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节藏象.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57564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1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节藏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六节藏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六节藏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六节藏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六节藏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节藏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节藏象.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素问六节藏象论,篇 解,六节 古人以甲子纪天度,甲子一周为一节(六十日),六个甲子为一年,故曰“六六之节,以成一岁”。藏象 藏于内部的脏腑及其表现于外部的征象。本篇先论“六节”的气候变化及其对人体和疾病的影响,其次讨论藏象学说内容,故以“六节藏象论”名篇。教材选文为论藏象部分。,掌握藏象的概念掌握五脏为人身之本及与四时的通应关系掌握五脏与五体、五华的关系了解“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的理论。,目的要求,一、天地之气生养人身,帝曰:善。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可得闻乎?岐伯曰:悉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灵问,请陈其方。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

2、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原 文,1.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变,变异、变化之意。因,据。正名,定正名称,即准确命名。阴阳二气相合而成万物,但诸物所禀阴阳之气有多少之异,根据其阴阳多少而定名称,是对事物命名的基本原则之一。,2.嗜欲不同,各有所通:诸物之性不一,五味与五脏间存在亲和通应的规律。如味酸色青入肝;色赤味苦入心。3.天食人以五气:食,同饲,供养之意。五气,即指寒、暑、燥、湿、风五气,亦即正常气候。4.五气入鼻,藏

3、于心肺:五气经鼻吸入,藏于上焦胸中,上焦为心肺所居。心肺功能正常才能吸纳五气,并运达周身。5.味有所藏,以养五气:味,饮食五味所化生的精微之气。五气,指五脏之气。五脏赖水谷精微的滋养,以维持其功能活动。6.气和而生神乃自生:五脏之气调和,精血津液与之相辅相成,于是便有了生命活力。,1.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易传咸彖),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的共同原始物质,气分为天地阴阳二气,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阴阳二气交感乃化生有形之物。人是自然万物之一,故人也是由天地阴阳二气的交感聚合而成。,理论阐释,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

4、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原 文,二、藏象的系统结构,1.藏象:张介宾云:“象,形象也。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此文字表面含义,作为内经理论的核心,藏象是研究脏腑经脉形体官窍的形态结

5、构、生理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2.魄:此指人生来既有的本能,如哭、笑、感觉、运动等。与五神之一的“魄”的含义有所不同。3.封藏之本:肾应冬藏之气,其脏所藏之精为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基础,故称肾为封藏之本。4.罢极之本:罢,通疲。罢极,疲困之意。意为肝是耐受疲困的根本。,1、五脏阴阳属性的划分,(2)功能特性肝应春之少阳之性。心应夏之太阳之性。肺应秋之少阴之性。肾应冬之太阴之性。脾应从阳到阴之至阴之性。,理论阐释,(1)部位在上为阳,心、肺。在下为阴,肝、肾、脾。,2.“四时五脏阴阳”系统结构,理论阐释,临床意义:(1)是诊法上由五体、五华诊断内脏病变的根据;(2)是调治五脏以治疗五

6、体、五华病变的理论根据。,黄帝内经研究大成认为“十一”当校作“土”字,传写之误。“土脏”指脾脏及胃肠三焦膀胱等传化五腑。决,通也,泄也。胆气疏泻,通降于土脏,土脏则能运化调畅。,3、提出了“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李东垣:“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所以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张景岳:“足少阳为半表半里之经,亦曰中正之官,又曰奇恒之府,所以能通达阴阳,而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此句意思是十一脏腑的功能与胆的功能密切相关。并非指胆是十一藏的主宰而凌驾于心君之上,只是强调了胆的功能而已。内经中类此而强调某一脏腑功能的提法并不罕见,如“肺者,藏之长”,“胃者,五藏之本”等。,结合篇中内容,试述五脏的性能及与自然界的通应关系。,练 习 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