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规范标准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毒供应中心规范标准解读.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消毒供应中心规范标准解读,优质护理服务暨专科护理系列培训班 消毒供应中心建设与发展,消毒供应中心发展中的三个阶段,初级阶段,发展阶段,完善阶段,89年以前,89年2009年,2009年,CSSD,消毒供应专业的初级阶段88年以前,处理科室及种类,CSSD,消毒供应专业的初级阶段,初级阶段,89年以前,观念落后设施简陋手工清洗手术器械少无监测手段热源反应时有发生,CSSD,消毒供应专业的初级阶段,初级阶段,89年以前,CSSD,消毒供应专业的发展阶段,发展阶段,89年2009,标准规范相应出台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1988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000消毒技术规范 2000 2002消毒管理办法 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2004医疗机构口腔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2004江苏省消毒供应中心(室)建设管理规范2004江苏省消毒供应中心(室)验收标准2004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CSSD,2006年,医院管理研究所护理中心组织起草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1、明确规定先清洗后消毒2、要求消毒灭菌物品要做到可追溯,加强对质量的监测3、规范了目前消毒供应管理中忽视的环节,如对用水、保养、包装材料、设备等提出了标准4、对特殊感染物品,提出了特殊的要求5、强调了标准预防理念,体现在回收、清洗、检查包装、灭菌各环节中6、强调集中供应,改变以往分散式管理的理念7
3、、强调全程监控与持续质量改进,消毒供应专业的发展阶段,发展阶段,89年2009,建设规范 和 知识问答,CSSD,消毒供应专业的发展阶段,发展阶段,89年2009,标准规范强调综合管理建筑要求设备配置人员配备质量管理,CSSD,消毒供应专业的发展阶段,发展阶段,89年2009,省卫生厅颁布下发 消毒供应室(中心)验收标准及评分表1.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管理规范2.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 3.消毒供应中心审核验收标准及评分表,CSSD,消毒供应专业的完善阶段,完善阶段,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通告一、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第3
4、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二、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医院隔离技术医院感染监测医务人员手卫生2009年4月1日发布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CSSD,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模式一、分散式 各科室消毒灭菌器械,在科内自行处置,即消毒灭菌物品清洗、去污、包装等工作,都在本科室完成,只去消毒供应室进行灭菌。二、集中分散式 手术室负责清洗、打包,供应室统一灭菌处理。1、手术室设供应室 2、病区自备包占一定比例且存在较大问题,CSSD,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模式三、集中式 将医院所有需要消毒、灭菌的物品,回收至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由有经验和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来完成。优点:采取集中式管理,能最大化发挥专业
5、优势,保障医院无菌物品供应的质量,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保护环境和职业安全,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同时,还可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CSSD,有 关 报 道,集中式管理优点 每天可减少临床科室护士间接护理时数共13.74 h;对清洁包装质量满意率,从96.5%上升至99.3%;器械数目满意率,从94.2%上升到98.7%;及时供给满意率,从97.4%上升至99.5%;消毒剂及清洗剂等变动成本节省一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通告 卫通200910号,现发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1部分:管理规范等6项卫生行业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一、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一)W
6、S 310.1-2009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1部分:管理规范;(二)WS 310.2-2009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三)WS 310.3-2009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二、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一)WS/T 311-2009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二)WS/T 312-2009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三)WS/T 313-2009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以上标准于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特此通告。二九年四月一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WS 310.1-2009)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310.2-2009
7、)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 310.-2009)“两规范一标准”两规范一标准是一个整体,相辅相成,1.均为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 即(1)必须执行的;(2)管理、监察的共同依据;2.共同构成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技术操作和监测的标准要求即不能反驳;3.粗线条、原则性规定,为最低要求。4.用词:应必须 宜推荐、建议(个别条款)可允许、可以(个别条款);5、超前性,代表努力的方向,尽可能短时间内逐步达到。,两 规 范 一 标 准,第一部分:管理规范,范围 CSSD管理要求、基本原则、人员要求、建筑要求、设备、设施、耗材要求和相关部门管理职责与要求,消毒供应室中心(CSSD):医院内承担各科室
8、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术语和定义,去污区:CSSD内对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括运送器具的清洗消毒等)的区域,为污染区域。检查、包装及灭菌区:CSSD内对去污后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装配、包装及灭菌(包括敷料制作等)的区域,为清洁区域。,无菌物品存放区:CSSD内存放、保管、发放无菌物品的区域,为清洁区域。去污:去除被处理物品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过程外来医疗器械: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建筑要求人员编制领导体制必备条件管理要求,新规范,第一部分
9、:管理规范 建筑要求,新建、扩建和改建 遵循感染预防与控制原则,进行论证接近手术室、产房和临床科室,不宜建在地下或半地下室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区域相对独立;内部采光良好面积符合规定,第一部分:管理规范 建筑布局,辅助区域 更衣间、值班室、办公室、休息室、卫生间等工作区域 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含独立的敷料包装间)、无菌物品存放区,工作区划分基本原则,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空气由洁到污;去污区相对负压,检查包装区相对正压,工作区域要求,温度、湿度、机械通风有一定要求三区之间应有实际屏障去污区与检查包装及灭菌区之间应设洁污物品传递通道;并分别设人员出入缓冲间(带)缓冲间应设非手触式
10、洗手设施,无菌物品存放区不设洗手池检查包装及灭菌区的专用洁具间应采用封闭式设计,消毒供应室装修工程应包含9大系统:,电力系统供水系统蒸汽、压缩空气系统空调净化排风系统内部通讯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排污系统(排水、排气等)装修工程系统消防系统(各个系统均有具体的要求),第一部分:管理规范 消毒供应室,任务: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内镜及口腔可除外)。不应包括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回收、处理,也不包括需清洁或低水平消毒的物品如病人餐具管理模式:由分散管理转为集中管理。操作方式:由手工操作向机械化发展。理念:彻底清洗是消毒/灭菌的保证。,第一部分:管理
11、规范,管理要求:应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消毒隔离、质量管理、监测、设备管理、器械管理(包括外来医疗器械)及职业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应建立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完善质量控制过程的相关记录,保证供应物品的安全。,消毒供应室应遵照规范要求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第一部分:管理规范,消毒供应室的核心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清洗质量评价标准、器械配备包装查对制度、灭菌物品装载质量标准、灭菌效果监测制度、灭菌物品卸载质量标准、无菌物品发放查对制度。(另外还有:设备使用与维护、清洁剂的配备使用、清洁工具使用后的清洗消毒、封口机使用、灭菌器操作技术及应急 预安处理指引以及各类物品包装
12、操作流程等制度和要求),第一部分:管理规范,外来器械(租借物)的管理:医院必须有明确的管理制度;要求至少4-5小时再处理时间,最好提前24小时将器械送至消毒供应室处理;厂方必须明确提供再处理方法:如何清洗?灭菌参数,延长灭菌时间?干燥参数,延长干燥时间?,凡是外来器械均要经过医院供应室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灭菌后才能用于临床;凡是植入物每锅均需进行生物监测,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能选用快速灭菌。,规范第一部分:管理规范,人员要求:应根据需要合理配备具有执业资格的护士、消毒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应掌握各类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灭菌的知识与技能;相关清洗、消毒、灭菌设备的操作规程;职业安全防护原则和方
13、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知识。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充沛的精力。能者不来,来着不能的观念已经过时!,因此,消毒供应室不再是养老休闲的好地方!,防护用品,应配备圆帽、口罩、隔离衣或防水围裙、手套、专用鞋、护目镜、面罩等。,把防护用品作为强制条款,以人为本,关爱,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范围 CSSD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操作流程和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清洗: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包括血液、组织、蛋白质等)及部分微生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
14、、漂洗和终末漂洗。冲洗:使用流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物的过程。流动水下的清洗,可更有效地清除污染。,洗涤:使用含化学清洗剂的清洗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污染物的过程。清洗剂可乳化、分解和分离器材表面的污物。漂洗:用流动水冲洗洗涤后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残留的过程。防止污物重新沉淀在被清洗器材的表面,保证器材洁净度终末漂洗: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对漂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最终的处理过程。可进一步提高器材洁净度。,清洗消毒基本原则: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遵循:消毒清洗消毒原则;强调器械清洗的重要性;应遵循
15、标准预防的原则,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标准预防的概念与特点?)朊毒体是对理化因子抵抗力最强的病原微生物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孢杆菌所引起的严重急性特异性感染,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职业防护,应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专用洗手池、洗手液、干手用品、手消毒液、洗眼装置等。应常备处理伤口的敷料、皮肤消毒液等卫生用品、消毒人员在操作中一旦发生职业暴露的伤害,可立即实施处理。,不同区域人员防护着装要求,改变观念 消洗消 洗消洗,清洗的重要性,医疗器械使用后进行彻底的清洁处理,去除附着在上面的血液、黏液、体液等有机物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而器械清洗是供应室工作的重要环节。,清洁
16、可以不灭菌,但是灭菌绝对不能不清洁,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复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回收 分类 清洗 消毒 干燥发放 储存 灭菌 包装 检查与保养,回收:不应在诊疗场所对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清点,采用封闭方式回收。回收工具每次使用后应清洗、消毒、干燥备用。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者应双层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由供应室单独回收。,医疗器械清洁的基本原则,初洗;尽快清洗;选择适合的清洗器;选择适合的清洗剂;配置合适的清洗剂浓度;清洗器械水的温度适度;(手工清洗15-30)清洗时间充足;清洗前的操作要规范
17、;直接清洁后进行灭菌。,包装,医疗器械包装的关键因素:与灭菌方式相适应;与灭菌物品兼容性;包装的完整性和保护性;对无菌状态的维持性能;拆开方便不污染无菌物品。,没有合格的包装就没有合格的无菌物品!,包装方式,有两种:闭合式包装和密封式包装,闭合是指使用包装材料反复折叠形成弯曲路径的包装方法,起到阻止细菌进入的无菌屏障作用。,密封指采用粘合剂或热熔的包装方法密封的结果可形成无菌屏障作用。,通常用棉布、一次性使用医用皱纹纸、无纺布等包装,采用医用热封机进行医用纸塑袋、纸带的密封方法或采用自封袋上粘合剂手工粘贴也属于密封方法。,灭菌物品的装载应注意:,底部无孔的盆、盘、碗类物品斜放,可使蒸汽由上往下
18、渗透时,减少阻力,较易达到灭菌效果;包内容器开口朝向一致。能够积水的物品,如硬底的盘、盆,放置的方向应一致,从而能够去掉凝水。玻璃瓶底部无孔的器皿类物品应倒立或侧放,以利于蒸汽进入和空气排出。,无菌物品卸载,从灭菌器中取出的灭菌物品,应放置冷却30分钟后再卸载车不能放在排气口或风扇旁边待温度降至室温时移动,以防止产生湿包,储存,存放架或柜应距地面高度20cm-25cm,离墙5cm-10cm,距天花板50cm。无菌后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一次性使用无菌品应去除外包装。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应干燥、包装后专柜存放。,发放,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最好贴上放、取标签)发放时应确认无菌物品的有效性。发放记
19、录应具有可追溯性。,灭菌技术,压力蒸汽灭菌:适用于耐湿、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干热灭菌:适用于油脂、粉剂等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厚度不超过0.6cm,凡士林纱布厚度1.3cm环氧乙烷灭菌:用于不耐湿热的物品;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用于不耐湿热的物品,但灭菌前应充分干燥,否则会灭菌失败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第三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范围 CSSD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的要求与方法和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可追溯要求。,第三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原则:全程质量监测、可追溯性包外应设有灭菌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灭菌包内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灭菌物品包装的标识应注
20、明物品名称、包装者、灭菌器的编号、灭菌批次、灭菌日期和失效期限,便于灭菌物品的追溯性。高度危险性物品:是指穿过皮肤或黏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不同点,强调专人负责监测工作强调清洗质量监测增加灭菌生物学监测频率,通用要求,应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定期对清洗剂、消毒剂、洗涤用水、润滑剂、包装材料等进行质量检查。定期进行监测材料的质量检查,包括抽查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及有效期。设备维护与保养:日常清洁与检查,设备检验与验证,清洗消毒器应遵循使用说明进行验证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年对压力和安全阀进行检测校验干热灭菌器每年用多点温度检测仪对灭
21、菌器各点的温度进行物理监测,清洗质量的监测,器械、器具和物品日常监测:在包装时进行,应目测或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定期抽查:每月应至少随机抽查3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并记录监测结果。,清洗消毒器及其质量的监测,日常监测 每批次监测物理参数及运转情况,并记录定期监测 每年采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不符合要求,停止使用 新安装、更新、大修、更换清洗剂等时,应进行检测。,灭菌质量的监测,对于灭菌过程的监测有3种基本方法生物监测化学监测物理监测,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可追溯性,应记录灭菌器械每次运行情况,
22、包括灭菌日期、灭菌器编号、批次号、装载的主要物品、灭菌程序、主要运行对数、操作员签名及灭菌质量的监测结果等。清洗、消毒监测资料和记录保存6个月,灭菌质量监测资料和记录保存3年。,工作目标,加强对CSSD建设的管理和监督;消毒供应专业建设的重点在于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工作中确保工作流程的正确实施,保证岗位工作质量,提升工作制度的实践效果;培养高水平的专业人员队伍;,工作目标,在建立以临床需要为中心的工作模式;建立和探讨CSSD的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有利于工作程序的规范化,帮助工作人员正确地执行操作技术,达到全程质量管理的目标;在工作不断积累科学数据和经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CSSD的各项工作。,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我们关注的是无菌包的质量!而不是监测频率!,谢 谢 聆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