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世界经济的增长与可持续发展.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64761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世界经济的增长与可持续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6世界经济的增长与可持续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6世界经济的增长与可持续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6世界经济的增长与可持续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6世界经济的增长与可持续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世界经济的增长与可持续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世界经济的增长与可持续发展.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六章 世界经济的增长与可持续发展,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2,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该:了解世界经济增长的历史轨迹;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理解中共18大首提“美丽中国”理解世界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国际合作理解国际经济的摩擦与协调,3,重点与难点,重点: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难点: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经济的摩擦与协调,4,教学内容,本章的框架结构由三部分组成:世界经济的增长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经济摩擦与协调,5,导入案例,北极圈里的爱斯基摩人看着不断融化的冰川,高兴得手舞足蹈,因为冰川下沉睡了数千万年的石油、矿产将会带给他们更加富裕的明天

2、;而远隔数万公里的图瓦卢人,却越来越日夜难眠,北极不断融化的冰川就像一个个巨型炸弹,随时都会将他们轰入海底永远再难见蓝天。断裂的高速公路,火山的爆发,濒临死亡的北极熊,被淹没的地球这不只是出现在电影2012中的场景,气候变化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由全球变暖造成的自然灾害和温室效应,使太平洋地区已经有数十个岛国面临消失的厄运,而今后数年内环境问题还可能导致某些地区人口大迁移、能源短缺以及经济和政治动荡。问题:影响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有哪些?,6,受海平面上升影响,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沉没的国家,7,世界70亿人口,2011年10月26日,联合国人口基

3、金发表2011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根据报告,世界人口于2011年10月31日达到70亿。2011年10月31日凌晨,成为象征性的全球第70亿名成员之一的婴儿在菲律宾降生。,8,第一节 世界经济的增长,9,本节内容,世界经济增长的含义世界经济增长的历史回顾世界经济增长的现状,10,一、世界经济增长的含义世界经济增长是指世界实际产出能力(包括商品生产和服务提供能力)的长期上升。世界经济增长具体表现为世界生产、贸易和投资等方面的增长。一般用世界GDP和人均GDP两个指标总括地反映世界经济增长水平。,11,二、世界经济增长的历史回顾18世纪世界经济年均增长0.5%,19世纪世界经济年均增长1%(一)2

4、0世纪上半期(1914-1945)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年均增长2%)原因:战争与危机困扰两次世界大战:一战1914-1918;二战1939-1945。三次经济危机:1920-1921、1929-1933,1937-19381929-1933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37.2%,主要工业国经济倒退少则十年,多则几十年。,12,(二)战后(20世纪下半期)世界经济持续增长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接近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950-1970年达到4.9%,1973-1988年为2.7%;前苏联:1950-1973年达到5%,1974-1988年约为2%;其他欧洲社会主义国家:1974-1982年年均增长1.9%,

5、1983-1988年年均增长2.7%;发展中国家:50年代为4.7%,60年代为5.6%,70年代为4.7%,80年代为4.0%。20世纪90年代全球经济年均增长率在3%到4%之间。战后世界经济增长的原因:科技革命、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13,三、世界经济增长的现状(一)21世纪初的世界经济增长2001年,世界经济步入增长周期;到2006年,以美国为经济增长引擎的世界经济,出现降温的痕迹;2007年全球通货膨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2009年世界经济开始复苏,2011年世界经济再次陷入衰退。“二次探底”(二)世界经济增长的双引擎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和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

6、问题:金砖国家(哪些国家?),14,资料:金砖国家,“金砖四国”来源于英文BRIC一词,是指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四国,因这四个国家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组合而成的“BRIC”一词,其发音与英文中的“砖块”(brick)一词非常相似,故被称为“金砖四国”。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的吉姆奥尼尔首次提出“金砖四国”(BRIC)2010年12月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四国”变成“金砖五国”,并更名为“金砖国家”(BRICS)。,15,16,17,第二节 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8,本节内容,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影响世界经济可持

7、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19,美丽中国,“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胡锦涛中共18大报告,20,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年)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对可持续发展形成共识。,2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要使世界各

8、国的当代人和后代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2)要使世界各国所有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同等机会;(3)要使人类和自然万物都享有同等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做到人类生存发展权利与自然万物生存发展权利的统一。,22,二、影响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环境、资源和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23,如何拯救我们的地球?环境、资源与人口,24,(一)环境问题人类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人类的发展既可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人类的发展又可极大提高保护环境和生态的能力优美适宜的生态和环境可为人类发展和进步提供有力的保障;而生态的破坏和环

9、境的污染则会制约甚至动摇发展的基础。结论:环境和生态保护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由于环境问题影响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环境问题又是全球性问题。,25,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6,*主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酸雨垃圾地球变暖,27,资料: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污染的直接原因:一是工业烟尘与粉尘。全世界每年排入大气中的烟尘总量约1亿吨;二是工业废气。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全球每年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总量高达1.5亿吨。二氧化硫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酸雨、酸雾及酸雪,对动植物造成很大危害;三是汽车尾气。

10、关注:中国的汽车尾气污染,28,2009年10月14日晚上,第30届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纪实基金在美国纽约美国亚洲协会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来自中国的卢广以关注中国污染的专题摄影获得了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29,河南安阳市范家庄离炼钢炉只有一墙之隔,村里每天都下铁雨,村民在这污染严重的环境下生活。2008年3月24日,30,资料:臭氧层破坏,自美国杜邦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开发出氯氟烃化合物(CFC)即氟里昂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向大气中排放的氟里昂已达2,000万吨,使臭氧层遭到极大的破坏。1986年,英、美两国科学家发现南极上空有相当于美国国土面积大小(936.4万平方公里)的

11、臭氧空洞,2000年9月,这个臭氧空洞已经扩展到2830万平方公里;目前,北极臭氧层已有2/3受损。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美洲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西伯利亚和澳大利亚等中纬度地区上空的臭氧浓度也大幅度下降。知识:无氟冰箱,31,资料:酸 雨,酸雨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中叶的英国。其他欧美发达国家随后也出现了酸雨现象。在1972年于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瑞典第一次把酸雨作为一个国际性环境污染问题提出来。在近二、三十年间,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酸雨。酸雨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被人们称为“空中杀手”、“空中死神”。它使土壤酸化、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建筑物受到腐蚀、人类的健康受到危害。,32,

12、酸雨对动物、植物、建筑物的危害,33,资料:垃 圾,垃圾已经成为困扰人类社会的世界性难题,全球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受到了垃圾污染的困扰。垃圾之所以成为世界性难题,主要在于它的数量庞大、增长速度快、危害范围广。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产生工业废料和生活垃圾450亿吨,由此而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污染日趋严重。发达国家为了减轻本国的垃圾污染,经常将工业垃圾转移到海外,销往或倾倒在发展中国家,使许多发展中国家深受其害。关注:中国的建筑垃圾,34,广东省贵屿镇河流、水塘都已被污染,村民们只好在被严重污染的水塘里洗涤。2005年11月25日,35,资料:地球变暖,在20世纪的100年间,地球的平均气温大约上升了0.

13、6,今后,如果人类不采取抑制地球变暖的有效措施,到2100年,地球的平均气温将比1990年上升1.45.8。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公布的统计资料,地球变暖在明显加速。全球变暖的后果是多方面的,如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土地荒芜,还会助长热带疾病的滋生和蔓延,造成生态混乱、物种灭绝、粮食减产、害虫逞凶、水资源短缺、森林减少等一系列灾害。,36,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印度恒河三角洲以及南部的洪水爆发频率正从10年一次加快到一年几次,不可预期的洪水和海啸正频频在这片土地上肆虐,涂炭生灵。包括长江、恒河在内的亚洲七大河流的水源都来自喜马拉雅山的冰川,如果该地区冰川加速融化的话,首先会使各大河流的水量暴

14、涨,造成严重的大面积洪水泛滥问题。,37,38,(二)资源问题1、森林资源(关注:森林衰退问题)森林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可再生自然资源,同时又有巨大而无可替代的环境功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需的条件。近半个世纪世界森林衰退问题一直很严重。据估计,近100年来,全世界的原始森林有80遭到破坏(据绿色和平组织)。,39,资料: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表的世界森林状况报告指出,在2000年到2005年期间,世界森林面积以每年730 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相当于两个巴黎的面积。世界森林总面积略小于40亿公顷,约占地球土地面积的30%。从2000年到2005年,有57个国家的森林面积增加,

15、同时有83个国家森林面积减少。占据了世界原始森林面积80%的10个国家当中,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巴西4国原始森林的破坏严重。,40,亚马逊河流域森林被破坏,41,2、土地资源(关注:土壤退化问题)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利用不当,已经造成土地的严重退化,使一些土地永远地失去了生产能力。土壤退化的类型主要有水蚀、风蚀、化学损蚀和物理损蚀四类。目前,土地资源退化的突出问题是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而导致的土地荒漠化问题。(最典型代表:非洲的撒哈拉地区。)造成土壤退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过度放牧和过度耕种;二是土壤的盐碱化;三是森林被大量砍伐。,42,资料: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口的迅速

16、增长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土壤资源也发生迅速的退化。土壤退化将导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据估计,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从1975年的0.32公顷减少为2000年的0.15公顷。据统计,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有12亿公顷的有植被覆盖的土地发生中等到极强度的土壤退化。,43,蒙古国近四分之三国土荒漠化(组图),这是蒙古国南戈壁省的一条戈壁路,44,蒙古国近四分之三国土荒漠化(组图),这是在蒙古国南戈壁省拍摄的山羊群,45,蒙古国近四分之三国土荒漠化(组图),这是蒙古国前杭爱省的牵驼人,46,3、水资源(关注:淡水不足问题)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已成为当代世界最严重和最重大的资源环境问题之一,也是未来人类将

17、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全球性水危机的原因:一是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用水量急增:工业、农业、生活用水);二是水体污染;三是对地下水过度开发,利用和管理不当;四是全球气候恶化;五是森林被破坏,导致土地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思考:如何节约用水?,47,资料:据估算,全世界大约有20亿人口居住在缺水的地区,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0%,有11亿人无法得到安全的饮用水,每年有300多万人因缺水或饮用不洁净的水而死亡。,48,(三)人口问题人口问题在所有全球性问题中处于核心地位,影响和制约着其他全球性问题的状况和解决。人口问题与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适度的人口规模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而人口规

18、模过大,人口素质不高,则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由于人口数量增长过快而发生的人口与自然资源利用及经济发展的不协调问题。1、全球人口的增长,49,全球人口每增长10亿所用的时间,注:资料来自联合国社会经济司人口处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70亿,50,2、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全球人口的超速增长,产生了一系列难以克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为了维持庞大的世界人口,不得不大量砍伐森林、开垦草原,无限度地掠夺所有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以满足人类的各项基本需求,由此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严重问题。特别是城市人口的膨胀,城区的不断扩大,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使人口与粮食的

19、矛盾更加尖锐。,51,三、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 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协调与合作。(一)重要性 目前,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工业化的初期、中期,既缺乏资金又缺乏技术,环境恶化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发达国家的环境压力则相对较轻,资金和技术也比较充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该开展真诚的合作,这既有利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又为发达国家提供了新的市场。更何况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是依靠大量的自然资源消耗和以大量的环境污染为代价发展起来的,对当前全球环境的恶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52,(二)进展 虽然由于各国国家利益与全球共同利益的对立和统一,使得目前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

20、国际合作呼声大、行动少、进展缓慢。但还是有一些成效。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专门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世界贸易组织则设立了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新的全球性、区域性和双边环保条约、公约以及议定书不断出台,领域不断扩大。同时,可持续发展问题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各种国际会议,并成为重要议题。,53,资料:哥本哈根气候峰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缔约方第5次会议于2009年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21、”的会议。这次会议上,各国原计划就减排问题达成一项新协议,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等关键问题上分歧严重。,54,如果达不成预期的目标,后果将不堪设想:已经受淹的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因海水上涨将彻底沉入大海、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不得不花费巨资国外买地整体搬迁,纽约、东京都将不得不花费数百亿巨资建拦海大坝,55,2009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总统和该国部长周六举行了世界上水下第一次内阁会议,总统穆罕默德纳希德签署宣言,该国此举意在警告,海平面上升正威胁着这个热带岛国的生存。,56,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科学估计,发达国家的中期减排目标应该达到25%至4

22、0%,才能避免全球变暖至危险水平。在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原则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要求发达国家承担明确大幅量化减排义务(而发展中国家无需承担这种义务),同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但长期以来,不少发达国家拒绝履行减排义务,同时以各种借口拒绝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57,中国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上,与欧美存在分歧。对于西方要求订下绝对减排数字,中国一直坚拒。中方强调,发展中国家可协助限制排放,但必须与GDP挂钩。2009年11月26日中国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

23、045。这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58,资料:坎昆气候大会 2010年11月2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新一轮谈判在墨西哥坎昆市举行。来自全球近200个经济体的首脑及环境官员重拾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未竟的使命出台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减排协议。经过近两周的紧张磋商,12月11日凌晨坎昆气候终于画上句号。会议通过了两项应对气候变化决议,推动气候谈判进程继续向前,向国际社会发出了积极信号。,59,60,第三节 国际经济的摩擦与协调,61,本节内容,国际经济的摩擦国际经济的协调,62,一、国际经济的摩擦(一)发达国家间经济摩擦(北北摩擦)1、美日摩擦2、美欧摩

24、擦3、日欧摩擦 由于国际经济的依存增加,为避免两败俱伤,发达国家间的经济摩擦总是在不断激化中妥协与协调。关注: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后加入俄罗斯),63,(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摩擦(南北摩擦)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摩擦体现在发展中国家反对国际经济旧秩序,争取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中。这一磨擦的解决相对于发达国家之间的摩擦更加困难。由于发达国家经济与发展中国家经济紧密相连、互相影响,发达国家又不能不顾及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所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经济摩擦的解决只能在艰难中缓步前进。关注:南北对话(坎昆会议)20世纪80年代初,在墨西哥坎昆举行了关于合作和发展的国际性会议,这是发达的北

25、方国家与发展中的南方国家之间第一次最高级别对话。,64,(三)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南南摩擦)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磨擦主要体现于在市场、投资等方面存在竞争关系。另外,发展中国家间关系也存在一些消极因素,其中某些因素还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关注:南南合作,65,二、国际经济协调(一)国际经济协调的发展1、战后初期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际经济协调建立与起动时期)建立了一系列超越国家的国际经济组织,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这些机构从维护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利益出发,协调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对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的

26、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66,2、20世纪 70年代初80年代初(世界经济转向全面动荡和国际经济协调频繁的时期)西方国家普遍陷入滞胀的困境;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金融秩序陷入混乱和动荡,汇率波动频繁,国际收支严重失衡;贸易保护主义盛行,非关税壁垒层出不穷,严重妨碍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67,3、20世纪80年代中期21世纪初(以世界经济多极化为基础,以西方大国为主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多边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时期)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多边协调的重要组织形式;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对全球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国际金融领域成为国际经济多边协调的焦点。,68,(二)当前国际经济协调的新

27、亮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G20(20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协调的新亮点关注:G20(20国集团)20国集团的建立最初由西方七国的财政部长于1999年6月在德国科隆提出,目的是防止类似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20国集团会议当时只是由各国财长或各国中央银行行长参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金融体系成为全球的焦点,20国集团首脑会议开始举行,取代之前的八国首脑会议和20国集团财长会议。,69,资料:20国集团 20国集团的成员包括:八国集团成员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作为一个实体的

28、欧盟澳大利亚、南非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阿根廷、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中等发达国家韩国和土耳其20国集团的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世界的85,人口则将近世界总人口的2/3。,70,资料:20国集团历次主要峰会第一次:华盛顿20国集团金融峰会(2008年11月,美国华盛顿)对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作用重大,成为世界的焦点。第二次:伦敦20国集团金融峰会(2009年4月,英国伦敦)新兴经济体首次与发达国家平起平坐,在决定国际经济事务上取得平等发言权。第三次:匹兹堡20国集团金融峰会(2009年9月,美国匹兹堡)与会领导人就金融体系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达成共识,

29、发表领导人声明,指定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71,2009年9月2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匹兹堡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与会各国领导人及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集体合影。,72,第五次:首尔20国集团金融峰会(2010年11月,韩国首尔)大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宣言,指出:与会各国领导人在会议上通过了“首尔行动计划”,该计划承诺,将采取宏观经济政策,包括必要的财政健全措施,来确保经济的不断恢复和持续增长,提高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宣言表示,同意二十国集团庆州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方案。,73,74,第六次:戛纳20国集团

30、金融峰会(2011年11月,法国戛纳)大会通过增长与就业行动计划。与会各成员重申相互协作的承诺,并已做出决定以重振经济增长、创造就业、确保金融稳定、推动社会包容并使全球化服务于人类所需。二十国集团华盛顿峰会和伦敦峰会重在抗击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复苏;戛纳峰会的首要命题则是在世界经济面临新危险时,如何维护和巩固来之不易的经济复苏势头。,75,2011年11月4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金融峰会在法国戛纳闭幕。这是与会各国领导人及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集体合影。,76,复习思考题,1、了解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历程及其原因。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当今世界存在哪些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3、国际经济摩擦有哪些类型?4、了解20国集团历次金融峰会的主要内容。,77,推荐阅读书目,1、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著,ISBN:9787030302786科学出版社,2011-03-01)2、八国集团体系与二十国集团:演进、角色与文献-中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丛书(朱杰进著,ISBN:9787208096189,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