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y用第四节免疫调节.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02004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5.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y用第四节免疫调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2014y用第四节免疫调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2014y用第四节免疫调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2014y用第四节免疫调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2014y用第四节免疫调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y用第四节免疫调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y用第四节免疫调节.ppt(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 免疫,第四节 免疫调节,你知道每天你的手上有多少细菌吗?,一双未洗过的手上最多有80万个细菌一克指甲垢里藏有38亿个细菌将手洗干净还有182种细菌,细菌无处不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细菌病毒,但通常情况下,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问题探讨,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人体能够靠反射对病菌或病毒作出反应吗?人体能靠激素来直接杀灭病原体吗?,免疫,是生物有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生物有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起源相同成熟场所

2、不同,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免疫系统的组成,生成成熟,集中分布,产 生,Thymus,Bone,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一道防线),皮肤的保护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人体的皮肤和黏膜等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二道防线),溶菌酶的作用,吞噬细胞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泪液中的溶菌酶和唾液、胃液等各种消化液中所具有的溶菌酶、盐酸等杀菌物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吗?,不属于。因为泪液、唾液、胃液等液体不是体液的组成成分,属于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先天的遗传的,不针对哪一种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特点:,

3、那么前两道防线都被突破以后怎么办?,第三道防线,B淋巴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这 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作战方式,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三道防线),人体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抗 原,抗 体,?,?,1、抗 原,1)定义:抗原(antigen):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就叫做抗原。如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决定人的血型的血细胞上的糖蛋白等2)举例:外毒素、病原体、蛋白质毒素、异型血细胞、异体组织细胞、异种动物血

4、清等。,3)特点:异物性:自身异常细胞是个例外大分子性:通常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一万特异性:,1)抗体的定义:,2)抗体的化学本质:,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 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如免疫球蛋白、抗毒素、凝集素、等,蛋白质,3)抗体的特点:,特异性,2、抗体,4)抗体的分布:,血浆(主要)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乳汁),体液免疫过程,抗原,B细胞,记忆细胞,淋巴因子,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体液免疫过程,抗原,B细胞,浆细胞,抗体,识别,摄取处理抗原,传递抗原,淋巴因子,增殖分化,直接刺激,传递抗原,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有什么作用?,(二次免疫)迅速增殖分化,长期记住抗

5、原特征,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浆细胞(效应B细胞),抗体,摄取,呈递处理,淋巴因子,增殖分化,分泌,二次免疫,总结:体液免疫过程,少数,呈递,记忆细胞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当抗原再次入侵时,迅速分裂、分化产生新的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人体时,体液免疫如何进行?有何特点?,特点:反应快 作用强烈,体液免疫中各种细胞的功能:,抗原,吞噬、处理、呈递抗原,呈递抗原,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产生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保持对抗原的记忆,体液免疫中产生浆细胞(抗体)的途径有哪几条?,1、当抗原已经侵入细胞,存在于细胞外液的抗体就无能为力了

6、,这时怎么办呢?2、这时采取的免疫方式与体液免疫有何不同?,抗原,(二)细胞免疫的过程,效应 T 淋巴细胞(左)与肿瘤细胞(右)密切接触,T细胞(左)攻击靶细胞,激活溶酶体酶,细胞免疫过程总结,抗原,靶细胞裂解,摄取,呈递,淋巴因子,吞噬、处理、呈递抗原,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保持对抗原的记忆,直接杀死靶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增强有关的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细胞免疫中各种细胞的功能,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抗原,靶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破裂,使病原体失去寄生的基础,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特异性免疫,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

7、异物起防御作用,对其它的病原体无效。(专一性),各种免疫细胞的比较:,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效应 B细胞,效应 T细胞,记忆细胞,来源,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 在胸腺中发育,B细胞或 记忆细胞,T细胞或记忆细胞,B细胞或T细胞,功能,摄取、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B细胞、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分泌抗体,识别抗原,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细胞识别作用判断(1)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具有识别抗原的功能。(2)吞噬细胞无特异性识别功能,但能识别“非己”成分。(3)浆细胞不能识别抗

8、原。以上三点可以总结为两个唯一:,靶细胞,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抗体,T细胞,效应T细胞,攻击,非特异性免疫,免疫,依靠完成,特异性免疫,免疫系统,例1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细胞和T细胞()A都能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 B核DNA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 C都能识别抗原产生抗体 D分化、发育的场所相同,A,B细胞和T细胞都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分裂分化,核DNA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浆细胞才可以产生抗体,B细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T细胞则是在胸腺内,例2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2、细胞3均起源

9、于造血干细胞B.细胞2的形成需要经过抗原的刺激C.细胞3在骨髓中形成D.物质a和细胞2产生的物质二者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B细胞,抗体,B,T细胞的形成不需要经过抗原的刺激,例3 腺鼠疫病原体是鼠疫杆菌,鼠疫杆菌释放外毒素,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毒素是一种抗体B抗毒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外毒素是一种小分子物质D抗毒素由效应T细胞产生,鼠疫杆菌释放的外毒素对患者来说是一种抗原,外毒素引起体内免疫应答产生的抗毒素为抗体,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外毒素为抗原,抗原为大分子物质,抗毒素

10、为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例4关于人体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记忆B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能迅速产生抗体BB细胞、T细胞和效应B细胞遇到抗原刺激后能不断进行分裂C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量是相同的D效应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靶细胞,并使其裂解释放抗原,记忆B细胞不能产生抗体,浆细胞才能产生抗体,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也不能进行分裂,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量不相同,D,DCBCA CBDAC,自身免疫病 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就称为自身免疫病。,三、免疫系统疾病,常见的自身免疫病:,类

11、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酿脓链球菌表面的一种抗原决定簇,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抗体,心脏受损风湿性心脏病,进攻,进攻,重症肌无力,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过敏原。,花粉、室内尘土、鱼、虾、牛奶、蛋类、青霉素、磺胺、奎宁等,举例:,过敏原,某些细胞,组织胺等,再次刺激,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导致,机理:,与抗体结合,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湿疹、血管性水肿),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消化道过敏反应(食物过敏性胃肠炎),全身过敏反应(过敏

12、性休克),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 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过敏反应的特点:,预防措施:,1)找出过敏原2)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免疫缺陷病,概念及特点: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时引起的疾病。患者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出现反复的、持续的、严重的感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得多。,免疫缺陷病的种类:1.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缺陷病。2.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由于疾病和其它因素引起的缺陷病。,概念:,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艾滋病,致病机理:,HIV能

13、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对病原体及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而致人死亡。,致病机理:,艾滋病,HIV(蓝色)攻击T细胞,病毒分布:,艾滋病,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传播途径:,1)性行为传播2)血液传播3)母婴传播,艾滋病感染阶段:,艾滋病,一个健康人从感染上艾滋病毒(HIV)到死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HIV急性感染期 2)无症状期 3)症状期,艾滋病,1)HIV急性感染期:感染后,少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咽喉炎、皮疹、淋巴结肿大等,在2一3个星期内,这些症状会自然消失。,艾

14、滋病,2)无症状期:约占从感染到死亡整个过程的80%时间,这时的病人被叫作HIV携带者,表面上大多数感染者与正常人没有区别,只是其体内的免疫系统正在与病毒进行着无形的斗争。感染者的无症状期持续的时间可长可短,少则为2年,多的可达20年。,艾滋病,3)症状期:这时的感染者被叫艾滋病(AIDS)患者,他们的血液中充满了病毒,每一个免疫细胞的细胞核内有可能被几百个病毒占据;这时非常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感染,一些平时根本不会对人的生命产生威胁的普通传染病如肺炎等,一旦进入艾滋病患者的肌体就会无法控制,此时,艾滋病患者一般在6-24个月内死亡。,预防措施:,1)洁身自爱2)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3)不用

15、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等4)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5)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艾滋病,温家宝在河南与艾滋病患者共度春节,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获“亚洲的诺贝尔奖”亚洲拉蒙麦格塞公共服务奖,高耀洁,HIV侵入后HIV和T细胞浓度变化,1、T细胞的多少和HIV浓度之间有什么关系?,讨论,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T细胞的多少与HIV浓度之间成反比例关系。,2、HIV浓度升高、人体免疫能力丧失和艾滋病的直接死因有什么关系?T细胞在人体内可能发挥什么功能?,HIV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的T细胞,使T细胞数目下降,从而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丧失,不能抵抗疾病的侵袭,进而使人死

16、亡。由此可以看出,细胞在人体内能够攻击侵入的病原体。,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对外,防卫功能;对内,监控、清除功能;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四、免疫学的应用,1.免疫预防2.免疫治疗3.器官移植,三个方面:,1、免疫预防,2、免疫治疗,概念:针对机体低下或亢进的免疫状态,人为的增强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治疗方法称免疫治疗。,体液免疫的缺陷:如:被铁钉等扎伤的人常注射的“破伤风抗毒素”等都是从健康且遭受过相应抗原感染的人血液中提取出来的抗体。,细胞免疫的缺陷:给被抗原感染或怀疑被感染的人输入淋巴因子、干扰素等增强免疫效应的物质用于治疗某些疾

17、病也属免疫治疗的方法。,器官移植:,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叫做器官移植。,器官移植的成败取决于什么?,取决于供者和受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否一致或相近。只要供者和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进行移植,但为减轻排斥反应,病人还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本节小结,人体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二、,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三、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免疫缺陷病,四、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清除,五、免疫学的应用,免疫预防,免疫治疗,器官移植,1、判

18、断1)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免疫中起作用。()2)淋巴细胞只有在受到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效应细胞。()3)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4)人受到过敏原刺激后,都会发生过敏反应。()5)艾滋病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疾病。(),课堂练习,2、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A.体液大量损失B.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C.非特异性免疫减弱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C,课堂检测,3、务实基础: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A浆细胞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效应T细胞4、高考链接:(2009山东卷)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

19、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正确的治疗措施是()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 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 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5、下列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A、脾 B、淋巴结 C、扁桃体 D、肝脏6、下列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A、抗体 B、抗原 C、淋巴因子 D、溶菌酶 E、淋巴细胞,D,ACD,7、关于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在三道防线中都能发挥作用。B、感染发生时,病原体已经突破了前两道防线。C、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强大。D、第二道防线的杀菌物质是指抗体。,C,8、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

20、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毒素是抗体。B、抗体都能被蛋白酶分解。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C,9、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是()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B细 胞效应T细胞 A、B、C、D、10、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共同点是()A、产生抗体 B、产生记忆细胞 C、导致靶细胞裂解 D、与抗原特异性结合,C,B,ABBAC B,谢谢!,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机体对体内外异物都可以发生免疫反应,机体仅对某一异物(抗原)产生免疫反应,非专一性,专一性,生来就有的,后天逐渐形成的,弱,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免疫细胞与宿主细胞特异性结合,

21、释放抗原的过程,抗原,T细胞,淋巴因子,分泌,增殖,分化,记忆 T细胞,效应 T细胞,吞噬细胞,(处理),靶细胞,侵入宿主细胞,抗原外露,靶细胞裂解,激活 溶酶体酶,加强各有关细胞的作用,作用于,总结:细胞免疫过程,体液免疫,患病特征,预防措施,传播途径,世界爱滋病日,病因死因,看待艾滋病人,AIDS知识知多少?,讨论:以下行为是否可以传染艾滋病,并分析为什么?,1 与爱滋病病人共同进餐 2 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 3 在运动中撞到艾滋病患者 4 与艾滋病患者拥抱 5 与艾滋病患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 6 触摸艾滋病患者摸过的门把手 7 输入含有HIV的血液 8 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叮咬正常人

22、 9 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抽水马桶10 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剃须刀以上有可能传染艾滋病的是()不会传染艾滋病的是(),2、5、7、10,1、3、4、6、8、9,河南文娄村的爱滋病孤儿,2004年主题:Women,Girls,HIV and AIDS(关注妇女,抗击艾滋),2003年12月1日第16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为:Live and let live(相互关爱,共享生命),2005年主题:Stop AIDS,Keep the Promise(遏制艾滋、履行承诺),课外延伸:面对艾滋病,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外毒素:是活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合成,并扩散到环境中,对机体有毒害作用的蛋白质类物质,不稳定,毒性和

23、抗原性强。类毒素:是用细菌产生的外毒素经人工处理,变为无毒性、但仍有免疫性的制剂,如破伤风和白喉类毒素等。接种后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从而起到预防作用。抗毒素:是一种机体经感染而产生的能中和相应外毒素毒害作用的抗体。抗毒素注入机体后,能对相应的外毒素产生免疫,这种免疫是被动获得的,故抗毒素一般不适于作预防用,而用于对已发病患者的治疗。凝集素:实质上也是抗体,它能使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干扰素:是病毒入侵机体后T细胞产生的一种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其化学本质是低分子糖蛋白。干扰素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白细胞介素:也是T细胞产生的一种淋巴因子

24、。比如白细胞介素-2,能够诱导产生更多的效应T细胞,并且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还能增强其他有关的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综上所述,外毒素和类毒素可以作为抗原;抗毒素和凝集素属于体液免疫中的抗体;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则属于细胞免疫中的淋巴因子。,免疫学的应用,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系统可以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并将他们及时清除。艾滋病病人由于免疫功能缺失,所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大大升高。,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1.免疫排斥反应:器官移植可引起细胞免疫,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如类固醇、环孢霉素A等)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2.供体器官

25、短缺:将供体基因组导入某种调节因子,以抑制抗原决定基因的表达,或设法除去抗原决定基因,再结合克隆技术,培育出没有免疫排斥反应的转基因克隆猪器官。,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如伤寒杆菌只能与抗伤寒杆菌抗体结合,而不能与抗痢疾杆菌抗体结合。这种特异性取决于抗原物质表面具有的某些特定的化学基团,这些化学基团叫做抗原决定簇,它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重要依据。,抗原(antigen):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就叫做抗原。如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决定人的血型的血细胞上的糖蛋白等,抗体(antibody):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能够特异性抗击某种病原体的蛋白质

26、。如免疫球蛋白、抗毒素、凝集素、溶解素、沉淀素等,免疫,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等。,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免疫系统(物质基础),非特异性免疫,特点: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 一定的防御作用。,免疫器官:骨髓、胸腺、淋巴结、脾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免疫物质:淋巴因子、抗体等,特点:出生以后产生的,通常只对某一特定的的病原体和异物起作用。,皮肤和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阻挡和杀灭病原体,清扫异物,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27、,1.人体的三道防线,先天的,不具特异性,特点:,后天的,具特异性,特点:,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资料分析:,1、T细胞的多少和HIV浓度之间有什么关系?,讨论,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T细胞的多少与HIV浓度之间成反比例关系。,2、HIV浓度升高、人体免疫能力丧失和艾滋病的直接死因有什么关系?T细胞在人体内可能发挥什么功能?,HIV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的T细胞,使T细胞数目下降,从而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丧失,不能抵抗疾病的侵袭,进而使人死亡。由此可以看出,细胞在人体内能够攻击侵入的病原体。,、据图分析,艾滋病患者如不进行治疗,大约能生存几年?,约年,特异性免疫类型,抗原,被体液中相应的抗体消灭,

28、被相应的免疫细胞消灭,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常以发热为首发和主要症状,体温一般高于38,常呈持续性高热,可伴有畏寒、肌肉酸痛、关节酸痛、头痛、乏力,非典,1)感应阶段:,抗原,吞噬细胞(识别和处理),呈递抗原,刺激,B细胞,3、体液免疫的过程,记忆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增殖和分化,受抗原刺激,浆细胞,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3)效应阶段:,+抗原,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抗体与抗原结合,使其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吞噬细胞摄取处理),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过敏原,机 体,抗 体,某

29、些细胞,过敏原,释放物质,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艾滋病,概念艾滋病病毒致病机理病毒分布传播途径艾滋病感染阶段预防措施,广东省开侨中学,李某在半山坡的一块水泥板上整理晒干的辣椒,一条灰色的蛇突然从鸡冠花丛中蹿出来,一口咬在李某的左手上。李某本能地把手一抽,蛇向后退去,准备逃跑,李某赶紧招呼同事过来,一起用铁锨把这条蛇给打死了。此时李某感觉到手指麻木。“这条蛇有毒!”李某大喊道,公司的其他员工立即用绳子捆住李某的胳膊,将他送往医院。由于不知道李某到底是中了什么蛇毒,工作人员又带上了被打死的毒蛇赶往市第八人民医院。据医院的急救医生介绍,咬伤李某的是我们青岛地区最常

30、见的蝮蛇,是一种毒性较大的蛇,医院存有治疗蝮蛇蛇毒的抗蛇毒血清。因送治及时,被咬伤者现已脱离危险,两三天后便可出院。如果救治不及时,短时间内伤者就会因窒息而死亡 医生提醒市民:治疗蛇毒的最佳时间是中毒后的2小时之内,越早治疗,疗效越好。,陕西女孩被毒蛇咬伤 急寻多价抗蛇毒血清,但由于娟子所中的是何毒无法得知,交大一院急诊科杜医生说,在无法弄清毒源时,非“多价”血清不可,?抗体特点,体液免疫过程,抗原,B细胞,记忆细胞,淋巴因子,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皮肤和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三道

31、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先天的遗传的,不针对哪一种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非专一性),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防御作用,对其它的病原体无效。(专一性),小结:,过敏原:能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如花粉、室内尘土、鱼、虾、牛奶、蛋类、青霉素、磺胺、奎宁等,3、2 过敏反应,什么物质可以引起过敏呢,过敏原,某些细胞,组织胺等,再次刺激,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导致,机理:,与抗体结合,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湿疹、血管性水肿),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消化道过敏反应(食物过敏性胃肠炎),全身过敏反

32、应(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的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 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自身免疫病,人体的免疫系统在特殊情况下,对机体自身的成分起作用,如果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了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常见的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酿脓链球菌表面的一种抗原决定簇,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抗体,心脏受损风湿性心脏病,进攻,进攻,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过敏原。,花粉、室内尘土、鱼、虾、牛奶、蛋类、青霉素、磺胺、奎宁等,举例:,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免疫过强,过敏反应,自身 免疫病,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过弱,免疫 缺陷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小结:,HIV:,艾滋病,HIV:,艾滋病,(三)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免疫过弱,免疫过强,艾滋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过 敏 反 应,自身免疫病,8.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A B C D,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