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章国际贸易及其机制的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章国际贸易及其机制的发展.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七章 国际贸易及其机制的发展,学习提示,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2,学习提示,本章与其他章节的关系是,对将世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起来的渠道、形式和手段之一的国际贸易及其机制的变化进行阐述和分析。本章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是能够对战后以来,国际贸易的规模、结构、政策及体制等发生的重大变化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战后国际贸易的大发展及其趋势,国际贸易政策及其理论依据的演变,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3,学习重点和难点,本章学习的重点是一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应该考虑的因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及作用、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及运行机制。难点是世界贸易组织面临的挑战及前景。WTO自1995年开始
2、运作以来的十年间,发展并不顺利,开展的多边贸易谈判进展艰难。并且,区域经济集团化浪潮日益迅猛,对WTO构成了严峻的挑战。,4,第七章 国际贸易及其机制的发展,第一节 战后国际贸易的大发展及其趋势第二节 国际贸易政策及其理论依据的演变第三节 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5,第一节 战后国际贸易的大发展及其趋势,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在战前的发展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大发展及其结构的变化,6,一、国际贸易的产生,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国家或政治实体的形成。,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展。三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增加,也促进了私有制的发展和奴隶制的形成。
3、在奴隶社会初期,由于阶级矛盾产生了国家,商品交换活动开始超越国界,国际贸易得以产生。,7,国际贸易在战前的发展,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国际贸易2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3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国际贸易,8,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中心几度转移西欧殖民者进行海外贸易与暴力掠夺,征服殖民地和贩卖黑奴相结合;发动一系列商业战争,占领旧市场、征服新市场;非洲和拉美地区被卷入到世界市场中;加速了劳动力与生产工具的分离过程,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劳动力。,9,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较前一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贸易方式和组织形式也有较大改进。,工业
4、制成品所占比重上升。其中,纺织品的增长最为迅速。英国完成产业革命以后,成为棉布的主要出口国,其出口商品中有1/31/2是纺织品。此外,煤炭、钢铁、机器、运输材料、粮食等商品的贸易亦有较大增长。,商品交易所、大贸易公司(在法律上负有限责任的股份公司)取代了对外贸易特权公司,运输业、保险业、银行业等在国际贸易中也得到了广泛运用,出现了专门的运输公司、保险公司。,10,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国际贸易,第一阶段是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时期(1870-1914年)第二阶段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时期(1914-1945年)。,为了确保原料的供应和对市场的控制,少数富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殖民地输
5、出资本。国际贸易量的增长速度已落后于世界生产。,1929年大危机后,各国为了保护本国市场,采用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并组织相互对立的经济集团。国际贸易的增长更为明显地落后于世界工业生产的增长。,11,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大发展,最大特点就是增长迅速,其具体表现:国际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不仅比战前要快,而且比生产增长速度快。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81973年。与这一时期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相适应,国际贸易发展迅速。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初至现在。国际贸易的发展处于动荡不稳和低速增长的状态。,12,战后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1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及原因2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的变化3国际贸易内容的
6、变化,13,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其趋势是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表7-1)。初级产品比重下降的具体表现是:原料贸易比重下降幅度最大。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的具体表现是:机电产品贸易比重上升幅度最大。,14,表7-1 世界商品出口结构的变化,资料来源:UNCTAD:国际贸易与发展统计手册;WTO:Annual Report1998,p.73,15,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变化的原因,(1)世界农业、矿业的发展速度落后于制造业的发展速度;(2)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兴起,大量新产品投入世界市场;(3)由于国际分工的深化,国际贸易中的中间产品大量增加;(4)科技进步;(5)合成代用品大量出现,减少
7、了天然原材料的使用率;(6)发展中国家工业的发展;,16,(7)战后一系列发展中国家增加了工业制成品的国际贸易量;(8)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农业保护政策和农业工业化,减少了对农产品的进口需求;(9)初级产品价格和制成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不断扩大;(10)世界产业结构日益高级化、智能化。,17,2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的变化,(1)国际贸易格局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统天下,变为不同类型国家相互合作和相互竞争;(2)各种类型国家的对外贸易都有所增长;(3)在发达国家中,日本和欧洲的贸易地位上升较快,美国的贸易地位则逐渐下降;(4)在发展中国家中,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处于领先地位;(5)经济贸易集
8、团内部各成员间的贸易发展十分迅速,成为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18,3国际贸易内容的变化,(1)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发生了 重大变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比重相对于货物贸易快速上升;(2)多边贸易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扩展;(3)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四位一体迅速发展,互相促进;(4)军火贸易不断增长。,19,第二节 国际贸易政策及其理论依据的演变,一、对外贸易政策概述二、自由贸易政策和理论的演变三、保护贸易政策和理论的演变,20,一、对外贸易政策概述,1对外贸易政策的实质、目的与构成2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21,对外贸易政策的实质,是各国和地区内部经济政策和
9、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政策服务的。,22,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1)保护本国的市场;(2)扩大本国的出口市场;(3)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4)积累资本或资金;(5)维护和发展本国的对外经济政治关系。,23,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1)对外贸易总政策:其中包括对外贸易战略、出口总政策和进口总政策;(2)进出口商品和服务等政策;(3)国别或地区贸易政策。,24,2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两种基本类型:即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主要考虑的因素:(1)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商品竞争能力;(2)本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3)本国的经济状况;(4
10、)本国各种利益集团力量的对比;(5)本国与他国的政治、外交关系。,25,自由贸易政策,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活动一般不进行干预,减免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让商品和服务等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一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并不意味着完全的自由。事实上,自由贸易口号历来是作为一种进攻的武器,即要求别国能够实行自由贸易,只有在双方都同意开放市场之后,自由贸易政策才会付诸实施。,26,保护贸易政策,指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对外贸易,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国外商品的竞争;同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惠或补贴,鼓励扩大出口,以提高本国商品和服务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11、。其最基本的特征是“限入奖出”。保护贸易政策也并不是完全封闭。在保护国内生产者的同时,也要维持同世界市场的某种联系。,27,二、自由贸易政策和理论的演变,(一)自由贸易政策的演变1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贸易政策2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的贸易自由化(二)自由贸易理论的演变,28,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贸易政策(以英国为例),实施原因主要表现,29,实施原因,到19世纪初,“世界工厂”的地位已经确立,其产品成本低,质量好,不怕外国产品的竞争。英国的工业迫切需要国外市场,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廉价的原料和粮食。,30,主要表现,(1)废除了谷物法;(2)废除了航海法;(3)取消了特权公司
12、;(4)逐渐降低关税税率,减少纳税商品数目,简化税法;(5)与外国签定体现自由贸易精神的条约。,3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的贸易自由化,原因主要表现,一是关税大幅度降低。二是非关税壁垒逐渐减少。,特点,32,原因,(1)美国的积极倡导和推行;(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3)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出现;(4)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和迅速发展;(5)国际分工的广泛和深入发展;(6)西欧和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33,特点,(1)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远高于它们对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自由化程度;(2)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超过集团对外的贸易
13、自由化程度;(3)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远高于农产品的贸易自由化程度。,34,(二)自由贸易理论的演变,1重农学派及休谟的自由贸易理论2斯密的绝对成本论3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4穆勒和马歇尔的相互需求论5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论,35,重农学派及休谟的自由贸易理论,代表人物是法国著名经济学家魁奈(Francois Quesnay,16941774)重农学派主张以农产品为中心开展自由贸易,反对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政策,反对课征高额关税。英国学者休谟(David Humo,17111776)发展了重农学派的自由贸易思想,提出了“物价与金银流动的调整机能”理论。,36,“物价与金银流动的调整机能”理
14、论,该理论认为,一国入超,黄金将流出,国内货币供给量减少,物价下跌,本国产品将更具国际竞争力,出口将增加;反之,一国出超,黄金将流入,国内货币供给量自动增加,国内物价上升,相比之下,外国产品将变得更便宜,进口将增加;这样,在物价与金银流动的调整下,贸易不平衡情况会自然得到改善,政府所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毫无意义。,37,斯密的绝对成本论,主要观点:(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2)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3)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斯密认为,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可以使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绝对低于别国,因而在该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上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各国按照
15、各自的有利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并使各国从贸易中获利。,38,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李嘉图认为,国家间应按“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有利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不同,前者应专门生产相对来说更为有利的产品,后者应专门生产不利程度最小的产品。,39,穆勒和马歇尔的相互需求论,穆勒的主要观点:(1)交换比例的上下限互惠贸易的范围。穆勒依据比较成本论,用两国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明确了国际贸易
16、参加国共同获利的范围;(2)贸易条件的决定和贸易利益的分配。他认为,贸易条件及其变动主要由两国对贸易对象国商品的相互需求强度决定的。马歇尔运用提供曲线(又称相互需求和供给曲线)来说明商品供给和需求如何共同决定贸易条件及其变动情况。,40,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论,该理论认为,一国应出口那些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的商品。换句话说,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反之,资本充裕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41,三、保护贸易政策和理论的演变,(一)保护贸易政策的演变116至18世纪的重
17、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219世纪7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保护贸易政策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超保护贸易政策4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二)保护贸易理论的演变,42,19世纪7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保护贸易政策,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与英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经济实力和商品竞争力都难以与英国抗衡,需要采取强有力的贸易保护政策来保护本国的新兴工业即幼稚产业,使之免受英国商品的竞争。,43,超保护贸易政策,目的:垄断国内市场和争夺世界市场 主要特点:(1)贸易保护的对象不仅是幼稚工业,而且更多地保护已高度发展的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2)贸易保护的目的不再是培养本国商品的
18、国际竞争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3)保护措施不只限于关税,还推行各种非关税壁垒和其它奖出限入措施;(4)不再是防御性的限制进口,而是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外市场进行进攻性的扩张;(5)贸易保护的受益者从一般的工业资产阶级转向大垄断资产阶级。,44,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主要特点主要原因,45,主要特点,(1)被保护的商品范围不断扩大;(2)保护的措施日益多样化;(3)从贸易保护制度转向更系统化的管理贸易制度;(4)各国“奖出限入”措施的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5)贸易保护从国家贸易壁垒转向区域贸易壁垒。,46,主要原因,(1)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
19、,“滞胀”迫使这些国家放弃自由贸易而转向保护贸易;(2)出现了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三者间的贸易摩擦增多;(3)国际货币关系失调带来了巨大的贸易保护压力;(4)区域经济集团内取消贸易壁垒、对外高筑贸易壁垒的政策,造成区域集团外国家和地区为保护自身利益,实行保护贸易;(5)政治上或外交上的需要。,47,管理贸易,所谓管理贸易,就是对进出口贸易和全球贸易关系进行干预、协调和管理。它是介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间的一种贸易制度。其基本特点就是通过贸易立法使贸易保护主义合法化。,48,(二)保护贸易理论的演变,1重商主义2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3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4凯恩斯主义的超保护贸易学说5普雷维什
20、的中心外围理论6战略性贸易政策论,49,重商主义,基本观点:,货币(金银)是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唯一尺度。人们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财富),一个国家获取财富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对外贸易,保证对外贸易顺差,即在对外贸易中“多卖少买”、“限入奖出”。,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阶段晚期重商主义阶段,50,早期重商主义阶段,早期的重商主义学说叫货币差额论,也称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斯塔福德把增加国内货币积累,防止货币外流视为对外贸易政策的指导原则,认为国家应该采取行政或立法手段,直接控制货币流动,禁止金银输出。在对外贸易方面,注重“少买”和“限入”,最好是只卖不买,
21、使每笔交易和对每个国家都保持顺差,以使金银流入国内。,51,晚期重商主义阶段,又叫贸易差额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晚期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应该允许金银(货币)流出,大力发展对外贸易,鼓励和扩大出口,即更注重“多卖”和“奖出”,以保持和增加贸易顺差。他们信奉“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币”。但他们认为,必须遵守一条原则,即保持总贸易差额是顺差。,52,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1757-1804)是美国的开国元勋、政治家和金融家、美国独立后的首任财政部长。他于1791年12月向美国国会递交了一份关于制造业的报告。在该报告中,他阐述了保护和
22、发展制造业的必要性,极力主张美国应该实行保护关税政策。,53,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他认为,各国的经济发展必须经过五个阶段,即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和农、工、商业时期。处于不同阶段的国家应实行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处于农业阶段的国家应该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利于农产品的自由输出和工业品的自由输入,并培育工业化的基础;处于农、工业阶段的国家,工业尚处于建立和发展时期,还不具备自由竞争的能力,故应实行保护贸易政策;而进入农、工、商业阶段的国家,已具备了对外自由竞争的能力,理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54,凯恩斯主义的超保护贸易学说,凯恩斯的追随者引申出了对外贸易乘数论。他们认
23、为,如果一个国家进行对外贸易而获得顺差,可以和增加国内投资起同样的作用。因为贸易顺差可使该国支付手段扩大,利息率降低,从而起到刺激投资、扩大就业和增加国民收入的效果,长此下去贸易顺差可以导致国民收入的倍增。,55,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他把国际经济体系分为中心和外围两大部分。他认为,在战后建立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中,由发达国家组成的中心国家处于主宰地位,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外围国家处于依附地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应做到如下三点:,(1)必须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尽快实现工业化。(2)应该实行保护贸易政策。(3)应建立区域性共同市场。,56,战略性贸易政策论,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
24、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夺取他国市场份额和工业利润。政府应该采取如下干预措施来提高本国的社会福利水平:(1)利用关税分享外国企业的垄断利润;(2)通过补贴获得市场份额。,57,第三节 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一、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一)GATT诞生的背景及其基本原则(二)GATT体制的强化和WTO的诞生(三)关贸总协定的积极作用及其局限性二、世界贸易组织(一)WTO的宗旨和目标(二)WTO的管辖范围和职能(三)WTO的运行机制(四)世界贸易组织面
25、临的挑战及其前景,58,基本原则,GATT的宗旨是:,各缔约国本着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障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稳定增长、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生产和交换、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来处理它们在贸易和经济发展方面的相互关系,彼此减让关税,取消各种贸易壁垒和歧视性待遇,实现贸易自由化。,(1)无歧视性待遇原则。(2)关税减让原则。(3)取消数量限制原则(4)透明度原则。,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如下四条:,59,关贸总协定的积极作用,(1)启动和推进了各国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2)缓和和解决了各缔约方在国际贸易中的矛盾和摩擦。(3)形成了一套有利于国际贸易发展的政策体系。,60,
26、(4)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5)对于发展中国家贸易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6)向各缔约方提供经济贸易信息。(7)从更广泛的领域和更深的层次上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增长,促进了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关贸总协定的积极作用,61,关贸总协定的局限性,(1)从机构性质来看,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协定不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2)从管辖范围来看,关贸总协定的管辖范围过于狭窄。(3)从贸易规则来看,关贸总协定的规则很不严格,存在许多漏洞。(4)从争端解决机制来看,关贸总协定的争端解决机制存在严重缺陷。(5)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利益在关贸总协定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6)关贸总协定对中国及冷战时期属
27、于“东方阵营”的国家采取歧视态度。,62,WTO的宗旨,(1)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稳步地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2)扩大货物、服务的生产和贸易;(3)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成员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环境,并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自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4)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份额和利益。,63,WTO的目标,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货物、服务、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在内的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以落实GATT贸易自由化的成果和乌拉圭回合所达成的所有成果。,64,WTO的
28、管辖范围,有关货物贸易的多边协议;服务贸易总协定及附件;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贸易争端解决程序与规则的谅解,即关于贸易争端解决的有关协议及程序;贸易政策评审机制,即负责审议各成员的贸易政策法规是否与世贸组织相关协议、条款规定的权利义务相一致。,65,WTO的职能,负责多边贸易协议的实施、管理和运作,促进世界贸易组织目标的实现,同时对所辖的不属于“一揽子”协议(即所有成员签署的协议)项下的诸边贸易协议的实施、管理和运作提供组织保障;为成员间有关贸易协议的后续谈判提供场所,为各成员就多边贸易关系进行谈判和贸易部长会议提供场所、谈判准备和框架草案;,66,通过争端解决机制,解决成员间发生的贸易争
29、端;运用贸易政策审议机制,定期审议成员的贸易政策及其对多边贸易体制运行所产生的影响;通过与其他国际经济组织的合作和政策协调,实现全球经济决策的更大一致性;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及培训。,67,WTO的运行机制,法律框架和组织结构加入和退出机制决策机制争端解决机制贸易政策审议机制,68,法律框架,附件1是货物贸易多边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附件2是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附件3是贸易政策审议机制,附件4是政府采购协议、民用航空器贸易协议、国际奶制品协议和国际牛肉协议。,69,组织结构,(1)部长级会议与总理事会。(2)三个理事会。即总理事会下设的货物贸易理事会、服
30、务贸易理事会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理事会。(3)各专门委员会。(4)工作组。(5)秘书处。,70,加入和退出机制,WTO允许任何国家申请加入。一国或地区要加入WTO,必须经过提出申请和受理、对外贸易制度的审议和双边市场准入谈判、多边谈判和起草加入文件、表决和生效这四个阶段。任何成员都可以退出WTO。但这种退出必须在WTO总干事收到退出的书面通知之日起6个月后才能生效。,71,决策机制,WTO在进行决策时,主要遵循“协商一致”原则,只有在无法协商一致时才通过投票表决;,72,争端解决机制,WTO争端解决的基本程序包括磋商、专家组审理、上诉机构审理、决策的执行和监督等。除基本程序外,在当事方自愿的
31、基础上,也可采用仲裁、斡旋、调解和调停等方式解决争端;,73,贸易政策审议机制,WTO的贸易政策审议机制是指WTO成员集体对各成员的贸易政策及其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定期进行的全面审议。,74,世界贸易组织面临的挑战,(1)西方贸易大国操纵多边贸易体制决策进程的现象仍然存在并很严重;(2)多边贸易体制覆盖的范围存在局限性;(3)区域主义对多边贸易体制构成严峻挑战;(4)WTO面临着最不发达国家被“边缘化”的倾向。,75,WTO的前景,WTO将在世界经济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WTO将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体制健康发展。(2)WTO将进一步促进各成员方及全球贸易的发展。(3)WTO将进一步顺应时代潮流,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做出更大的贡献。,76,WTO对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的规定,第一,发展中国家在市场准入的某些方面可以承诺较低水平的义务。第二,发展中国家享有较长的过渡期。第三,对发达国家规定了“最佳努力条款”。第四,发展中国家享有某些程序上的优惠待遇。第五,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