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8章.地基承载力.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5400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第8章.地基承载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8第8章.地基承载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8第8章.地基承载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8第8章.地基承载力.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8第8章.地基承载力.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第8章.地基承载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第8章.地基承载力.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地基承载力,8.1 概 述8.2 按塑性区开展范围确定地基承载力8.3 按极限荷载确定地基承载力8.4 按规范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8.5 现场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作用于地基,对地基提出两个方面的要求,1.变形要求,建筑物基础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最大沉降量或沉降差,应该在该建筑物所允许的范围内,2.稳定要求,建筑物的基底压力,应该在地基所允许的承载能力之内,地基承载力: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8.1 概 述,作为建筑物的地基,可能出现两方面的问题,变形过大,发生剪切破坏而失稳,一、地基稳定性:在外荷作用下,地基抵抗剪切破坏的稳定安全程度,二、地基稳定问题的研究方法,原位试验:载荷

2、试验,室内试验:小尺寸模型试验,两种试验均可得到p-s曲线,模型试验还可观测地基土的位移和变形。,试验结果表明,地基存在三种不同的破坏形式。,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刺入剪切破坏(又称冲剪破坏),加拿大某谷仓的地基整体破坏的情形,在软黏土上的密砂地基的刺入剪切破坏,三、地基破坏类型,1.整体剪切破坏,a.p-s曲线上有两个明显的转折点,可区分地基变形的三个阶段,b.地基内产生塑性变形区,随着荷载增加塑性变形区发展成连续的滑动面,c.荷载达到极限荷载后,基础急剧下沉,并可能向一侧倾斜,基础两侧地面明显隆起,(1)破坏特征,压密阶段(oa段):基土压密,基底形成压密核I,各点处于弹性平衡状态;

3、p-s为直线。,.塑性变形阶段(ab段):I区开始挤压II区,开始出现发生剪切破坏的塑性区,直至形成连续的滑动面,此时II、III区均为塑性区,里面的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p-s为明显的曲线。,破坏阶段(bc段):荷载几乎不变的情况下沉降急剧增加,地基土向两侧挤出,地面隆起;p-s几乎呈铅直线。,(2)破坏过程,(3)产生条件,地基坚硬密实,相对埋深小。,2.局部剪切破坏,a.p-s曲线转折点不明显;,b.塑性变形区不延伸到地面,限制在地基内部某一区域内;,c.荷载达到极限荷载后,基础两侧地面微微隆起。,产生条件:地基较松软,相对埋深适中。,3.刺入剪切破坏(又称冲剪破坏),b.基土发生竖向剪

4、切破坏,基础刺入地基中;,c.地基中不出现滑动面,基础两侧地面不隆起,而是下陷。,a.p-s曲线几乎呈直线,沉降量大;,产生条件:松软地基,相对埋深较大。,四、几个基本概念,极限荷载使地基濒于破坏的地基荷载,用pu表示。,地基承载力保证地基稳定性不受破坏,且有一定安全度的地基荷载,有pb表示。,地基容许承载力同时满足地基稳定性要求(不发生剪切破坏)和沉降要求(不产生超过建筑物的容许沉降)的地基荷载,用fa表示。,五、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理论公式计算:按塑性区开展范围确定,按极限荷载确定。经验法:根据土的性质指标查规范:(如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试验法:由现场载荷试验或静力触探等原位试验确

5、定。,塑性区,连续滑动面,8.2 按塑性区开展范围确定地基承载力,临塑荷载pcr,使地基开始产生塑性区的地基荷载。,一、塑性区范围的确定,(一)地基中的应力,1.不考虑基底以下土的自重,课本第4章由弹性理论已推导了条形均布荷载下地基中任一点M的附加应力的大小主应力计算公式,见P76式(4-44),即,(1),q=0D,注:开挖基坑相当于卸荷,所以引起应力增量的为基底附加压力。,2.考虑自重应力,假定:同一点的自重应力各向都等于铅直向的自重应力(相当于静水压力的性质),设基础埋深为D,基底以上土层的平均重度为0,基底以下土的重度为,则M点的大小主应力可近似按下式计算:,(2),塑性区,(二)塑性

6、区边界方程,M,.,设M点处于塑性区的边界上,则根据极限平衡条件,有,(3),将(2)式代入(3)式,整理后得塑性区的边界方程如下:,(4),(三)塑性区的最大深度zmax,由(4)式求极值:,令,代入(4)得,(5),由(5)式可知,对于给定的地基和基础埋深,塑性区的最大开展深度与基底压力成正比。,四、地基临界荷载,将(5)式改写为,(6),1.临塑荷载,(6)式中,令zmax=0,得临塑荷载,2.临界荷载,(6)式中,令zmax=B/4,得临界荷载,式中 Nc,Nq,N承载力系数,均为的函数,计算公式如下:,五、讨论,1.随c,0,,pcr,2.随D,,pcr,p1/4均,3.随B,,pc

7、r不变,p1/4,;随c,0,,p1/4,8.3 按极限荷载确定地基承载力,一、普朗德尔(L.Prandtl 1920)-瑞斯纳(H.Reissner 1924)公式,(一)基本假定,1.地基土为无重介质,即假定基底面以下土的重度=0;,2.基础为条形(L/B5)浅基础(D/B1.0),基底面是 完全光滑的。,3.(对于浅基础),不考虑基底面以上土体的抗剪强度,将这部分土简化为无限均布的旁侧荷载作用在基底面上。,4.地基土为均质的理想刚塑性体。,(二)、公式推导,q=0D,pu,b,45-/2,E,G,O,A,C,当基底压力达到极限荷载时,地基出现的滑动面如上图所示。,I区:朗肯主动区,AB面

8、为大主应力面,B,III区:朗肯被动区,竖直面EG为大主应力面,II区:过渡区。CE为对数螺线,其方程如下,r,该对数螺线的性质:动径r与法向夹角等于,e自然对数的底,r1,A,取ODEGA为脱离体,分析其静力平衡:,0D,r0,r1,A,0D,各分力对A点取力矩,CD面上取一微分弧长ds来分析,受到的力可分解为黏聚力形成的阻力cds,切向;法向力Fn和由Fn引起的摩阻力Ft,Fn和Ft的合力作用线通过极点A,对A点的力矩为0.,如右下图,当d很小时,有,r0,r1,A,r0,r,0D,r,上述所有力矩之和MA=0,得,注意推导过程中用到了以下关系,二、太沙基公式(K.Terzaghi,194

9、3),(一)基本假定,1.条形浅基础(基底面长宽比5,相对埋深1.0者);不考虑基底面以上土体的抗剪强度,将这部分土简化为无限均布的旁侧荷载作用在基底两侧。,2.基底足够粗糙,以致基底-土界面上无相对滑动。基底下形成弹性压密核随基底一起下沉,并挤压两侧土体形成连续的破坏面。压密核以外的土体视为刚塑性体。,注:弹性压密核内部各点处于弹性平衡状态,但压密核密度足够大,视其为刚体。,(二)公式推导,太沙基认为,压密核与基础成为一个整体,一起竖直下沉,所以压密核的尖端C点也仅产生竖直向下的移动,因此左右两侧的曲线滑动面必定与铅直线CM 相切,如下图。如果压密核的两个侧面AC和BC也是滑移面,则根据极限

10、平衡理论,两组滑移线的交角ACM=90+。根据几何条件,不难看出AC和BC面与基底面的交角=。但如果基底摩擦力不足以完全限制土楔ABC的侧向变形,则将介于与45+/2之间。,b,滑动土体由一个朗肯被动极限平衡区和一个对数螺数过渡区组成,1.滑动面形状,2.静力平衡条件,以压密核为脱离体,将两个侧面AC和BC当成挡土墙墙背。基底压力使压密核下移,AC和BC面挤压两侧土体,直至土体破坏,这时基底的压应力就是极限承载力pu。如图,Ep作为AC或BC面上的作用力(不考虑黏聚力c时)与其法向成角,所以必然是竖直的。Ep按被动土压力计算。由压密核的竖向静力平衡条件,得,压密核自重,关键是求Ep,(a),(

11、b),(c),(1),b,3.Ep的计算,总被动土压力可以看成由下图(b)中滑动土体CDFAC的重量所产生的抗力Ep,和图(c)中的滑动面CF和AC上的黏聚力c所产生的抗力Epc,以及均布荷载q所产生的抗力Epq所构成。,真正的滑动面形状决定于上述三种抗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很难求得。于是太沙基作出如下简化:,(b),(c),Ep,Epc+Epq,(1)q=0,c=0,0,引起的Ep(2)=0,q=0,0,c 引起的 Epc(3)=0,c=0,0,q 引起的 Epq,代入(1)式后,可得,太沙基承载力系数可查表或图,对于局部剪切破坏,太沙基建议降低c、值来计算承载力系数,即取,得局部破坏的承载力公

12、式,前面的公式适用于条形基础,方形基础或圆形基础则应修正。,圆形基础,方形基础,R-基底半径;B基底宽度,三、汉森极限荷载公式(B.Hanson,1961,1970),前面介绍的极限荷载公式只适用于竖直中心荷载。汉森根据大量对比试验的结果,提出了适用范围更广的经验公式。本质上,汉森公式是对Prandtl-Reissner公式的修正。,Sr、Sq、Sc 基础的形状系数;ir、iq、ic 荷载倾斜系数;dr、dq、dc 深度修正系数;gr、gq、gc 地面倾斜系数;br、bq、bc 基底倾斜系数;Nr、Nq、Nc 承载力系数。Nq、Nc 与Prandtl-Reissner公式相 同,N按下式计算。

13、,各系数计算公式见下页的表(陈仲颐土力学),当有地下水时,水下的采用浮重度,在滑动深度内取厚度加权平均值,0在埋深范内取厚度加权平均值。,改错P199,四、例题分析,【例】某条基,底宽b=1.5m,埋深d=2m,地基土的重度19kN/m3,饱和土的重度sat21kN/m3,抗剪强度指标为=20,c=20kPa,求(1)该地基承载力p1/4,(2)若地下水位上升至地表下1.5m,承载力有何变化,【解答】,(1),(2)地下水位上升时,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重度用有效重度,说明:当地下水位上升时,地基的承载力将降低,五、用极限平衡理论求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讨论,1.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其中,N,Nq,Nc

14、都是的函数,可见极限承载力与基础宽度、土的重度、黏聚力、埋深都成正比,而随的增大,三个承载力系数都会显著提高。,2.提高地基承载力的途径,(1)加大基底宽度;(2)加大埋深(有软弱下卧层者除外);(3)通过地基处理提高c、值。,对于无黏性土,因为c=0,更应适当提高基础埋深。,8.4 按规范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比较全面,这里介绍公路桥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的方法。,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某一天然土层所具有的地基承载能力。,fa0应首先考虑由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取得,其值在载荷试验p-s曲线的线性段内不超过比例极限,且不应大于地基极限承载力的1/2。对中小

15、桥、涵洞,当受条件限制,或现场测试确有困难时,也可采用规范给出的各类岩土承载力经验值。,地基容许承载力fa-对fa0进行埋深、宽度等修正后所得的地基承载力值。,b-基础底面的最小边宽;当b2m时,取b=2m;当b10m时,取b=10m;h基底埋深。当h3m时,取h=3m;当h/b 4时,取h=4b;(h/b 4为深基础,浅基础的公式不适用)k1、k2分别为基础底宽和深度修正系数,与土类有关,查规范中的表;1基底持力层土的天然重度,若持力层在水面以下且为透水者,应取浮重度;2基底以上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若持力层在水面以下且不透水时,不论基底以上土的透水性如何,水中部分一律取饱和重度;当透水时,水中部分土层则应取浮重度。,习题 P209 9-1,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