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92154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46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复 习不力行 但學文,長浮華 成何人,但力行 不學文,任己見 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学习内容,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读书的方法,译文读书的方法,讲究三到;就是心到,用心地想;眼到,仔细地看;口到,专心地读,这三条都是很重要的。,【解】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读书要专注,专注才能够深入领会文章的意思,如此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很多孩子每天读到三更半夜,可是考出来的成绩却非常差,原因就是不懂得读书的要领。读书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心,如果眼睛在看,口也在读,但是心没有专注在课业上,想着其他的事情,也是白看白读。所以古人从小培养孩子的

2、专注力,就是让他背书,这样精神就集中。现在的孩子经常看电视、玩电脑、打游戏,精神不专注,书怎么能读得好呢?,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小故事杨愔小时候,特别爱读书,而且学习十分专注。一天,杨愔坐在院里的李树下看书,熟透了的李子从树上掉下来,打中了他的背,他一动不动地读自己的书。孩子们纷纷来抢夺那从树上掉下来的李子,得到了的正津津有味地品尝李子的美味,没有得到的正懊丧不已,还要想办法弄几个吃吃,拿竹竿的拿竹竿,爬树的爬树,只有杨愔一动不动聚精会神地看书,在书海里遨游是他最大的乐趣。,怎么提高读书的效率?,蔡礼旭老师:1.儿童读经的方法-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

3、皆要”。所以这句很重要,读经书的时候必须要很专注,要能专心才能有所收获。所以我们第一节课跟孩子上课就会很慎重,先要求他们读经以前一定要坐有坐相,书一定要摆正。当他是用恭恭敬敬的心去读,一开始是这个态度,养成以后终身不改。假如第一次上课就坐的歪七扭八,边坐的时候眼睛还飘东飘西,那就很难得到真实受益。,心 眼 口 哪一个是提高读书效率最关键的?,如何修心?,1为什么要背诵2为什么要静坐3为什么要礼拜,2.滴水穿石-儿童读经要指读接下来告诉他们:学问一定要靠平常不断的积累。有一句成语叫“滴水穿石”,石头硬还是水硬?石头。那为什么石头这么硬,居然水可以把它穿过去?为什么?因为它的不断一滴接着一滴,可能

4、到十万滴、百万滴,甚至于更多的时候就能够把它穿过去,以柔克刚。所以这个“滴水穿石”就好比我们求学问,一字一句都要认认真真把它学好、把它读好,到时候你的学问就可以有穿石的力道。所以就告诉小朋友,我们这一只手叫滴水穿石手,每滴一滴,石头快要被我滴破了,我的学问就在这一只手不断专注着指着我念的字当中,每一个字我都把它记起来了,我都把它领会了。所以在读经当中我们都是教孩子,眼睛看书,手指着书,嘴巴跟着念,心也要在,心眼口还有手统统都要专注用上。,方读此勿慕彼 此未终彼勿起,小故事宋太祖时,赵普任中书令。因为他小时候读书少,所以在处理奏章的时候经常出错,于是他便在晚上勤学苦读。有天晚上,宋太祖前去看他,

5、见赵普正在挑灯夜读论语,十分奇怪,就问他:“论语是儿童们读的书,你怎么还在读它?”赵普说:“我小时候读论语只是认字,现在,我是从论语中学习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宋太祖高兴地说:“你可真正的读懂论语了。”,译文正在读着这本书,不要想着又去读那本书。这本书没有读完,另一本书不要拿出来,读书要用心专一。,3.儿童读经的方法-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现在求学问也有一个很大的忌讳,但是现在人都很贪多,好像觉得多就一定好。那不见得,因为多就会乱。所以在礼记学记里面有提到一句教诲“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一次让他学一大堆东西,也没有顾虑到他有没有囫囵吞枣,

6、到最后一定会学不好,甚至于会觉得不想再学了。你看现在很多孩子一学三、四个才艺,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厌学。所以学东西、求学问甚至于求世间的技能都要专而不能杂。所以杨老师学一个书法学了四十一年,杨老师教书法光是“永字八法”那个第一个点一定要让孩子点几千点,才可以再下一个动作。现在的书法家是不是这样教?很多书法界的说:你只要来学三个月,保证你能得奖。要不要去?我们要冷静!他是用什么心境学艺术?急功好利。我们的书法是拿来修身养性,是心法。所以一开始用这样的态度让孩子学都是功利,铁定跟艺术背道而驰,所以确确实实我们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所以艺术当中,当这一个点能够把它点好,他的耐心、他的毅力就在这个过程磨

7、出来。他每一个基本功都能够扎得很扎实,一个人基础好了再求发展才不会败丧下来;假如基础没扎好,发展的愈快愈怎么样?愈危险。,所以杨老师虽然学了书法,而在这个学书法的过程,她懂得了每一个字都有结构,怎么样才看起来非常工整。由这样的态度,当她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也会提起这种观照能力,事情要怎么安排,看起来才不会乱掉。还有在写书法当中,她的定力怎么样?成就了。而当定力成就了,她对人还有处理事情就能够有条不紊。所以学艺术终究的目的还在提升道德修养。所以孔夫子才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而游于艺也不离修道德,也不离养一个好的心性。那当杨老师再去学其它的艺术,比方说学国画、学篆刻,因为她已经在书法

8、里面对于艺术有很高的敏感度,所以学其它的艺术速度都比别人快很多,甚至于学电脑也很快。因为那个定力、那种耐力已经养成锲而不舍,今天不把它搞懂就不去睡觉,所以杨老师的电脑也进步很快。我们这些年轻人跟在她旁边都觉得相对失色,有这样的长者鞭策我们。所以要专注。,“方读此,勿慕彼”,学艺能还有读书也如此,要把一本书读好了再读下一本。所谓在宋朝的时候就有提到,赵普跟宋太祖赵匡胤说,他是以半部论语就帮他得天下。所以书要不要很多?最重要要掌握纲领,要能好好落实。后来赵普说:接下来我只要再用半部论语就可以帮你治天下。所以学习东西切忌,不能贪多,还有不能贪快。你太躁进,那个心根本都很浮动,跟学问不相应。所以曾国藩

9、先生也说到心上不可无书,但是桌上不可多书。你不能听完课以后,知道中国文化很好,把你书柜里面所有的四书、五经统统搬下来,立定志向这一个月统统把它看完,一定会看得很吃力。要掌握纲领,先把哪一本学好?所以“此未终,彼勿起”。那很多人他听完之后就说,那我的孩子以后什么经都不用背,就背弟子规吗?不是这个意思,弟子规不是背的,是要不断重复提醒,要让他扎扎实实的扎根。当他还有在念其它的经典,继续念,孝经、论语都可以念;但是这种生活教育、德行教育,每一天都要重复提醒他。因为读经是训练定性,而弟子规是让他的言语行为能够循规蹈矩。当他循规蹈矩跟这些经典就会暗合道妙。,一句读书名言给我的启示 关于读书的名言数不胜数

10、。有人喜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人喜欢“一日无书,百日荒芜”。而我最喜欢的,印象最深的一句就是弟子规中的“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每当提起这句话,我就会想起那件事。大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的一个同桌,上课十分捣蛋,爱做小动作。有一次单元测试前,老师领着我们复习,琅琅的读书声响起。我们都认真地读着课文,我可是用到了心眼口这三个方面了哦!可是,一个微弱的不和谐音调响起来了:“喂喂!!刘津江,咱俩聊会儿!”我像没有听见似的继续认真地读课文,把书本上的知识全部牢记在心。而他呢?在树上画画点点,一会儿又百无聊赖地看着窗外那树上的小鸟,一会儿又掰起了他的橡皮。老师一来,他又装模作样的读了起

11、来,可是口型一点都不对,真是心不在焉!,单元测试来临了,我们都奋笔疾书,教室里全都是“沙沙”声。忽然,一个小纸团从天而降。我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刘津江,第二大题的第三小题怎么写?”我一看题,嘿!这不是刚刚读过的课文吗?怪不得他不会写呢!原来是没用心读!我想让他记住这个教训,就回了两个字:没门!他失望极了,急得抓耳挠腮,就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便来“复制”我的,头刚刚伸过去,就被老师的一声断喝给吓跑了。下课的时候,我找到他,郑重地告诉他,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心到眼到口到,这样才记得牢。不下功夫就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希望一起牢记这个教训。他本来很恨我,但是,他听了我的话,眼睛湿润了,我为他能生起一颗惭愧的心而感到欣慰。,回想起自己,其实做的也有很多不够的地方。早晨读论语,常常如蚊子哼哼,声音太小;还有有时候读着读着就会跑神。这些都是读书路上的绊脚石。透过我的同学考试这件事,也给了我一个提醒,读书的时候,一定要用心,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句名言深深地启示着我:干什么事都要专注,不但不能三心二意,而且还要注重方法。只有这样做,结果才会圆满,才不走弯路。这句话会在读书的路上一直激励着我.,学习内容,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回家作业,背诵弟子规和 每日静坐十五分钟 礼拜圣贤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