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对两岸经贸投资关系的影响二.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79677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93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入WTO对两岸经贸投资关系的影响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加入WTO对两岸经贸投资关系的影响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加入WTO对两岸经贸投资关系的影响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加入WTO对两岸经贸投资关系的影响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加入WTO对两岸经贸投资关系的影响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入WTO对两岸经贸投资关系的影响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入WTO对两岸经贸投资关系的影响二.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加入WTO對兩岸經貿投資關係的影響(二),林金明、連姵如,WTO與兩岸經貿投資專題 課堂報告,2006.6.17,2,目次,WTO與兩岸經貿投資專題 課堂報告,第篇,第二篇,第三篇,中國大陸加入WTO後對台商投資之影響兼論我政府之政策調整,大陸投資經營環境變遷及對台商之影響,台灣廠商投資大陸對台灣產業的影響,3,摘自遠景基金會季刊第3卷第3期作者:蔡宏圖(2002年7月),第篇,我政府大陸投資政策的調整,台商赴陸投資特色與促進因素,加入WTO對台商投資環境的影響,加入WTO後之台商投資發展趨勢,本 篇 架 構,中國大陸加入WTO後對台商投資之影響兼論我政府之政策調整,4,台商大陸投資特色與

2、促進因素,、近年台商赴陸投資特色,上市上櫃公司為主流,赴陸投資案趨大型化,投資漸移轉長三角地區,資訊電子業為主流,上市上櫃公司為主流,赴陸投資案趨大型化,投資漸移轉長三角地區,資訊電子業為主流,2000年台灣上市(櫃)計649家,赴陸投資者220家,超過1/3,1994年始超過平均100萬元,2000年成長至平均310萬美元,2000年投資長三角金額大幅超越珠三角由華南向華中、華北擴散趨勢明顯,2000年占台商赴陸投資比重高達56%;範圍含上中游的主機板與下游系統組裝,5,政府大陸投資政策的調整,台商大陸投資特色與促進因素,加入WTO對台商投資環境的影響,加入WTO後之台商投資發展趨勢,台商大

3、陸投資特色與促進因素,二、促使台商赴陸投資的因素,大陸外資策略誘因吸引,大陸內需市場拉力推動,全球分工經營策略,全球價格競爭擴大,大陸外資策略誘因吸引,大陸內需市場拉力推動,全球分工經營策略,全球價格競爭擴大,大陸對高新技術產業採鼓勵措施各地紛採站申辦、限時辦妥便利措施,大陸對PC、手機等資訊產品需求成長快速、市場潛力龐大,配合國際大廠全球分工策略及產業群聚效應,以及廠商構建全球運籌管理模式,傳統產業面臨大陸與東南亞競爭;資訊產品技術擴散速度日快、價格趨低,6,政府大陸投資政策的調整,台商大陸投資特色與促進因素,加入WTO對台商投資環境的影響,加入WTO後之台商投資發展趨勢,加入WTO對台商投

4、資環境的影響,中國大陸加入WTO,影響台商在大陸的總體經營環境的轉變因素,7,政府大陸投資政策的調整,台商大陸投資特色與促進因素,加入WTO對台商投資環境的影響,加入WTO後之台商投資發展趨勢,加入WTO對台商投資環境的影響,建立符合國際慣例的外商投資法律體系,使外商在生產、採購、銷售等,享有較大的自主權,並受到法律保護。,影響:台商可從海外採購具性能與價格優勢之原材料及零配件,生產的產品也不受到內銷比例的限制。,8,政府大陸投資政策的調整,台商大陸投資特色與促進因素,加入WTO對台商投資環境的影響,加入WTO後之台商投資發展趨勢,加入WTO對台商投資環境的影響,工業品平均進口關稅將由14.8

5、%降為8.9%,資訊產品2005年實施零關稅;取消進口許可證及招標規定。,影響:對台商(尤其資訊業)進口原料及機器設備的取得極有利,增強競爭力;然大陸市場上也因當地企業與美日韓等國企業加入價格競爭,壓力加大。,9,政府大陸投資政策的調整,台商大陸投資特色與促進因素,加入WTO對台商投資環境的影響,加入WTO後之台商投資發展趨勢,加入WTO對台商投資環境的影響,原受保護的農業及資本密集產業將遭衝擊;紡織及成衣等具價格競爭力的勞力密集產業,生產與出口將大幅成長。,影響:有利於勞力密集型台商出口;然大陸市場上台商(尤其日常百貨與電器)也因外來消費品湧入,面臨激烈價格競爭。,10,政府大陸投資政策的調

6、整,台商大陸投資特色與促進因素,加入WTO對台商投資環境的影響,加入WTO後之台商投資發展趨勢,加入WTO對台商投資環境的影響,服務貿易業是大陸入會談判的最大挑戰;大陸承諾十大類特定市場開放,包括商業服務、教育服務、金融服務業、證券業、觀光及運輸服務等。在投資型態與外資比例、經營範圍、開放時間與地域限制等方面,多數均採取漸進開放策略。,11,政府大陸投資政策的調整,台商大陸投資特色與促進因素,加入WTO對台商投資環境的影響,加入WTO後之台商投資發展趨勢,加入WTO對台商投資環境的影響,未來台商能否在所謂同等開放、適當放寬政策下,以較優厚的條件進入上述領域,仍有待觀察。,影響:台商未來在十大類

7、特定市場領域中部分較無障礙,在銀行、保險、證券及零售批發領域,仍多所限制;,12,政府大陸投資政策的調整,台商大陸投資特色與促進因素,加入WTO對台商投資環境的影響,加入WTO後之台商投資發展趨勢,加入WTO對台商投資環境的影響,大陸外資政策採導向性:鼓勵投資高新技術產業、基 礎產業鼓勵設立研發中心引導更多跨國企業投資促進到中西部投資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進行引資 改造,13,政府大陸投資政策的調整,台商大陸投資特色與促進因素,加入WTO對台商投資環境的影響,加入WTO後之台商投資發展趨勢,加入WTO對台商投資環境的影響,影響:除非投資於高新技術產業或 投資 在中西部地區,否則難以獲得租 稅獎勵。

8、台商在此過渡期內能否獲准進入 商業、外貿、金融保險、證券、電信、旅遊等領域,仍視個案而 定;另證券業因採取配額制,恐怕只 有少數台商能如願。,14,政府大陸投資政策的調整,台商大陸投資特色與促進因素,加入WTO對台商投資環境的影響,加入WTO後之台商投資發展趨勢,加入WTO後之台商投資發展趨勢,、台灣加入 WTO 對台商赴大陸投資的影響,台灣加入WTO所衍生之產業調整壓力,將促使台灣產業因競爭力不足或為擴大全球佈局等考量下,尋求赴大陸投資與區域分工,以降低成本或提升競爭力。,15,政府大陸投資政策的調整,台商大陸投資特色與促進因素,加入WTO對台商投資環境的影響,加入WTO後之台商投資發展趨勢

9、,加入WTO後之台商投資發展趨勢,金融服務業,工業產品,農漁產品,金融服務業,工業產品,農漁產品,台灣的銀行、證劵、保險業過度飽和,爭取大陸商機為業者擴大營運版圖的主要策略。,對台灣工業整體衝擊有限;但如汽車、家電、重電機等受負面影響的產業,將積極尋求赴陸投資。,因應台灣入世,除自身發展高附加價值農產品外,可能赴陸進行農園藝產品或高單價養殖事業的生產或加工,、台灣加入 WTO 對台商赴大陸投資的影響,16,政府大陸投資政策的調整,台商大陸投資特色與促進因素,加入WTO對台商投資環境的影響,加入WTO後之台商投資發展趨勢,加入WTO後之台商投資發展趨勢,二、台商赴大陸投資之發展趨勢,運用資本市場

10、參與大陸股市,與跨國企業尋求合作機會,設立研發中心人才多、成本低,原料、零組件及人才供應當地化,行銷通路漸多元-發展自有通路,內銷比例漸增加-建立品牌形象,服務業比重提高製造業持續成長,17,政府大陸投資政策的調整,台商大陸投資特色與促進因素,加入WTO對台商投資環境的影響,加入WTO後之台商投資發展趨勢,、戒急用忍政策背景的挑戰,政府大陸投資政策的調整,反映政府對依賴市場的危機感;主要來自於赴陸投資的大型化與集團化趨勢及基礎產業赴陸投資意向的明確化,實施後,企業赴陸投資意願絲毫未減;且考量大陸投資為其全球拓展策略的重要環節,紛紛要求放寬規範,18,政府大陸投資政策的調整,台商大陸投資特色與促

11、進因素,加入WTO對台商投資環境的影響,加入WTO後之台商投資發展趨勢,二、戒急用忍政策的調整,政府大陸投資政策的調整,反映政府瞭解台商赴陸投資為無法逆轉的趨勢;同時設法解決產業過度外移所帶來對台灣經濟的衝擊,內容:凡有助提升國內產業競爭力、提升企業全球運籌管理能力者,應積極開放;屬當前重要產業或可能造成資金排擠效應或核心技術流失者,應採有效管理,19,政府大陸投資政策的調整,台商大陸投資特色與促進因素,加入WTO對台商投資環境的影響,加入WTO後之台商投資發展趨勢,三、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政策的評析,政府大陸投資政策的調整,機會:基本上普遍獲產業界肯定,認為可促進兩岸經貿交流;政府應從全球產業

12、分工趨勢與產官合作中找出對策。,威脅:產業若未能掌握核心技術,兩岸產業分工將產生結構性改變;若台商採取當地化與就地採購策略已普遍化,資金外流勢所難免。,20,摘自92年大陸經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中經院作者:蔡宏圖(2003),第二篇,本 篇 架 構,大陸投資經營環境變遷及對台商之影響(重點版),大陸內外市場趨勢與影響,總體經濟環境變動趨勢與影響,大陸外資產業政策對台商的影響,大陸開放趨勢與影響,21,總體經濟環境變動趨勢與影響,2003年出現投資過熱現象,大陸當局進行宏觀調動,部分產業的發展與投資將受到影響。,、中國大陸加入WTO後的經濟情勢,GDP維持8%的高成長,22,大陸內外市場趨勢與影

13、響,總體經濟環境變動趨勢與影響,大陸外資產業政策對台商的影響,大陸開放趨勢與影響,總體經濟環境變動趨勢與影響,未來人民幣可能會放寬浮動範圍並增加浮動頻率,放棄緊盯美元匯制,購買力平價PPP顯示,人民幣遭低估23%,人民幣升值,生產成本提高海外售價偏高,二、人民幣升值對台商可能影響,出口導向型台商,不利台商出口,獲利減少,內銷導向型台商,進口原材料價格下跌,有助內銷營運競爭對手增多,23,大陸內外市場趨勢與影響,總體經濟環境變動趨勢與影響,大陸外資產業政策對台商的影響,大陸開放趨勢與影響,總體經濟環境變動趨勢與影響,中國積極推動各項稅收改革,從優惠向公平轉移,部分進口免稅取消,三、財稅環境的轉變

14、與影響,地方片面優惠取消,不利台商出口機電、服裝、紡織、鋼鐵、化學、塑膠、鞋類等產業受到衝擊,出口退稅逐步取消,24,大陸內外市場趨勢與影響,總體經濟環境變動趨勢與影響,大陸外資產業政策對台商的影響,大陸開放趨勢與影響,外商投資指導目錄,大陸外資產業政策對台商的影響,2002年3月更新,大陸相關部門審批投資項目的依據,台商宜注意投資目錄中的鼓勵類與限制類以及後續新增之經貿相關規定,以趨利避害;,25,大陸內外市場趨勢與影響,總體經濟環境變動趨勢與影響,大陸外資產業政策對台商的影響,大陸開放趨勢與影響,中國在降低關稅等方面表現不錯,但在制度透明度不高、非關稅障礙,中央和地方政府協調落實WTO規範

15、之效率不高、農業、智慧財產權、服務業市場等方面,仍須大幅改善。(2002.12),大陸開放趨勢與影響,大陸加入WTO承諾之履行,台商在兩岸經貿往來也面臨若干障礙,有待協商解決,26,大陸內外市場趨勢與影響,總體經濟環境變動趨勢與影響,大陸外資產業政策對台商的影響,大陸開放趨勢與影響,大陸內外市場趨勢與影響,台商內銷拓展的挑戰,大陸通路競爭激烈,大陸品牌崛起形成競爭壓力,台商內銷拓展的挑戰,大陸通路競爭激烈,大陸品牌崛起形成競爭壓力,大陸私營企業的在地優勢與模仿能力、大型外商紛紛進駐、工資成長顯著,跨國企業進駐大陸的超市、大賣場、百貨商店、便利店,加上本土企業,彼此間競爭相當激烈。,各類家電前三

16、大品牌均為大陸本土品牌、大陸本土手機市佔率超過5成,、大陸內銷市場趨勢與影響,27,大陸內外市場趨勢與影響,總體經濟環境變動趨勢與影響,大陸外資產業政策對台商的影響,大陸開放趨勢與影響,大陸內外市場趨勢與影響,中美貿易摩擦,反傾銷問題,出口量增價減,中美貿易摩擦,反傾銷問題,出口量增價減,中美貿易巨額逆差,使得美國逼迫中國進步開放市場及採取若干保護措施,將影響台商對外貿易環境的穩定,各國對大陸出口商品紛紛採取反傾銷與保障措施;台商面臨同樣威脅,大陸總出口與台商產品出口同步迅猛擴張;惟出口金額增加遠落後於出口量,嚴重壓縮台商出口獲利空間,二、海外市場趨勢與影響,28,摘自製造業廠商赴陸投資行為轉

17、變及政府因應政策研究-以電子資訊產業為例第四章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作者:高長(2003年),第三篇,本 篇 架 構,台灣廠商投資大陸對台灣產業的影響,台商對大陸投資之政策意涵,台灣資訊電子產業之現況,赴陸投資對電子業的影響,赴陸投資對產業布局影響,台灣企業的選擇,29,彈性與快速的反應能力,成為全球資訊產業不可或缺的一環,台灣資訊電子產業之現況,、台灣資訊產業在全球產業中的定位,上中下游完整的產業聚落,遍布全球的海外生產基地,長期與國際大廠間的策略夥伴關係,台灣資訊業,30,台灣資訊電子產業之現況,、台灣資訊產業在全球產業中的定位,31,台灣資訊電子產業之現況,二、台灣資訊硬體產業生產

18、現況,32,台灣資訊電子產業之現況,三、台灣資訊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資訊產品結構與應用方向的改變,台灣廠商品牌電腦與代工業務的分離,專業分工的代工訂單規模加大並趨集中化,專業分工的代工訂單規模加大並趨集中化,國際大廠對供應商的選擇逐漸集中台灣OEM/ODM比重不斷增加,33,台灣資訊電子產業之現況,三、台灣資訊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資訊產品結構與應用方向的改變,台灣廠商品牌電腦與代工業務的分離,專業分工的代工訂單規模加大並趨集中化,專業分工的代工訂單規模加大並趨集中化,34,台灣資訊電子產業之現況,三、台灣資訊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資訊產品結構與應用方向的改變,台灣廠商品牌電腦與代工業務的分離,專

19、業分工的代工訂單規模加大並趨集中化,專業分工的代工訂單規模加大並趨集中化,35,台灣資訊電子產業之現況,三、台灣資訊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資訊產品結構與應用方向的改變,台灣廠商品牌電腦與代工業務的分離,台灣廠商品牌電腦與代工業務的分離,專業分工的代工訂單規模加大並趨集中化,台灣廠商經營型態正朝向專業代工與自有品牌分道揚鑣的方向發展,36,台灣資訊電子產業之現況,三、台灣資訊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資訊產品結構與應用方向的改變,資訊產品結構與應用方向的改變,台灣廠商品牌電腦與代工業務的分離,專業分工的代工訂單規模加大並趨集中化,朝消費電子產品移轉趨勢:行動通信、寬頻無線應用可攜式的資訊家電產品極具潛力

20、。趨向多功能系統整合:資訊廠商系統技術不斷推進,強調專業設計與代工,37,赴陸投資對電子業的影響,、台商與大陸本土廠商合作與競爭,台灣廠商與中國本土廠商的競爭優勢比較圖,38,赴陸投資對電子業的影響,二、大陸投資對台灣電子產業競爭力之影響,台灣將中國視為海外市場之延伸。應加強大規模經營管理,才能躍升為全球大廠;反之,若讓中國廠商逐漸取代台灣母公司在原料、關鍵零組件、資金、技術、研發等功能,台商將被邊緣化,台灣電子產業競爭力也逐漸消失。,資金市場面,生產製造面,生產製造面,39,赴陸投資對電子業的影響,二、大陸投資對台灣電子產業競爭力之影響,台灣廠商在大陸籌資上市(1)台灣對於匯入中國的資金有所

21、管制,向大陸銀行融通或上市已成籌資的管道(2)僅少數以大陸內銷為目標的廠商會到 中國上市(3)大陸金融業在近年開放外資衝擊下,與台灣金融業的差距縮小(4)以大陸內銷為目標(5)可利用當地的人力資源,資金市場面,資金市場面,生產製造面,40,赴陸投資對電子業的影響,二、大陸投資對台灣電子產業競爭力之影響,台灣企業在大陸上市對台灣的影響若在中國籌資較台灣順利,則在中國發展規模自然會成長,台灣反成附屬公司。台灣的資本市場較中國領先,則無須擔心資金外流等問題。台灣務必進行金融革新。,資金市場面,資金市場面,生產製造面,41,赴陸投資對產業布局影響,、電子廠商在台灣與中國兩地組織的分工,2.多以台灣接單

22、、供應中高階管理人力、採購、供應鏈管理等 服務,以筆記型電腦為例,台灣仍有研發改善控制的空間。,3.台灣競爭優勢在於產品的IC設計、特殊產品功能設計或修改,4.供應鏈外移趨勢,5.台灣的優勢在完整的全球後勤體系及堅強的供應鍊管理,7.中國加入WTO後,未來開放貿易為零關稅,台灣則佔中國投資的地利之便,可經營發揮是唱及生產規模經濟的優勢。,6.將研發活動留在台灣,1.將中國視為世界製造工廠,應以降低生產成本為目標,42,赴陸投資對產業布局影響,二、台灣資訊廠商在中國的生產布局,43,赴陸投資對產業布局影響,二、台灣資訊廠商在中國的生產布局,44,赴陸投資對產業布局影響,三、台商企業的資金布局,台

23、灣廠商在大陸投資的利潤回饋 據問卷調查,54%有盈餘;營運盈虧均回歸母公司:若母公司在台掛牌上市,受益者為台灣投資者之資金。但若是轉往大陸上市、第三地控股公司統籌或股東個人資金,則為資金真正外流。,45,赴陸投資對產業布局影響,三、台商企業的資金布局,台灣與中國投資替代性 據問卷調查,兩者無明顯替代關係:若無法前往大陸投資,極低比率會改在台灣投資。,46,台商對大陸投資之政策意涵,、企業的投資選擇與政府政策之關聯,為求生存,台商放棄台灣市場將台商前往大陸投資視為一政治問題使政府無法釐清自我的角色政府應提供協助企業而非指導企業的經營方向,47,台商對大陸投資之政策意涵,二、政府政策在台商對中國投

24、資的角色,政府應扮演協助企業而非指導企業的角色!,2.政府是否應集中資源扶植明星產品?,電子產業已趨成熟,政府應重視加強產業基礎建設以配合產業快速成長。如:貨物資金或人員進出速度與便利性的提升、行政效率的加速與簡化,水電等基礎資源供應的穩定與充足,土地成本的合理化,稅賦的優惠、資本市場的健全及人力資源的供應充足。,48,台商對大陸投資之政策意涵,二、政府政策在台商對中國投資的角色,政府應扮演協助企業而非指導企業的角色!,2.政府是否應集中資源扶植明星產品?,3.中國製造,台灣研發的分工模式,這種分工模式將視產品而定。應多強調創新產品或創新技術型態的研究發展,非產品和製程的改良而已。要使得中國製

25、造,台灣研發的理想分工模式得以實現,得加強人才交流,使得大陸人才台灣化。,49,台商對大陸投資之政策意涵,二、政府政策在台商對中國投資的角色,政府應扮演協助企業而非指導企業的角色!,2.政府是否應集中資源扶植明星產品?,3.中國製造,台灣研發的分工模式,4.不依靠中國,台灣還有機會?,1.吸引外資,台灣不如中國。2.中國消費市場的開拓可平衡目前世界市場的供 需差距。3.無論政府開放與否,企業依舊前往中國投資。,50,台商對大陸投資之政策意涵,二、政府政策在台商對中國投資的角色,政府應扮演協助企業而非指導企業的角色!,2.政府是否應集中資源扶植明星產品?,3.中國製造,台灣研發的分工模式,4.不依靠中國,台灣還有機會?,台灣企業對於投資中國應有較高的危機意識;政府之技術研發部門應積極引導開發技術,且鼓勵私人企業但讀或合作進行研發。利用中國當地資源擴大生產規模,應積極建立品牌拓展全球,5.政府與民間應具危機意識,51,台灣企業的選擇,台灣不一定要與中國競爭,應利用中國的經營規模來學習成為跨國企業大廠之基礎。,2.人才運用:訓練中國人才成為台灣之所需。,3.規模及獲利的維持仍為企業續留台灣經營重要考量,4.借鏡荷商飛利浦的經營模式。,5.創新或創業管理的應用。,6.台灣產業必須捨棄低階產品設計與製造活動,逐漸轉移到以創新為導向的發展策略。,52,報告完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