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章节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82601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67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章节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四章节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四章节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四章节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四章节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章节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章节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本章学习内容,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学重点、难点,1、为什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2、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核心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基本原则?3、如何加强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如何推动大学生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的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

2、量所在。马丁 路德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康德,名人名言,道德箴言,让自己完全受财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德谟克利特,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的功能与作用道德的历史发展,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的起源道德的语义分析:古时候“道”和“德”是分开使用的,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道”指道路、坦途。后引申为原则、规范、规律、道理等“德”指字原义与“伐”相通,是指征伐的结果而言,由是“德”与“得”相通,指得到或占有奴隶、财富之义。“道”

3、“德”并举,始于孔子,论语述而云:“志于道,据于德”。,荀子在劝学篇中开始把“道”和“德”联用“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谓道德之极”。管子君辰下“道德定于上,则百姓花于下”。在西方古代 文化中,“道德”一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的“moralis”,其原意是风俗习惯、性格的意思,以后逐步引申为原则规范、行为品质、善恶评价等方面的意思。,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1、客观条件:社会关系的形成 2、主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3、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理论要点,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起源:,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的本质,1.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第一,社会经

4、济关系的性质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第二,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道德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第三,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阶级属性。第四,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2、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3、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的功能:认识、调节、导向、激励、辩护、沟通。道德的作用: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2.道德能够促进或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道德能够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正常地生活和交往4.道德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返回,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历史上道德起源理论 1、宗教伦理认为:道德是上

5、帝意志的创造。2、道德先验论认为:道德 是先验、抽象的“精神”、“理念”、“良知”、“情感”3、道德本能说:道德是人的动物本能进化而来(动物是否有道德?)4、自然本能说、抽象人性论:,理论要点,三.道德的历史发展,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先贤格言,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曰:“穷者独善其身,达

6、者兼济天下。”,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所谓“传统”是指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社会习惯力量和行为方式,他存在于制度、思想、文化、道德各个领域,对人的行为有无形的控制作用。所谓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一般指从先秦到辛亥革命时期,以儒、墨、道、法各家伦理道德传统为内容的伦理思想和道德实践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之所在。,传统道德思想发展简史,西周:“有孝有德”先秦:儒家“贵仁”、墨家“兼爱”、道家“自然无为”,绝仁弃义”批评世俗道德、法家“不务德而法”的非道德主义。秦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类”,建立“三纲五常”的神学伦理道德体系;“正其谊

7、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董仲舒)魏晋:“名教”与“自然”之争,“玄学伦理思想”隋唐:儒、佛、道三教合流宋明:程朱理学“理在事先”与陆王心学“心外无理”,“存天理,灭人欲”为道学纲领清代:“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颜元);“道德之盛,使人之欲无不遂,人之情无不达”(戴震),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

8、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注重整体利益与社会、民族、国家责任,公私之辨:荀子“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诗经“夙夜在公”;尚书“以公灭私,民其允怀”;贾谊治安策“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淮南子-修务训“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刘向新序“不以私害公”义利之辨:论语“见利思义”、“先义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荀子“保利弃义者谓之至贼”;朱熹:“义者,宜也。”“义之和处便是利”“仁者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仁者,爱人”1、国语“爱亲之谓仁”、论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9、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张载“民胞物与”2、“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克己复礼为仁”“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君子和而不流”中庸“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谦敬礼让,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恭敬之心,礼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不学礼,无以立”“夫礼者,所以立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李觏:“夫礼,人道之准,世教之主也”。“饮食,衣服,宫室,器皿,夫

10、妇,父子,长幼,君臣,上下,师友,宾客,死丧,祭祀,礼之本也。曰乐,曰政,曰刑,礼之支也。”“曰仁,曰义,曰智,曰信,礼之别名也。”,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诚信,诚:真实不妄,表里如一。“诚”是对“善”的坚定信念和真实感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者,圣人之本也。”信:诚实不欺、恪守信用。墨子“信,言合于意也。”,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一种是文化复古主义思潮,另一种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理论要点,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三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

11、道德与市场经济建设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原则,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正确运用物质利益原则,反对只讲金钱、不讲道德的错误倾向,在实践中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返回,理论要点,集体主义包含以下内容:1、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

12、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这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根本要求。2、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是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点和出发点。3、重视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这是集体主义原则的重要方面。4、在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情况下,实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集合,这是社会主义集体利益的本质特征。,理论要点,集体主义原则,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大学生与诚信道德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一.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提出及其意义(1)道德规范:是人们判别善与恶、道德与不道德的尺度,也是人们在行为选择中应当怎样做和不应当怎么做的基本标准。(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出的目的,(3)公民

13、基本道德规范提出的意义,(二)公民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一.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1、爱国守法,爱国牢固树立中华民族的意识和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自觉维护祖国统一、独立、尊严和利益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守法公民遵守法律不是出于对法律的畏惧而是出于对法律的自觉认同,不将法律简单地认为是消极的行为规范,而应当自觉地学法、懂法和守法,2、明礼诚信,明礼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包括两方面,(1)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和礼貌,行为举止得体(2)讲文明,3、团结友善,公民之间应和睦友好,互相帮助,与人为善,民族的凝聚力成就

14、别人即成就自己,4、勤俭自强,公民应努力工作、勤俭节约、积极进取,消费大国“啃老族”,5、敬业奉献,忠于职守、克己为公、服务社会,(三)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诚:言为心声,对内诚于己就是不欺。诚:是指一种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也是道德的根本,一.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诚实守信1.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2.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3.是做人的一项基本准则.4.是社会维持正常秩序和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诚信包含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规定,还是一种社会资本,它对日常的经济活动、人际交往、社会稳定等等都会产生影响。,二.大学生与诚信道德,新时期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方法:(一)结合实际开展诚信教育(二)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三)构建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四)建立相应的道德约束惩罚机制(五)培养完善的人格,理论要点,二.大学生与诚信道德,思考题,谈谈当代大学生应怎样树立诚信品质?当代大学生怎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参 考 文 献,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道德观通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3、周恩来:我的修养要则,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