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说理式执法文书.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85410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46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制作说理式执法文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如何制作说理式执法文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如何制作说理式执法文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如何制作说理式执法文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如何制作说理式执法文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制作说理式执法文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制作说理式执法文书.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海 北 州 工 商 行 政 管 理 局,如何制作说理式执法文书,(一)初期,只在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和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说理。(二)后期,将文书说理工作延伸到制作听证报告、行政复议案件审结报告及行政复议决定书。,一、推行说理式执法文书的范围,二、说理式案件调查终结报告的制作要求,办案机构经调查取证后,出现以下情形时,认为调查终结或者应当终止调查,撰写案件调查终结报告:,(1)认为违法事实成立,应当予以行政处罚的。(2)认为违法事实不成立,应当予以销案的。(3)当事人违法事实成立,但由于法定事由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认为违法行为轻微,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违法行为人不具备承担行政责任能力的;违法行为已过行

2、政处罚追究时效的等。(4)认为案件不属于本机关管辖,应当移交其他行政机关管辖的;或者涉嫌犯罪,应当移送司法机关的。(5)其他原因终止调查的情形:作为违法行为人的自然人死亡的;作为违法行为人的法人终止,并且不存在责任承担人的等。,(一)首部。标题部分,即“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一案的调查终结报告”。(二)正文,三、文书制作要求及说明,(1)案件的由来和调查经过:应当以说明方式概括地交代案件由来,包括案件来源、登记时间、立案时间和批准立案的机关等;调查经过,包括办案人员的组成、调查方式、调查时间等。可表述为:“年月日,本局执法人员在市场巡查中发现涉嫌,于年月日立案调查。”“或年月日12315行政执法指

3、挥中心转来(或其他机关移送、上级机关交办等),本局执法人员现场初查,涉嫌,于年月日立案调查。”,1、(最常用的)调查终结,建议予以行政处罚的案件调查终结报告,正文主要包括以下九个方面的内容:,(2)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的基本情况: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当载明姓名、性别、年龄(按出生年月日表述)、民族、籍贯、文化程度、住址(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写经常居住地)、身份证号、邮编和联系电话等内容;当事人为个体工商户的,在按上述自然人表述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案情增加字号名称、经营场所、经营范围、执照有效期、注册号码等内容;当事人为法人或非法人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或其他组织的,应当包括名称、住所、法定代表

4、人(负责人)、注册资本金、企业类型、经营范围及方式、成立日期、注册号、邮编和联系电话等内容。当事人为两人以上的,可依责任主次依次排列。当事人有委托代理人的,应写明委托代理人的姓名、性别、住所、联系方式等内容。,(3)违法事实:写明当事人实施违法行为的具体事实,包括其从事违法行为的时间、地点、目的、手段、涉案标的、情节、违法所得及非法经营额(对违法所得或非法经营额应计算而无法计算的,应说明原因)、当事人的主观态度、危害后果等。要客观真实,报告中所描述的事实必须得到相关证据的支持,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可表述为:“经调查查明:。”,(4)相关证据及其证明事项:相关证据是指办案人员在案件调查过程中收集

5、到的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计算机数据、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现场笔录、抽样取证记录等证据材料。证据要全面,只要是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不利于、有利于当事人的证据都应当记载。在记载相关证据的同时,应对证据进行分类,并要说明该证据能够证明的事实。可表述为:“证据一:(证据名称),证明”,“证据二:(证据名称),证明。”,(5)执法程序的说明:执法程序应写明:案件调查工作的起止时间,调查时间、范围、方法、步骤,有无协作办案单位参与情况;先行登记保存证据情况;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情况;抽样取证情况;委托鉴定情况;先行处理物品情况;涉案财物管理情况;相关文书送达情况。,(6)案件定性及法律适用:

6、通过对当事人所实施的违法事实和证据的综合分析,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进行定性。并应写明定性所依据的法律条款。可表述为:“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具体法律、法规、规章条文,引用条文要具体至条、款、项),已构成行为,应予以处罚。”,(7)自由裁量理由:从违法案件的具体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主观过错以及公平公正等方面,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指导意见及结合当地的自由裁量规则及执行标准进行合理裁量。可表述为:“鉴于当事人(具体自由裁量的情节、理由),可以(应当)。”“依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指导意见及工商

7、行政管理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及执行标准,“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从轻(减轻或从重)行政处罚:1、;2、”之意见,鉴于当事人符合可以依法从轻(减轻或从重)处罚的情形。经研究决定,对当事人从轻(减轻或从重)处罚”。,(8)处罚依据及建议:办案机构提出对案件当事人的具体处罚意见,包括明确的行政处罚种类和幅度,引用法律条文要具体至条、款、项,可表述为:“根据(具体罚则条文,要具体至条、款、项),建议对当事人处罚如下:1、;2、。”(9)其他有关问题的说明:案件调查终结报告中可以写入有关案件的背景情况;在案件事实认定和定性分析等意见上有分歧的,如果认为有必要,可以在提出倾向性意见的基础

8、上同时对其他案件讨论意见加以表述。,(1)案件的由来和调查经过与前面所述要求一致。(2)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的基本情况与前面所述要求一致。(3)作出的处理建议。提出处理建议,如建议销案、不予行政处罚、移交其他行政机关管辖、移送司法机关,终止调查等。(4)作出处理建议依据的事实和理由。事实部分说明事实和证据,理由部分说明提出建议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相关规定。,2、调查终结,建议不予行政处罚或者因各种原因终止调查的案件调查终结报告,相对于建议予以行政处罚的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可以适当简化,主要说明以下四个方面:,(三)尾部。1、办案人员签名,写明撰写时间;2、办案机构负责人签名,1依法确认行政执法主体,

9、实行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2严格按照法定的执法权限开展行政执法工作,严禁以内设机构、不具备独立执法主体资格的派出机构的名义实施行政行为。3健全执法人员的录用、培训、考试、考核和持证上岗制度。,(二)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1完善并落实执法公开制度,做到执法主体、执法事项、执法依据全公开,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2完善并落实行政处罚、行政审批、行政强制等行政决定告知制度,保障行政相对人陈述、申辩、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3完善并落实重大行政决定听证制度,依法及时举行听证会,充分听取行政相对人和利益关系人的意见建议。4完善并落实行政处罚程序,立案、调查取证、核审、集体决定、移送等

10、程序符合法律规定。5完善并落实行政处罚、行政审批等执法行为案卷管理制度。,(三)完善行政执法程序,1完善并落实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细化、量化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中规定的行政处罚裁量权。2开展在行政决定中说明裁量理由和依据工作。,(四)行政执法行为合理,1全面开展行政指导工作,推进行政指导工作的具体办法、配套措施完善,行政指导的程序、文书、档案管理等制度健全并有效实施。实施行政指导应当遵循合法、自愿、公平、公开、合理、效率原则。2改革和创新行政执法方式,提升行政执法效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3完善并落实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方面的应急预案体系,应急管理制度健全,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完善,突发事

11、件依法有效处置。,(五)创新行政执法方式,目标: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权力主体自身利益彻底脱钩。执法监督制度和机制基本完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外部监督、层级监督和内部监督明显加强,公开政务信息及时、准确,执法监督效能显著提高。,五、完善监督机制,强化执法监督和问责,1自觉接受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及时认真办理涉及本级行政机关的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2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及时认真办理涉及本级行政机关的政协委员提案。3依法接受司法监督,自觉执行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生效行政判决和裁定。行政诉讼应诉工作规范健全,认真落实青海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暂行规定。认真办理、回复司法建议书。4

12、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认真调查、核实反映的问题,依法及时作出处理。5在地方党委政府组织的行风评议、依法行政考评或者普法依法治理考评中取得较好成绩。,(一)外部监督,1行政复议工作机构健全,复议申请渠道畅通,工作程序规范、高效、便民,复议结果公正合理。2完善并落实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市、州以上工商机关每年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工作不少于1次。3完善并落实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市、州以上工商机关每年开展行政处罚案件评查工作不少于1次,开展行政许可档案质量评查工作不少于1次。4完善并落实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统计分析制度和错案分析制度。5完善并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6完善并落实行政赔偿制度。,(二)

13、层级监督和内部监督,1完善并落实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制度,按照法定要求通过政府公报、政府信息公开年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官方网站、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工商行政管理信息。2完善并落实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制度,依法、及时、有效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3全面推进办事公开制度,拓宽办事公开领域,政务大厅或服务窗口依法公开办事依据、条件、要求、流程、办理机构、收费标准等信息,充分告知办事项目具体要求,并将办事结果通过适当方式公开。,(三)政务公开,目标:构建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防范与化解矛盾争议机制,依法有效预防、及时化解矛盾争议,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六、依法化解矛盾纠纷

14、,维护社会和谐稳定,1重大群体性、突发性社会事件的排查、预警、监测、处置等机制健全并有效实施。2建立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联动机制,形成调解工作合力。,(一)健全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机制,1完善并落实消费争议等民事纠纷行政调解制度,完善行政调解民事纠纷程序,创新调解工作方式,遵循自愿、合法原则,及时、有效化解民事纠纷。2深入推进12315“四个平台”建设,不断扩大12315消费维权网络的覆盖面,健全并发挥“一会两站”机构受理调处消费纠纷职能,创新行政调解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行政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3注重运用调解、和解方式解决行政争议,完善行政复议与信访工作的衔接机制,引导当

15、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二)化解矛盾纠纷制度建设,1完善并落实申诉、投诉、信访制度,畅通诉求渠道,及时受理和依法处理申诉、投诉、信访案件。2依法及时办理申诉、投诉、信访案件,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3引导申诉人、投诉人、信访人通过依法信访、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三)申诉、投诉、信访制度建设,目标:完善加快推进法治工商建设的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法制理论研究,普法和法制宣传工作广泛深入,使全社会对工商行政管理法规进一步了解。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法制机构的设置、人员配备、办公条件与工作任务相适应。,七、推进工商行政管理法制基础建设,提升法治工商建设内在动力,1全

16、面推行行政执法办案管理系统,不断推进网上办公,提高办事效率,促进行政执法办案工作规范化和程序化。2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信息化管理系统,促进执法行为规范化、执法考评科学化、执法责任客观化。3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行政效能监察,促进行政效能的提升。4建设并运用对外服务信息网络平台,扩大网上办公范围,方便群众网上查询、办事,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一)执法信息化建设,1健全普法制度,积极做好工商行政管理法制宣传工作,通过健全普法机构、及时制定普法规划、核拔专项经费、整理编纂权威执法工作具书等有力措施,加强对法制宣传工作的基础保障。2不断创新法制宣传载体,精心组织各类法制宣传活动,逐步形成与法治工商建设相

17、适应的社会氛围,积极营造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环境,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3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法制理论研究和政务信息宣传报道工作。,(二)法制宣传和理论研究,1加强基层法制机构建设,县级以上工商机关法制机构独立设置,职责明确界定,编制依法核定。2法制人员配备齐全,县级以上工商机关法制机构工作人员应不少于2人。3加强基层工商所法制员队伍建设,工商所全面配备法制员,每个工商所应配备1名以上专(兼)职法制员,职责明确。4法制机构工作条件充分保障。,(三)基层法制机构建设,目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高度重视法治工商建设工作,充分认识法治工商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主要

18、负责人对本机关法治工商建设负总责,统一领导、协调法治工商建设,确保把法治工商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认真扎实加以推进。,八、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扎实推进法治工商建设,1建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法治工商建设领导机构,强化主要负责人作为推进法治工商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2完善并落实局务会议听取法治工商建设专题汇报制度,每年听取专题汇报1次以上,及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部署工作任务和措施。,(一)健全法治工商建设的组织机构,1加强法制机构和法制队伍建设,法制机构人员政治业务素质、工作能力明显提高。2健全法制干部培养、教育、使用和交流制度,重视提拔政治素质高、法律素养好、工作能力强、表现优秀的法制干部。3法制机构要切实履行在法治工商建设中的职责,工商系统内部对法制机构努力当好本单位领导在法治工商建设方面的参谋、助手和顾问的满意度。,(二)加强法制机构和法制队伍建设,1.制定本单位推进法治工商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2.每年按规定时间和要求向上一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本级政府书面报告本单位法治工商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3.结合实际,科学设定考核指标并纳入目标考核、绩效考核评价体系。4.完善并落实依法行政奖励和责任追究制度。,(三)推进法治工商建设部署得当、措施有力,谢 谢!,海北州工商行政管理局法制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