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与复式记账 .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86329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账户与复式记账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账户与复式记账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账户与复式记账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账户与复式记账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账户与复式记账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账户与复式记账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账户与复式记账 .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1,第一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科目会计账户,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2,一、会计科目,概念: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标志。,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3,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必须结合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必须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各方面的需要 要将统一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要简明适用并相对稳定,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4,会计科目的分类,会计科目,经济内容,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

2、益类,详细程度,总分类会计科目,明细分类会计科目,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5,(1)总分类科目(一级科目)对会计要素内容进行总括分类形成的项目(如“原材料”、“应收账款”等)。根据统一会计制度规定设置。(2)明细分类科目(二级科目或三级科目)对会计要素内容进行详细分类形成的项目。可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和企业核算需要设置。如:应收账款沿海公司 原材料主要材料钢材会计科目表:P32-37,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6,会计科目的编号为了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和实行会计电算化,企业会计准则统一规定了会计科目的编号。企业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时

3、,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应只填科目编号不填科目名称。总账科目的编号采用四位数字 第一位表示会计科目的大类 第二位表示某一大类会计科目的各个小类 第三、第四位表示各小类下的各会计科目的序号。,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7,二、会计账户,会计账户的含义 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格式,用来分类、系统、连续的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手段。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联系: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会计科目是会计账户的名称;开设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目的是一致的;会计账户和会计科目的内容是相同的。,

4、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8,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区别:特征不同。会计科目仅仅是指账户的名称,而账户除了有名称即会计科目外,还具有一定的格式、结构,具体表现为若干账页,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载体。会计科目具有静态特征,而会计账户具有动态特征。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前事先确定的对经济业务分类核算的项目,账户是经济业务发生之后,进行分类、连续登记的一种手段。,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9,2023/7/2,10,账户的基本结构 一般来说,账户的结构应包括以下内容:账户的名称;日期和摘要,即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和内容;凭证号数,即账户记录的来源

5、和依据;增加和减少的金额。,设置依据(账户名称),专门格式,经济业务,发生时间,记账依据,增减变动,余额,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教学中常用的T型账户,在编制科目汇总表时也会用到,作为我们汇总各个总账科目发生额的一种方法.(通常在草稿纸上进行),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11,账户金额四要素:,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12,账户的设置,1.资产类账户:2.负债类账户: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4.收入类账户:5.费用类账户:6.利润账户:也可以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和损益等五类账户。,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13,

6、第二节 复式记账,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14,一、记账方法,含义 所谓记账方法,就是根据一定的原理、记账符号、记账规则,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利用文字和数字记录经济业务活动的一种专门方法。种类 单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15,复式记账法,含义:复式记账法就是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金运动,都要用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特点:(1)由于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根据账户记录的结果,不仅可以了解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

7、且可以通过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全面、系统地了解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2)由于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同时记账,因此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16,种类: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现代会计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科学的复式记账法,更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记账方法。为了同国际惯例保持一致,我国企业会计基本准则第11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因此我们将详细介绍借贷记账,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17,二、借贷记账法(debit credit method)

8、,借贷记账法的含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账户对应关系及会计分录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18,(一)借贷记账法的含义,借贷记账法是以复式记账原理为基础,以“借”、“贷”为记账符号,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账户中记录每笔经济业务的一种记账方法。,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19,2023/7/2,20,(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为“借”、“贷”二字。主要作用表示“增加”或“减少”;账户中的登记方向。借方(左方)贷方

9、(右方)符号含义:表示增减,但对于六类性质不同的账户具有不同的含义。,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三)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1、资产类账户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是: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减少数。余额一般在借方每个账户的借方和贷方在一定时期内(月份、年度)所登记的金额,称为本期发生额,其合计数称为本期发生额合计。账户借方的金额,称为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的金额,称为贷方本期发生额;账户借方的金额合计数,称为借方本期发生额合计,贷方的金额合计数,称为贷方本期发生额合计。每个账户的结存数称为余额(期初结存数为期初余额,期末结存数为期末余额)。根据账户的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合计和贷方本期发生额合计,

10、可以计算出账户的期末余额,其计算公式如下:资产类账户的余额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合计贷方本期发生额合计资产类账户的结构用“丁”账户表示如下:,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21,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22,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是: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减少数,余额一般在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公式如下:期末余额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合计借方本期发生额合计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用“丁”账户表示如下:,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23,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

11、荣主编,24,3费用、成本类账户费用、成本类账户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由于借方登记的费用数额在期末一般都要通过贷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没有余额。成本类账户中的“生产成本”账户,一般有期末余额,余额在借方,表示期末在产品的生产成本。成本、费用类账户的结构用“丁”账户表示如下:,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25,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26,4收入类账户 收入类账户的结构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减少数,由于贷方记录的收入数额,期末要通过借方转出,所以收入类账户期末无余额。收入类账

12、户的结构用“丁”账户表示如下:,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27,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28,为了便于了解所有账户的借贷两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现将上述各类账户的结构概括表示如表所示。,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29,(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有借必有贷”:是指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按借贷相反的方向,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具体地说,如果在一个账户中记借方,必须同时在另一个或几个账户中记贷方;或者在一个账户中记贷方,必须同时在另一个或几个账户中记借方。,20

13、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30,“借贷必相等”:是指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记人借方账户的总额与记入贷方账户的总额必须相等。,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31,采用借贷记账法登记经济业务时,一般应按下列步骤进行:首先,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确定它涉及哪些会计要素,以及这些会计要素项目是增加还是减少。其次,确定应使用哪些账户,以及这些账户的金额是增加还是减少。最后,根据账户借贷方结构的规定,确定各账户应借、应贷的方向及其金额。,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32,例:企业从银行借入为期6个

14、月的借款50 000元,存入银行。该笔经济业务涉及“银行存款”和“短期借款”两个账户。该业务的发生导致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增加50 000元,资产增加记借方,因此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借方;负债中的“短期借款”增加50 000元,负债增加记贷方,因此应计入“短期借款”账户的贷方。其登记结果如图所示。,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33,(五)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对 应关系及会计分录,1账户对应关系运用复式记账法记录经济业务,一笔业务所涉及到的几个账户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相互依存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称为账户对应关系。存在着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清晰地

15、看出会计要素各有关项目之间增减变动的来龙去脉,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34,对应账户是相对而言的,如企业用银行存款10 000元购买一套设备,此时,固定资产和银行存款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对应关系。固定资产账户是银行存款账户的对应账户,银行存款账户是固定资产账户的对应账户。,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35,2会计分录含义 会计分录简称分录,是按照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的要求,对每项经济业务标明应登记的账户、记账方向与金额的一种记录。包括的要素 会计科目;记账符号(方向);记账金额。种类:简单会计分录:一借一贷 复合会计分录:一借多贷 一

16、贷多借 多借多贷,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36,收到投资者投入资本500 000元存入银行,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37,教学中会计分录的内容、格式及书写要求,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38,实践中会计分录的用途,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39,例:1、用银行存款偿还前欠的甲公司货款20 000元。2、企业购进原材料50 000元,已入库,其中40 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余10 000元货款尚未付清。(不考虑增值税)3、从银行借入短期借款40 000元,其中20 000元用于偿还应付购货款,20 0

17、00元存入银行。所编会计分录如下:1、借:应付账款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 2、借:原材料 50 000 贷:银行存款 40 000 应付账款 10 000 3、借:银行存款 20 000 应付账款 20 000 贷:短期借款 40 000。,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40,(六)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含义:试算平衡,就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公式,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试算平衡的公式:全部账户期初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初贷方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

18、计 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41,全部账户期初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初贷方余额合计,原材料,应付账款,资本公积,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42,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43,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44,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45,第三节 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设置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登记,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

19、主编,46,一、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设置,1、总分类账户 是按照总分类科目设置的,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核算的账户,它能够提供某一具体经济活动的总括资料。也称作总账账户、一级账户。总分类账户的名称、核算内容及使用方法通常由国家统一规定。,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47,2、明细分类账户 定义:是按照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是对企业某一经济业务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账户,它能够提供某一具体经济业务的明细核算指标。明细分类账的名称、核算内容及使用方法也就由各企业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自行确定。,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48,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

20、户的关系 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登记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方向应当一致,总分类账户是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综合,对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起着统驭、控制的作用。明细分类账户是有关总分类账户的具体化,对有关总分类账户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二者结合起来就能概括和详细地反映同一经济业务的核算内容。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所反映的对象是相同的,登记的原始凭证也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提供的核算资料的详细程度有所差别。,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49,二、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登记,登记方法 平行登记法。既要在总分类账户中登记,又要在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进行登记。,2023/7/2,

21、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50,平行登记的要点 时间相同。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根据会计凭证,在同一会计期间既要记入有关的总分类账户,又要记入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方向一致。即总分类账户记入借方,明细分类账户也记入借方;总分类账户记入贷方,明细分类账户也记入贷方。金额相等。对每一项经济业务,记入总分类账户的金额必须与计入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金额合计数相等。,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51,平行登记的结果 登记后,总分类账户和所属明细分类账户必然存在下列关系:总分类账户期初余额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初余额合计 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本期发生余额合计 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合计,2023/7/2,基础会计学第3版 孙世荣主编,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