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课件二讲.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95169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25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法制史课件二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中国法制史课件二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中国法制史课件二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中国法制史课件二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中国法制史课件二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法制史课件二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法制史课件二讲.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周时期的法律制度,第2讲,内容纲要:,一、西周建立及法律思想的转变二、西周的宗法、分封、礼乐三、西周的主要法律形式四、西周的刑罚体系与主要罪名五、西周的司法制度,一、西周建立及其法律思想的转变一)西周的建立二)西周法律思想的转变,史记周本纪:“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二)、西周法律思想的转变 神权法思想的动摇,(一)“以德配天”说(二)“明德慎罚”论,神权法思想在西周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周公等西周统治者提出了天命转移的“以德配天”说。周公认为,天命是有的,但不是固定不变的,“惟命不于常”。天命属谁,就看他是否具有使人民归顺的“德”。,(一)“以德佩天”说:,这

2、种“以德配天”说比夏、商完全依赖“天命”的思想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二)“明德慎罚”论1.明德2.慎罚,1.“明德”,(1)勤政修德,严于律己,力戒荒淫。“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知小民之依(隐痛)”。,(2)重视人民的力量,惠民、裕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毋于水监(鉴),当于民监(鉴)”“怀保小民,惠鲜鳏寡”(鲜:献),2.“慎罚”,(1)对罪犯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时乃不可杀。”,(2)反对族诛连坐,主张罪止一身“父子兄弟,罪不相及”,(3)反对乱罚无罪,滥杀无辜。“奸宄杀人,历人宥。”宄:gui,犯法作乱,在

3、内为宄,在外为奸。宥:宽恕。,(4)刑罚适中。周公主张“用中罚”。所谓“用中罚”,就是刑罚宽严适当,用刑“不过”,又无“不及”、刑当其罪,没有偏重偏轻的情况。,二、西周的分封、宗法、礼乐,(一)分封制,1.分封的依据周王的同姓亲族开国功臣先代贵族,2.具体封国,鲁国:周公旦长子伯禽 山东曲阜 齐国:姜尚的封国 山东临淄 卫国:武王弟康叔 朝歌 今河南淇县 晋国:成王弟叔虞 唐 今山西翼城 燕国:召公奭 蓟 今北京西南宋国:纣王兄微子启 商丘 今河南商丘,3.分封的作用,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作用:建立藩屏,卫护王室 稳定政

4、局,镇抚名族 抵御外侮,巩固边防,(二)宗法制,1.起源宗法制是我国古代奴隶主贵族维护世袭统治秩序的一种制度。它源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系家长制,经过长期演变,到周代趋于成熟。,2.特征 以血缘为纽带,调整家族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宗法制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3.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4.作用:经过划分以后,从天子以下,在全国范围内,就形成了一个像大树一样的宗法系统。其目的在于保持奴隶主贵族们的政治特权、爵位和财产不致分散或受到削弱,同时也有利于维系统治阶级内部秩序。,(三)礼乐制,礼

5、、乐,是对宗法等级网的强调和固定。某一等级的人,才能享用这一等级的礼、乐。,说文解字:禮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后人以其疑於豐(丰)字,禮重於祭,故加示以別之。”示:“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礼,1.礼的起源,古代的国家是在经济比较早熟的情况下形成的,保留了大量的父系家长制传统。宗法关系和国家组织直接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以国王为最高统治者的宗法等级制。西周统治者周公曾制定出一整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的礼治办法。他所制之礼,是道德和法的统一体,2.礼的基本原则,礼记大传:“亲亲也,尊尊也,。”,“亲亲”亲其所亲,必

6、须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尊亲属(长辈),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尊尊”尊其所尊,凡居高位的都是尊者,居其下者应尊其上。平民必须服从贵族,下级贵族要服从上级贵族,所有臣民必须服从天子。,3.礼的基本特征,礼记曲礼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主要是用来调整奴隶主阶级内部关系的;各级贵族按周礼规定所享有的各种特权,奴隶和平民一律不得享受。“刑不上大夫”:刑罚的锋芒是指向奴隶和平民的,而不是指向奴隶主贵族。,礼记正义汉郑玄 注 唐孔颖达 疏,礼不下庶人:为其遽於事,且不能备物 普通老百姓整日为生活而奔波操劳,于是很难在接人待物方面都能很好地遵守“国家”所制定的礼仪。,刑不上大

7、夫:不与贤者犯法,其犯法则在八议轻重,不在刑书。西周八辟:亲、故、贤、能、功、贵、勤、宾贤者犯法不按刑书定罪,而是通过八议轻重来处置。,4.礼的作用,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祈祷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主要用来维护贵族的宗法等级制,它严格维护各级贵族所享有的各种特权,以及其内部上下等级之间的秩序。既有权利也有义务。平民百姓受礼中基本的行为规范的约束。,三、西周的主要法律形式 礼、刑、誓、诰、命,一)礼,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吉礼:祭祀天、

8、地、人鬼等的礼仪凶礼:哀悯吊唁忧患之礼军礼:以军礼同邦国:征战/誓师/刑赏/凯旋宾礼:以宾礼亲邦国:外交嘉礼:用来沟通人际关系:饮食礼/诞生礼/冠礼/笄礼/婚礼,礼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规范,是调整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教育、婚姻家庭等各方面行为的规范,其中许多规定是用国家强制力来保证执行的,具有法律效力。,二)刑,九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左传昭公六年“维四年孟夏,王命大正正刑书”逸周书吕刑:周穆王时期由吕侯主持修订。,三)誓,尚书牧誓 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勖哉夫子!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四)诰,“

9、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周公相成王,将黜殷,作大诰。”尚书大诰三监:纣王子武庚、武王弟管叔、蔡叔,五)命,“成王既黜殷命,杀武庚,命微子启代殷后,作微子之命。”尚书微子之命,礼、刑 关系,“凡人之知,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用易见,而礼之所为生难知也。”大戴礼记“礼之所去,邢之所取,失礼则入邢,相为表里。”汉书,四、西周的刑罚体系与主要罪名,(一)西周的刑罚体系:,1.五刑:墨:(一千)劓:(一千)刖:(五百)宫:(三百)大辟:(二百)2.五罚:(五刑存疑 罚铜赎罪)墨(百锾hun)、劓(二百锾)、刖(五百锾)、宫(六百锾)、大辟(千锾)“墨辟,疑

10、,赦,其罚百锾”尚书吕刑,3.五过:过失赦免(鞭刑、罚丝、流放),(二)西周时期的主要罪名,1.不孝不友罪 不孝敬父母,不尊敬兄长2.寇攘奸宄罪 寇:劫取;攘:窃取;3.杀人越货罪 越:抢劫,4.群饮罪“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尚书酒诰5.贼、藏、盗、奸 左传:“毁(毁弃礼仪、逆乱)则为贼,掩贼为藏,窃贿为盗,盗器为奸。”,6.诽谤罪(周厉王)国语周语上:召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7.不从王命罪8.违背誓言罪 司盟官,(三)西周时期的主要刑罚原则,1.区分过失与故意,偶犯与惯犯2.罪人不孥3.罔厉

11、杀人4.罪疑从轻5.同罪异罚 八辟:亲、故、贤、能、功、贵、勤、宾6.宽严适中,五、西周的民事法律制度,1.所有权“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2.契约关系,1)买卖契约 质:买卖奴隶、牛马的长契券 剂:买卖珠宝/物品的短契券2)借贷契约傅别:在一契券(简牍)的正面、反面都写以大字,然后一分为二,借贷双方各执其一,以为凭证。3)租赁契约,3.婚姻制度,1)婚姻机关:媒氏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2)原则:同姓不婚,3)六礼:纳采:男方向女方送礼求婚 问名:将女方的生辰八字带回占卜纳吉:卜得吉兆男方派媒妁告知女家纳征:男方向女方支付聘财,婚约成立请期:男方向女方请以成婚之期亲迎:男子奉家长之命,赴女家迎娶,4)七出三不去,“七出”:无子、淫佚、不事姑舅、口舌、盗窃、妒忌、恶疾“三不去”:有所娶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4.继承制度,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六、西周的司法制度,1.司法机关,“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无专官,司法、行政不分三司:司徒、司马、司空、司寇,2.诉讼制度,1)起诉 诉状、诉费2)审理 双方陈述(两造具备;贵族、官员可缺席)“五听”:辞、色、气、耳、目3)判决刑名判决、判例判决(议事以制),3.监狱,圜土 hun;yu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