗药物服用注意事项、禁忌,做好饮食调整。(6)饮食护理:饮食以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为原则。戒烟酒,浓茶、咖啡,忌食辛辣、油炸、肥甘之品。水肿者应限制液体和钠盐

5、的摄入,每日食盐摄入量少于5g。(7)情志护理:指导患者注意调摄情志,宜平淡静志,避免七情过激和外界不良刺激,不宜用脑过度,避免情绪波动。劝慰患者正确对待因病程较长造成的体虚及易急躁的情绪变化,帮助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消除因此产生的紧张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以利于疾病的好转或康复。告知患者诱发心力衰竭的各种因素,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掌握相关的医学知识,积极主动加强自我保健,增强遵医行为。(8)临证(症)施护:喘促:a.观察患者面色、血压、心率、心律、脉象及心电图变化,慎防喘脱危象(张口拾肩,稍动则咳喘欲绝,烦躁不安,面色灰白或面青唇紫,汗出肢冷,咳吐粉红色泡沫样痰)。b.遵医嘱控

6、制输液速度及总量。c.遵医嘱准确使用解痉平嘴药物。使用强心药物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现纳差、恶心、呕吐、头痛、乏力、黄视、绿视及各型心律失常等洋地黄中毒的症状。胸闷、心悸:a.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加强生活护理,限制探视,减少气血耗损,保证充足的睡眠。b.间断低流量吸氧,观察吸氧后的效果。c.嘱患者平淡静志,勿七情过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紧张及过度兴奋。神疲乏力:a.患者应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减少交谈,限制探视,减少气血耗损。b.加强生活护理,勤巡视,将常用物品放置在患者随手可及的地方,注意患者安全。c.患者大便秘结时,可鼓励其多食蜂蜜、水果、粗纤维蔬菜,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缓泻药。尿少肢肿

7、:a.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限制摄入量。b.遵医嘱给予少盐、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膳食纤维饮食,忌饱餐。选用有利尿作用的食品,如芹菜、海带、赤小豆、西瓜等,也可用玉米须煎水代茶饮。c.做好皮肤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定时翻身,协助患者正确变换体位,避免推、拉、扯等动作,预防压疮,可使用减压垫、气垫床、翻身枕等预防压疮的辅助工具。温水清洁皮肤,勤换内衣裤、勤剪指甲。会阴部水肿患者做好会阴清洗,防止尿路感染;男性患者可给子吊带托起阴囊防止摩擦,减轻水肿;下肢水肿者,可抬高双下肢,利于血液回流。d.应用利尿剂后观察用药后效果,定期复查电解质,观察有无水、电解质紊乱。e.形寒肢冷者注意保温,可艾叶煎

8、水浴足,温阳通脉,促进血液循环。f.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多次温服,攻下逐水药宜白天空腹服用。(9)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喘促:a.遵医嘱给予穴位按摩,取风门、肺俞、合谷等穴以助宣肺定嘴。b.遵医嘱给予穴位贴敷,取肺俞、定喘等穴。c.遵医嘱给予耳穴埋豆,取屏尖、肾上腺、气管、肺、皮质下和交感等穴。胸闷、心悸:a.遵医嘱给予穴位按摩,取内关、郑门、神门和膛中等穴。b.遵医嘱给予穴位贴敷,取心俞、内关和膻中等穴。c.遵医嘱给予耳穴埋豆。主穴,心、小肠、皮质下;配穴,心脏点、交感、胸、肺、肝。尿少肢肿:a.遵医嘱给予穴位贴敷,取丰隆、中极、肾俞、脾俞和关元等穴。b.遵医嘱给予中药浴足,气虚、血瘀者可选用红

9、花、金银花、当归、玄参、泽泻、生甘草等。阳虚、水停者可选用通经活络经验方(桂枝、鸡血藤、凤仙草、食盐、芒硝)等。c.遵医嘱给予耳穴埋豆。主穴,肾、肾俞、输尿管、膀胱;配穴,交感、肾上腺、神门、三焦、内分泌。三、康复及健康指导(1)饮食宜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禁烟、酒、浓茶、咖啡及刺激性食物,控制液体及钠盐的摄入量,宜少食多餐。(2)强调动静结合,根据心功能情况,进行适当活动和锻炼。活动中若出现明显胸闷、气促、眩晕、面色苍白、发给、汗出、极度疲乏时,应停止活动,就地休息。指导患者制订适宜的作息时间表,在保证夜间睡眠时间的基础上,尽量安排有规律的起床和人睡时间。(3)指导患者注意调摄情志,避免

10、七情过激和外界不良刺激,不宜用脑过度,避免情绪波动。(4)告知患者诱发心力衰竭的各种因素,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掌握相关的医学知识,积极主动地加强自我保健,增强遵医行为。四、中医特色康复及健康指导(1)居室温湿度适宜,注意防寒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心力衰竭。(2)注意劳逸结合,禁猛然起立或单独外出,以防止跌倒等意外。(3)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用力排便而发生意外。(4)恢复期可采用静坐调息法,有助于降低基础代谢率,减少心脏耗氧量。(5)中医特色饮食调护:心肺气虚、血瘀饮停证:饮食宜甘温,忌生冷肥腻之品。宜食补益心肺、活血化瘀之品。食疗方:莲子大枣银耳羹。取莲子、大枣、蜂

11、蜜、花生各10g,加水适量,煮沸后以文火煮30分钟,离火后加红糖适量搅匀,每日早、晚温热服。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饮食宜甘凉,忌食辛辣、温燥、动火之品。宜食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品。食疗方:枸杞汤。枸杞子洗净后泡水分次热饮。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饮食宜温热,忌生冷、寒凉、黏腻之品。宜食益气温阳、化瘀利水之品。食疗方:莲子山药保。将莲子和山药加入大米烹饪,热食。肾精亏虚、阴阳两虚证:饮食宜温,忌辛辣寒凉之品。宜食填精化气、益阴通阳之品。食疗方:益阴汤。芝麻3g,黑豆10g,枸杞子10g,煎水温服。山药鸡蛋羹。山药10g,鸡蛋2个,制作成羹热食。阳虚水泛证:宜食温阳利水、泻肺平嘴之品。食疗方:牛鞭炖冬瓜。牛鞭30g,冬瓜50g,加入300mL水,炖烂后分次热食。痰浊蜜肺证:宜食宣肺化痰之品。食疗方:橘皮蕙茂仁粥。取橘皮10g、蕙放仁20g熬粥,分次温食。(6)康复后如有喘息、心悸、下肢肿胀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就诊复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