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98362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7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论与实践,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韩似萍,家庭教育指导是指社会向家长提供的家庭教育方面的帮助和指导。它主要通过两条渠道进行:一条是通过大众传媒对家长的影响;另一条是社会机构对家长的直接指导。社会机构对家长的直接指导,主要有三种途径:(1)中小学、幼儿园对学生家长进行的指导,(2)社区对作为本社区居民的儿童家长进行指导,(3)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作为本单位职工的儿童家长进行指导。,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论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时,有一个简单而鲜明的观点,那就是:“学校应当指导家庭”。因为学校是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拥有大量的教育专职人员,能按教育规律科学地对儿童施以教育。这些

2、教育专职人员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懂得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家长的教育素养普遍不高的情况下,教师应主动地指导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务实性强、科学性差;随意性强、计划性差;灌输性强、诱导性差。,目前家庭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重身轻心的抚养方式;重智轻德的教育方式;重“鱼”轻“渔”的培养方式;重说教轻示范的实践方式;重他律轻自律的行为养成方式等。,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家长配合学校来完成学校教育任务,而是帮助家长并与家长合作完成家庭教育的任务。,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学生的父母;学生所在家庭的祖辈老人;寄养家庭的监护人。不但指导

3、家长正确实施家庭教育,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如何接受家长教育的指导。,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介绍现代家庭教育的观念;介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介绍家庭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介绍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家庭教育指导形式:不是“教师讲、家长听,回家照教师讲的教育孩子”的单向的、被动的“指导教育”模式;而是根据家长对指导工作的实际需要,注重发挥家长在指导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探索创造出适合不同对象、不同指导阶段、不同指导内容的多种指导形式,以适应不同的需要。,家庭教育指导系统的四个过程:管理过程 指导过程 教育过程 发展过程领导 老师 家长 学生,不同的过程有不同的主体。以指导过程为例:在实施指导时,

4、家长是指导的对象。但家长并不是消极的接受指导,他们有自己的观念,他们要通过自己能动的实践活动参与指导过程。这就决定了在此过程中家长不仅是指导的对象,也是指导的主体。家长强烈的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使家长在指导过程中的一切行为都是根据自己的观念、需要对指导做出的选择。因此,指导过程中必须以家长自身活动的参与为中介,才能使指导的影响化为家长的意识,纳入主观世界中。,只有把家长当成指导活动的主体,才能使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把孩子当成教育活动的主体,在充分尊重主体的基础上,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作用,实现教育的最高价值。,家庭教育指导的指导思想 在现代化社会对各类人才需要的条件下,以促进孩子的发展为目的,

5、以发挥家庭教育的主体价值为目标,构建合理的、可行的、有效的家庭教育运转机制,在民主的、和谐的、双向互动的实施过程中,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系统的养育知识,学会科学的教子方法,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整体育人“三位一体”格局。,家庭教育指导的功能1、整合。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教育因素,特别是家庭内部的教育因素,进而指向同一目标,从而确保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连贯性,在单位时间里,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2、同化。同化是社会影响内化的前提,先产生同化,才可能发生内化。通过学校对家庭的指导,能使单纯的亲子爱与教育爱同化,使家长以教师的教育行为为参照系,在潜移默化中调适。,3、调控。成功的家庭教育

6、一般都有这样的经验,即立足于不良行为习惯的超前调控。学校对家长指导注重实施有效的调控,把每一阶段发展任务放在本阶段完成。而这种调控,是通过发展学生自我调节、自我监控能力来实现的。4、诊断。家长掌握了问题行为或偏差行为的成因和特征等基本诊断知识,就能及早发现孩子违反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的行为。若父母及师长教育得当,则能改变或改善这种行为。,时代特征之一:下一代所接触的不可能再是一个“稳定的目标、明确的社会期待和文化规范一致”的社会模式;现在的父母已很难预见下一代成人后将会承担何种角色;成长已不再简单的是一个适应社会的问题。社会化人格、角色身份、生存技能等一系列要素,几乎变成了一个人毕生的、无限的自

7、我定向过程。,时代特征之二:家庭教育功能和抚幼养老功能在不同程度的“部分外化”;家庭早生多育的传统功能向优生优育的现代功能转化;家庭生育功能向教育与文化功能转化;家庭经济功能以侧重于生产向侧重于消费转化。,时代特征之三:家庭结构日趋简单化;家庭制度在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呈下降趋势,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对维持家庭存在,保证家庭系统作用的发挥却日趋重要。,社会生活中 是非家庭生活中 情感,家庭教育四个关注点1教育资源缺损;2教育影响失控;3信息接受方式改变;4教育为本土经济发展服务功能日益显现。,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论支持1、多元智能理论: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每个人至少有7种,这7种智力在

8、人的身上不同程度组合,构成了它的智力特点,并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存在,它有它的优势智力区域,当然也有弱势智力区域。,2、成功智力:成功智力=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3发展理论 第一层次 人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协调的发展过程,其范围包括身体发展、智能发展、个性发展、品德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等。如果只重视其中某一方面的发展,不重视其他方面的发展,便不能造就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变化、具有综合素质能力的现代化人才。,第二层次 人的发展是教育、实践、成熟相互作用的结果,作为影响人一生最长、影响力最大的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客观因素,如物质生活条件、家庭的结构、家长的职业类型和文

9、化程度等的影响。而家长的品德修养,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家庭气氛及家庭教育类型等,则对子女的发展影响更大。,第三层次 人的发展是有阶段的,而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必须完成的发展任务,一个人成功地完成本阶段的发展任务,会促使健康自我意识的形成,并预示以后完成任务的可能。反之,如果不能如期完成发展任务,使个人有不适应感,则预示以后完成任务的困难。,第四层次 在人的发展中,存在着某些敏感期,即关键期。这个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会很小或无影响。虽然,儿童的行为学习与动物完全依赖本能学习不同,即使错过了关键期,有的能经过补偿性学习仍能获得,但困难要大得多。,(1)家庭

10、教育环境硬件建设意识增强,但文化环境建设不够重视;(2)家长文化修养不高,且自觉提高的意识和行为不明显;(3)家长对孩子继承家庭传统美德的教育要求不高,如孝顺长辈等,而且自已在这方面的示范也缺少;(4)亲子之间沟通状况较差,并且家长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深,自我评价过高,与实际情况相差甚大;(5)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基本停留在传承与模仿水平,非理性化成份很多;,(6)在涉及社会公德的问题上,家长的境界不理想,很多教育要求与学校要求相悖;(7)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较高,期望目标偏差较大;(8)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指导盲目性较大,缺少分析、认识的环节,补救措施不合理;(9)家长对教育孩子自感能力不足,

11、3/4的家长“迫切需要”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10)家长对目前学校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工作不够满意,认为缺少指导性,太多事务性。,家庭教育指导目标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学生身心优化发展为一级目标;家庭教育理想化为二级目标;指导家长实现理想化家庭教育为三级目标。,指导的总目标=直接目标+间接目标 直接目标:通过多元化的指导措施,帮助家长建立现代的教育观念,端正对子女的教养态度,掌握科学的教养知识,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指导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选择适宜的、健康的教育内容,采用正确的、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间接目标:以培养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个性品质为主导,促进青少年全面、和谐发展

12、。,具体目标=改进目标+发展目标 改进目标 是从问题出发,施予必要的教育干预,以达到应有的状态;发展目标 是从应有的状态出发,进行必要的教育调整和主体整合,以达到状态的理想化。,关于改进目标。一个主要问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职能混乱。导致这一状况的重要的原因是各自“角色”错位。在实施时,把自己的教育功能定位于“学校教育的延续”、“文化课的第二课堂”,从而放弃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使孩子的整个素质结构产生了缺损。从这种情况出发,对家庭教育指导的目标,就应该是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家庭教育的主要职能及实施要求,使家长能履行自己应有的家庭教育职责,完成国民教育赋予家庭的任务。,关于

13、发展目标。发展目标是一个构建型目标。它力图通过向家长推荐一个“现代理想家庭教育结构模型”,让家长通过自我需要,自我能动作用,努力向“模型”靠拢,以实现家庭教育最优化。,孩子眼里理想家庭的特征,(1)孩子在场,父母不吵架;(2)对每一个孩子一视同仁;(3)不对孩子失信或撒谎,说话算数;(4)父母之间相互谦让,不相互责怪;(5)父母对孩子关心,关系亲密无间;(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家人表示真诚欢迎;(7)对孩子不忽冷忽热,不随意发脾气;(8)家里尊老爱幼,决定全家的事儿征求全家的意思,有家庭民主;(9)家里搞文体活动,星期天至少玩半天;(10)父母有缺点,孩子也可以批评。,成人眼里理想家庭的特征

14、,(1)在艰难之时能互相帮助;(2)成员之间能信赖和被信赖;(3)夫妇间应以礼相待;(4)有家庭亲情感;(5)彼此要保持亲近;(6)尊敬老人;(7)培养对他人的感情;(8)能彼此表达感情;(9)看到事情的积极面;(10)提倡个性;(11)对家庭事务有责任心。,1700名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家庭教育的10个特征,1、孩子有较好的居住与学习条件。85.03%的学生有自己单独的房间;88.14%的学生有自已专用的书桌与书厨。2、家庭人际关系和睦。88%的孩子认为父母之间非常和睦;83.95%的父母认为家庭亲子关系非常和谐。3、父母非常注意与孩子情感上的沟通,86.42%的父母每天抽半小时

15、以上的时间与孩子交谈,了解孩子学校生活情况。4、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交往问题。98.08%的家庭对孩子的交往需要持肯定态度;93.97%的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交往的朋友很热情。5、家庭成员间相互尊重,信任。94.34%的家长从来没有“擅自看过孩子的日记或信件”,93.23%的学生心里话诉说的首选对象是父母。,6、家庭民主气氛浓厚。94.34%的家长平时常听取孩子对家庭建设的意思;98.94%的学生平时经常与父母争论一些问题。7、父母注重对孩子人格的尊重。98.8%的家长在孩子犯错时没有或极少采用责骂、殴打方式,并认为批评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是:摆事实,讲透道理;与孩子平等讨论,允许其申辩。8、父母非常

16、注重自身的示范作用。92.04%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不是家长简单的“说教”,而更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用父母的行动示范”。91.62%的家长平时不玩或极少玩纸牌或麻将。9、81.13%的家长认为对孩子“做人”指导比“学业”指导更重要。平时经常教育孩子的三个内容是:学习要刻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学会在竞争中保护自己。10、98.56%的学生从小到大一直由父母亲自带养;78.32%的学生没有请过家庭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要点1、教育观念的指导:儿童观、教育观、人才观-三个“人”的观点,即孩子是人,作为人要平等、民主地对待他;孩子是生长发育中的人,要根据其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地教育他;孩子最终将

17、是独立的社会人,要按照社会的标准去培养他、规范他。,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具有主动性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权利与选择,即使孩子很小时,也不能忽视他的权利,不能随意调遣或随意否定;孩子的成长需要一定的空间,有了空间孩子才有可能试验自己的能力,才能学会如何应付各种复杂的情况;孩子需要的是激励而不是压力,激励优于压力、批评,压力仅仅重视结果,而激励则重在努力和进步,激励意味着支持、爱、振作、提高、坚强、力量和根基;要了解孩子就必须同他们沟通,同他们进行有效的交流;,对子女的爱是父母无可指责的天性,但爱要明智,偏爱溺爱都不是真正的爱;加强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责任心能使孩子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被迫”走

18、向“自觉”;生活不是理想中的世界,生活中充满失败与挫折,应该让孩子自小就懂得这一点,并培养他们在失败与挫折中奋进的勇气;父母的行为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要教育好子女,父母必须身体力行。,孩子的身心发展过程是有“序”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必须要发展的素质,每一个发展任务的完成都有其特定的行为特征,有些特定行为在某些阶段是不正常的,但在另一阶段却是正常的。正常的行为如被家长认为是不正常,从而硬加调整,原本正常的行为会变为真的“不正常”了。反之,如果忽视了在某一年龄段要关注的行为,错过了教育时机,这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为此,家庭教育指导就应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生理、心理的变化规律及各阶段相应的教育任务

19、。,家庭教养方式的指导:家庭教养方式一般是指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中所通常运用的方法和形式,是教育观点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家庭教育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育者主要是父母的教育动机、教育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教养方式。学校要指导家长摒弃“过分保护式”、“过分干涉式”、“过分否定式”等非科学乃至反科学的教养方式。,家庭教育指导的途径与方法:,1、从指导的形式分类看 团体指导有:“家长学校”、“优化家长会”、“家长函授学校”、“家长报”、“亲子活动”及“家长沙龙”等;个别指导有:咨询、访校、家长联系本等。,2、从指导的方法分类看有知识讲座、经验交流、专题讨论、寓意活动,文字资料提供及个别交谈等,3、

20、从实践活动情况看团体指导带有受教育面广、传播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对共性问题的指导,但不能满足家长的全部需要,不能解决个别家长的个别问题;个别指导针对性强,问题解决效果好,但针对指导面来说工作效率不高。,家长学校、系列家长会。这是有计划、有目的的集中系列指导形式,是集体指导的主要形式。这种形式内容系统性强,受教面广。家长函授学校、家教小报:这是一种书面的家教指导形式,但对家长文化素质要求相对要高。亲子活动:这是一种以沟通、体验为目的的集体活动方式。家长沙龙:这是一种提供给家长宽松的、畅所欲言的环境与机会,组织者平等地共同参与家长热点问题的讨论,并予以适当的总结的小规模活动方式。适应对专题问题的指

21、导。,家长现场指导活动:这是一种互相观摩、直接指导的活动方式。家长较能接受认同。专题讲座:以授课形式进行的一种普及化的指导形式。适用于对某一专题内容的科学知识和方法的宣传。座谈交流:以家长交流各自育儿的体会、经验为主,并由专家加以评析,帮助家长提高对科学育儿知识、方法掌握的一种指导形式。专题研讨:针对家庭教育过程中带有共性的某一问题,以家长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进行深入研讨,并由专家指导家长从实际操作层面向理性认识发展的一种指导形式。,指导方法:讲授法:系统地向家长介绍一些知识、方法,并对知识方法的运用提出可操作建议的一种指导方法。情境辩析法:创造情境,鼓励家长对一些有争议的价值观、教养态度、方法,

22、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家长在争议或交流过程中思考,在比较与衡量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并实践自己选择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法。寓意法:把某个观念溶于活动之中,通过参与活动感受或顿悟的活动指导方法。,个别指导的形式与方法。1、指导形式 家访、访校:这是以访问、谈话为主要形式的个别指导形式。是班主任通过对学生居住环境、家庭成员的整体了解,家长通过班主任老师、任课老师对孩子的全面了解进行相互沟通、相互协商的主动式指导活动。咨询:通过集体指导不能满足家长的全部需要,不能解决个别家长的个别问题而进行的必须由专家和家庭教育指导人员接待的一对一指导形式,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通过电话进行。家长联系本:这是针对某学生,或某件

23、事情进行一种书面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2、指导方法 情感迁移体验法:引导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事情,体验理解孩子的做法。操作指导法:创设情景让家长实践操作,教师根据教育原理对其进行指导、评价其处理正确与否的指导方法。,家庭教育指导者的条件,(1)指导者的知识结构。掌握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论知识是做好指导工作最基本的条件。研究表明: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的掌握与家庭教育的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2)指导者的带教经验。指导者本人的带教经历和随之积累的经验,形成的能力是获得指导效果的基础。(3)指导者自身完善的需求与相应行动。,一个称职的指导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1)能够与家长进行平等而朴实的、真诚而虚心的对话;(2)不会对家长教育观念的任何内容感到棘手,能够用讲授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方法应付自如;(3)有一定的教养经验,能够与家长产生共鸣,或能站在家长角度体谅人,但同时又有坚定不移的教育价值观;(4)非常清晰地知道指导的目的及实施要点,不试图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不轻易否定别人,有强烈的同情心与认同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