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教育学院朱建人电子信箱zjryx@263ne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嘉兴教育学院朱建人电子信箱zjryx@263net.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嘉兴教育学院 朱建人 电子信箱:,知识观的更新与教师专业发展,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 摘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一、传统知识观的局限与传统教育观,二、当代知识观的基本内涵,三、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知识观的更新,四、从知识的分类反思教育,五、新知识观与教师专业发展,传统知识观确信:知识即确定的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把握;知识独立于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意识形态;真正的知识是不变的真理,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和有效性;理性知识比感性
2、知识更有价值;自然科学知识比社会科学知识更为客观;知识的学习就是个体对知识客观意义的外部领受。,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赫尔巴特,准备上课、复习旧知、讲授新知、巩固新知、运用新知。凯洛夫,1、知识内在于人的经验构造。知识的内在性源于人的生理、心理特性的局限性和知识借以表征的语言、逻辑、概念的认为性。,2、知识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在知识领域内,各门学科、各类知识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从而构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3、知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客观世界的性质及其关系的暴露往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作为人的认识基础的实践也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它对客观现实的探索和改造实际达到的程度总是有限的
3、。,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基础上的经济,它表明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从这个意义上说,21世纪人类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将取决于知识的生产能力,知识的积累能力,知识的获取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尤其是知识的创新能力。,据权威预测,未来30年,人类的科技知识总量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增加100倍,而且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一个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仅占一生中所需知识的10%左右。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点都集中在如何使本国的青少年具备21世纪社会所必需的“关键能力”。这种“关键能力”可以比较集中地概括为运用新
4、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及责任感、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而要培养这些能力,传统的以知识存储为目的的教育就显得难以胜任了。,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常常有人说,中国的教育基础打得比较扎实,只不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比其他国家的学生弱一点,对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在10多年前,我招收的中国学生都非常优秀,但是现在的中国学生在哈佛的表现并不那么出色,遇到问题根本无法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甚至是一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也是如此,他们在哈佛读研究生期间遇到很大的困难,甚至不能继续读下去。,根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R)的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
5、经济的解释,知识经济中所谓的知识分为4种:知道是什么(know-what)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知道为什么(know-why)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 的科学理论知道怎么做(know-how)指做某些事情的技巧、诀窍和能力知道是谁(know-who)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信息,它包含了特定社会关系的形成,即有可能接触有关专家并有效地利用他们,硬知识,软知识,(一)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一)概念界定及有关认识 1、“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又称“命题性知识”(prepositional knowledge),这种知识主要用来描述或解释事物“是什么”和“为
6、什么”的问题,以概念、命题的形式出现。2、“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这种知识主要用来回答“怎么办”或“如何做”的问题。例如,一个人知道怎样下棋、怎样钓鱼、怎样修剪花木、怎样弹奏一种乐器所需的知识即是一种程序性知识。,3、程序性知识作为一种“知如何”的知识,它具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态:(1)技术形态的程序性知识,又称为“技术的知识”(technical knowledge),这种形态的程序性知识往往表现为一套明确阐述的技术规则,它是可以言传的,是那种能在书本中发现或找到的知识。(2)实践形态的程序性知识,又称为“实践的知识”(practical knowledge
7、)。这种形态的程序性知识往往不可能用一套明确的规则阐述出来,它是不可言传的,仅能加以演示。4、两者关系:程序性知识的获得并不依赖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一个人拥有某种程序性知识,但他不一定了解这种知识之所以有效的理由或依据。,(二)对教育的应用意义1、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主要依靠学业智力(分析性智力),而程序性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实践性智力。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仅靠掌握陈述性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程序性知识(包括“技术的知识”和“实践的知识”)才行。2、对程序性知识的掌握具有表层与深层之分,表层的掌握体现在对“技术的知识”的掌握上,深层的掌握体现在对“实践的知识”的掌握上。一个人不可能仅仅通过阅读有关
8、的技术操作手册就能够成为一个专业的实践能手的。,3、在教学上,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可以诉诸教师的系统讲解与传递,而大部分程序性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或采取师徒制的方式进行。这表明,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其它活动不可替代的逻辑地位。4、虽然一个人不了解与某项操作技能相关的理论知识,仍然可以通过实践成为一个熟练的技工。但是,对教育来说,仅仅依靠实际操作和训练,让学生“会做”什么或“能做”什么是不够的,真正的教育还必须让学生掌握与技能有关的知识与原理才行。,(二)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一)界定及有关性质:1、直接知识即是那种通过亲身经验获得的个人化的知识,而间接知识则是指通过书本学习而获得的公
9、共知识。2、二者的特点:直接知识具有一种个人性、内隐性、前言语性,间接知识具有一种公共性、外显性与言语性。,(二)传统的观点:教学应以间接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为主,以直接知识的获得为辅。直接经验的获取相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而言,只能充当配角,其作用是补充性的或辅助性的。理由:人生是有限的,而人类知识的总量却大得惊人,且日益呈加速发展的趋势,因此,教育不可能事事让学生去亲身体验、亲身发现与探索,只有通过间接的书本知识的学习,才能避免重复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经历的错误与曲折,才能使个体超越他自身经验的狭隘性与局限性,才能使个体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人类种族现今所达到的整体发展水平。简言之,间接知识的学
10、习相对于直接经验的获取显得更简约、更经济、更快捷。,(三)现代观点 直接知识的获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独立的、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与逻辑地位,不能认为直接知识的获取,仅仅是帮助学生获得书本间接知识的一种“梯子”或“手段”。单纯的书本知识教学所要付出的“隐蔽”代价:1.单纯的依靠文字符号对儿童进行书本知识的教学,容易使教育沦为静坐式的、闭门读书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极易损害儿童的健康,对他们身体的生长和发育不利,从而间接地影响他们的心灵成长。2.间接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往往脱离个体当前的、现实的生活情境,与儿童当下的兴趣与需要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因此,这种学习往往需要借助外力来维持。而过分依赖外部动
11、机的学习,又往往导致被动、机械、死板的教学。,3.间接的书本知识学习,往往导致学生无意义的学习。通过无意义的学习获得的知识,不仅不能用来发展一个人的智力、增长一个人的才干,反而对个体正常智力的运用是一个负担,反而会损害一个人正常的判断力与理解力。4.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取的知识,尽管看起来习得迅速,但遗忘起来也很快。而通过亲身经历去获取知识,尽管获取知识的过程来得比较缓慢、曲折,但这种知识一经领悟和拥有,就会影响和改变个体的生活与行动,并且保持久远,终生受益。5.单纯的书本知识学习,往往导致学校与现实社会生活的隔离,导致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术经验的脱节。学生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他在校外所得的
12、经验,同时,又不能把在学校里所得的东西应用于日常生活。,6.单纯的书本知识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思维丧失活力。7.单从书本知识的接受式学习中,我们很难看到这种知识当初是如何被发现的原始生产过程,而对这种过程的了解又包含着极大的思维训练价值。一个好的教师应尽可能向学生介绍、展示书本知识的原始生产过程,而不是仅仅将书本知识作为现成的产品传授给学生。否则,学生就会逐渐变得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知识,不会自己去发现知识、探索知识。当教师们把整理好的、现成的、正确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时,当教师们煞费苦心地引导学生绕开可能的认识障碍时,他们并没有想到他们是在残酷剥夺学生神圣的失败权利和
13、犯错误的权利,因而也一并剥夺了他们成长的机会。,(三)隐性知识显性知识自从1958年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M.Polanyi,18911976)提出显性知识(明确知识)和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的知识形态分类之后。隐性知识的存在和意义逐渐引起世人的关注。根据波兰尼的观点:“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隐性知识(implicit knowledge)和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所谓的隐性知识是指尚未被言语或者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而显性知识是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是“尚未被言明的”、“难以言传的”、尚处于“缄默”状态的知识,而显性知识规范、系统的,处于明了
14、化状态的知识。波兰尼不仅肯定隐性知识的存在,而且强调隐性知识的优越性。正如波兰尼所说的,“我们知道的要比能够言传的多(We know more than we can tell)。”(冰山理论),教师的学科知识需要不断更新与发展,教师进行教育活动的知识是一种程序性知识,教师所必需的文化积淀是一种隐性知识,知识观的更新是教师自主实施新课程的前提,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取决于自我修炼的内驱力,校本研修的乏效需要我们反思研修方式本身,“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亚里士多德,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把他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在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做一个有实践智慧的教师!,做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教师!,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