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产品之光源知识解析.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66141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照明产品之光源知识解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照明产品之光源知识解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照明产品之光源知识解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照明产品之光源知识解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照明产品之光源知识解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照明产品之光源知识解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照明产品之光源知识解析.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白炽灯泡,1.0 白炽灯发光原理结构 白炽灯之所以有这样的名称,是因为电流通过灯丝(钨丝,熔点达3000多摄氏度)时会产生热量,螺旋状的灯丝不断将热量聚集,使得灯丝的温度达到2000以上,灯丝在处于白炽状态时,就会发出耀眼的光来。故称之为白炽灯。白炽灯发光时,只有78%的电能变成可见光,90%以上的电能转化成了热,白白浪费掉。可见白炽灯的发光效率很低。然而,它却是电灯世界的开路先锋。白炽灯,主要由玻壳、灯丝、导线、感柱、灯头、氮气等组成。玻壳做成圆球形,制作材料是耐热玻璃,它把灯丝和空气隔离,既能透光,又起保护作用。白炽灯工作的时候,玻壳的温度最高可达100左右。灯丝是用比头发丝还细得多的钨丝

2、,做成螺旋形。看起来灯丝很短,其实把这种极细的螺旋形的钨丝拉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竟有1米多长。两条导线表面上很简单,实际上由内导线、杜美丝和外导线三部分组成。内导线用来导电和固定灯丝,用铜丝或镀镍铁丝制做;中间一段很短的红色金属丝叫杜美丝,要求它同玻璃密切结合而不漏气;外导线是铜丝,任务就是连接灯头用以通电。一个喇叭形的玻璃零件是感柱,它连着玻壳,起着固定金属部件的作用。其中的排气管用来把玻壳里的空气抽走,然后将下端烧焊密封,灯就不漏气了。灯头是连接灯座和接通电源的金属件,用焊泥把它同玻壳粘结在一起。,玻壳,灯丝,内导线,感柱,杜美丝,外导线,灯头,1.1 白炽灯发展史 人类使用白炽灯泡已有1

3、28年的历史了。提起白炽灯泡,人们必然会联想起爱迪生。实际上早在爱迪生之前,英国电技工程师斯旺(j.Swan)从40年代末即开始进行电灯的研究。经过近30年的努力,斯旺最终找到了适于做灯丝的碳丝。1878年12月18日,斯旺试制成功了第一只白炽电泡。此后不久,他还在纽卡斯尔化学协会上展示过他的碳丝灯泡。在1879年10月21日的傍晚,爱迪生和助手们成功地把炭精丝装进了灯泡。一个德国籍的玻璃专家按照爱迪生的吩咐,把灯泡里的空气抽到只剩下一个大气压的百万分之一,封上了口,爱迪生接通电流,他们日夜盼望的情景终于出现在眼前:灯泡发出了金色的亮光!在连续使用了45个小时以后,这盏电灯的灯丝才被烧断,这是

4、人类第一盏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电灯发明日。之后爱迪生还一直致力于白炽灯的改进,为了提高灯泡的质量,延长灯泡的寿命,爱迪生想尽一切办法寻找适合制灯丝的材料。到1880年5月初,他试验过的植物纤维材料共约6000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爱迪生派遣了很多人前往世界各地寻找适合于制作灯丝的竹子。直至1908年的9年间,日本竹一直是供应碳丝的主要原料。现代的钨丝白炽灯到1908年才由美国发明家库利奇试制成功。发光体是用金属钨拉制的灯丝,这种材料最可贵的特点是其熔点很高,即在高温下仍能保持固态。事实上,一只点亮的白炽灯的灯丝温度高达3000。正是由于炽热的灯丝产生了光辐射,才使电灯

5、发出了明亮的光芒。因为在高温下一些钨原子会蒸发成气体,并在灯泡的玻璃表面上沉积,使灯泡变黑,所以白炽灯都被造成“大腹便便”的外型,这是为了使沉积下来的钨原子能在一个比较大的表面上弥散开。否则的话,灯泡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被熏黑了。由于灯丝在不断地被升华,所以会逐渐变细,直至最后断开,这时一只灯泡的寿命也就结束了。经过多年的研究,人们注意到,当灯泡里充有空气的时候,虽然灯丝很快会被氧化,但是钨的蒸发却变慢了。原因其实很简单: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使钨氧化的只是占空气总量1/5的氧气;至于其余的大约占4/5的氮气,它不仅没有参与对钨的破坏作用,相反地还干了好事阻碍钨分子的运动,降低钨的蒸发速度。人

6、们于是给钨丝找到了一位保卫它的好朋友氮气。氮气就在空气里,而且占了空气的大多数,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过去我们为了保证白炽灯延年益寿,不得不把玻壳中的空气抽走,抽得越干净越好,而现在为了同样的目的,我们却要做相反的工作,即把气体当然是不会跟钨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充到玻壳里去。氮气是个懒惰的家伙,好自个儿东游西逛,跟谁也不爱打交道。它在很多地方派不上用场,可在白炽灯里却可一显身手。如果灯泡里是真空的,那么当钨丝接通电源,温度升高后,钨的分子就会“蠢蠢欲动”,大量地脱离灯丝,“如入无人之境”,到处乱跑,直到碰在玻壳壁上被吸着时为止。玻壳里一旦充进了氮气,白炽的灯丝周围就会形成一薄

7、层稳定的气体保护层,就像一道活的“篱笆”。每一个氮气分子都是一名勇敢的战士,守卫在钨丝的附近,对那些企图脱离集体四处乱窜的钨分子毫不客气,狠狠地顶撞回去,叫它们重返工作岗位,继续为光明服务。这样一来,钨丝的蒸发速度就慢得多了。结果是出现了充氮气的白炽灯泡。1913年,兰米尔首次往玻壳里充进氮气,这是继灯丝由炭丝改钨丝后白炽灯的又一重要革新。直到目前为止,充气仍然是抑制钨丝蒸发的基本措施。,白炽灯泡,1.2 白炽灯的未来 在所有用电的照明灯具中,白炽灯的效率是最低的,它所消耗的电能只有很小的部分,即1218可转化为光能,而其余部分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至于照明时间,这种电灯的使用寿命通常不会超过

8、1000小时。近期澳大利亚政府推出了一项逐步采用节能荧光照明设备,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计划,从2010年开始将禁止使用白炽灯泡。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打算淘汰白炽灯泡的计划。为了节能,为了环保,白炽灯泡将要寿终正寝了!全球白炽灯禁用时间表澳大利亚 2009年停止生产,最晚在2010年逐步禁止使用传统的白炽灯。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第一个计划全面禁止使用传统白炽灯的国家。加拿大 2012年前禁用白炽灯。加拿大是继澳洲后第二个宣布将禁用白炽灯的国家。日本 到2012年止,日本将全面禁止制造、销售、使用白炽灯。美国 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从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间,美国要逐步淘汰40W、60W

9、、75W及100W白炽灯泡,以节能灯泡取代替换。中国 发改委预计10年内禁用(禁售)白炽灯。欧盟各国 欧洲联盟2009年9月起禁止销售100瓦传统灯泡,2012起禁用所有瓦数的 传统灯泡。英国首相布朗2007年上任后也宣布英国将一体遵行,改用省 电日光灯。2008年,零售商开始停卖150瓦灯泡,2009年将停卖60瓦灯 泡。目前,零售卖场就开始停止100瓦灯泡补货,自愿停售期到2012年 结束,之后政府才颁惩罚规则。韩国 2013年底前禁止使用白炽灯。,白炽灯泡,1.3 白炽灯的优缺点1.3.1 优点:1.3.2 缺点:,白炽灯泡,1.4 白炽灯的类型1):按灯丝分类:分单螺旋和双螺旋灯丝两种

10、2):按灯头分类:分螺口式和插口式两种3):按气体分类:分真空和充气两种4):按玻璃壳分类:有透明型、磨砂型、乳白型、反射型和彩色型等5):按形状分类:球型、梨型、柱型、蜡烛型和蘑菇型等灯具中常用 的灯泡多是螺口灯头,而吊灯常用的多是插口灯头,白炽灯泡,1.5 白炽灯的灯头 白炽灯的灯头常用的有E10、E14、E26、E27、E40、B22 E字带头的为螺口式,B为插口式 E27指螺纹口直径27mm的螺旋灯头,E14就是螺纹直径14mm的螺纹灯头,B22就是插口直径22mm。,E27,B22,E14,27mm,卤素灯泡,2.0 卤素灯发光原理结构 卤素灯泡与白炽灯的最大差别在于一点,就是卤素灯

11、的玻璃外壳中充有一些卤族元素气体(通常是碘或溴),其工作原理为:当灯丝发热时,钨原子被蒸发后向玻璃管壁方向移动,当接近玻璃管壁时,钨蒸气被冷却到大约800并和卤素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卤化钨(碘化钨或溴化钨)。卤化钨向玻璃管中央继续移动,又重新回到被氧化的灯丝上,由于卤化钨是一种很不稳定的化合物,其遇热后又会重新分解成卤素蒸气和钨,这样钨又在灯丝上沉积下来,弥补被蒸发掉的部分。通过这种再生循环过程,灯丝的使用寿命不仅得到了大大延长(几乎是白炽灯的4倍),同时由于灯丝可以工作在更高温度下,从而得到了更高的亮度,更高的色温和更高的发光效率。卤钨灯的基本发光原理和白炽灯相同,都是热辐射光源。不同的地方

12、在于卤钨灯里面充入了特殊的工作气体,其成分是95%的混合气(二溴甲烷和氪气)以及5%的高纯氮,这些气体在灯泡内建立了卤钨循环。具体过程是灯丝中的钨挥发出来后,会超温度较低的地方移动,然后在管壁处和溴 Br结合生成WBr2;而在温度较高处,WBr2又会分解,生成的W会回到灯丝上,Br回到工作气体中,这就是整个卤钨循环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卤钨循环,灯丝上的钨不会逐渐挥发,由于“热点”效应而是灯丝烧断,也不会因为钨在灯泡壳上沉积而发黑,其寿命得到大大延长。,2.1 卤素灯简介 卤钨灯功率有5W、10W、15W、20W、25W、30W、35W、40W、45W、50W、60W、70W、100W、150W、

13、200W和250W等多种。工作电压有6V、12V、24V、28V、110V和220V等多种。灯头有螺口式(E10、E11、E14等)、插入式(GU5.3、GX5.3、GY6.35、GZ4和G8等)和直接引出式。其中杯灯还有带前罩与不带前罩之分。杯口直径有25mm(MR8),35mm(MR11)和50 mm(MR16)等几种。反射角有8、10、12、20、24、30、36、40和60等多种。由于卤素灯中钨的蒸发受到有效的抑制,加之卤钨循环消除了玻壳发黑,卤素灯灯丝的温度就可大大提高(高达3000),使卤素灯的发光效率远比普通白炽灯高。例如,白炽灯需要消耗75W电能才能达到960流明的光通量,而卤

14、素灯仅需50W。卤素灯尤其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的体积小巧玲珑,品种规格多种多样,尤其杯灯可把光线集中反射,相对于散射型光源而言,消耗同样电功率,可获得强得多的照度,因此,人们觉得卤素灯“特别明亮”,能使物体的表面色泽更绚丽,光彩更夺目,甚至觉得有迷人的闪烁效果。杯灯的反射角度有从窄到宽多种角度可供选择(越窄越觉明亮),也给专业灯光设计提供很大的创意空间。卤素灯具有体积小、发光效率高(达17-33 lm/W)、色温稳定(可选取2500K-3500K)、光衰小(5以下)、寿命长(可达3000小时至5000小时)等特点,这些特点显示出它有取代普通白炽灯的趋势。但石英玻璃昂贵,卤素灯的价格当然要比白炽灯高

15、。2.2 卤素灯的未来 1959 卤素灯问世 从2012年9月1日开始,达到C级能效的透明卤素灯可以在市场上销售至2016年8月31日。从2016年9月1日开始,除非新技术出现,欧盟市场销售的透明灯将只剩能效B级的低压卤素灯以及能效C级的带G9 或R7s灯头的灯(豁免)。,卤素灯泡,金属卤素灯,2.3 卤素灯的优缺点2.3.1 优点:2.3.2 缺点:,卤素灯泡,2.4 卤素灯的类型,MR11、MR16,G4、G5、G9,GU10,AR70、AR111,PAR,JC,卤素灯泡,荧光灯,荧光灯,3.3 荧光灯发展史 1910年,法国的A.克洛德发明氖气放电灯,他将汞充入灯中制成辐射蓝光的灯管,后

16、来又在灯管内壁涂上荧光粉制成辐射白光的灯管。1938年,欧洲和美国在此基础上研制出热阴极荧光放电灯。1942年研制成功卤磷酸钙荧光粉,由于它无毒、价廉、发光稳定、发光效率高,至今仍然是荧光灯的主要发光材料。从荧光灯的发光机制可见,荧光粉对荧光灯的质量起关键作用。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荧光灯大都采用卤磷酸钙,俗称卤粉。卤粉价格便宜,但发光效率不够高,热稳定性差,光衰较大,光通维持率低,因此,它不适用于细管径紧凑型荧光灯中。1974年,荷兰飞利蒲首先研制成功了将能够发出人眼敏感的红、绿、蓝三色光的荧光粉氧化钇(发红光,峰值波长为611nm)、多铝酸镁(发绿光,峰值波长为541nm)和多铝酸镁钡(发

17、蓝光,峰值波长为450nm)按一定比例混合成三基色荧光粉(完整名称是稀土元素三基色荧光粉),它的发光效率高(平均光效在80lm/W以上,约为白炽灯的5倍),色温为2500K-6500K,显色指数在85左右,用它作荧光灯的原料可大大节省能源,这就是高效节能荧光灯的来由。可以说,稀土元素三基色荧光粉的开发与应用是荧光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没有三基色荧光粉,就不可能有新一代细管径紧凑型高效节能荧光灯的今天。但稀土元素三基色荧光粉也有其缺点,其最大缺点就是价格昂贵。荧光灯点燃过程中,电子发射物质不断从电极飞溅出来,启动过程飞溅尤其激烈。当电极上的电子发射物质耗尽,或者电极上剩余涂层不能继续发射电

18、子,灯就无法继续燃点。荧光灯从开始使用至不能燃点为止的累计燃点小时数称为它的全寿命。在荧光灯启动时,电子发射物质损失很大,故启动越频繁,寿命越短。电源电压升高时,灯的电流增大,因电极过热而加速电子发射物质蒸发,寿命缩短。电源电压降低时,电流减小,电极温度不足,启动困难,促使电子发射物质溅散,荧光灯的寿命也将缩短。荧光灯使用过程中,由于荧光粉老化、玻璃管透明度降低、灯管两端发黑等原因,发射出的光通量逐渐下降。最初100小时光通量下降很快,以后趋于缓慢。从燃点 100小时开始计算,至光通量下降到原来的30时的累计燃点小时数称为荧光灯的有效寿命。环境温度对灯的影响荧光灯的特性决定于管内汞蒸气压强。当

19、玻管壁冷端温度为38C时,荧光灯的功率和光通量达到最大值;温度过高或过低,功率和光通量都将下降。荧光灯的光色也受温度影响。一般来说,温度升高,光色向绿蓝色方向转移。荧光灯的启动特性受温度的影响尤其显著。在低温下,灯管内的惰性气体压强变化不大,但汞蒸气压强却急剧下降,启动非常困难。荧光灯主要是一种室内照明光源,室外使用时则要在灯具和电路上采取相应措施。,荧光灯,3.4 荧光灯的优缺点3.4.1 优点:3.4.2 缺点:,荧光灯,3.4 荧光灯的类型,荧光灯,3.4.1 PL-S 单U插拔管根据灯头不同分为2针和4针,2G7为4针,一般用于电子镇流器G23为2针,一般用于电感镇流器功率一般为5W、

20、7W、9W、11W灯管头部分U型、型、H型、平头,3.4.2 PLC 2U插拔管按照灯头不同分为2针和4针G24d-1 2针 13WG24d-2 2针 18WG24d-3 2针 26WG24Q-1 4针 13WG24Q-2 4针 18WG24Q-3 4针 26W功率一般为:7W、10W、13W、18W、26W灯管头部有U型、型、H型、平头,3.4.3 PLT 3U插拔管灯头一般有圆形和六角形的GX24q-1 4针 13WGX24q-2 4针 18WGX24q-3 4针 26W、32WGX24q-4 4针 42W功率一般为:13W、18W、26W、32W、42W灯管头部有U型、型、H型、平头,3

21、.4.4 PL 单H插拔管灯头为2G11,一般均为4针功率一般有:18W、24W、36W、40W、55W,3.4 荧光灯的类型,荧光灯,3.4.5 直管T4、T5灯头为G5、T8以上为G13按灯管直径一般有:T2、T4、T5、T8、T10、T12T代表tube,表示管状。后面那个数字表示1/8英寸的倍数。T12 直径 38.1 mm T10 直径 31.8 mm T8 直径 25.4 mm T5 直径 16 mm T4 直径 12.7 mm T2 直径 6.4 mm,3.4.6 2D灯管(TC-DD)灯座分为2针和4针GR8 2针 用电感镇流器GR10q 4针 用电子/电感功率一般为:10、1

22、6W、21W、28W、38W、55W16W、21W灯管相同28W、38W灯管相同,3.4.7 2C双环管按管径一般有T6、T8两种功率一般为:18W、38W、40W、55W、70W,3.4.8 2U排管(TC-L)灯头为2G10,一般均为4针功率一般有:18W、24W、36W、40W、55W,3.4.9 环形灯管灯头为GR10q,一般均为4针按灯管直径一般有:T2、T4、T5、T6、T8、T10、T12这种灯管的功率比较多,最大可做到70W,3.4 荧光灯的类型,荧光灯,3.4.10 2H插拔管最常用的为27W,常用于台灯中,3.4.11 显微镜灯管)管径一般为T2、T4,适用于显微镜中,3.

23、4.12 螺旋型节能灯,LED光源,4.0 LED发光原理 LED(Light Emitting Diode1),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LED的心脏是一个半导体的晶片,晶片的一端附在一个支架上,一端是负极,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使整个晶片被环氧树脂封装起来。半导体晶片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P型半导体,在它里面空穴占主导地位,另一端是N型半导体,在这边主要是电子,中间通常是1至5个周期的量子阱。当电流通过导线作用于这个晶片的时候,电子和空穴就会被推向量子阱,在量子阱内电子跟空穴复合,然后就会以光子的形式发出能量,这就是LED发光的原理。灯头是连接灯座和接通电

24、源的金属件,用焊泥把它同玻壳粘结在一起。,4.1 LED光源的发展史 1907年Henry Joseph Round 第一次在一块碳化硅里观察到电致发光现象。由于其发出的黄光太暗,不适合实际应用;更难处在于碳化硅与电致发光不能很好的适应,研究被摒弃了。二十年代晚期Bernhard Gudden和Robert Wichard 在德国用从锌硫化物与铜中提炼的的黄磷发光。再一次因发光暗淡而停止。1936年,George Destiau出版了一个关于硫化锌粉末发射光的报告。随着电流的应用和广泛的认识,最终出现了“电致发光”这个术语。二十世纪50年代,英国科学家在电致发光的实验中使用半导体砷化镓发明了第

25、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LED,并于60年代面世。据说在早期的试验中,LED需要放置在液化氮里,更需要进一步的操作与突破以便能高效率的在室温下工作。第一个商用LED仅仅只能发出不可视的红外光,但迅速应用于感应与光电领域。60年代末,在砷化镓基体上使用磷化物发明了第一个可见的红光LED。磷化镓的改变使得LED更高效、发出的红光更亮,甚至产生出橙色的光。到70年代中期,磷化镓被使用作为发光光源,随后就发出灰白绿光。LED采用双层磷化镓蕊片(一个红色另一个是绿色)能够发出黄色光。就在此时,俄国科学家利用金刚砂制造出发出黄光的LED。尽管它不如欧洲的LED高效。但在70年代末,它能发出纯绿色的光。80年代早

26、期到中期对砷化镓磷化铝的使用使得第一代高亮度的LED的诞生,先是红色,接着就是黄色,最后为绿色。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采用铟铝磷化镓生产出了桔红、橙、黄和绿光的LED。第一个有历史意义的蓝光LED也出现在90年代早期。,再一次利用金钢砂早期的半导体光源的障碍物。依当今的技术标准去衡量,它与俄国以前的黄光LED一样光源暗淡。90年代中期,出现了超亮度的氮化镓LED,随即又制造出能产生高强度的绿光和蓝光铟氮镓Led。超亮度蓝光蕊片是白光LED的核心,在这个发光蕊片上抹上荧光磷,然后荧光磷通过吸收来自蕊片上的蓝色光源再转化为白光。就是利用这种技术制造出任何可见颜色的光。今天在LED市场上就能看到生

27、产出来的新奇颜色,如浅绿色和粉红色。白炽灯自发明以来已有150年历史,而白光LED灯泡生产才几年。目前在市场上已有白光LED的手电筒、在矿上有白光LED的矿灯,不仅亮度好,而且节电。家用白光LED灯泡目前还没有上市,而且目前只能生产小功率的灯泡,在亮度方面还不如节能荧光灯亮,且价位还较高,普通家庭还难以接受。随着半导体材料及工艺技术的进步,生产量的增加,笔者认为可能还需35年时间,LED照明灯的性能会进一步地提高,价格也会不断地下降,它将逐步地进入千家万户,给您带来节电、明亮的新的光源。,LED光源,LED是由电流驱动的器件,其亮度与正向电流呈比例关系(见下图),与正向电压没有直接关系。此图是

28、1-3W的LED的曲线图,X轴坐标是正向电流,Y轴坐标是LED的亮度,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正向电流为350mA时,LED亮度为100%,当正向电流提高1倍700mA时,亮度为175%左右,并不是等比例增大的。,LED亮度与正向电流关系,有两种方法可以控制正向电流。第一种方法是采用LED V-I曲线来确定产生预期正向电流所需要向LED施加的电压。此方法有多项不足之处。LED正向电压的任何变化都会导致LED电流的变化。由下图可以看出,如果LED正向电压为3.0V,则LED的电流为150mA。如果电压变为3.2V,LED的电流为350mA。这是温度或制造变化引起的特定压变,那么正向电流则降低到14mA

29、。正向电压变化6.6会导致正向电流变化达130。这个比较难理解,我举例说明:我们知道1W的LED在正向电流为350mA时,亮度是100%。也就是说要想这个LED达到100%亮度,正向电流须为350mA。我们知道LED亮度只与正向电流有关系,与正向电压没有直接联系。如果我们通过恒压LED驱动器驱动LED,就必须利用这个V-I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正向电压为3.2V左右时,LED的正向电流为350mA,那么LED驱动器驱动在这个LED上的电压就必须为3.2V。然而,这个V-I曲线图只对应某一颗LED,同样的规格的LED,它们的V-I曲线都略有不同。有的3.2V对应电流为350mA,有的3.2V对应

30、电流则为300mA或400mA。也就是说如果使用恒压LED驱动器,那么加载在LED上的电压都是一样的。而这些LED所产生的正向电流却各不相同,由LED亮度与正向电流的曲线图可以看出,LED将表现的亮度会各不相同。有的发出100%光,有的则不行。第二种方法、也是首选的LED电流调整方法是利用恒流电源来驱动LED。恒流电源可消除正向电压变化所导致的电流变化。因此可产生恒定的LED亮度,无论正向电流如何变化。,恒压或恒流驱动LED,4.4 LED光源的散热 由于LED 的光电转换效率极差,大约只有15%至20%左右电能转为光输出,其余均转换成为热能,因此,当大量使用LED 于一块模组,这些极差的转换

31、效率将造成散热处理的大问题。其问题点为:1.这些热将造成LED 模组的温度上升,当温 度升高:A、工作电流减少(如图一)B、光强减少(如图二)2.这些热将影响LED 驱动器的效率、损害磁性 元件及输出电容器等的寿命,使LED 驱动器 的可靠度降低。3.这些热将严重降低LED 的寿命,加速LED 的 光衰。,LED光源,LED温度对亮度的影响,LED温度对寿命的影响,4.7 LED光源的优缺点4.7.1 优点:4.7.2 缺点:,LED光源,LED光源,超大功率LED超大功率LED是由若干颗小LED点阵组成功率常见的有3W、5W、10W、15W、20W、50W、80W、100W亮度:10W:43

32、00K 600lm 3000K 500lm50W:4300K 3200lm 3000K 2800lm100W:4300K 5600lm 3000K 4900lm,光通量(lm)和光强(cd)的近似换算关系:在灯具发光均匀的理想情况下lm=4*sin2(/2)CD光强(cd)=光通量(lm)/球面度(Sr)球面度(Sr)=4*sin(/2)2=灯具的发光角度/2(50%)例如:发光角度为120,光通量为5lm,那么光强=5/(4*3.14*sin30*sin30)=5/3.14=1.592cd=1592mcd,大功率LED为单颗芯片,350mA时为1W,700mA时为3W功率为3W,也可做1W使

33、用亮度:CREE 350mA 4300K 87.4lm 350mA 3000K 80.6lmDEOUL 350mA 4000K 61lm 350mA 3000k 53lmEDISON 350mA 4000K 75lm 350mA 3000K 65lm,贴片LED我们常用的型号有:3020、3528、5050这类LED按电流分为20mA、25mA、30mA、40mA、60mA、90mA、150mA这类LED一般不用lm为单位,而以毫光强mcd为单位例如:EDSON 3528 4000K 20mA 1700mcd 4000K 60mA 4800mcd 4000K 150mA 8000mcd,指示灯LED一般用于指示用的LED,按直径分为4mm、5mm这类LED亮度也是以mcd为单位,电流20mA亮度:CREE 蓝光 200-4180mcd 黄光 390-4180mcd 绿光 1100-12000mcdDEOUL 蓝光 250-3500mcd 黄光 360-6000mcd 绿光 700-7000mcd,算笔经济账,谢谢!,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