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跨膜运输说课稿.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66730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的跨膜运输说课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物质的跨膜运输说课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物质的跨膜运输说课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物质的跨膜运输说课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物质的跨膜运输说课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的跨膜运输说课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跨膜运输说课稿.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一年级生物 徐建敏,物质的跨膜运输说课稿,教 材 分 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为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对应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通过对几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探究,并运用数学坐标图来表达三种方式的规律和特征,可以培养学生对图表数据的解读能力,即信息解读和知识迁移转化的能力.,(1)知识目标 a、能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b、通过学习能理解并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c、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解读图表的能力。(3)情感目标 a、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严

2、谨的科学精神。b、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阐释,体会生命的伟大与神奇,培养尊重生命的生活态度。,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是本节课的重点,尤其是主动运输,由于其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所以是重点内容。,教学难点,对于学生来说,三种跨膜运输方式通过列表比较很容易理解,但是什么样的物质能进行哪种运输方式,学生不容易分辨,尤其离子和葡萄糖的进出细胞,即如何区别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所以将其作为难点.,学生已经具备了细胞膜的结构、水分跨膜运输实例的基础,掌握了蛋白质多样性的知识,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同时,高一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自主学习意识不断增强,对事物的

3、探究有热情。基于这样的学情,本节通过动画、文字、图表资料等具体展示某些物质跨膜运输的事例,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正确解读图表数据的能力。,学情分析,(一)教学设计的理念,教学方法,“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高中生物学的新课程理念。针对教学目标及学生特点,我在本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图表数据解读能力;培养学生在小组探讨问题中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学生能掌握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生活实例。,本节

4、课的教学采用教师讲授知识,引导学生学生自主、合作和交流讨论教学问题的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三种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综合运用到课程标准所提到的“观察、描述、比较、概括、分析、解读图表”等技能,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二)教学策略,(一)复习回顾,教学过程,(1)、于生活中通过观察发现生物学问题,通过新旧知识链接导入新课,运用课件展示: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 提问 生物膜的结构如何?在控制物质进出时有什么特点?,氧气,二氧化碳氮气,苯,水,甘油,乙醇,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氢离子,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氯离子,镁离子、碳酸氢根,合成的脂双层,(二)创设问题情景,利用

5、课件展示图片:人工合成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设立问题情景,为学生的有效发散思维提供背景,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为进一步突破难点做铺垫,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演示扩散实验,导出扩散的概念,根据扩散的原理引入被动运输的两种运输方式-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三)讲授新课,借助多媒体动画呈现水分子进出细胞膜的过程,并以此与扩散现象作对比,教师讲授和进出细胞的现象,引出自由扩散概念和特点。,学生思考葡萄糖能进入红细胞的原因,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动画讲授葡萄糖是如何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红细胞的,接着引导学生总结出协助扩散的特点。,资料:研究发现血液中葡萄糖的量比红细胞里的多,葡萄

6、糖能对红细胞跨膜运输。,借助多媒体动画呈现物质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过程。,学生分组讨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异同,分析这两种扩散产生的条件,承认两种扩散属于被动运输。,右图表示的是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分析图表的信息,结合本章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哪种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2.哪种离子通过主动运输排出细胞?,(7)技能训练,加深学生对主动运输的理解,培养学生解读图表的能力,教师列举物质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现象,在借助课本配套图表(P71表4-1)和图片及多媒体动画呈现物质主动运输的过程后,引导学生提出主动运输产生需要载体和能量,接着师生总结主动运输的概念,然后教师通过实例说明

7、主动运输的意义。,教师给出表格,引导学生进行填空,帮助学生总结三种运输方式的异同,从而温故而知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学课本P72胞吞和胞吐的内容,借助演示动画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得出大分子和颗粒是通过胞吞和胞吐方式进出细胞的,这是利用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该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协助扩散,自由扩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小分子和离子),主动运输,大分子物质,胞吞,胞吐,顺浓度梯度,被动运输,知识总结,1.画出三种运输方式随细胞外浓度的改变而变化的曲线图。2.当堂检测题 针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不同而设计,让学生思考完成具有针对性的练习,进行知识巩固和教学效果反馈,及时纠正错误的理解和片面的认识.,(四)反馈练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小分子的运输 1.自由扩散概念 特点 2.协助扩散概念特点3.主动运输概念特点二、大分子的运输胞吞胞吐,(五)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本节课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角色的转变。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本节的重点,主动运输是本节的难点。我利用自制的课件进行形象化教学,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充分利用了教材插图、图表以及多媒体动画等教学设备,灵活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深化了教学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