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和产业规划.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74763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发展和产业规划.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经济发展和产业规划.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经济发展和产业规划.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经济发展和产业规划.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经济发展和产业规划.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发展和产业规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发展和产业规划.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济发展与产业规划,产业基础知识产业规划的主要内容产业规划与城乡规划的关系,产业基础知识,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按照一定社会分工原则,为满足社会某类需要而划分的从事产品生产和作业的各个部门。,产业: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的集合,什么是产业?,微观 中观 宏观,经济:各类产业的集合,企业 产业 经济,利润 增加值 GDP,产业的基本概念,产业的分类,三次产业分类法:根据产品(服务)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点划分。第一产业:从自然获取产品的产业,农业和采矿业;(广义农业)第二产业:对农产品和矿产品进行加工的工业和建筑业;(广义工业)第三产业: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服务的产业;第一、二产业以外的产业。(广义服务业)

2、,产业基础知识,产业的分类,按照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来进行产业分类。y=f(k,l,a)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要素中劳动力占有很大比重,如纺织、服装、玩具制造等。固定资产价值比重低、技术水平程度低。资本密集型产业:固定资产价值在全部生产要素中的比重较大,如冶金、石油、机械等。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水平高,先进技术设备、优秀技术人才集中,如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基础知识,产业的分类,按产业与国际经济的联系程度划分。内向型产业:产品销售以国内市场为主外向型产业:产品销售以国外市场为主,又叫出口产业。,产业基础知识,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共有20个门类、95个大类、3

3、96个中类和913个小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工业,产业的分类,产业基础知识,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数量比例关系。主要使用两类指标:劳动力结构:各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增加值结构:各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劳动生产率增加值/就业人数比较劳动生产率增加值比重/就业人数比重,2007年,四川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9.3:44.2:36.5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47.9:22.5:29.6,产业结构的层次:1、三次产业结构;2、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产业基础知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劳动力结构(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

4、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又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将逐渐减少,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将逐渐增加。增加值结构(库茨涅兹):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比重总体趋势上升;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产业基础知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工业结构的演变规律重工业化:由以轻工业为中心向以重工业为中心的转移。高加工度化:由以粗加工为中心向以精深加工为中心的转移。体现出工艺日益复杂化、精度化,分工协作进一步深化。技术集约化:越来越多地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工艺。,产业基础知识,产业体系,地区经济由若干产业构成,各产

5、业在其中角色与地位不尽相同。主导(先导、战略性)产业:在一定时期内,影响经济发展全局,带领各产业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支柱(支撑性)产业:一定时期构成的产业主体,在增加值、利税等方面都占有很大比重,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支撑作用的产业。(占GDP的比重5)基础性产业:是地区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保持社会稳定、创造就业机会有积极作用。,产业基础知识,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特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技术先进,代表技术发展的方向有较强的带动作用,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收入弹性基准:收入弹性大意味着收入增加该产业产品的需求有大幅度的增长,表明有潜在的市场容量。生产率上升率基

6、准:生产率上升率高意味着技术水平发展快,未来前景好。产业关联强度基准:通过后向联系效应、旁侧效应、前向联系效应三类效应去诱导、带动和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产业基础知识,经济发展阶段与主导产业选择,主导产业具有序列更替性,即表现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主导产业,前一阶段的主导产业为后一阶段的主导产业奠定发展的基础。,罗斯托主导产业选择发展的五个阶段,H钱纳里主导产业阶段替换准则,产业基础知识,产业链,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这种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过程被片断化,呈现出以不同企业或机构为主体的链条结构,即为产业链。,食品产业链,产业基础知识,产业集群,在特定领域内,一群在

7、地理上相对集中,具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构成的产业空间组织。迈克尔波特,几个关键认识:产业集群是一个动态演化的区域经济系统产业集群与产业链密切相关产业集群不等于企业集聚,产业基础知识,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政府为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以产业和企业为对象,实施的以产业结构转换和生产力集中为核心内容的一系列政策的总和。,产业政策的实施手段:财政政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政策:融资支持进出口政策:限制进口、鼓励出口行政指导: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法律手段:如禁止垄断法、环境保护法等,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扶持政策:针对主导产业、瓶颈产业、新

8、兴产业等产业调整政策:帮助衰退产业逐步退出并转入成长产业,产业规划,对产业规划的认识,产业规划:对未来产业发展的预见与引导。产业规划着重在引导企业行为,不具有强制力产业规划的结果不具有唯一性,产业规划,产业规划基本框架,产业发展现状 产业发展条件与环境 产业发展定位和目标 产业发展重点 产业空间布局 保障措施,产业规划,产业发展现状,核心问题:找出产业发展的特征找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分析方面:规模类指标:经济总量、人均量结构类指标: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增速类指标,分析方法:时序分析:历史数据、发展历程对比分析:处于竞争地位的地区区位商座谈调研,产业规划,产业发展条件与环境(SWOT),

9、核心问题:找出产业发展的优劣势找出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方面:区位与交通条件资源条件:自然、人文、生态竞争环境政策环境:城乡统筹热点、趋势:产业转移、区域合作,产业规划,产业发展定位与目标,产业定位是指产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占据的地位、发挥的作用、承担的功能等。,成都市的产业定位四基地: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新都“十一五”规划中的产业定位西部一流的新型工业基地和现代物流基地。,产业规划,产业发展定位与目标,产业发展目标是从内外部条件出发,分析、判断和预测未来产业的发展前景。定性目标:定位定量目标:总量、增速、结构、空间格局,成都市服务

10、业规划:总量目标:到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超过3000亿元。增速目标:20082010年为服务业的恢复增长期,三年内,增速分别达9、12、14以上;20112012年为服务业的发展提升期,两年内,增速分别达16%、18%。结构目标:到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3%,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超过42空间格局目标:“一核集聚、四城辐射、两带带动”的空间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产业规划,产业发展重点,第一个层次:确立规划期的产业体系,即明确各产业在当地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角色,根据不同的角色地位确定不同的发展策略:优化发展:针对较为成熟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针对成长较快的主导

11、产业积极扶持:针对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兴产业,第二个层次:各产业的发展重点,实质是对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或者产品结构进行发展引导,明确鼓励的门类与限制的门类。,产业规划,产业空间布局,产业空间布局是产业发展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产业自身的空间诉求(企业选址):商业对人流、物流业对交通、房地产业对地价、工业(上下游、政策、成本)对产业布局的约束:工业进园区,与居住区的隔离,污染性企业的布局要求。对产业布局的引导: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发展、民生性服务业均衡布局,产业规划,保障措施,一般考虑但不限于以下方面:针对政府:确保产业发展的机制问题(组织实施、监督实施、考核、反馈修正)面向企业:建立

12、与规划适应的政策导向(产业政策、产业投资目录)改善投资环境:要素保障(人才、融资平台)、支撑体系(交通、配套设施),产业规划与城乡规划的关系,独立的产业规划属于专业性规划范畴,一般有两种类型:地区性的产业发展规划:产业门类是综合的,主要针对某地区,可能是单一的行政单元,也可能是多个行政单元。某地区的某产业发展规划:产业门类相对单一,一般不会垮行政单元。,产业规划与城乡规划的关系,本法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城乡规划法 一般来讲,在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层面均会涉及到产业规划的核心内容,多数情况下会有独立的章节,但不会是完整的框架(现状、重点、布局)。,是城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规划与城乡规划的关系,是城乡规划的灵魂,城乡规划:面向发展;土地利用规划(国土):面向保障。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定位往往是职能定位的重要决定因素产业空间布局会影响总体空间结构产业与功能空间布局共同决定用地性质产业规模决定用地规模,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