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ourcesofCompetitiveAdvantagesintheglobalarena.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SourcesofCompetitiveAdvantagesintheglobalarena.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象一:战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高速发展是以大力发展出口为特征的,占据了美国汽车市场35%的份额,占据了美国电视和录像机市场的全部。但并未成功打入美国的超级市场,以及生产工艺相对简单、投资利润率很高的软饮料、袋装食品、个人卫生品市场。,5 Sourc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s in the Global Arena 5 国际竞争优势的来源,现象二:据相关统计,美国总体经济地位虽然不断下降,但其娱乐业在世界市场却具有垄断地位。美国电影、摇滚乐歌星及其声带、MTV、迪斯尼乐园都已经成为美国最重要的“无形出口”产品。问题: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优势从何而来?企业竞争优势
2、与其所在国的大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5.1 Traditional Explanations5.1 国际竞争优势的传统解释 5.1.1 贸易优势理论 1)主要观点: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行业优势)主要取决于其所拥有的先天有利的自然禀赋(生产要素)和后天有利的生产条件。这可使一国在某些产品的成本比别国低,在对外贸易中获得优势地位。分为绝对优势理论和相对(比较)优势理论。,2)代表理论(1)绝对优势(地域分工)理论 a、主要观点: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在他1776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主张自由贸易的绝对成本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3、cost)。他认为,人类有一种天然的倾向就是交换,交换是出于利己之心并为达到利己目的而进行的活动。,通过“看不见的手(intangible hands)”进行交换,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交换的倾向产生了分工,包括:a)分工利益:分工可以提高生产力。b)分工原则:各国按照绝对优势分工。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和基础是先天有利的自然禀赋和后天有利的生产条件所导致的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因此,一国对外贸易的利益,在于输出本国在生产费用上占绝对优势(低价)的商,品,以换取本国不能生产或者生产费用较高(高价)的商品。依此分工和交换,会使各国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和资本)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提高劳动生产
4、率和增加物质财富,各国均可得益。他认为,只有实行自由对外贸易政策,得益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b、局限性 a)交换是自发的,忽视与生产力的关系 b)无法做出解释在任何方面都没有绝对,b、理论贡献 深刻揭示了分工可以提高生产力的巨大意义。各国根据绝对优势分工,进行贸易均可得益。主张实行自由对外贸易政策。c、理论局限性 a)认为交换是自发产生的,忽视了交换、分工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b)无法解释:在任何方面都没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是否也应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以及是否能获得利益。,(2)比较贸易优势理论 a、主要观点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在1817的政治经济学及
5、赋税原理一书中证明,国际生产专业化有利于所有国家。依此思想为核心,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cost)。如果按照“两优取其重,两劣择其轻”的原则进行分工和交换,参与贸易各国都比分工前多得了产品。,认为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劳动)成本的不同。一国之所以能够出口获利,是因为具有比较优势。一国只需在某一产品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而不一定要有绝对优势就可以贸易。一国可能会在所有的产品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但一定会在某些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通过比较优势产品的贸易各方都可获利。因此,任何国家都可以有出口的产品,都有条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3
6、)生产要素禀赋论 是比较利益的一种发展,用多种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的价格差异来说明国际贸易的原因和方向。a、主要观点:老师赫克歇尔在1919年的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中提出了基本观点,学生俄林在1933年的域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中创立了生产要素禀赋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a)各国生产要素或资源禀赋不同,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在世界各国分布比例不同,导致要素价格就不同。b)不同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比例不同(即产品的要素密集程度不同)。以上两点造成不同国家在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因此,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7、。并且,商品流动可以替代要素流动,使要素价趋同。,4)贸易优势理论的缺陷:(1)无法解释一些自然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和地区,其经济却极为发达(如: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而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其经济却停滞不前。(2)无法解释国际贸易中越来越普遍的“同行业内部贸易”现象(依据贸易优势理论,国际贸易应当发生在要素密集程度不同的最终产品之间,而非要素要求相同的同一行业内部)。,5.1.2 国家产业政策优势论 1)主要观点:从国家工业政策的角度解释国际竞争优势。认为,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发展成功的秘诀在于政府的产业政策得当。政府正确地预测、挑选和扶植了对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新兴带头行业,从而
8、促进了整个经济的发展。2)其他学者的质疑:(1)其它许多推行了类似政策的国家却并不成功。,(2)日本的成功也很有限。a、日本的许多成功企业未得到扶植。如:日本的汽车业,本田汽车 b、日本政府扶植的企业并未成功。如:YX-11型客机 c、日本政府扶植成功的,代价很高。如:日本钢铁业,回报率低于均值(3)结论:市场不完全时,工业政策可能有效。这种有效性的实现,依赖于政府、企业和跨国公司之间的多种因素及其互动。,5.1.3 管理文化优势论 1)主要观点:每个社会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这种无形的意识形态决定了社会的行为准则和人们的理想追求。这种特定的民族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生活的组
9、织方式,从而决定经济发展的效率和速度。如:日本文化和美国文化。2)其他学者的质疑(无法解释):(1)一种文化采取另一文化方式。(2)同一种文化在不同行业成败不同。,5.1.4 劳工组织优势论 一些学者认为,美国国力下降与工会的存在有关。工会为了保护其会员的就业权利,劳资谈判时分工很细,阻碍了自动化的推行,妨碍了合作,导致生产力低下,丧失了竞争力。如:美日汽车业装配线效率差异。日本工厂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工人一专多能,工序间协作好,只分5个工种,工人技术培训370小时/年。美国工厂以个人为单位分工,125个工种,工人技术培训46小时/年。,4.1.5 帝王过度扩张论 美国耶鲁大学的保罗肯尼迪教授比
10、较了世界历史上自罗马帝国以来霸权帝国的兴衰历史,提出了帝王过度扩张论。(帝王野心)军事实力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现代武器装备更直接是经济力量和科学技术的结晶。帝王军事扩张的起源本来是为了保护帝国的海外经济利益。而实际军事上的过度扩张,导致军费开支过大,削弱了帝国的经济基础,最终导致帝国崩溃。(如:前苏、美),5.2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The Porter Model5.2 竞争优势的“波特四因素”模型 1)理论意义 前述理论的共同弱点:不能解释同一国家内部、行业与行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在国际竞争优势方面的巨大区别。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提出的“
11、国家竞争优势四因素”模型,试图综合各家所长,对国际竞争优势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解释。,波特理论的贡献主要不在“国家竞争优势”问题的答案上,而在所提出的问题(角度)上,他认为,国家竞争优势问题应从行业的角度考察,而非国家(国民经济)总体,笼统地讨论“国家竞争优势”是试图回答一个错误的问题。2)基本观点 他认为,国家经济实力不可笼统而论,一个国家可以在某些行业遥遥领先,但同时在其他行业远远落后。行业发展不平均的“经,济环境倾斜”现象,主要是由于各行各业对其经营环境有不同的要求。相同的国内环境会特别有利于某些行业,却不利于其它行业。因此,国家竞争优势讲到底是若干产业的竞争优势问题,产业是研究国家竞争优
12、势的基本单位。分析层次应从产业入手。如果一个国家能在那些劳动生产率提高最快、新发明新技术发展最快的行业领先,该国家的整体劳动生产率的发展和提高速度就会高于其它国家的发展速度,这样的国家,就是有竞争优势的国家。因此,国际商务应当回答的正确问题:一个国家为什么能在某种产业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个国家的环境(经济、社会、政法)如何影响各个行业的竞争力?据此,他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四因素”模型。他认为,企业所面临的国内经济环境制约和影响企业开发其竞争优势的能力。在国家环境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上,影响最大、最直接的是四项:,(1)生产要素(2)需求情况(3)相关产业(4)企业的战略结构、组织和竞争程度
13、上述四项关键要素形成的“钻石体系”,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产业(或产业环节)能否成功(见下图)。钻石体系可打造国家优势。还有:机会(偶然因素)政府的作用 四要素都特别有利的产业是优势产业。,需求状况,生产要素,企业战略 企业结构 竞争程度,相关与支持性产业,5.2.1 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是任何产业最上游的竞争条件。要了解生产要素与国家竞争力的关系,最直接、最有意义是观察产业竞争。生产要素的归类:人力资源:工作量、技术能力、人力成本、标准工时、劳动伦理的表现。天然资源:先天资源的充沛与否、质量优劣,土地价格、水力、矿藏、林产、水力发电、渔场及其他有形资源。,知识资源:一个国家在科学、技术和市场知识上的
14、发展。资本资源:每个国家金融产业的资本成本、可运用的资金总额有很大差异,可以通过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垃圾债券(junk bonds,指高风险、转让频繁的股票)和风险资本(venture capital,也称为创业资本)等形式运作。基础设施:运输系统、通信系统、邮政和快递、付款、转账、健康保健的形态、质,量和使用成本等。这些生产要素通常是混合出现的,每个产业对他们的依赖程度也随产业性质而不同。这些生产要素是否与竞争优势有关,要看他们被应用时所发挥的效率和效能。这又与企业在应用生产资源与技术(包括流程和工厂事务)时如何抉择有关。产业活动的全球化绝非仅仅为了取得生产要素,更重要的目的是,提高生产要素
15、的应用以增进本身竞争优势。,1)第一种分类(依据层次来分)(1)基本生产要素(basic factor)遗传的,天赋的,给定的先天条件。一个国家的先天资源,如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初级劳工。a、地位:基本生产要素条件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很多行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新加坡的造船业、中东的石油、智利的铜矿。其重要性正在日渐下降。原因:,a)与世界贸易结构的变化有关。制成品贸易比重不断上升,初级品(农产品、矿产品)贸易比例逐渐下降,且此趋势会不断加强。长期来看,世界贸易和投资活动对一般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将会继续下降。b)基本生产要素的普遍可供性。市场的开放、交通的发达,很容易从市场获得所需的基本
16、要素。(如:日本的钢铁业,57%)b、影响:靠基本生产要素在国际市场上经营的企业,其优势很不稳固。(耐克鞋),(2)高等生产要素(advanced factor)长期投资发展起来的、后天开发的、“人造的”生产要素。如:电讯网络、高精科技人才、高校研究中心、领先学科等。高等要素是发展新产品、独家产品的必要条件 其重要性日渐上升。a、高等要素相对稀缺 a)高等要素的开发需要资金、人才等大量投资。,b)高等要素的开发还需要其生成发展的社会、经济、政法环境和相应的机构体系。b、难于通过外部获得 a)难于通过公开市场获得。b)难于通过建立国外子公司的办法获得。因此,高级要素在企业主要经营活动所在国的可供
17、程度,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美国计算机业大量的软、硬件人才,使美国在计算机行业领先;日本在工具、制造业的大量工程技术人员,使其在制造业领先。,2)第二种分类(依专业化程度分)(1)通用要素(generalized factor)通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要素。如高速公路、融资,大学的一般毕业生。(2)特殊要素(specialized factor)某些非常专门的专业人才和要素,其应用范围很窄,有时只限一个行业。可供性有限,生成时间长,别人很难模仿和超越。比通用要素更有利于企业发展,能提供长期的竞争优势。,3)竞争策略的建立 对于一个国家某一行业来说,最有利的是把自己的竞争策略建立在本国高等要素和特殊
18、要素的优势上。但高等要素和特殊要素是会变化的,今天的高等要素往往变成明天的基本要素,现在的特殊要素往往变成未来的通用要素。因此,要发展国家竞争优势,最关键的是创造一种有利于高等要素和特殊要素生成、发展、不断提高、升级换代的环境机制。,4)基本要素的创新 当整个四要素大环境有利的情况下,某些基本/通用要素的短缺,不仅不是企业竞争优势发展的阻力,反而会成为企业开拓发展高等/特殊要素的动力。企业通过创新来弥补基本/通用要素的不足,开发高等/特殊要素。日本土地贫乏,地租昂贵,促使日本企业开发了“准时供货”和“零库存”制度,其所要求的“无废品生产”又带动了“全面质量管理”。再如:荷兰的鲜花业。(温室养殖
19、),5.2.2 需求状况 决定一国产业竞争优势的第二类因素是对该产业产品的本国需求情况。每一种产业几乎都可以看到母国市场的影响力。需求条件是产业冲刺的动力。a、内需市场凭借它对规模经济的影响力而提高了效率。b、内需市场更重要的意义是,它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它会刺激企业改进和创新。,从历史看,大多数情况下,企业的投资、生产、营销方针主要是根据对本国需求的理解和分析作出的。绝大多数企业,最初的销售总是从国内市场开始的。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后,原来以本国需求为基本出发点而发展起来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营销经验是否能够建立竞争优势,则取决于本国需求状况与国际需求状况比较的相对优(劣)势。表现在三方面:,1)
20、各国国内市场的性质 在产业竞争优势上,国内市场的影响力主要通过客户需求的形态和特征发挥作用。国内市场深深影响着企业认知与诠释客户需求的能力。原因很多:注意力。企业对周遭需求的注意力是最敏感的,客户压力最直接,所需的成本也最低,沟通误差小。获取信息。当面沟通,获取充分信息。本国市场要能产生国家竞争优势,还需具备以下三项特色:,(1)细分市场需求的结构 市场需求结构即市场需求呈现多样细分。在绝大多数的产业中,市场需求可以被细分为各个小组,即分成多个产业环节,其中有一些产业环节会显得比较有国际市场。细分市场需求能调整企业的注意力和优先发展顺序,常给外国企业提供竞争机会。空中客车的崛起、日本微波通信技
21、术。市场细分结构的重要性说明:小国根据本身需求所努力发展经营的产业环节,即使,只算是大国的次要产业市场,照样可以给小国带来产业上的竞争力。产业如果能将国内市场的各个产业环节连接起来,也会为国家带来竞争优势。例如:美国空调机型随气候而设计。当产业环节联合成更大的产业部门时,该国产业会因此产生更精密的竞争优势。整合过的产业环节会指引本地厂商提升竞争优势的路径,厂商也会认清自己在该产业中最具持续力的竞争位置。,(2)内行而挑剔的客户 本土客户的本质更为重要。内行而挑剔的客户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挑剔产品,会造成一国相应产品领先于世界。表现多样:a、内行而挑剔的本土客户是本国厂商追求高质量、完美产品造型和
22、精致服务的压力来源。挑剔型客户既有助于维持厂商的竞争优势,更是创造竞争优势的动力。如:日本音响器材。,b、环境特色也会造成客户对某些产品特别苛刻。如:日本的轻薄短小空调产品。c、有时,产业界的客户为改善自身的竞争劣势,也会对其支持性产业施加压力。如:美国的石油钻探器材业。影响本土客户有特殊需求的因素很多。地理环境、气候、天然资源、税制、法律规范和社会标准等都可能是原因。如:美欧洲汽油课税。,一个国家是否有这种挑剔型客户,可以从这个国家的国民偏好(特定的消费偏好、一国的特殊嗜好)观察而得。二战前,日本挑剔的照相机顾客 日本的制笔业 德国赛车 美国体育文艺明星 国民偏好通常刺激产业的规模并引发产业
23、的国际竞争力。这种偏好既可以是产业竞争力的原因,也可以是产业竞争力的结果。,(3)预期型需求(anticipatory demand)即各国需求状况的时间差。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实行的是“市场导向”方针。国内需求领先还是落后于世界需求大趋势,极大地影响生产者的国际竞争态势。如果本国需求走在世界需求的前列,在未来可能带动同类型的国际需求,为之服务的本国生产厂商也就走在了世界其它生产厂商的前头,这可以算是本土企业的竞争优势。反之,亦然。,需求领先(预期需求)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原因有以下几点:a、主要来自于各国企业对世界市场需求状况的认识差距。例如:民用空调机的需求。b、由一国政策和社会价值而起 例
24、如:美国便利性快餐、信用卡的需求。c、预期需求时机由生产要素而起 例如:丹麦的风力发电。d、预期需求由一国领先的法规制度而起 例如:瑞典的大马力重型卡车。,2)市场规模和成长模式 a、市场规模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母国市场规模犹如一把双刃剑。a)有利于国际竞争优势的一面 除少数原材料和简单生活必需品外,任何行业内的需求都有不同层次之分,不同国家占首要地位的需求层次往往并不相同。同类品种在各国需求结构中所占比重的差别,为该品种主要生产国的厂商带来了大规模生产的成本优势和出口优势。,b)不利于国际竞争优势的一面 庞大的国内市场所带来的丰富机会,也可能导致厂商丧失向外扩展的意愿,不利于国际竞争的形成。
25、b、客户的多寡 国内市场的客户越多,创新压力就越大,对产业竞争力的帮助就越大。反之,如果内市场被一两家客户垄断,供应商就缺乏创新动力,则对产业的竞争力有害无益。有限而强大的客户具有强大的谈判能力。,c、市场的需求成长 母国快速的内需增长,可以鼓励厂商投资、引进技术、更新设备、兴建更大型更有效率的厂房,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例如:意大利五金工业二战后兴盛 原因之一是20世纪50年代其国内蓬勃发展的五金需求。此外,以本国消费偏好,生产低价但精致的小五金用品。内需增长应与需求组成内容同时考虑。,a)国内市场提早需求 国内市场的提前需求,会促使本国企业提早行动,发展该产业,进而产生满足其他国家客户需求的
26、能力。例如:美国国防需求与民间需求的差距。b)国内市场提前饱和 国内市场的提前饱和,会给企业带来高度压力,迫使本国企业继续创新和升级;也会迫使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二者衔接效果好。例如:美国、日本电视机。,3)国内需求偏好的国际流传 需求偏好的国际流传即国内市场国际化。a、机动性高的跨国型本地客户 如果某国的客户是跨国公司,且机动性强,本地的供应商就会因此受益。由于跨国公司身兼本地客户和海外客户的双重身份。只要能巩固这类客户,就相当于在国外市场打下了基础。跨国公司在其母国的采购有同样效果。经由这些跨国企业客户的协助,本地企,业可以在风险降低的情况下打开海外知名度。如:美国生产高马力的康明斯引擎。b
27、、示范效应 是国内需求带动国际需求的另一方法。一国的需求方式、需求偏好、消费习惯是可以在国际间扩散和普及的,即通过母国的需求示范,国内需求可以转移或教育到外国客户身上。a)通过外国客户观摩训练的机会流传本国产品及价值标准。,如:美国的医疗器械业、科技社群。b)本国人员流动的带动 通过一国的移民、旅游者、商务人员和海外驻军,使国内需求走向世界。c、国家之间的政治联盟或历史渊源 如:英国产业的竞争力与殖民地。总之,一国对外交流越多,人员国际流动越频繁,其产品越容易在国外打开市场,不管这种交流采取的是本国消费者“走出去”,还是国外消费者“走进来”的方式。,5.2.3 相关产业 在很多产业中,一个企业
28、的潜在优势是因为它的相关产业具有竞争优势。因为相关产业的表现与能力,自然会带动上游、下游的创新和国际化。当上游产业具备国际竞争优势时,它对下游产业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下游产业因此在来源上具备及早反应、快速、有效率、甚至降低成本等优点。但企业应该具有运用相关产业优势的能力。,任何一个行业要在国际市场领先,必须要求其供货商和其他相关行业也是世界第一流的,相互促进而刺激竞争力的现象相当普遍。任何国家的优势行业,往往表现为优势产业群。美国计算机硬件的发展,与其拥有一大批世界领先的计算机软件公司(Microsoft、Lotus、WordPefect、dBase)有关。日本营销,缺广告策划、发达流
29、通体系。中国一流经济管理大师与顶尖级企业。,供货和相关行业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1)紧密合作的可能 大宗贸易市场,因其技术简单,质量品种单一,供货商的地理位置只影响运输费用。而对于以制造技术为基础,靠产品开发和创新来竞争的行业(全球市场、多国市场)来说,供货和相关行业的地理相邻提供了紧密合作的最好条件。相邻的地理位置,同一语言、时间、文化背景有利于原材料和零配件的保证供应、各种信息的交流和产品研发。,国际竞争并不是单个企业之间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所从属的各国生产、营销体系之间的竞争,其竞争优势既取决于自身能力和策略,也取决于供货商和相关产业(配套行业)的能力和策略。例:美国低级劳动密集型(服装
30、)行业。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常见失误是,只看到某一行业本身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而忽视了(不懂)该行业发展对相关相邻产业所提出的要求。(如:“交钥匙”工程),(2)“互补产品”和“需求拉动”作用 互补产品是指消费之间有连带关系的相关产品。其消费需求同方向升降,拉动效应。计算机软、硬件的互补效应:软件领先、发展-促进硬件发展-为软件开发提供条件-新一代软件-消费者更新计算机设备 相关产业的经济活动有相当强的“外部经济效果”,但其作用有很强的地区限制,要求相关行业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相邻,互相服务。,(3)企业密集和信息环境质量 研究表明,绝大部分对决策起重大作用的关键信息来自于偶然,来自于非正式渠道。
31、大批相关产业密集一地,极大促进了行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带来了高质量的信息环境。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洛杉矶的好莱坞、纽约的华尔街。在崇尚自然环境的当代,城市之所以能够继续存在,主要是因为它为人们提供了人与人接触的理想环境,提供了高质量的信息环境,有利于人们把握获取重要信息的先机。,5.2.4 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 企业是第四个关键要素。包括应该如何创立、组织、管理公司,以及竞争对手的条件如何等。企业的目标、战略和组织结构往往随产业和国情的差异不同。国家竞争优势也就是指各种差异条件的最佳组合。国家环境影响企业的管理和竞争形式。如果一个国家能将发展目标和本身竞争优势充分结合,产业成功的
32、希望就很大。,企业的行为,归根到底是人的行为,尤其是管理人员的行为。一个国家的特定环境决定了管理人员的思想方式、目标追求、行为准则,它们往往以潜移默化、约定俗成的方式,界定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内部的各种关系,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方向,从而影响一个行业的相对国际竞争地位。各个国家环境的差异,使某些行业在一些国家特别发达,而在另一些国家则极为落后,造成了经济意义上的“物竞天择”。,企业所采取的跨国经营方针,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体制、传统和价值观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人才流向 企业目标和策略 组织形式 1)人才流向和奋斗目标 个人事业的进取心会影响产业发展的强弱,产业竞争力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动机
33、和工作态度。,国家环境对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的影响,企业战略,组织形式,人才流向,竞争优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国内竞争,(1)人才竞争 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出类拔萃的尖端人才在任何国家(地区)都是一种稀缺资源。如果一个行业能长久地、持续地吸引和凝聚最优秀的人才为之工作,就很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占领先地位。a、选学专业与“英雄崇拜”大学学生选学专业与工作去向受一国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各国大学生选学专业的差异。美国的娱乐业的竞争优势。(文体明星)美国商界人士地位对商科专业的影响。美国政界人士社会地位对吸引人才影响。一个国家最有希望称雄世界的行业是其国内最受尊崇的行业,也是人才辈出的行业
34、。在美国,是金融和娱乐业(文体明星)在瑞士,是银行 在意大利,是时装 在以色列,是国防工业和农业,b、持续忠诚 若投资人和员工对企业或产业的忠诚度越高,则企业或产业的竞争优势越大。研究表明,为逐利而快速流动的资源很少能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现实环境里,产业创新所带动的生产率通常高于资源的重新配置。同样地,专业知识和经验建立后,也将带动升级和竞争的持续力。这种创新模式需要人力和资金持续投资。,事业忠诚度不是企业竞争的灵丹妙药。但缺乏事业忠诚度则绝对无法成功。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形态是反映资源配置和产业忠诚度的指标。企业对产业是否忠诚要看它是否能认真地专门就本行或相关领域发展。假如企业一味朝不相干
35、的领域进行多元化经营,则其所在国家的竞争优势更是不进则退。虽然资源流动有其必要性,但是资源重新配置的原则是调整而非放弃。,(2)人才观 国家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还表现为个人动机和人事政策上的差异。a、有些国家的文化鼓励人际合作,强调和谐、互助,以集体为单位奖惩。适宜于大规模生产结构复杂的产品,日本最为典型。日本松下,着眼于普通人,把其成功归结于“成千上万的普通人共同创造奇迹”。b、有些国家的文化强调个人的首创精神,强调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优胜劣汰,以,个人为单位奖惩。适宜于需要个人独创性的行业。美国为代表。美国“宝丽来”照相机公司总裁兰德博士(个人发明的专利达500多项)说:“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什
36、么所谓的集体创造力。我全心全意信仰的是个人的创造性;如果三个脑袋一起工作,结果往往产生平庸”。Intel的创始人之一格顿墨尔强调天才,把其成功看成是“天才”的成功,归结于“一群发奋的天才”一起工作。,(3)冒险精神 一个国家(民族)的风险意识,对新技术的开发吸收和应用的早晚与程度都有显著的影响。从总体民族精神看,各国差异很大。边缘阶层、灰色群组(“外来人”)常常最先接受社会大变革,原因有二:一是利益再分配的顾虑少;二是受现行意识的束缚小。影响国家整体冒险精神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移民人数。,移民在每个国家都是“外来人”,他们的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往往都比较强,国外“寄居者”的环境逼迫他们不得不
37、接受风险的挑战。移民人数多的国家往往冒险精神、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较强。如:美国社会冒险精神的普遍。海外华侨的商业巨子。2)企业目标和策略 国家环境影响企业战略决策。同一国家的企业思考问题的大思路具有许多共同点:,(1)国家背景影响企业战略决策 a、美国企业倾向于把企业经营成败看作是个别企业竞争战略的得当与否。因此,美国企业通常凭借其自身的产品、技术去占领国外市场,“单枪匹马”地打入一个国家。在采购决策时,美国企业利用市场竞争手段,公开招标,采取“多头采购”的方式,以得到最好的交易条件(优质、低成本的零配件)。采、供企业之间是讨价还价的市场竞争关系,双方在谈判桌上是竞争对手。,b、把企业经营成败
38、看作是行业整体竞争战略得当与否的倾向,在日本企业表现明显。日本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往往采取商会商社的办法,把贷款银行、供货企业、服务机构组织起来,向国外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从而打入一个国家。日本企业在采购决策时,采取“合作开发”的供货观,强调企业的长期合作,采、供企业之间是相互依存、共享合作关系,谈判桌上是合作伙伴。通用汽车2300家,丰田300家,(2)企业高层的时间分配 美国企业,董事会议事日程主要是投资决策、人事决策、兼并与反兼并决策。日本企业的高级主管花更多时间研究看似琐碎的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问题。(3)决策着眼点的远近 日本公司,重视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日本的松下公司,在193
39、2年制定了一个长期发展战略。其计划年限是250年,每25年为一个计划周期。,许多美国企业订计划的着眼点则短得多,往往以本季度的财务指标为走向。一是美国证券业管理条例规定,“公众企业”每季度都要公布其资产、负债和经营情况。二是美国劳动市场的高度流动性,人们更换工作频繁,平均每5年更换一次工作。由于以上两点,造成了美国管理人员相对重眼前、轻长远的决策倾向。短期行为有利于促进行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新行业诞生。对需长期投资、回收期长的企业不利。,3)组织方式(1)国家环境影响企业营销战略决策企业的决策过程和决策变量都受到宏观经济体制和政法社会环境的影响。(美、德税法)(2)国家环境对企业战略的影响也
40、可以清楚的从企业内部的组织方式上看出。调查:美、日劳动生产的组织方式不同 美国工厂劳工个人的效率并不低于日资工厂劳工的效率;但是,从整个生产线的效率来看,日资工厂效率就高得多,质量也好。,4)国内竞争激烈程度 国内竞争激烈程度也影响着一个国家和企业的竞争优势的强弱。一个国家在某一行业的世界领先地位,往往是激烈的国内竞争的结果。经过国内激烈竞争锻炼的企业往往更加成熟,更具有国际竞争力,更容易在国际竞争中取胜。国内竞争洗练真正的强者。国内竞争的作用如下:,(1)激励了静态的效率(2)提供企业改进、创新的原动力 国内竞争促使企业不断改进、创新,提高竞争力,进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胜地位。(3)提供竞争
41、优势升级的途径 本国国内竞争者的处境相同,起跑点一致,激烈竞争的本国市场可以协助企业摆脱对低层次优势条件的依赖,而驱使各家企业寻求更高层次及更具持续力的竞争优势。如:技术、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优势。,5.2.5 用价值链分析国家经济环境影响 依经营环节,可把世界竞争分为四大类:1)“产品开发”的竞争,比的是创造发明新产品的速度,在竞争中要取胜主要依靠科研水平和创造力。德国的优势是产品开发,其最佳产品是精密机械、高档轿车。2)“制造工艺”的竞争,比的是产品质量和成本,竞争中要取胜主要依靠投资规模、生产组织能力和全面质量管理水平。,日本的优势是制造,其最佳产品是电视机、录像机、大众电子产品。3)“营销艺术”竞争,比的是商标牌誉、产品形象和消费者的心理满足,竞争胜负主要取决于广告、促销手段和营销组织管理。美国的优势是营销,美国最佳产品是好莱坞的梦、音乐电视的幻觉世界、体育。4)“要素成本”的竞争,比的是资源的丰裕程度,主要依靠人力资源的简单优势取胜。中国的优势是人力资源,劳动密集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