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课件1016.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84897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课件1016.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课件1016.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课件1016.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课件1016.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课件1016.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课件1016.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课件1016.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义务教育教科书(RJ)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的条件是什么?,1、要有可燃物;2、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情景引入,实验目标,1认识燃烧的条件;2在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过程中,形成与他人合作设计化学实验方案,并能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3.对所学的知识以燃烧为主线进行复习。,实验:分别点燃蘸有酒精和水的棉花。现象:棉花蘸酒精的可以燃烧,沾水的不能燃烧。结论:燃烧需要可燃物,利用桌上的物品设计实验来验证燃烧需要可燃物?,思考:,实验探究1,实验2:取一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用坩锅钳夹住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现象:乒乓球立即燃烧,滤纸碎片也能燃烧

2、。,结论:乒乓球和滤纸片都是可燃物,实验探究2,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片大小相同,放在薄铜片两侧,加热薄铜片中部,观察现象。,思考:,利用桌上的物品来验证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结论: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现象:乒乓球碎片先燃烧。,实验探究2,3.请同学们利用蜡烛和烧杯,或其他用品设计实验,验证燃烧的另外一条件需要有氧气。,结论: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实验探究3,结论:燃烧的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缺一不可,问题与交流:,1、探究一中实验2,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过长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你怎样看这一问题?2、如果把实验室4中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片换成木屑和煤粉实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提

3、示: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的着火点低),燃烧的条件1.需要可燃物2.与氧气充分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灭火的原理,1.隔离可燃物,2.隔绝氧气,3.降温至着火点下,(其中之一),(缺一不可),课堂小结,2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在于()A降低可燃物的温度B隔离空气C隔离可燃物 D开辟运水的道路,C,练一练,3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A,练一练,3.为什么魔术中的普通手帕没有燃烧?,浓度45%的酒精(其中55%为水),因酒精燃烧使水受热蒸发吸热,使温度达不到手帕的着火点。,练一练,4.“水火相容”魔术中,白磷为什么能在热水中燃烧?,因大试管中装有氧气。,为什么在伸入大试管后燃烧了?,在水中能燃烧吗?,80,大试管,80,着火点约40,练一练,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牛顿,结束语,教学反思,本节课借助于比较熟悉的变化来使学生初步体验完整的探究过程,根据生活经验和学过的知识,进行实验设计,而且是较为感兴趣的试验,学生的激情是很高的。虽然最初的实验方法设计并不多,但是在实验过程中会积极动脑探讨除了更多的方法,从中也反映出探究性学习的魅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也很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