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李月.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71117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44.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十三陵李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明十三陵李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明十三陵李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明十三陵李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明十三陵李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十三陵李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十三陵李月.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明十三陵,一 明十三陵简介,二 名字的由来,三 为何只有十三陵,四 周围景观,五 图片欣赏,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北京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

2、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明代术士认为,这里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该陵园建于14091644年,距今已有300500多年历史。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明代时,于途中的沙河镇北,建有七孔石造朝宗桥。在镇东,则筑有壮丽的巩华城。该城原为嘉靖皇帝祭陵时中途休息的行宫,现仅存遗址。,介绍,长陵以“长”命名,可寓“久远”“长久”之意,其陵名寓意吉祥 献陵的“献”字,除了“享献”之意外,还可释作“圣”,谥法:“聪明睿哲曰献,知质有圣曰献。”可见,“献”含褒扬含义。景陵的“景”字

3、,寓意“大”及“光明”之意,此外还有“仰”、“慕”等含义。裕陵的“裕”字,可指衣物丰饶,又指行宽政而使百姓安宁。茂陵的“茂”字,有“丰盛”、“美好”之意。泰陵的“泰”字,意为“平安”和“安定”。康陵的“康”字,有“安”、“乐”“昌盛”之意。谥法:“渊源流通曰康,温柔好乐曰康。”永陵的“永”字,寓“遐”、“远”意。昭陵的“昭”字,意谓“明”、“光”。定陵的“定”字,寓“安”、“静”之意。谥法:“纯行不差,安民法古曰定。”庆陵的“庆”字,寓“善”、“福”之谓,又指“道大行也”。德陵的“德”字,为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又,“感恩曰德”。谥法:“绥柔士民,谏争之威,执义扬善曰德”。,十三陵名字的由来,

4、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个皇帝的陵墓。明朝历经十六帝,为什么叫十三陵呢?这要追述一下明朝的历史。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文(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之意)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

5、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建文帝最终是自焚还是从秘密隧道中逃走,至今还是个迷。,为何只有十三陵,神路是明十三陵的第一个景点,由石牌坊,大红门,碑楼,石像生,龙凤门等组成。石牌坊 为陵区前的第一座建筑物,建于1540年(嘉靖十九年)。牌坊结构为五楹、六柱、十一楼,全部用汉白玉雕砌,在额枋和柱石的上下,刻有龙、云图纹及麒麟、狮子等浮雕。这些图纹上原来曾饰有各色彩漆,因年代久远,现已剥蚀净尽。整个牌坊结构恢宏,雕刻精美,反映了明代石质建筑工艺的卓越水平。大红门 坐落于陵区的正南面,门分三洞,又名大宫门,为陵园的正门。大门两旁原各竖一通石碑,上刻

6、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字样。凡是前来祭陵的人,都必须从此步入陵园,以显示皇陵的无上尊严。大门两侧原设有两个角门,并连接着长达80华里的红色围墙。在蜿蜒连绵的围墙中,另设有一座小红门和十个出入口,均派有重兵驻守,是百姓不可接近的禁地。现在这些围墙都早已坍塌,有些残迹尚依稀可辨。碑亭 位于神道中央,是一座歇山重檐、四出翘角的高大方形亭楼,为长陵所建。亭内竖有龙首龟趺石碑一块,高6米多。上题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文长达3500多字,是明仁宗朱高炽撰文,明初著名书法家程南云所书。该碑碑文作于1425年(洪熙元年),碑石却是1435年(宣德十年)才刻成的。在碑阴面还刻有清代乾隆皇帝写的哀明陵十三韵。碑文详细记

7、录了长、永、定、思诸陵的残破情况。碑东侧是清廷修明陵的花费记录。西侧是嘉庆帝论述明代灭亡的原因。碑亭四隅立有4根白石华表,其顶部均蹲有一只异兽,名为望天吼。华表和碑亭相互映衬,显得十分庄重浑厚。在碑亭东侧,原建有行宫,为帝后前来祀陵时的更衣处,现已无存。,周围景观神路,石雕群 是陵前放置的石雕人、兽,古称石像生(石人又称翁仲)。从碑亭北的两根六角形的石柱起,至龙凤门止的千米神道两旁,整齐地排列着24只石兽和12个石人,造型生动,雕刻精细,深为游人所喜爱。其数量之多,形体之大,雕琢之精,保存之好,是古代陵园中罕见的。石兽共分6种,每种4只,均呈两立两跪状。将它们陈列于此,赋有一定含义。例如,雄狮

8、威武,而且善战;獬豸为传说中的神兽,善辨忠奸,惯用头上的独角去顶触邪恶之人。狮子和獬豸均是象征守陵的卫士。麒麟,为传说中的“仁兽”,表示吉祥之意。骆驼和大象,忠实善良,并能负重远行。骏马善于奔跑,可为坐骑。石人分勋臣、文臣和武臣,各4尊,为皇帝生前的近身侍臣,均为拱手执笏的立像,威武而虔诚。在皇陵中设置这种石像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有了。主要起装饰点缀作用,以象征皇帝生前的仪威,表示皇帝死后在阴间也拥有文武百官及各种牲畜可供驱使,仍可主宰一切。棂星门 又叫龙凤门。由四根石柱构成三个门洞,门柱类似华表,柱上有云板、异兽。在三个门额枋上的中央部分,还分别饰有一颗石雕火珠,因而该门又称“火焰

9、牌坊”。龙凤门西北侧,原建有行宫,是帝后祭陵时的歇息之处。,十三陵水库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境内,在十三陵盆地的东南,距北京城区40公里。十三陵水库是1958年初开始修建的,当年6月30日胜利建成。水库面积是颐和园昆明湖的20倍,总蓄水量为6000多万立方米。水库大坝建在蟒山和汉包山之间,为斜墙式,总长627米,高29米,底宽179米,顶宽75米。大坝外坡上有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十三陵水库”五个大字,用汉白玉石块镶砌于紫色的安山岩护坡上,十分壮观。大坝顶端修筑了美丽而具有古典建筑风格的游廊,廊中设有工艺品商品及冷饮店、小吃部等。大坝两头有游船码头,为游客乘船提供方便。,周围景观水库,明,十,三,陵,地下宫殿,水库,神路,谢谢观看,09市场营销,李,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